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一提起阿富汗,我們馬上想到的是反恐戰爭、塔利班還有本拉登。那是一個連年戰火、充滿殺戮的國家。這個國家彷彿被貼上了戰爭和恐怖組織的標籤,一提起它來,話題就變得凝重了。

所以我們慢慢地忽視了,在這樣一個炮火連天的國家,也曾經有過和平,有過街道向晚,有過豔陽高照和歡聲笑語。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就做了這樣一件了不起的事,他寫了一本小說,並且以主人公阿米爾為第一人稱的角度,寫出了阿富汗人民和平時期的親情、友情和幸福。之後又一轉筆鋒,描述了被戰爭籠罩之後的阿富汗,百姓們是如何遭受著不公平和不人道的摧殘。卡勒德·胡賽尼引來更多人關注和同情這個多面化的國家,也讓我們看到了除了塔利班、恐怖組織之外,在戰爭和殺戮之下,那些無辜受累的百姓,在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環境下,是如何生存的。

這本書是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本小說《追風箏的人》。這本小說不僅記述了一個民族的苦難史,其中還有人性的忠誠和卑劣,有心靈的蛻變和救贖。它最終讓我們明白,只有人性得到救贖,那麼人生中的一切才變得富有真實的意義。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一、 人性中有忠誠也有卑劣

《追風箏的人》中以主人公阿米爾為第一人稱,一切故事都是通過他的所思所想來記述的。

阿米爾的父親是本地非常有名望的富人。他不僅樂善好施,還非常勇敢,深受當地人的好評。父親對很多人都和顏悅色,甚至對他的僕人阿里和他的兒子哈桑也愛護有加,但唯獨對自己很冷淡。阿米爾想,或許是因為母親死於難產的緣故吧,父親一定是恨他的。所以阿米爾非常想獲得父親的認可。

阿米爾和僕人哈桑從小一起長大,吃同一個乳母的奶水,他們的感情很好,彷彿是親兄弟。但是阿米爾卻不能把他真的當成兄弟或者朋友,因為哈桑的血統低賤。可是每次看到父親那麼疼愛哈桑,這讓阿米爾非常嫉妒。所以阿米爾常常對哈桑做一些惡作劇。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阿米爾清楚的知道,哈桑在很多事情上都比他優秀。比如說哈桑很聰明,雖然他目不識丁,但是每次給他出謎語,他都能夠馬上猜中。再比如說,哈桑非常勇敢。每次他們被別人欺負,阿米爾總是嚇得不敢反抗,但是哈桑無論多麼恐懼,都一定會挺身而出。而且哈桑對阿米爾絕對忠誠,無論阿米爾對他說什麼,哈桑都絕不辜負他。正因為哈桑身上這麼多的優秀品質,讓阿米爾有些自慚形穢。可越是這樣,他就越想傷害哈桑。

直到有一年的冬天,阿米爾和哈桑的友情遭到了變故。那是在一次追風箏的比賽中。阿米爾為了贏得父親的稱讚,所以一直堅持著要贏得風箏比賽,他真的堅持到了最後,擊敗了其他的對手。這時候只要哈桑追回風箏,阿米爾就贏了。哈桑從來不會辜負阿米爾,他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可是哈桑在追風箏的途中,被一些惡人強暴。這一切都被阿米爾看到,可是他只是躲在暗中,軟弱的不敢出聲。他看見哈桑寧可被欺辱,也不放棄他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這件事成了阿米爾心中的隱痛,他再也不敢面對哈桑了,只能通過誣陷哈桑偷盜,而將阿里和哈桑一家人趕走了。

雖然哈桑離開了,但是阿米爾的痛苦並沒有消失,反而通過時間的流逝,變成了罪孽。

哈桑的忠誠和善良,和阿米爾的懦弱和卑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哈桑所擁有的一切美好品質,都是阿米爾所缺失的。阿米爾不能面對自己的缺陷,只能將哈桑趕走。可是痛苦並不能隨著哈桑的離開而消散,因為解決問題最好的方式是面對,而不是逃避。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二、 人們都喜歡面對陽光,躲避陰暗

阿富汗的戰爭開始了,阿米爾隨著父親逃亡去美國。阿米爾在美國,拼命的想忘卻過去的罪孽,可是卻從沒有真正的忘記過。

直到有一天,父親去世了,他的合夥人拉辛汗打電話給阿米爾,他想讓阿米爾回來看看他。阿米爾才又重新踏上了返鄉的旅程。這次返鄉,他不僅要面對過去的隱痛,更得知了一個驚天的秘密。原來哈桑也是父親的兒子。

阿米爾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父親從來不忘記哈桑的生日,並且對哈桑那麼溫和。或許是因為虧欠,或許是因為喜愛。因為哈桑更像父親,那麼勇敢、正直。可是拉辛汗卻對阿米爾說:“其實你也像你父親,只是像他懦弱的那一面。他因為不想面對自己的那一面,所以才不願意面對你。”

阿米爾終於明白,原來活的痛苦的人並不只有他自己,父親活的也很痛苦。他愛哈桑,但是不能承認他,只能任由他離開自己。如果當初自己沒有將哈桑趕走,父親一定會帶他來美國的。

阿米爾的愧疚感更加深重了,他覺得是自己和父親毀了哈桑的一生。可是他們不敢面對自己的罪,只會選擇逃避。

三、 世界上有很多不公平,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忘初心

哈桑正好是阿米爾的另一面,他善良、忠誠、正直。可是卻並沒有受到公平的待遇。他因為血統原因,只能成為僕人,只能生活在阿米爾家大房子中的破屋子裡。他不能讀書識字,只能做僕人該做的雜役。

哈桑開口說話的時候,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阿米爾”。他把阿米爾當成自己最敬愛的人,無論他怎樣傷害自己,哈桑也從來沒有想過恨他。哪怕阿米爾冤枉他偷盜,他也沒有反駁,而是承認了下來。因為這是他敬愛的阿米爾少爺希望他做的事情。

等到多年之後,拉辛汗拜託哈桑回到阿米爾家,幫忙一起照看房子,哈桑也答應了。他並沒有痛恨阿米爾。反而給阿米爾寫了一封長信,告訴阿米爾,自己永遠都是他最忠誠的僕人。

哈桑的結局是被塔利班人無情的殺害了。殺害他的理由就是因為他低賤的血統,不應該住在那麼高貴的房子裡。而實際上,是塔利班人想霸佔那個房子。當他遭受著不公平的對待時,也沒有人會替他們鳴冤,誰願意為了一個哈扎拉人去得罪塔利班呢?

這世界上就是有這麼多的不公平,這些受難者因為種族歧視,而遭受著來自社會的冷眼和欺凌,他們無力反抗。可是對於哈桑,這個勇敢又忠誠的哈桑來說,他選擇了奮力反抗,誓死也要保住阿米爾的房子。他拒絕塔利班人誣陷他為偷盜者,並且反對他們住進阿米爾的房子裡。哪怕會被子彈穿過胸膛,他也要為真理和道義正聲。之後他被無情的殺害了。哪怕再個他一次選擇的機會,他不會選擇懦弱,因為他從來不會忘記自己忠於的是什麼。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四、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當阿米爾得知了一切事情的真相,非常震驚。拉辛汗告訴阿米爾,哈桑有一個兒子叫索拉博,現在身陷囹圄。他希望阿米爾能夠去救他。

可是阿米爾猶豫了,因為自己已經結婚了,並且是一個出色的作家。他在美國,生活的幸福自在。為什麼要將自己陷入險境呢?

可是拉辛汗說:“這裡有一條能夠讓你重新成為好人的路。”

最終,阿米爾選擇了救贖。不僅僅為自己救贖,也為父親贖罪。

他踏上了險地,得知索拉博被塔利班人帶走,成了性奴。他下定決心要救出索拉博。當他站在塔利班人面前時,他充滿了恐懼,可還是沒有退縮。在救出索拉博的過程中,他險些喪命。可是這一次,阿米爾沒有猶豫和逃避。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他終於將索拉博帶回了美國收養。

阿米爾的罪孽終於得到了釋然。他也終於克服了恐懼,得到了靈魂的救贖。當別人問他索拉博是誰的時候,他鎮定自若的告訴對方:“這是我們同父異母的弟弟哈桑的兒子,也就是我的侄子”。

實際上阿米爾是善良的,只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因為一個沒有道德和良知的人是不會痛苦的。他們作惡也不會感到羞愧。可是阿米爾卻一直因為罪孽而活在痛苦之中。就在那一念之間,他終於選擇了將靈魂從地獄裡轉向天堂。

《追風箏的人》向我們展現了一段最真摯最質樸的情感,這種情感可以穿越國界,打動到任何一個有情感的人。這也是這本小說的魅力所在。

我們都不忍心去責備阿米爾。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阿米爾那樣軟弱的時刻。人只有經歷過痛苦和罪惡,然後再去面對和戰勝那個有缺陷的自我時,才會變得更加從容。這時候我們才發現,往事已經慢慢泛黃,但是我們已經成長。

《追風箏的人》:這裡有一條重新做回好人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