03.02 孙殿英扔掉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却被拍出1.3亿,为何值如此天价?

芯疼比快乐真实


说起孙殿英这个人。第一印象就是他做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那就是东陵盗墓。人送外号“东陵大盗”,他一生倒戈多次,热河抗过日,打过西北四马,投降过蒋介石,也曾当过汉奸。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最终死于自己的烟瘾。

1928年,由于军中军费缺乏,孙殿英于是将目标锁定了,当时非常富裕的乾隆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在这两个陵墓当中的珍宝可谓是数不胜数。

据当时孙殿英的手下士兵说,慈禧棺中,铺有三层金丝珠串绵乳和一层珍珠,这些就当珍珠就有一尺多厚,而且周围的金玉宝石,佛像达到了30尊,还有各种的珍贵文物70余件,最贵的当属慈禧口中含的夜明珠。

乾隆裕陵当中最贵重的当属龙泉宝剑,但是当时在慈禧和乾隆的身上都有一块遮羞布,孙殿英却没有怎么在意,随手将这块遮羞布扯下,扔到一旁,并没有带出去。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块遮羞布后来却拍出了1.3亿的高价。

要说遮羞布理应也不会太珍贵,为什么到最后却拍出了1.3亿的天价?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块遮羞布到底是何物。

原来这块遮羞布叫做缂丝陀罗尼经被,又被称为“往生被”。是清朝皇室入葬时专用的佛教用品,每一位清朝皇室成员去世之后,都会用这样一块经被作为遮羞布。在这块经被上面刻有各种神仙的咒语,以求能够在阴间得到好的生活,消除这一世的灾难。

孙殿英将乾隆的缂丝陀罗尼经被扔在了地宫当中。不过溥仪后来派人重新收敛乾隆墓之时,发现了地宫当中还有许多的奇珍异宝,于是他就将乾隆的缂丝陀罗尼经被带了出来。

然而这块经被出来之后,就没有了踪迹。直到2005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这块缂丝陀罗尼经被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在拍卖会上拍卖的并不是经被,而是一件袈裟,当时拍主并不知道袈裟当中还藏有一块经被。当时有一位姓秦的先生以9万块钱,成功的买走了这件袈裟。

然而,这位秦先生可谓是走了狗屎运,回到家中发现了这件天价之宝,秦先生仔细看这件经被做工异常精致,一看就是皇室专用的,绝非一般的物品。于是,在2008年的时候,秦先生在拍卖会上以6550万元的价格,将这件经被拍给了一位女士。

而就在秦先生以为自己大赚了一笔的时候,2010年,这块经被被拿出来再次拍卖,价格居然升到了1.3亿元人民币,让所有人为之震惊。

那么这个缂丝陀罗尼经被,为什么能拍出如此天价呢?

各位可别小看了这个经被,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物品。从制作的手艺到所用的原料,还有它所具有的意义,都是非凡的。

缂丝工艺。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工艺是我国丝绸工艺的中的巅峰工艺,具有非常浓厚的艺术色彩。缂丝工艺是通过各种花纹,花边相织在一起形成的一种具有雕琢镂空的效果的工艺手法,具有立体感。这种工艺制作极其复杂,所费工时非常之大。做一块大概一平方米的缂丝工艺品大概需要大概一年的时间。

藏羚羊羊绒原料。

藏羚羊是如今国家的保护动物,藏羚羊的皮毛被广泛称为软黄金,甚至是软钻石。一头藏羚羊的皮毛,价值可能达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乾隆这块缂丝陀罗尼经被可更不得了,所用原料几乎都是年轻的藏羚羊皮毛。而且用的是藏羚羊尾巴上细小绒毛编织而成,可想而知用了多少藏羚羊的皮毛?这样编织出来的经被,不变质,不腐烂,甚至千百年之后都不褪色。

重要意义

一般的藏品文物,如果具有明确的主人和故事情节,那么这样的藏品属于独一无二的,会拍出极高的价钱。乾隆的缂丝陀罗尼经被,不仅主人是乾隆这样一位非常有名的君主。而且这块经被还是西藏达赖喇嘛送给乾隆80岁的生日礼物,在清史上有明确记载。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一起探讨文史野趣,祝您愉悦!


无笔


这块遮布就是裹住乾隆的陀罗尼经被,陀罗尼经被是西藏大活佛送给乾隆皇帝80岁生日的贡品,乾隆去世后,跟随乾隆一同下葬,主要就是覆盖乾隆遗体,可以超度亡灵,时至今日这个陀罗尼经被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作为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专用的佛教用品,这个陀罗尼经被从质地、颜色和数量上分为六个等级,其中由藏羚羊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缂丝而成的经被属于最高等级,而这样的缂丝陀罗尼经被现如今传世的也只有两件,分别是乾隆和慈禧的随葬品。

正是这个随乾隆一同下葬的陀罗尼经被,在最终拍卖的时候成交价竟然高达1.3亿元,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它原本只是被东陵大盗孙殿英认为的一块遮挡尸体的遮布。

孙殿英在盗取裕陵时,将所有珍贵珠宝洗劫一空,当他看见这块“破布”的时候,只是用来包裹金银珠宝,随后便被丢弃。

直到2005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这件被标注为“清末黄缎子袈裟”陀罗尼经被竟然只以9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秦先生拍下。

秦先生作为一个爱好收藏的人,当他第一眼看见这个“袈裟”时,他总觉得这袈裟里面还有东西,因为里面隐约透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他在得到“袈裟”的第一时间就是将其拆开,果不其然,他被里面的花纹惊呆了。

而后经过多次鉴定,这个陀罗尼经被的价值越来越高,2008年又一次出现在拍卖会上,这次成交价是7205万元,但是秦先生显然不满意。

2010年,在中美宏凯威拍卖会上,最终被一男士以1.3亿元的价格拍下。

这件陀罗尼经被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竟然被拍出1.3亿元的天价,这让很多收藏家感到意外,这件经被真的值1.3亿元吗?

据专家鉴定,这件“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价值和慈禧口中的夜明珠是旗鼓相当,都是稀世之宝,清代时期的宫廷缂丝精品,历经数百年依然保存完好,这是收藏史上的奇迹,当时众多僧侣还在开封大相国寺为其吟诵了7天的《金刚经》,观看人数高达5万余人,轰动一时,目的就是以表示敬重以及加持。

而这件经被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价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材料价值

前文提到这是由西藏藏羚羊羊绒和獐子绒制成的,藏羚羊羊绒就非常昂贵,现如今更是比钻石还值钱,这件经被需要数万只羊绒制成,具有不变质、变色、腐烂的特点。

工艺价值

都说“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织中圣品更是中国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如果按照真正的缂丝工艺来计算,这件经被少说也要两人才能完成,如果每天制作8小时,需要1104天才能完成,但是在清代缂丝工匠的具体情况来看,他们大多半年左右就会休息,因为眼部疲劳,所以说这件经被实际制作时间应该在三年以上。

文化价值

这件经被上包含了梵、藏、满、汉四种文字,主体是一座佛塔,因为是寿礼,所以有多个圆圈,这些圈圈代表的就是吉祥驱邪。

文物价值

这件高2米、宽1.38米的巨幅经被上标注了“左脚掌”、“右脚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尤其是乾隆的身高,据记载,乾隆身高1.8米,这也给这件经被增加价值,况且300多年保存完好,要知道清代的瓷器经过300年的历史都是古董。

研究价值

毕竟是一种工艺品,上面可供研究的内容太多,不仅可以了解西域文化,还可以了解清朝的历史以及西藏和清朝的祭奠文化。


猫眼观史


孙殿英盗取了清东陵里的乾隆和慈禧的陵墓,并且掠获了大量的奇珍异宝,轰动了世界。但是,他们这一伙盗墓贼当时只知道珍玉珠宝是好东西,留下了两件所谓的“裹尸布。”

这两件不被看好的“裹尸布”,一件就是随着乾隆皇帝下葬的,另一件事随着慈禧太后下葬的。

因为慈禧太后的裹尸布上镶着几百颗宝石,孙殿英这一伙盗墓者,就把宝石给盗走了,留下了那块刻着藏文的布。后来溥仪让满清遗老重新下葬慈禧的时候,那块裹尸布又随着慈禧重新入了棺椁。

至于乾隆的那块裹尸布,当时就被孙殿英这伙人,扔到了地上。

但是,这块被孙殿英随便扔到地上的裹尸布,竟然拍出了1.3亿的天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说实话你要是把陪着皇帝随身下葬的东西,叫做是裹尸布,看成是普通的东西,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这个“裹尸布”其实叫缂丝陀罗尼经被,被身上是写满了藏文的,书写藏文的意思就是类似于祈祷西方极乐的一些语言。

它的艺术价值,还有使用价值都是很高的。可以说整个清朝的时候,皇室里的皇帝或者妃子下葬的时候,都是用这种被,作为自己的随身之物,跟随自己下葬。

正是缂丝陀罗尼经被,本身就具这种很高的价值,再加上它是被名人乾隆皇帝用过的。

所以,它能排出1.3亿的天阶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缂丝陀罗尼经被的价值究竟贵在了哪里了呢?

其实它就是贵在了缂丝上了,在宋朝的时候,缂丝就被皇室选用来,作为高级丝绸用品了。并且民间流传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

缂丝出了原材料比较贵之外,就是它的制作工艺十分的难,需要大量的人工,才能完成一个成品被。

能和黄金等价的东西,当然算是人间宝物了,现在这种东西更是少见了。这也就是乾隆帝随身所葬的缂丝陀罗尼经被,能被拍出1.3亿的原因。


史学达人


提起民国时期的盗墓贼,世人都会想到孙殿英。孙殿英因为第一个偷盗清东陵而名声大震,被誉为民国“第一盗墓大王”。

孙殿英原本只是一个地痞流氓,后来为了在乱世中自保,就自己拉起了一支军队,因为是单打独斗,势力并不强大。

1928年,孙殿英找了个保护伞——投靠蒋介石。蒋介石很快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到清东陵所在的附近执行军务。

正是因为蒋介石的委派,才有了他后来对清东陵所做出的事情。

因为当时的军费紧张,孙殿英一到驻地,就打起了清东陵的主意。于是他以“军事演习”为掩耳,开始盗墓。

孙殿英把盗墓的对象重点盯在了“慈禧东陵、乾隆裕陵、康熙景陵”这三大陵墓上。

而在这三个陵墓中,由因为种种原因,康熙的陵墓并没有被盗,真正被盗的只有乾隆和慈禧的陵墓。

在盗乾隆墓陵时,刚开始还很顺利,后来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陵墓中的前几道门都可以打开,唯有最后一道门打不开。没办法只能采取轰炸,结果发现是乾隆的陵墓偶在门的后面死死抵着。

孙殿英对此只是一时的惊奇,之后就开始大肆搜刮珍贵财宝。盗墓贼打开乾隆陵墓后,首先看到的是大量的字画。

其实,为些字画都是价值连城的,而大字不识一字的孙殿英和手相士兵当然识别不出来,于是他们在盗墓的过程中,毁坏了许多珍贵名画。

当然,乾隆陵墓里面陪葬宝物除各类珍贵字画外,还有各种精美玉器、金银珠宝和稀世珍宝。主要有三大宝贝。

一是乾隆皇帝颈上的一串朝珠,共计一百零八颗,大珠四颗。当时各大报纸报道了这件事,举国震惊,纷纷要求严惩孙殿英。

于是孙殿英将朝珠中的两颗送给了戴笠当见面礼,还请求蒋委员网开一面。现今朝珠已经不完整,有资料说,乾隆朝珠现在陈列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内。

二是西藏黄珠。这一黄珠被乾隆含在口中,据传可以令尸体不腐。但是强盗就是强盗,他们只认金银珠宝。

结果孙殿英他们就抬出乾隆的尸骨后,敲碎牙齿、搬离脑盖,取出了乾隆口中的西藏黄珠。这一行径,令人发指。之后西藏黄珠身处何处,至今下落不明。

三是九龙宝剑,它是乾隆皇帝的陪葬宝剑。剑鞘上面还嵌满了红蓝宝石以及金刚钻,剑柄上刻九条龙,堪称价值十亿,但是下场却令人唏嘘。到现在还不知道落到谁手上。

其实,孙殿英不会料到,乾隆陵墓最珍贵的宝物并不是以上三件,而是被他“废弃”了。

当时,乾隆皇帝身上的裹尸布,他们也没有放过,被他们从中抠走了许多镶嵌其中的珍珠。

只留了一块裹尸布披在乾隆身上遮羞。

孙殿英和盗贼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这样做是“买椟还珠”了。这块裹尸布可不是一般的布料——陀罗经被。

“陀罗经被” 又名“往生被”, 是西藏活佛派人用藏羚羊尾巴上的绒毛织造而成。藏羚羊尾巴上的绒毛稀少到了极点,是藏羚羊身上最为珍稀的材料,仅仅织造乾隆的缂丝陀罗尼经被,当时就用到了几万头藏羚羊的尾巴绒毛。而当时织造乾隆的缂丝陀罗尼经被,用到了两个手艺精湛的匠人。

缂丝是宋朝以来皇室专用的高级丝绸布料,织造过程极其细致,留存于世的皇室精品缂丝极为稀少,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同时,陀罗经被上面有多种由梵文书写的真言密咒及菩萨、力士的功德名号,被认为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用它覆盖遗体上,能令亡者罪灭福生,免除过去世间一切冤家魔障之难,亡者身心安乐,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传说披了此被的死人到了阴间,阎王见了都得让三分。

在清代,是皇帝和后妃们使用的专用的随葬物,其他人不能使用。

披在乾隆尸体上的陀罗尼经被长约2米、宽1.38米,经被中特意标明了“左脚掌”和“右脚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完全按照乾隆身高量身订做的,质地、织法和文字均带有明显的乾隆时期印记,堪称国宝。

孙殿英盗宝之后,溥仪派人前来收拾残局。其中一位老臣认出了这块经被的价值,便把它拿回了家中。此后几易其主,竟然再无踪影了。

直到2005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这件被标注为“清末黄缎子袈裟”的不经意间竟然横空出世了,竞拍价为8万元,但始终无人问津,但后来一位秦先生支了非常感兴趣,他最后以9万元人民币拍下。

秦先生作为一个爱好收藏的人,当他第一眼看见这个“袈裟”时,他总觉得这袈裟里面还有东西,因为里面隐约透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因此,秦先生买到后,找到了故宫博物院权威鉴定专家张淑芬来鉴定这个宝贝,她虽然阅宝无数,但是她只在《大清会典》中看到过关于皇帝御用陀罗尼经被的记载,最后她找来其他专家,从经被的尺寸、纹饰、经文及色彩上才最终确定这是乾隆身上的陀罗尼经被。

在这件经被的鉴定结果出来后,这件经被的价格往上疯涨了许多倍。

在价格涨到了一定高度后,这位市民按耐不住了,在2008年的时候,他以6550万的价格在拍卖会中把这件经被转手卖给了另一个人。

后来,这件经被又被新持有者重新摆到了拍卖会上。2010年,在中美宏凯威拍卖会上,最终被一男士以1.3亿元的价格拍下。

自此之后,这件经被才算彻底安定了下来。

对于这么高的拍卖价格,专家解释说:经被是清中期真品,这种皇帝专属的私人物品,举世无双,可以称之为无价之宝。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2008年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乾隆死后身穿的“陀罗尼经被”,被一个持有168号码牌的男士,以1.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买走,而这条被子,在几年前还几乎无人问津,结果在短短数年间,成

为清东陵诸珍宝之首。

说到这条“陀罗尼经被”,就不能不说起那个赫赫有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

话说1928年春天,孙殿英奉命到北京附近的蓟县遵化一带剿匪,而这里距离清东陵很近,清东陵里埋着大清的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还有更多的国宝级文物也

随同他们的主人静静地躺在地下,说白了这里就是一座聚宝盆。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清东陵的看守已经形同虚设,附近的村民和专业的盗墓集团彼此勾结,盗墓活动非常猖獗。

孙殿英逮着这个发财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本身就是土匪出身的他压根不考虑如何妥善保护这些国宝,而是直接派出大批强盗一般的士兵组成盗墓大军,几乎把东陵各个墓葬都破坏了个遍,手段也极其野蛮,他们用斧头砍开慈禧的棺木,扒光了她身上所有的金银珠宝,并用刺刀撬开了她的嘴,夺取了嘴里的夜明珠。

而存放乾隆皇帝遗体的地宫,则直接被炸药炸开,珠宝被洗劫一空,剩下的字画衣物,要么被焚毁,要么就在随意丢弃在地宫里。

而在这次浩劫中,乾隆和慈禧身上都有一件东西被士兵们丢弃,就是如今著名的“陀罗尼经被”。

这一床不起眼的被子,偏偏就是东陵宝贝之首。

这种被子,堪称是中国几千年来丝织工艺的巅峰,几乎达到了“一寸一金”的程度。

它的原料来源于金线、藏羚羊绒、黄缎、獐子绒,采用双面缂丝织就而成,一条“陀罗尼经被”需要耗费的藏羚羊非常多,而藏羚羊本身就种群稀少,当然它的皮质极其柔软,藏羚羊绒更是被誉为“软黄金”,然后工匠们需要用几年的时间,用各种材质,将这条被子一针一线地缝制出来。

在被子上,用梵文、蒙文、汉文绣制了陀罗尼经,令人称奇的是,把这个被子翻过来、翻过去,用不同角度看,都能呈现金、紫、黄、粉、棕5种色彩,在被子上都会标注左肩、右肩、左脚掌、右脚掌字样,方便人们把亡者的遗体摆好,所以每件被子都是根据生前主人的身材量身定制的。

在清代,能在死后覆盖“陀罗尼经被”的,只有亲王以上级别的人享受,目前现存于世的陀罗尼经被,除了慈禧的明黄色的被子,还有就是乾隆的正黄色经被了,只是,慈禧的经被一直收藏于清东陵博物馆,乾隆的经被历经战乱之后不知去向。

直到2005年,一件清代袈裟,竞拍价为8万元,但始终无人问津,直到一位秦先生,对这件袈裟产生了兴趣,最后作价9万元买下了它。

买回去之后,他把这个袈裟摸了又摸,总感觉里面还有什么门道,于是,他把这件袈裟打开一个小口子,发现夹层里面还有一件正黄色织物,最终,一件陀罗尼经被展现在他的眼前。

最后,他找到了故宫博物院权威鉴定专家张淑芬来鉴定这个宝贝,她虽然阅宝无数,但是她只在《大清会典》中看到过关于皇帝御用陀罗尼经被的记载,最后她找来其他专家,从经被的尺寸、纹饰、经文及色彩上才最终确定这是乾隆身上的陀罗尼经被。

2008年,这件经被被2次拍卖,第一次从9万变成了6550万,第二次就变成了1.3亿。

至于从孙殿英洗劫清东陵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条乾隆的经被又去了哪里,经历了哪些,这就不得而知了。


云中史记


在2010年一场首届拍卖会上,一件裹尸布竟然拍卖了1.3亿元,而拍卖它的人竟然还是一名妙龄丽人。而在2005年时,这件裹尸布,8万元都没人要(流拍),还是一名年轻帅哥秦先生以9万元救拍的呢!2008年1月6日,知道真相的秦先生以6000万元的天价拍卖这件裹尸布,最终以6550万元被前面(下图15号)所说的小姐姐斩获。短短三年就增值了6541万元!短短五年就增值了129910000元!而今这件裹尸布还在大幅度地增值——成为了无价之宝!这是什么概念?为什么这块裹尸布这么牛?福垊就从六个最来为您揭秘!

身份最高贵的裹尸布!

这块裹尸布传说为乾隆帝驾崩后的御用品。秦先生当初以男人的第七感拍下这块“袈裟”(当初大家都认为是袈裟)后,因为“袈裟”制作精美,用料讲究,四种文字,柔弱丝滑,故而秦先生就找专家坚定。不少专家一方面说这是裹尸布乃死人用品不吉利,一方面又表示为秦先生免灾并愿意双倍价格收购。秦先生当即拒绝忽悠,并找到了佛教协会大法师弘道法师进行坚定。高僧见到这件裹尸布很激动地说:“

这是我老祖宗的东西,怎么跑到你的手里了?”原来这位高僧乃乾隆的后裔爱新觉罗.毓从先生。经他鉴定这是乾隆皇帝的裹尸布,因为当年孙殿英盗东陵而失踪,当初裹尸布上还有珍珠宝石(被孙殿英摘走)呢!

用料最珍贵的裹尸布!

秦先生从高僧那里得知,这个裹尸布的学名叫缂丝陀罗尼经被。听这名字就感觉高大上,而它上面的文字、图案的刺绣用料也不是普通的丝绸、金线而是缂(ke)丝。那什么是缂丝呢?缂丝也称刻丝,它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加以针织而成。其图案比刺绣更精美更复杂,宛如刀刻精雕一般,故而称为刻丝。因为讲究和复杂,缂丝价值比金丝还珍贵。这块裹尸布的主要用料采用的是藏羚羊羊绒和獐子绒毛制作而成。藏羚羊绒毛只在羊尾才有少许(号称软钻石),这块裹尸布大概需要几万只藏羚羊的绒毛。藏羚羊的绒毛柔滑舒适而且不变质不变色。

工艺最精湛的裹尸布!

缂丝陀罗尼经黄衾(缂丝陀罗尼经被)采用的清朝宫廷缂丝最先进的双面缂,正反双面纹饰字符对称平整,起伏一致。这种技术目前已经失传。而且裹尸布需要大量有经验(必须有20-30年的经验)的宫廷专家级女工长时间的合作而成,您知道需要多长时间吗?

工期最漫长的裹尸布!

需要三到五年!裹尸布长2米,宽1.38米,金黄色。而且缂丝陀罗尼经黄衾标有左肩、右肩、左脚掌、右脚掌的字样。像这种巨幅的裹尸布为皇帝专属,也就决定了加工的难度。制作这种裹尸布需要三到五名熟练女工,用时三到五年才能完成。工期这么长,一是保证女工的休息,二是杜绝在制作过程出现失误。小的失误还能更改而大的失误就需要重新再来。因为精益求精故而需要时间。网上传闻乾隆的身高为1.66米,而裹尸布是依据乾隆的身高而定制的,故而可以判断乾隆的身高在一米八左右。

文化最先进的裹尸布!

这张裹尸布采用汉字、梵文、满语、藏言四种文字环绕佛塔的样子而制成的,佛塔四周绣满了精美的佛教纹饰。相传这种被子盖在死者身上,可让死者超度,就是到了阴间,阎王也让他(她)三分。该经被乃佛教密宗圣物,2007年曾在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展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存世最稀有的裹尸布!

目前发现的裹尸布只有三件,一件是慈禧的,一件是乾隆皇帝,一件是康熙皇帝的。而康熙皇帝的裹尸布也不如乾隆皇帝的价值高,大概是知名度不够吧。康熙的裹尸布有四种文字和佛教图纹,其长度234公分,宽140公分,重980克,目前为刘嫕所有。但目前是否确实为康熙皇帝所用,我们并没有听到大多数专家的声音。经大多数专家确定而且成为无价之宝的还是乾隆的裹尸布,故而乾隆帝裹尸布是存世最稀有的!


福垊


1928年七月,蓄谋已久的孙殿英终于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炸开了清东陵的地下入口。官兵们见到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点开始疯狂抢夺,金龙、金砖都不放过,最后在盗完慈禧墓后来到慈禧棺椁之前。乾隆的尸体被覆盖在一面经被之下,孙殿英极不耐烦的将经被扔到一旁,贪婪的掠夺者财物。然而,扔掉的乾隆经被,却再后来拍出了一亿三千万的天价!

覆盖在乾隆身上的经被叫做“陀罗尼经被”。“陀罗尼经被”是清代皇族惯用的丧葬物品,旨在通过用梵文书写的经文超度死去的亡灵。据说,“陀罗尼经被”的穿戴者不论是身前是否信佛,皆会因为身披经被而免受很多痛苦,而且,在身披“陀罗尼经被”的人来到阴间之时,阎王爷都要亲自起身迎接,不敢怠慢。

乾隆的“陀罗尼经被”在富丽堂皇的陪葬物面前,实在是显得有些渺小。据孙殿英的个人回忆说道:“乾隆的陪葬品要比慈禧丰厚很多,当时乾隆的尸体已经腐化,只留下头发与辫子。最为贵重的是乾隆身上的一串朝珠,一共一百零八颗,其中有两颗又红又大的宝珠;还有一把九龙宝剑,剑身上镶嵌这各式各样的宝石......”

“陀罗尼经被”并没有被过度重视,毕竟按照当时人们的看法,“陀罗尼经被”仅仅是一层写着梵文的裹尸布而已,孙殿英手下只是将经被上镶嵌的珠宝掠夺一空,慈禧的“陀罗尼经被被扔在地上,乾隆的则被运出。

乾隆的“陀罗尼经被”做工考究,一针一线都由人工完成,材料为藏羚羊的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的缂丝,制作工序繁杂且耗时很长,而且现存的此种规格的“陀罗尼经被”只有两条。2005年,这件“陀罗尼经被”差点流拍,最后还是秦先生一锤定音,以9万元的价格将“陀罗尼经被”买到。

当时的人们和八十年前孙殿英的认知相同,仅仅把它当作裹尸布或者是一件带着经文的“纱衣”。直到2008年,“陀罗尼经被”的价值才逐渐浮出水面,2008年的拍卖当中,“陀罗尼经被”被拍卖到6550万元。2010年,“陀罗尼经被”再度送上拍卖会,最终以1.3亿的天价被拍卖。时隔5年,从9万元到1.3亿元,“陀罗尼经被”增值1.2991亿元,可谓是震惊世界。

结束语:孙殿英扔掉的“陀罗尼经被”,在那个年头或许真的没有其他的金银器皿值钱,如果孙殿英泉下有知,定然会气得翘起脚来,不曾想被自己随手一扔的经被,竟然会这么值钱。慈禧的“陀罗尼经被”由于没有带走,在溥仪的主持之下重新回到棺椁之中,并在后来公之于众,成为世间珍宝!


楚南青史君


不是每一件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都不值钱,尤其是裹尸布这种东西。

目前世界上最值钱的裹尸布供奉在意大利北部的都灵大教堂。

它是一块长14英尺的亚麻布,布上有一块暗色的印记,表明曾用于包裹一名身材高大,长发蓄须的男子,他的双脚、手腕和身体两侧有伤,渗出血水将裹尸布染成了暗色。

都灵裹尸布:

这块布据说就是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用它包裹、下葬的。

都灵裹尸布之所以出名,在于据称在它上面印有耶稣身体的轮廓。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都灵裹尸布的年代与耶稣的年代相符,这说明裹尸布确实包裹过耶稣的遗体。耶稣死后,尸体无人收殓。

有一个人名叫约瑟的义士,将耶稣的尸体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

不久,耶稣复活,只剩下这块细麻布。从此它成为基督教的圣物。

1928年,孙殿英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将两个陵墓里面值钱的东西搬运一空,连慈禧嘴里的宝珠和身上的衣服都没放过。

乾隆的裕陵也是一样,陪葬的金银珠宝和古玩字画,只要是值钱的东西通通带走。

最后连乾隆的尸骨都被他们扔在地上,只留了一块裹尸布披在乾隆身上遮羞。

盗贼们也许不会想到,他们这样做是“买椟还珠”了。这块裹尸布可不是一般的布料,而是一块陀罗经被。

是清代皇帝和后妃们使用的织有金梵字经文的随葬物。

“陀罗经被” 又名“往生被”,上面有多种由梵文书写的真言密咒及菩萨、力士的功德名号,除了皇帝和后妃,其他人不能使用。

陀罗经被被认为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用它覆盖遗体上,能令亡者罪灭福生,免除过去世间一切冤家魔障之难,亡者身心安乐,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传说披了此被的死人到了阴间,阎王见了都得让三分。

乾隆的陀罗尼经被长约2米、宽1.38米,经被中特意标明了“左脚掌”和“右脚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完全按照乾隆身高量身订做的,质地、织法和文字均带有明显的乾隆时期印记,堪称国宝。


孙殿英盗宝之后,溥仪派人前来收拾残局。其中一位老臣认出了这块经被的价值,便把它拿回了家中。此后几易其主,世人难见。

2005年,在一场拍卖会上,这件被标注为“清末黄缎子袈裟”的经被意外出现,被一位秦姓先生以9万元人民币拍下,随后在2008年的一场拍卖会上,这件经被又被一位女士以6550万元拍得,而在2010年的拍卖会上,“陀罗经被”拍出了1.3亿的成交价。

对于这么高的拍卖价格,专家解释说因为经被是清中期真品,虽不能完全肯定就是覆盖在乾隆爷身上的那件,但这种皇帝专属的陀罗尼经被是最高等级的私人物品,通常不会再有第二套。


按《清会典》规定,只有皇帝才能用正黄色经被,此件经被就是唯一的正黄色经被,等级和规制都属极品。

如果孙殿英泉下有知,知道当初他的手下,将这么珍贵的宝物像垃圾一样随手丢掉,会是什么心情?


刚日读史


这块布可来头不小,那可不是什么“裹尸布”!而是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陀罗尼经被,孙殿英不识货而已。

当年孙殿英盗东陵,盗完慈禧,盗乾隆;其目标主要是金银珠宝等市面上的硬通货。当然,像什么字画、雕刻这些也是不会放过,比较都知道这玩意儿有收藏价值,不仅可以卖钱,还可以投其所好,拿去送人。

当初孙殿英盗墓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全体的谴责,蒋介石阎锡山等一群军阀大佬,都叫着要弄他,孙殿英各种送好处,墓里出来的宝贝起到了大作用。当年乾陵那把九龙宝剑就送给蒋介石了。

但是陀罗尼经被这玩意儿,在经过300多年的阴暗之后,并没有那么显眼。大家就当成一被子了,没当回事儿。直接给拿来包裹财务来,后面被随意丢弃。

说实话,这也不能全怪孙殿英,在那个年代,看不上这个被很正常 你看见慈禧鸡蛋大的夜明珠 乾隆龙泉剑 翡翠西瓜之后也会把这个被子扔在一边。

后来这被子以“清末黄缎子袈裟”的名字,于2005年出现在拍卖会上,而当时的成交价是9万元。

看到没有,过了快一百年,大家还是没有发现其价值。不过三年之后,即2008年,其再次拍卖的成交价是7205万元;最恐怖的是在两年后的中美宏凯威拍卖会上,其拍出来1.3亿的高价。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恐怖了。

那么这陀罗尼经被,到底又何来头,真的能值1.3亿吗?

第一点原因,这块布的价值本就不一般。

陀罗尼经被在那个时期算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这种布料上印刷有喇嘛塔的建筑式样,所以它跟宗教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由于每个朝代尊重的宗教都有所不同,所以这种遮盖尸体的被子也出现在了不同的时期,比如说元朝时期非常崇尚喇嘛教。

所以陀罗尼经被也被广泛用于贵族王公等人的墓葬之中,明朝时期道教盛行,其皇帝也不再使用这种被子。

而清朝以后佛教又被重新重视起来,所以陀罗尼经被的地位也重回“巅峰”。这个时期的它不仅被用于君主王公墓葬,一些有地位的嫔妃也会有此待遇,而经被在这时候就逐渐划分出了等级,皇帝使用的自然是质量最好的。

根据相关记载,陀罗尼经被的制作材料是缂丝,这种丝绸算是当时最贵重的一种,从宋朝以后就是皇家专用的高端丝绸布料,编织制作过程极为繁琐,其做工完全可以称的上是艺术品。

就拿乾隆身上的那块精品来说,如果两名顶尖工匠一天工作八个小时,那他们也需要一千一百多天才能完成制作,昂贵的材料加上高超的编织工艺,让经被的价值堪比黄金。 第二点原因,存世数量少以及名人效应的影响。

根据考古学家的统计,这种随葬布料在长时间的保存中也会出现腐烂现象,所以能保存下的珍品是非常稀少的,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只有慈禧和乾隆两人的墓葬中发现了完整的经被,所以这块经被的价值也翻了几个等级。

再者是经被主人有着尊贵的身份,乾隆作为距离近代非常近的一位封建君主,其知名度在国内外都是非常高的。

我们社会上素来存在名人效应,古代名人使用过的东西都会成为重要文物,比如说梁启超当年的档案卖出了6700万元,爱因斯坦随手写的两张小纸条也卖出了1000多万元,那么乾隆帝身上所盖的精品丝绸,自然在价值上更加超乎想象。

正所谓, 盛世的古董,乱世的粮食,它的价值是随着社会而改变的。

综上所述,这块布之所以能卖出天价,是其自身价值和“炒作”手段双重作用的结果,从这些方面来看,它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也是很合理的。

话说回啦,收藏界买卖古董那些事儿,有多少是名副其实的呢,不过为了某些目的的一番操作罢了。


白话历史君


这块布料如此值钱,主要原因有以下七点:

第一,它是帝王的陪葬品,大家对于名人的东西,尤其皇帝的,有一种特别的情节。

第二,它的技术价值。这类布料的手工制作工艺,繁杂高超,是完全能够申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人几乎无法复制。

第三,它的用料讲究,普通人是凑不齐那么多极品丝,毛,线等。

第四,它的文字,结合了汉藏满梵文等,是丧葬文化的实物代表,具有历史价值。

第五,它的图案,那些圆圈可不是因为祝寿,它是佛教的咒轮,即咒语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的咒语有《观音菩萨心咒》即大家熟悉的《西游记》里,佛祖压住孙悟空的嗡玛呢呗咪哄,这是藏传最基本的咒语;既然是往生被子还应该有《往生咒》,其他咒轮大概有《文殊菩萨心咒》《吉祥天女咒》《准提咒》《楞严咒》《阿弥陀佛心咒》《释迦牟尼咒语》因为弥勒菩萨是未来佛,还有《弥勒菩萨咒语》等。

中间的塔型,可能是《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和《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咒》等,它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些咒轮上了。佛学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第六,它是汉藏民族文化互相融合,国家统一的象征。大家知道清朝是满族,满族皇帝能够接受汉文化,藏文化,佛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榜样和表率作用,陀罗尼被具有多重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

第七,它的价值也在于我们和平盛世,有能力保护文物财产,能够研究收藏。

价值再高,毕竟是丧葬用品,大家晒了许多图片,我就把主要咒轮图片和《心经》传上来吧,祝福见者祛除晦气,吉祥如意,平安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