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万里茶道源头 千年茶叶古镇——中国青砖茶之乡赤壁

万里茶道源头 千年茶叶古镇——中国青砖茶之乡赤壁

李满林(赤壁市政协主席)

■李满林

赤壁茶文化底蕴深厚

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联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2015年11月5日—8日, 2015国际茶业大会在赤壁市召开,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赤壁市“万里茶道源头”, 授予我市羊楼洞为 “世界茶业第一古镇”荣誉称号。

我市羊楼洞,是亚欧万里茶道的重要起点之一。

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武夷山茶路中断,羊楼洞成为最重要、最兴盛的万里茶路源头。

马克思曾在《俄国的对华贸易》等文中,对中俄茶叶贸易受到茶路源头变迁的影响多有论述。

羊楼洞也是国内外著名的茶叶贸易集散与制造中心。19世纪70至80年代羊楼洞茶业鼎盛期,先后有俄、英等外商和晋商、粤商及本省商人来此投资经营茶庄,五条街巷的茶庄多达200余家。羊楼洞成为了茶叶收购、加工、销售的集散地,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古镇人口超过4万,其繁华程度已超过蒲圻县城,有“小汉口”之称。

在《大清皇舆全图》上,羊楼洞的图标与省会汉口是一样大小规格。

据史料记载,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青砖茶在羊楼洞试制成功,成为中国黑茶的鼻祖。1861年,中国的第一块机制砖茶诞生于羊楼洞,标志着羊楼洞在全国乃至全球,率先由手工制茶到机械生产砖茶,进入近代工业水平。

2012年6月底,国家文物局在赤壁市召开“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期间,陕西省文物局副巡视员齐高泉拉着我的手说:“羊楼洞是一块尘封的宝石,一定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它不亚于我们西安的兵马俑,甚至超过它的文化经济价值。”

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司长关强表示,要将万里茶叶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会上,茶路沿线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福建七省区文物局联合发表了《万里茶路文化遗产保护赤壁倡议》。

2010年,羊楼洞被确定为中国文化名村,2012年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4年4月,在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时任市长)的关心下,受赤壁市委书记、市长委托,我带领市文体新局局长马景良、文物局局长马勇利专程到北京国家文物局汇报,顾玉才副局长听了我们的介绍,看了带去的《欧亚万里茶路源头——羊楼洞传奇》及《洞茶映像》两本书后,深有感触地说:“羊楼洞有文化,有历史,还有原住民,值得保护。”国家文物局经研究,把羊楼洞列入2014年首批中央财政支持项目。

赤壁砖茶历史悠久

赤壁,古称蒲圻,自古气候湿润,土地肥沃,适宜茶叶生长。茶叶种植历史始于汉晋,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早在9世纪中叶,蒲圻所产的鄂州团黄已成为全国名茶。

在宋元之时赤壁被定为“榷茶”之地,曾一度以砖茶作为通货与蒙古进行茶马交易。

明永乐年间,羊楼洞开始制作圆柱形的“帽盒茶”,并出现专业运输的“掮客”。当时,为了茶叶贸易的需要,产于羊楼洞及周边地区的砖茶,大批销往蒙古等边疆地区。

2013年7月31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正式命名湖北省赤壁市为“中国青砖茶之乡”。

2014年6月12日,湖北赤壁市羊楼洞砖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公布为第二批20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也是湖北省首个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2014年11月11日,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类扩展项目名录。

赤壁砖茶特色明显

赤壁砖茶,分为青砖茶和米砖茶。青砖茶属黑茶系列,米砖茶属红茶系列。

赤壁青砖茶,以老青茶为原料,经发酵、筛分、压制、干燥等工序制成。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涩气,汤色红黄尚明。

据有关史料记载,慈禧太后闹肚子曾用砖茶治愈,毛泽东主席曾把赤壁茶作为国礼送给斯大林祝寿。

2014年6月23日,在俄罗斯萨马拉市举行的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领导人座谈会上,国务委员杨洁篪将赤壁砖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总统全权代表巴比奇。

蒙古人常说:“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北方高寒,多以肉食。“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青砖茶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动物脂肪的分解,而且可以补充游牧民族所缺少的果蔬营养成分。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成为北方草原各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誉为“生命之茶”。

赤壁米砖茶,又称红砖茶,以米筛筛选后片末如小米粒的碎红茶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故称米砖茶;还有一种说法为,早期压制的茶砖主要销往挂大“米”字旗的英国等殖民地的国家而得名。

1981年,英国老牌茶叶公司“TWININGS”(川宁)公司成立275周年,通过外交部等部门,委托中国赤壁市(蒲圻县)赵李桥茶厂专门定制凤凰米砖作为纪念,该米砖共有两款式,分为机制和手工,只生产过一批,精选上等原料压制,为英国川宁公司专利产品,非常珍贵。除了凤凰米砖,还有火车头牌米砖、牌坊牌米砖,上面印有火车头、中国传统牌坊的图案,都是出口到国外的产品。当初压制茶砖时,只考虑它工艺、商标的美观,可没想到,同时在上面镌刻了灿烂、文明的历史。

在全世界爱好茶文化的人眼中,川宁茶就是饮茶的代表。

1830年到1834年,格雷伯爵二世查尔斯伯爵任英国威廉四世国王的首相,在他任首相时,派了一个外交使节到中国,该使节偶然救了一位中国清朝官员的命。出于感激,该官员后来把一种味道非常好闻的茶叶和配方托人送给了伯爵。格雷伯爵非常喜欢这种茶,后来总是要求他的茶商川宁(Twinings)公司为他调配这种茶。很多前去拜访的客人也开始喜欢这种茶,并询问在那里可以买到。伯爵的家族就开始允许这种茶叶公开销售。当有客人询问这种茶时,他们就被介绍到在英国Strand区的川宁店。格雷伯爵茶因此得名并开始流行起来。

1837年,英国皇室维多利亚女王颁布第一张“皇室委任书”,川宁茶被指定为皇室御用茶,并且此殊荣一直被沿袭至今。

赤壁市有15万亩优质茶园基地,所产为不同于普洱大叶茶树的小叶茶,相对其它茶口感更加绵柔。

2013年3月,我到湖南省安化县考察时,安化县白沙溪茶厂老总刘新安对我说:“赵李桥砖茶厂过去是我们的老大哥,青砖茶是你们的‘专利’。我们如果做青砖茶,就是帮你们做广告”。湖南长沙一位专家对我说:“青砖茶虽然也是发酵茶,但却不失原有的清香味,这是青砖茶在黑茶中区别其他茶的独特优点和优势。”

赵李桥茶厂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甘多平,连续参与起草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1993年、2002年、2013年发布的三个版本的青砖茶国家标准。

赵李桥茶厂有限公司、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砖茶国家标准起草单位,近期正在参加起草新的砖茶国家标准。

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93号公告批准“羊楼洞砖茶(洞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公告“赤壁青砖茶、米砖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赤壁砖茶备受关注

2012年5月22日,在“中国著名作家写赤壁”活动中,我陪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梁衡等15位受邀作家到赵李桥砖茶厂采风品茶。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喝了一口青砖茶,眼眶湿润。她说:“这次来赤壁,终于找到三十多年前的‘老朋友’,川字牌砖茶的味道,让我铭记一生。”毕老师回北京后,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饱含对赤壁砖茶深情的散文《洞茶》,并被列入北京市中考试题。

2012年10月29日,我受赤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委托,带领马景良、钱红平等同志,到上海复旦大学拜访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钱教授认为“赤壁不仅有三国,还有羊楼洞青(米)砖茶”。钱文忠教授对赤壁文化作了很好的描述,钱红平作了录音整理载入本书中。

2013年7月28日,我陪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参观了赤壁市博物馆茶叶之路展厅后,在新街口商业街品尝了1985年产的“川”字牌青砖茶。陈建功认为,“赤壁青砖茶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冲泡后的青砖茶汤色美、味道醇,令人印象深刻”。

我自到市委宣传部、市政协工作以来,先后组织近10次“中国著名(文史)作家写赤壁”等活动,与贺铿、黄宏、周秉建、叶文福、钱江、张子影、汪国真、洪烛、熊召政、梁必文、余玮、成君忆等知名作家、诗人、学者交往,他们都对羊楼洞青砖茶倍有好感、极力推崇。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阳光卫视、凤凰卫视、河北卫视、山西卫视以及《湖北日报》《福建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纷纷慕名前来进行采访,多次对赤壁羊楼洞、新店古街、埠头和赤壁砖茶工艺进行拍摄报道。

特别是央视拍摄并播出了以羊楼洞为起点,终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茶叶之路》专题片,其中《洞茶春秋》《“川”字茶传奇》两集浓墨重彩叙写了洞茶沧桑。随后又拍摄、播出了专题片《北纬30°·中国行》《赤壁怀古》专辑,叙及洞茶。

2012年10月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赵铁骑带领蒙、维、回等五个民族语种的记者到赵李桥砖茶厂采访,现场连线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报道。

2016年10月底 赤壁青砖茶出现在CCTV 2财经频道《一槌定音》节目中,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三家拍卖公司,对这块产于上世纪70年代的湖北赵李桥茶厂的青砖茶进行了估价,给出的平均估值为20万元。故宫博物院金运昌专家进行了点评,该信息经微信等社交媒体转发引发了业界轰动。

赤壁砖茶引起高度重视

悠悠岁月,神奇土地,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挖掘弘扬茶文化,推动千亿茶产业,再现荣光,重铸辉煌,已提上赤壁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为当代赤壁人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国家、省、咸宁市和赤壁市领导非常注重挖掘茶文化,做大做强茶产业工作。2015年11月7日,2015国际茶业大会在赤壁市召开期间,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许嘉璐深入赤壁市调研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情况,他希望“赤壁市深入挖掘青砖茶文化内涵,倡导科学饮茶和普及茶文化知识,促进茶产业进一步发展”。

2015年11月6日,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在赤壁市出席了以“长江经济带与万里茶道”为主题的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2014年4月19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专程考察了羊楼洞古镇,并就茶产业发展指出:“赤壁市要加倍珍惜、利用好百年品牌,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把赤壁青砖茶‘金字招牌’擦得更亮,叫得更响”。 2014年7月24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到羊楼洞调研并强调:“要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借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走出去步伐。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拓展茶产业链条,推进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湖北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先后于2014年5月23日、2016年12月15日两次到赤壁羊楼洞古镇及茶产业园调研时要求:“发挥茶文化、茶资源特色品牌优势,加强产业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茶产业集群。”湖北省委、省政府,咸宁市委、市政府,赤壁市委、市政府等四大家领导十分重视赤壁茶文化的研究与运用,支持赤壁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在任咸宁市委副书记、赤壁市委书记期间,描绘了赤壁砖茶产业发展蓝图,并到国家文物局争取对羊楼洞古街等项目的保护。咸宁市委副书记吴晖在任咸宁市委常委、赤壁市委书记时,把茶产业发展纳入多规融合重要内容,提出了打造千亿茶产业的目标,实施了系列措施。赤壁市委书记江斌、市长李朝曙把茶文化研究、茶产业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重要增长点,坚持不懈地抓,取得明显成效。

赤壁砖茶文化促进茶产业发展

为落实赤壁市委、市政府推进茶产业发展的要求,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期间,组织成立工作专班,辗转南北,万里寻茶,先后到北京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外交部档案馆,以及青海、宁夏、山西、湖南、福建、云南等地和我省的图书馆、博物馆、史志办、茶文化研究所、著名茶企等,搜集到大量有关赤壁市羊楼洞茶文化的文献资料、研究著作、历史图片,编纂成多部内部资料,并赠送给领导和同事,得到了充分肯定。

没有文化的茶叶就是一片树叶,没有文化的羊楼洞就是一条石板街。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是人民政协事业大有作为的一个重要抓手。2014年1月到政协工作后,继续组织有关赤壁茶叶、文史方面的专家、学者,订正、完善了全部书稿,对结构、篇目等进行重新调整完善,编撰成《洞茶溯源》一书,正式出版,为进一步弘扬我市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赤壁,闻名中外的茶乡,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百年铸造的茶品牌,今天,仍然是茶行天下,香飘万里。优越的自然禀赋,深厚的历史积淀,将由时代机遇所激活。擦亮百年品牌,打造千亿茶产业集群,重铸百年辉煌,将与中国梦相偕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