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在揚州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個安徽的徽調班陸續進京為乾隆祝壽演出,後來他們同陸續進京的湖北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

一、邳州京劇活動初期概況

京劇,被邳州老百姓稱為“大戲”。清光緒十五年(1889)前後京劇傳入徐州地區,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期間最為活躍。光緒二十六年(1900)新沂市堰頭鎮老徽調班(京劇)成立,經常到緊鄰的邳州地區演出。另據記載,1925年,邢樓鎮思田村鹹姓集資重修天齊廟,將廟門蓋成面對大殿的戲樓,每到3月18日廟會三天,戲臺大唱京劇或梆子戲。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1986年採訪一位時年81歲的原邳縣京劇團業務團長李富之,他說邳縣京劇流行約在清末的光緒(1875-1908)年間,辛亥革命後尤為盛行。當時的邳縣、新沂、宿遷、睢寧、東海、郯城、馬頭、蒼山、臨沂等地有錢的地主家,多有開科班演唱掙錢的,這一帶地方的科班多達二三十個。而對邳縣京劇活動影響較大的有山東新村的桂字科,郯城的全字科,新沂板橋的富字科,邳縣龍池的連字科,東海的厚字科等。邳縣邢樓鄉的老京劇藝人王萬秋(回民)就教過六個科班。李富之是新沂板橋富字科的,系王萬秋的學生,李入科時僅12歲,王當時已年近六十歲,郯城的全字科也是王教的,早已出科了。由此按年限上推,邳州京劇流行於距今約一百四十年前。專業京劇藝人一般都要從幼童時期進入京劇科班,經過五六年坐科訓練才能學得技藝,才能出科演出。邳縣京劇藝人大多出自以下兩個科班。

板橋富字科班 據老藝人李富之(1906-1996)講,在新沂塂頭鎮板橋街開辦的京劇“富”字科班,是1918年由當地鄉紳馬其衍(字健飛)出資興辦,也叫他“箱主”。科班所聘教師薪水、全員的吃、穿、住及其排演所用行頭、道具等等一切支出均由“箱主”承擔。該班規定坐科六年,原計劃開辦“富、貴、長、壽”四科。“箱主”委派郭俊臣(邳縣邳城鎮人)具體管理這個科班。所聘請的教師有:老京劇藝人王萬秋(邳縣邢樓鄉人,回民);唱青衣行當的徐全秀(老家是山東碼頭鎮,但一直寓居於邳縣官湖鎮,他唱青衣,他的兒子徐澤民也是京劇藝人);老京劇藝人王平(邳縣合溝鄉郇樓村人);教武功的鮑世海(山東郯城人),另有聘請的京角趙子章、孫壽全兩位老師。

科班中供梨園創始人唐明皇李隆吉像(據史載:“玄宗既知音律,又酷愛法曲,選坐部伎子

弟三百人,教於梨園。聲有誤者,帝必覺而正之,號皇帝 ”,唐明皇遂被後代戲曲藝人拜為祖師,又稱“老郎神”,兩側對聯為:“金枝玉葉梨園主,龍生鳳養帝王家”。左右掛“五昌兵馬司”和“水式三官圖像”,每餐前都要燃香磕頭。第一科60名男孩經老師考試選中入科,吃飯、穿衣、鋪蓋,均由箱主包下來,教學上是邊練基本功邊排戲,文武皆學,班規很嚴,一人違紀,通堂都要挨棍子的。教師排戲也是包乾的辦法,對一齣戲中每個角色的唱、念、做、打及音樂、鑼鼓和武打場面,都由一個教師教,以保持流派特色。直排至登臺演出為止。科班演出的收入,全歸箱主,約在出科前一年,對演出好的學員才給些補貼。出科後留在班中的方能評分拿錢。這個科班辦到五年多時(1923),因為管家郭俊臣剋扣師生的伙食費,造成事端,老師氣走,學生造反,遂被“箱主”解散,以後再未續辦。學員基本學成,便各自出走外地搭班唱戲去了。學生中有富之、富瑞、富蓮、富鳳、富才、富新、富彪等等,據說其中的馬富增(生角),後曾在南京、上海等地掛牌演出很有名氣。

龍池連字科班 對邳州影響較大的還有“連”字科班,這也是邳州京劇活動的最後一個較大的專業科班。這個京劇科班創建於1935年前後,地點在當時邳縣的龍池街上。主辦這個科班的“箱主”是張廣祥(邳縣後張圈子村地主)、袁宗凱(邳縣袁灣村地主)、楊啟昌(邳縣國民黨龍池區長)等三人,共招收50名學員,聘請的教師有:李富之(新沂棋盤人)、孔廣禮(山東楊集人)、陳多風(山東人)、範玉振(合溝大范家人)、張福文等。這個科班的名稱仿照北京有名的“富、連、成”科班,可惜只辦了個“連”字科(因為以上已經有板橋“富”字科),坐科五年,之後再沒有續辦。連字科較有影響的學生有鄭連壽(武生,郯城人)、李連全(銅錘花臉,新沂人)、王連美(醜,邳縣官湖人)、吳連生 (武花臉,邳縣徐塘人)、王連昌(武生,邳縣徐塘人)等。

學員入科後,一切費用由“箱主”供奉,老師的薪水也較高。教學上學生先盤功底三個月,然後即以戲帶功,教師排戲包乾,直到能上演為止。學生也要求全部行當都練,最後選擇自己突出擅長的行當著重發展。“連”字科班出來的學生大都文武兼備,多數以武功見長。學生在科班中常練的劇目有:《長坂坡》、《三岔口》、《失空斬》、《挑滑車》、《拾玉鐲》等。科班的演出收入都歸“箱主”,學生出科後可以隨意搭班唱戲。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這個“連”字科和以上的山東郯城新村的“桂”字科,郯城的“全”字科,新沂板橋的“富”字科等學員,出科後大都成為蘇北魯南地區京劇活動的骨幹力量,同樣也是邳州京劇活動的骨幹力量。他們組建過許多京劇班社,流動在城鎮農村中演出,同時也培養了許多專業和業餘京劇藝人。致力於京劇活動較突出的有富字科的王富興(後改名為王桂廷,邳縣官湖人)、孔富金(邳縣邳城人)、李富之(新沂棋盤人)、馬富生(原名馬福增,邳縣官湖人)、徐澤民(老家馬頭二廟,跟其父徐全秀在板橋科跟班學戲,一直寓居官湖),連字科有鄭連壽(郯城人)、李連全(新沂人)、王連美(邳縣官湖人)、吳連生 (邳縣徐塘人)、王連昌(邳縣徐塘人)、以及楊全才(邳縣官湖人),徐全貴、徐全秀、範桂玉、張巨銀(邳縣合溝人)、馬桂生等。

當時較有名望的演員數王桂廷(即官湖人王富興),長於武丑,出科後跟王勝保(徐州人)活動於雲龍舞臺,善唱《楊香武》、《鐵公雞》等武戲。他上臺先翻十餘個小翻,然後曼子蹦上三張半桌子高,再空翻落地連四十個旋子,功底很深。後來他和坤旦金豔芬結婚,夫妻合演《大英節烈》等戲很拿手。他們在班子裡拿包銀(金每日15元,王每日8元),曾在南京、武漢、青島、上海等地都很響。王在上海灘曾掛“第二筋斗武生”的招牌。他平常走路腿帶五斤重的沙袋,上臺前去掉沙袋,身輕如燕,在嘉興演戲時,十個小翻加曼子踢滅了舞臺頂棚的汽燈,獲得全堂喝彩。解放前曾在沭陽等地演出過,夫妻倆每月包銀720元。金豔芬曾改名叫過翠明霞,解放後和王桂廷住西安,官湖尚有他的姐姐和義女。

另外是徐澤民(徐全秀之子,寓居於官湖),長武行,演孫悟空或關公紅淨戲出名,在邳縣、臨沂、山海關外名望較高。後在臨沂京劇團退休。吳連生(邳縣徐塘人),武花臉,曾經一把大刀闖蕩上海和南京等碼頭搭班唱戲,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在邳縣柳琴劇團教學員練武功,八十年代病逝;王連昌(邳縣徐塘人)、張巨銀(邳縣合溝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邳縣柳琴劇團教學員練武功,後回鄉病逝。張巨銀還在合溝曹莊、白埠的授賢等地辦過京劇武功訓練班。給當地的業餘京劇團培養不少人才。

解放前邳縣京劇藝人玩的班子多是共和班,分長年包班和分賬班子兩種。包班班主負擔大,要有一定的資金基礎,演職員拿固定工資,演出的一切收入歸班主,長年不散;分賬班子盈虧是大家分擔的,一般在秋季大忙後領班人即通知集中,然後進行營業性演出,衣箱是租的,如邳縣授賢村的馮俊明、馮俊光,邳城的羅增蘭(羅明山的父親)都有戲箱出租,當時每演一天戲3元租金,領班人不需要資金,李富之等人玩的“高升班”就是這種性質。他們刻有公章,和批戲人(邀請演出一方)定合同,當時批的戲多是願戲(還願)、會戲(逢會)、集戲(趕集),一批便是三臺四座(即演三天正戲,另加一座踩臺戲不算錢),一臺的批價百多元數十元不等,演出時點戲需另加錢,表演中噴火、打彩、跳加官須另加錢,另外還有報單錢,支鍋錢,胭脂錢等,戲演完後不能禿尾巴,要續戲,價目照批戲算,班主將這些收入綜合起來,去掉生活開支,然後請十大行(生、旦、淨、醜、老旦、鼓老、老生、花臉、青衣、彩旦)按釐劃賬,每人頂高八釐。以此類推及一般職員雜役。如有虧空大家配,營業演出一般冬春最紅火,秋夏較差,農忙不能演出就分散回去,來秋再組合。這實際上是半農半藝的性質,每年的中秋節和年終除夕,班中要過大節,酒席為十大碗,除班中人外,臺下的黑棚主(黑道江湖人)也要參加,藉以聯絡江湖,遇事好互相幫助,如有外侮,黑棚下的兄弟們都受劇團領班的指揮。舊社會的京劇藝人,能在七十二行中佔一席地位,而又能在複雜的環境中保護自己,生存下來,這算是很重要的一個關係環節。

除職業班社外,業餘的京戲活動當時在群眾中也有廣泛的基礎,閒時,票友清唱之風大行,富戶家更愛好這種娛樂,有時也讓傭人學唱,供他們享受。大多數的農民是喜愛而玩不起來的,因而草臺班子就應運而生了,例如合溝鄉曹莊業餘京劇團就一度很有名氣。

二、邳縣京劇團的沿革

邳縣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因革命工作的需要,行政區劃分為邳南和邳北兩部分,邳南屬“江蘇”,為“邳睢縣”;邳北屬“山東”,為“邳縣”,直到1953年5月區域重新劃分,原來邳睢縣解散,“邳南”部分併入原來的邳縣而劃歸江蘇省。因而在解放前後出現了“邳睢縣土山京劇團”和“邳縣勝利京劇團”兩個京劇團。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邳睢縣土山京劇團 邳睢縣土山京劇團於1951年春天在邳睢縣政府駐地土山鎮成立。同年8月在本鎮工商聯的地皮上建成一個柴草竹木結構的草棚戲園(邳睢縣縣醫院左側),是一個約40 0座位的簡易戲園,蓋房費用由劇團演出收入和政府機關共同承擔,戲園主權屬於劇團,但每月上交工商聯60斤小麥作地皮租金。該團均在此園演出,票價最高二千元,最低一千元(舊幣),每晚演出一場,平均四成座。該戲園於1952年10月改建。1953年5月土山鎮劃併入邳縣,同年12月邳縣文教科開始對民間職業劇團調查,該京劇團被列為三類劇團(即無生存能力的劇團),到農曆年底,又因團長韓桂全逃走而致使劇團癱瘓,至次年春便徹底解散,藝人各尋出路,一部分人員由文教科安排進入到邳縣勝利京劇團。

邳睢縣土山京劇團當時是以土山鎮的業餘票友為基礎,招收了一批外地京劇藝人組成的。團長韓桂全系蒼山縣人,為新村桂字科出來的,能演《三叉口》、《蘆花蕩》、《白水灘》一類的武戲。演員還有當地的票友劉競生、王瑞祥、馮秀琴(女)和展君福(徐州人)等人,全團約20多人,班底較弱,主角靠向外地延聘。至1953年6月份,聘外地來演出的角色有黃曼秋、周曼雲、邊鳳琴、王瑤華等女角和刁吉良等男角。邳睢縣土山京劇團的性質當時叫共和班,經邳雎縣文教科批准,由邳睢縣文化館領導。演出多為京劇傳統劇目,如《紅娘》、《紅樓二尤》、《鎖麟囊》、《八寶公主》、《五花洞》、《法門寺》、《盤絲洞》、《失空斬》之類, 1951年冬曾排過新戲《九件衣》、《小倉山》是當時觀眾反映較強烈的革命劇目。該劇團在經濟上為分紅制,收入除角色提成外(一般二至三成),然後去掉開支,以人劃分,按打分分配,班底最高的不超過十分,前期經營基本可以自給。有時在角色接不上時,也請票友“打炮”,如當時的土山小學女教師茅文華(曾為邳縣政協副主席)就炮過《賀后罵殿》等戲。打炮時劇團向機關商店散紅票,實際上是社會救濟性質。另外政府也給以少量的生活補貼,服裝等則全系政府支持的。

邳縣勝利京劇團 根據查閱徐州市檔案館所存原徐州地區文教科資料及邳縣檔案館所存原邳縣文教科資料表明:1953年12月15日至28日,徐州專區曾專門組織人員對本區各私營劇團進行調查。調查時邳縣勝利京劇團列為二類調查對象,土山京劇團列為三類調查對象。1953年12月15日邳縣文教科的調查材料寫明:邳縣勝利京劇團於1951年春天在本縣官湖鎮成立,有草棚劇場可供演出,常聘角來團演唱。至1952年上半年仍能維持演出,下半年則上座清淡,停演十多天後又轉到邳城演出。並於1952年秋末利用演出收入加上政府機關幫助,在邳城北門外建了一座柴草竹木結構的草棚戲園,從此常演於此,該園主權屬於勝利京劇團。票價最高二千元,最低伍佰元(舊幣),每天演一夜場,通常上四成座。

1955年5月15日邳縣勝利京劇團負責人羅陽明填寫了《江蘇省民間職業劇團登記表》一份,表中敘述該團由本縣藝人羅明山在1946年成立於邳縣二區官湖鎮,因當時邳縣大部分是敵佔區,故劇團只屬於官湖鎮政府領導。1948年底全縣解放後才屬於縣文教科領導,劇團剛成立便是共和班制。

1955年5月15日邳縣勝利京劇團負責人羅明山填寫的《民間職業劇團登記申請書》中,邳縣文化科(科長丁嘯波)於1955年6月4日簽署的審查意見是:該劇團組織不固定,只要邀不到角收入即非常低微,即是最低生活也難維持。團內製度混亂,無公積金也無一點公共財產,目前還欠外債七十多元。根據標準應列入第二類的劇團發給臨時演出證。而在1955年7月20日江蘇省文化局簽署的審查意見是:同意邳縣文教科暨徐州專屬文教科的意見,該劇團不符合登記標準,如自願進行整頓,可由劇團提出申請,准許並協助其進行整頓,在整頓期間,應發給臨時演出證。

邳縣勝利京劇團還曾於1954年5月底因無法演出而癱瘓。1954年7月17日邳縣文教科曾向江蘇省文化局寫一題為《為邳縣勝利京劇團復業請求補助》的報告,直至1954年秋該團才恢復活動。

由以上資料加之對老藝人的採訪可以確認,邳縣勝利京劇團始建於1946年,地點在邳縣二區官湖鎮,屬於國民黨的官湖鎮政府領導,經常演出於官湖的簡易露天戲園。到解放之初的1948年底劇團癱瘓,而於1951年春天又恢復成立在官湖鎮。此時就由共產黨新政府的邳縣文教科批准,屬於邳縣文化館領導。1952年下半年轉移到邳縣縣城駐地邳城鎮堅持演出,同年12月底,由劇團出資,鎮政府出些材料,在邳城北關外三官廟建一柴草竹木結構的戲園,產權屬於劇團,固定在此演出。後於1954年麥前(即5月底)再度癱瘓,經政府扶持而於同年秋復業。復業後的邳縣勝利京劇團便轉移到新的縣城運河鎮,一般都在本鎮大眾戲園演出,這也是個草棚戲園。

邳縣勝利京劇團第一任團長為羅增蘭(46年),後為周富義(51年)、羅玉山、紀富明(52年)、王守田、羅明山(53年),由王桂成負責業務,演員有孔富金、馬富增、王連美、劉百山、紀福雲、李俊培、孔鳳齡、李連安、張連成、範桂玉、王彥君等人,亦是靠接角售票演出,常接的角色有周曼雲、王瑤華、王素芳等人。劇團也是自負盈虧的共和班,全團30多人,設有正副團長各一人,戲園子正副經理各一人,每天吃大夥,工資靠技術打分分紅(最高10分,最低4分),外請角色或請票友打炮,按每場演出收入提成(二成或三成),生活不足部分靠政府和文化館補貼。 .

至1955年7月,邳縣勝利京劇團未獲準正式登記而只領到臨時演出證,於1955年底至1956年初,縣文教科幫助該團整頓,逐步吸收了一批學員和外地較好的演員加入,裁減了個別冗員,於是該團也就成為縣辦大集體事業性質專業文藝團體。經整頓後,定名為邳縣京劇團。

三、邳縣京劇團的機構及人員

邳縣京劇團組建之初,先由文化館派劉渭濤同志協助管理,仍以王守田、羅明山、紀富明為團長,又把邳睢縣京劇團的部分人員如劉競生,王瑞祥等招回充實進去。1955年5月,又按照國家進行職業戲曲藝人登記的要求,派李耀榮配合文教科員白益德進行了藝人的登記,因未獲準正式登記而只領到臨時演出證,所以縣文教科決定對劇團整頓,同時弄清了演職人員中的成份和歷史問題(如把劉競生、湯元貞等人定為歷史反革命隨團改造),並配備了會計,業務組長,培養了青年學員如石天民等也逐步能演戲了,又吸收了李廣鳳等女學員,業務上大有起色。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邳縣勝利京劇團成立之初屬於共和班制,私營性質,直至1956年後才屬於縣辦大集體性質事業單位,政府每年給於少量補助資金。根據1953年12月15日邳縣文教科調查材料表明,當時有正副團長各一人,後臺業務正副經理各一人,全團設經濟保管組、三個生活小組以及工會小組等機構,工資按技術高低定分,最高十分,最低四分。全團吃集體伙食,每天每人扣除3千元(舊幣)的飯份錢。

邳縣勝利京劇團於1955年5月民間職業劇團登記之後,也制定了《邳縣勝利京劇團組織章程》,其中寫明本團為共和制,由六人組成團委會,還分出業務、雜務和工會小組,另外演職員分三個小組。生活上全團吃大夥食,邀請來的角特殊照顧,收入除公共支出外餘下全部分紅,工資“劈分制”,最高15分,最低3分。

邳縣京劇團在1956年初由政府幫助整頓後,首次派幹部進團管理,同時派進去轉業軍人袁啟樓任行政團長,接著又派劉秉顯任指導員。在這之前都是由本團藝人中產生的領導人,如羅明山等。

1956年10月22日邳縣文教科的一份對《“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方針貫徹執行情況的初步總結》中記述,京劇團改造補充了團委會,加強了劇團領導力量,團委會議每週一次,三天一次業務組座談會,成立了挖掘劇目小組,建立了“說戲”制度(即由老藝人口述劇本的白口和唱腔,並指導排演),還建立了每五天分紅的制度。

關於京劇團的人員情況:1953年12月15日邳縣文教科調查材料記載,當時全團33人,其中4人是正副團長和後臺正副經理,有4位女演員。

1955年5月登記冊中記載全團共30人(其中2人系被管制改造人員),男23人,女7人。男演員11人,女演員6人,其餘13人為職員(包括樂隊人員)。

1956年9月20日《徐州專區民間職業劇團行政幹部及主要演員登記表》中記載:邳縣京劇團指導員劉秉顯,副團長袁啟樓,主要演員有周曼雲(女,刀馬旦)、周曼生(女,小生),侯豔俠(女,老生)。

1956年9月20日《徐州專區民間職業劇團人員及經濟情況統計表》中記載:邳縣京劇團有行政3人,演員14人,職員6人,學員5人,工友3人,總計31人(其中黨員1人,團員1人)。

1956年11月《邳縣京劇團人員統計表》中記載,本團人員有:袁啟樓(團長)、劉秉顯(指導員)、羅明山(團長、司鼓)、王桂成(業務、老生)、王守田(大面)、王瑞祥(外交、老生)、王連美(經濟、小丑)、王豔君(女,花旦)、張連安(摔打花臉)、張連成(小丑)、劉競生、劉雲程、劉伯山(武生)、馬桂生、劉連永(二花臉)、馮明早(二花臉)、李廣鳳(女)、韓桂旭、湯元貞、沈桂義、沈崇勤、馬小臧、石德本(二武生)、周曼雲(女,刀馬旦)、周曼生(女,小生)、徐貞元(檢場)、李紹曾(操琴)、趙淑雲(女)、婁培清(場面)、石勝昌(服裝)、劉小群(炊事)、呂小寶(炊事)。

另有外地人員:李玉華(濟南)、李君芳(上海)、侯豔霞(女,濟南,彩旦、青衣)、張文美(女,泗陽,青衣、花衫)、於涵谷(濟寧)、司洪懷(南京)。

1958年邳縣京劇團上半年報表中記載:全團共33人(男28人,女5人),其中男演員13人,女演員4人,男學員7人,女學員1人,派幹2人,職員3人。

1958年,原來聘請的女角趙宵紅認為邳縣京劇團有前途,要求取消角色提成(原提二成),自願留團固定下來,經邳縣文教局研究批准,接收了她,並重用為團長,大家又推選了科班出身、熟悉業務的李富之為業務副團長,文教局又派幹部聶岐山接替支邊去新疆的劉秉顯任指導員,同時進行了組織整頓。由此思想團結,覺悟提高,班底加強,人馬多,行當全,不用請角色亦可正常演出了。這一段可以說是邳縣京劇團的鼎盛時期,他們除在邳縣縣城和各公社劇場巡迴演出外,還去徐州各縣,併到山東的郯城、馬頭、十字路一帶演出,大受群眾歡迎,收入頗佳。

1960年3月5日邳縣京劇團年報表中記載:團長趙宵紅,副團長李富之 。主演有:趙宵紅(女,花旦、青衣)、趙淑雲(女),李富之兼導演。全團共40人(男32,女8),其中主演2人,一般演員20人,樂隊6人,舞臺1人,學員10人,行政1人。

邳縣京劇團的衰落和解散。1960年初,國家進入三年自然災害末期,全國執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城市人口下放,各類機構精簡撤併。邳縣京劇團和邳縣柳琴、邳縣梆子劇團也分批下放一些人員去農村。而後由於京劇團的演出收入完全不能夠自負盈虧,加之上級要求一縣保留一個劇團的政策,於是在1960年10月,邳縣縣委、縣政府研究決定撤銷邳縣京劇團,只保留柳琴和梆子兩個團。邳縣京劇團人員中趙宵紅幾個主角由徐州地區文教局介紹調入東海縣京劇團,業務副團長李富之轉為人民劇場職工,部分演員如吳連生、沈崇琴及管衣箱的石勝昌等轉入柳琴劇團教武功、管衣箱,石天民等青年演員轉入梆子劇團,還有一部分人員投奔到外地京劇團,一部分被下放安置到農村。服裝導具分給柳琴、梆子劇團使用。

劇團負責人先後任職時間

羅明山:業務團長(場面身份),任職時間1951——1956.

王守田:副團長(演員身份),任職時間1953——1955.

袁啟樓:派團的行政團長兼文化教員。任職時間1955——1960.

劉秉顯:派團的指導員,任職時間1956——1958.

李富之:副團長(演員身份),任職時間1958——1960.

趙宵紅:團長(演員身份),任職時間1958——1960.

聶岐山:派團的指導員,任職時間1958——1960.

四、邳縣劇團的演出及劇目

邳縣京劇團的演出活動,主要靠聘請外地流動的角色,據統計聘請外來的角色有周曼雲、周曼生、王素芳、王玉俠、王慧君、劉海濤、九步紅.徐澤民、楊博生、趙桂華、周安英、趙淑雲、趙宵紅、劉勝仁、徐忠祥、李君芳、陳漢鵬、孟少卿、李玲芳等。外地劇團來邳縣演出的名角有許翰英、單玉良、吳惠秋、周雲亮、周雲霞、宋長榮、梁惠超等。他們的到來也給縣京劇團以良好的影響。

地方文化深度探析:國粹京劇如何在蘇北邳州傳承120多年

1、創作演出劇目有:

1956年冬,徐州專區舉行第一次戲曲觀摩演出大會,邳縣京劇團參加演出了本團整理改編的大型古裝戲《二度梅》,是由本團演員王瑞祥執筆改編,劇本和演出未評上獎,只有個別演員獲獎。但是演出效果較好。

1958年10月,徐州專區舉行戲曲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邳縣京劇團參加演出了本團創作的現代小戲《巧姑娘》,該劇獲得好評,但獲獎情況不詳,文教科檔案中記載該團赴徐州參加會演正式代表15人。

據文教科檔案材料記載,該團於1958至1959年間,響應號召上演現代戲達三成劇目,基本都是移植劇目,如小戲《老兩口》等。

1956年文教科統計資料記載,邳縣京劇團全年演出372場,觀眾113860人次,總收入10578元,全年工資支出4050元,公共支出5868元,劇團添置支出356元。這一時期是邳縣京劇團最好時期。

2、1956年後挖掘整理演出的劇目有:

《反雲南》、《八件衣》、《滾釘板》、《下河南》、《紅逼宮》、《二度梅》、《千里駒》、《紅娘子》、《紅娘》、《孔雀東南飛》、《宇宙峰》、《將相和》、《九錫宮》等。

3、邳縣京劇團經常上演的劇目有:

《火燒廣太莊》、《讓徐州》、《魚腸劍》、《碰碑》、《棒打無情郎》、《拾玉鐲》、《穆柯寨》、《法門寺》、《霸王別姬》、《汾河

灣》、《打漁殺家》、《紅霓關》、《人面桃花》、《甘露寺》、《借東風》、《三叉口》、《白水灘》、《雁蕩山》、《逼上梁山》、《小刀會》、《雛鳳凌空》、《四進士》、《全本王寶釧》、《四郎探母》、《定軍山》、《選白袍》、《斬經堂》、《收子都》、《紅娘》、《玉堂春》、《白蛇傳》、《二堂放子》、《二進宮》、《罵閻羅》、《秦瓊賣馬》、《南陽關》、《滾釘板》、《坐樓刺妻》、《下河南》、《盤絲洞》、《鬧龍宮》、《文昭關》、《水簾洞》、《走麥城》、《鳳還巢》、《鎖麟囊》、《二度梅》、《長板坡》、《挑滑車》、《戰宛城》、《鐵弓緣》等五十餘出戏。

4、邳縣京劇團1956年前常演劇目登記:

《勘玉釧》、《綵樓配》、《荀冠娘》、《盤絲洞》、《天河配》、《碧玉簪》、《杜十娘》、《李十娘》、《臨江驛》、《香羅帶》、《趙五娘》、《送金郎》、《鳳還巢》、《英節烈》、《樊江關》、《生死恨》、《查頭關》、《寶蓮燈》、《霍小玉》、《桑園會》、《對金瓶》、《繡襦記》、《風儀亭》、《宇宙鋒》、《珍珠塔》、《白蛇傳》、《遊龜山》、《萬花船》、《紅蝴蝶》、《五花洞》、《埋香幻》、《九件衣》、《春秋配》、《穆柯寨》、《賣油郎》、《二進宮》、《破洪州》、《元宵謎》、《四進士》、《天門陣》、《梁紅玉》、《大保國》、《武家坡》、《霓虹關》、《三進士》、《大登殿》、《拾玉鐲》、《清風亭》、《趕三關》、《法門寺》、《百草山》、《探寒窯》、《荒山淚》、《挑女婿》、《三擊掌》、《青霜劍》、《美人計》、《八大錘》、《雁門關》、《清風寨》、《花田錯》、《天蕩山》、《二龍山》、《雙槐樹》、《定軍山》、《失街亭》、《七星燈》、《陽平關》、《空城計》、《八蜡廟》、《打嚴嵩》、《斬馬謖》、《萬花樓》、《定中原》、《光武興》、《打龍袍》、《逍遙津》、《全家福》、《追韓信》、《白馬坡》、《長坂坡》、《未央宮》、《反西涼》、《取滎陽》、《包公案》、《廣大莊》、《選白袍》、《打金枝》、《九錫宮》、《哭靈牌》、《戰宛城》、《三搜府》、《大報仇》、《戰北原》、《大攻計》、《連營寨》、《魚藏劍》、《白水灘》、《走麥城》、《戰樊城》、《九龍山》、《過五關》、《文昭關》、《楊家將》、《九江口》、《長亭會》、《漢津口》、《除三害》、《白玉帶》、《三岔口》、《捉放曹》、《小五臺》、《望兒樓》、《姚剛發配》、《風波亭》、《白蟒臺》、《打登州》、《潞安州》、《火焰山》、《北湖州》、《牧虎關》、《水簾洞》、《收秦明》、《八義圖》、《安天會》、《收關勝》、《盤河戰》、《鬧龍宮》、《一箭仇》、《盤腸戰》、《荷珠配》、《大明府》、《忠孝全》、《金雁橋》、《四傑村》、《斬黃袍》、《刺巴傑》、《喪巴坵》、《懷都關》、《鬧江州》、《柴桑口》、《益都淚》、《鹿臺恨》、《群英會》、《取成都》、《反五關》、《借東風》、《取長沙》、《北漢王》、《華容道》、《小蒼山》、《辛安驛》、《將相和》、《蘆花蕩》、《泗洲城》、《抗金兵》、《雙帶劍》、《借紅燈》、《挑滑車》、《駱馬湖》、《草橋關》、《江漢漁歌》、《龍鳳旗》、《盜御馬》、《引狼入室》、《溪皇莊》、《龍虎鬥》、《趙雲表功》、《茂州廟》、《高平關》、《天水關》、《四平山》、《紅打朝》、《林沖夜奔》、《蓮花庵》、《黒打朝》、《教彪下山》、《胭脂虎》、《武松打店》、《洪羊洞》、《南陽關》、《信陵公子》、《採石磯》、《探地穴》、《抗秦援趙》、《三龍山》、《戰潼臺》、《臥薪嚐膽》、《打焦贊》、《劈三關》、《五百年前》、《扣馬力》、《蓮花湖》、《黃巢起義》、《岳家莊》、《黃泥崗》、《木蘭從軍》、《殺四門》、《岳母刺字》、《紅娘》、《反馬謖》、《太君醉朝》、《玉堂春》、《白良關》、《徐母罵曹》、《唇亡齒寒》、《九義十八俠》、《仇深似海》、《西施》、《豬八戒招親》、《三打平貴》、《武松與潘金蓮》、《御果園》、《連升三級》、《破孟州》、《三字經》、《擂鼓罵曹》、《晴雯》、《胡奎賣人頭》、《行路訓子》、《情探》、《乾隆下江南》、《鴛鴦冢》、《諸葛亮招親》、《古城訓弟》、《三顧茅廬》、《掃松下書》、《甘露寺》、《舌戰群儒》、《舉鼎觀畫》、《三不願意》、《徐策跑城》、《翠娘盜令》、《牢獄產子》、《宮門掛帶》、《阿奴女》、《孔雀東南飛》、《羅章跪樓》、《湯懷自刎》、《四郎探母》、《羅通掃北》、《審頭刺湯》、《霸王別姬》、《羅成叫關》、《嘉興府》、《全部棒打》、《轅門斬子》、《梁祝姻緣》、《臥龍弔孝》、《露地青天》、《賣馬耍鐧》、《吊扣》、《千里送京娘》、《雁門關》、《紅樓二尤》、《秋江》、《貴妃醉酒》、《問樵鬧府》等258個劇目。

邳縣京劇團撤銷之後,一些京劇愛好者仍在堅持活動,如合溝鄉的曹莊業餘京劇團,歷年來常演京戲,並曾一度在本村招收青少年三十人練武功,自排節目,自我娛樂。其他鄉的業餘京劇團(如運河、土山、白埠,授賢等)活動也此起彼伏,不斷湧現,春節文娛活動時期特多,這說明邳縣人民對京劇的愛好之深,未因職業京劇團的衰亡而泯滅。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群眾性的大唱京劇革命樣板戲,邳縣各個公社都有宣傳隊演唱京劇現代戲。到了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業餘京劇演唱逐漸興起,九十年代初首先由退休老幹部張浩發起成立第一個業餘京劇協會,並有票友參加全國票友大賽。至今邳州市已經有幾個京劇協會經常活動,也經常和外地京劇愛好者組織交流演出活動,多次獲得國家省市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