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懂事的养女

菌子

1

菌子曾经经历了一场爱情,最终却落下了一个人过,没有办法,去领养了一个女孩子。

菌子家里,有父亲,和母亲。姊妹几个,有姐姐,妹妹,就他一个儿子。

菌子出生后,在家里,就得到父亲和母亲的宠爱,姐妹也都袒护他,对他好,凡事忍让他。

菌子的童年,在无忧无虑中,就充满了温暖,幸福。

最初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亲人的疼爱。给他穿新衣服,有了好吃的,让他先吃。他有什么要求了,能满足的都尽量满足,依着他。

再长大些,能到处跑着玩了,菌子家不再满足家那样大的地方,也不再满足亲人给予的温暖。就满村庄里跑着玩。

村庄在一条山沟儿里,虽然远离了繁华,精彩,热闹。可是,村庄里,有许多菌子同龄的伙伴,让菌子感到,世界,就是天底下,群山间村庄这样大,村庄,就是他儿时的天堂,乐园。

菌子跟着伙伴,春天里折花,夏天里,在村庄外的小河里玩狗刨,秋天里,漫山遍野的找野果子吃,冬天里,在雪地上奔跑,堆雪人,打雪仗。

和伙伴,在场院边玩泥巴。在河滩上找石子玩。在村庄外,高大的核桃树上,绑了秋千荡着。在山坡上,搭了人字形的草棚,在里边搬家家,做长大的梦。爬上高高的树上,去摘野果子。爬到人家山花的墙上,掏墙眼里的鸟窝。

菌子和伙伴在一块,玩得那样高兴,充满了野性。

菌子和男孩子在一块玩。也跟女孩子在一块玩。

村庄里,有个叫蓉儿的女孩子,就特别的喜欢和菌子在一块玩,很喜欢菌子。

菌子和男孩子在一块玩,充满了野性,可是,见到了蓉儿,和蓉儿在一块,身上的野性不见了,却有了女孩子一样的腼腆,羞涩。

蓉儿和菌子差不多多。蓉儿扁圆的脸,扁扁的嘴巴。眼睛乌黑,鼻梁端直,很是可爱。

菌子和蓉儿在一块,不漫山遍野的跑。也不爬树,爬墙,而是和蓉儿,找了僻静的地方,静静的在一块,边玩他们喜欢玩的,边说话。

在村庄外边,依着小河,有一块很大的芦苇丛,还有一片很大的竹林,那都是菌子和蓉儿喜欢去的地方,那里是他们的天堂。

菌子和蓉儿,到了竹林里,竹子笔直,一根挨着一根。顶子上,叶子茂密,阳光从叶子缝隙间,落了下来,在竹林里闪耀。叶子里,有鸟儿,在鸣叫着。地上,落满了竹叶,软绵绵的。

菌子和蓉儿,悠然的走在竹林里,感受竹林里的清幽,听着鸟儿的鸣叫,心里感到那样的陶醉。

菌子和蓉儿,也钻进了芦苇丛中。在芦苇中间,踩到一片芦苇,就坐在芦苇上,或者躺在芦苇上。头上上碧蓝的天,云朵悠悠的,阳光明净而温暖。四周的山,连绵着,在天地下,那样的秀丽。能听到村庄里人们隐约的说话声,还有鸡鸣狗叫的声音。小河的水,在芦苇丛外,哗哗流淌。鸟儿也在芦苇丛里飞进飞出,鸣叫着。

蓉儿的手很巧,有时,扯下芦苇的叶子,放在嘴上,轻轻吹着,吹出了美丽的影调。也折了芦苇,编成了小帽子,给菌子和她带着,带给人阴凉,也让蓉儿显得越发可爱了。

有时,就躺在芦苇丛中,静静的,不说话。有时,说一些话儿。蓉儿给菌子说着,她的父母对她如何的好,给她买了新衣服,好吃的。也给菌子说着,长大后的梦。那些梦,都 特别的纯净,美丽,带给人美好的向往。

2

村庄里,那些同龄的伙伴,就落在了菌子心上。有男伙伴,和他们在一块,让菌子释放了山里孩子内心深处的也行。有蓉儿,让菌子的变得柔顺,害羞,心里也有了美好的长大的梦。

只是,菌子在做着长大的美好梦,和那些男孩子在一块玩,释放内心的野性的时候,出事了。

那是过年的时候,菌子跟着村庄里,那些男孩子在一块玩。

那些男孩子都穿了新衣服,兜儿里装着吃的,还有鞭炮。

菌子的家里穷,没有新衣服穿,兜儿里也没有吃的,也没有鞭炮玩。见那些伙伴玩得高兴,神奇的样子,就想着自己的家里,也有能放得更响的东西。

就偷偷的溜了回去,把父亲藏在抽屉里的雷管,找了出来,拿在手里玩,不想雷管响了,菌子被炸晕了,倒在了地上,一只手,血肉模糊。

这吓坏了菌子的父母,哭喊着,请了人,把菌子送到城里的医院。

菌子的命虽然保住了,可是,那只手,却失去了,因为坏死严重,从手腕的地方截去了。

菌子从此,就成了一只手的人了。

父母虽然痛苦,自责,可是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了。

菌子在那一声巨响之后,一直以来,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看着失去的一只手,心里也涌上的上自责,后悔。可是,一切都无法改变,他要面对只有一只手的生活,和未来的路。

菌子在性格,也因为失去了一只手,发生了改变。

村庄里的那些伙伴,不再和菌子玩了说菌子只有一只手,害怕。

菌子也不找他们玩了,时常就一个人,呆坐在门前屋檐下,看着头上的天空,天空下连绵的群山,群山中的村庄,家乡的山水没有改变,可是,他没有一只手了。

菌子也不能,像其他那些伙伴一样生活了。他穿衣服时,很是费力,吃饭时,要把碗放在桌子上,爬着吃,或者把碗,夹在胳膊里,另一只完好的手,拿着筷子吃。村庄里的人就说,现在生活都困难,长大了,可怎么办啊!

父母也这样想,菌子也这样想。可是,都不知道怎么办,面对这样既定的事实,心里在痛苦中,一片茫然。

只有蓉儿,时常到菌子家来,找菌子玩,陪伴菌子。

看着菌子失去的一只手,蓉儿的心里,一样难过。可是,蓉儿不去提说这事情,不去看菌子失去的那只手,心里依旧把菌子当成一个完好的人,健全的人,像以往和菌子在一块时一样的对待菌子,和菌子说话,和菌子说着未来的梦想。

虽然菌子明白,失去了一只手之后,许多美丽的梦想,都远去了。可是,看着蓉儿对他依旧的真诚,听着蓉儿勾勒的梦想,心里忽然像撒进了阳光,变得高兴起来,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3

没有多久,菌子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去村庄的学校里念书了。蓉儿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也去念书了。

学校就在村庄外边,路里边,一个坪坝里。

学校有两排房子,一排对着路和小河,一排与这排房子,成九十度,顺着河,面对着一个馒头一样的山。

在两排房子之间,就是一个场院。场院旁边,有棵高大的核桃树。也有其他的一些树木,有苹果树,樱桃树,还有四季常青的树木。

房子是黑瓦房,与村庄人家不同的,是房子的里外,都粉刷白了,窗户是硕大的玻璃窗户。

父亲领着菌子,去学校里报名了。

菌子挎着一个黄色的挎包。把那只残疾的手,藏在袖子里,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雀跃,兴奋,显得胆怯,害羞,自卑。

蓉儿也被父亲领着,去学校里报名。见了菌子,就冲菌子微笑,给菌子打招呼。菌子也冲蓉儿微笑,心里在这一刻,涌上了温暖。

名报了后,菌子就在学校里,开始了他的读书生涯。

学校离家不远。老师也都认识。一块读书的伙伴,许多都是村庄的,都认识。有一些,是其他村庄的,在一块,因为陌生,而显得拘谨。

老师知道菌子的情况,对菌子很是关照,让其他同学,不要欺负菌子。教菌子怎样握笔。菌子的反手,是残疾,就让他不要自卑,害羞,用这只手,压住本子。

老师的关照,让菌子感动,就按照老师教的,用残疾的手,压着本子,用另外一只健全的手,握着笔,写着字。

虽然写的笔画,有些弯曲,写出的字,不怎样好看,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让菌子感到骄傲。

下课了,其他同学出去玩了,菌子字没有写完,手也有残疾,就不出去和那些同学在一块玩,怕他们嘲笑,也怕受伤。就坐在座位上写字,或者发呆。

蓉儿有时出去跟伙伴玩,许多的时候,就在教室里写字,凑到菌子旁边,看菌子写字。菌子本子没有压住,歪了,她就给扶正。菌子握笔的姿势不对,她就给菌子纠正过来。菌子的笔画,写的弯曲,字写的不好看了,蓉儿就让菌子重新写,写得好了,蓉儿就表扬。蓉儿高兴,菌子也高兴。

蓉儿的兜儿里,时常装的都有好吃的,是来学校里时,母亲给装的,蓉儿就给菌子吃。

字写完了,蓉儿也喊菌子出去玩。菌子害怕别的同学嘲笑,害怕受伤,不去。蓉儿就拉着,对菌子说,你看着我们玩,没有人嘲笑你的,不会让你受伤的。

菌子就跟着蓉儿出去,蓉儿就约了女伙伴,在一块跳绳,抓子,玩的很是高兴。菌子在一旁看着,也一脸的微笑,忘却了一只手的残疾,心里涌上了温暖,获得了快乐。

下午放学了,轮到菌子值日了,蓉儿就帮菌子打扫卫生。打扫完了,就一块回去。

回到各自家里后,吃过了饭,有时没有大人吩咐事情,蓉儿和菌子,就凑到一块,有时写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作业了,就坐在一块说话。说在学校里的趋势,说老师,也说同学之间的趋势。有时,也说到了长大的梦想。

蓉儿说得多,说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眼睛格外明亮,陶醉在她的梦想里。

菌子也被这感染,一样的陶醉。

菌子和蓉儿,就这样,在村庄的学校里,念到毕业。

从村里的学校里毕业后,本要去乡里念书的,菌子没有去年,蓉儿念了没有几天,也回来了。

4

菌子学习不怎样好。去乡里读书,要寄宿,菌子一只手,没有人照料,生活不方便,也怕被人嘲笑,或者别让欺负,就不去念了。

父母也依了菌子,感到他进了学校,能认识字,写自己的名字,分清男女厕所。会算账,能认识钱,就行了。

菌子就回到了家里。

蓉儿去乡里,念了几天。蓉儿学习一般。去乡里寄宿读书时,来去学校,要走好远的路。顿顿吃的都是糊汤饭。夜里住在宿舍里,开始臭,最后就冷。蓉儿受不了那苦,感到读书也读不出来,看不到希望,就回家不读了。

父亲和母亲,先后劝过她,这可是你不读的,将来长大了,受了苦,不要抱怨我们。

蓉儿说,我不会抱怨的。能认识字,写自己的名字。会算账,认识钱,被人骗不了,我都满足了。也不指望把书读出来,吃轻松饭,我也没有那样的命,就回家来,学着干一些活儿,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不管好坏,都是命。

见蓉儿这样说,话说的那样懂事,父母家依了蓉儿。

菌子回去后,因为手有残疾,家里也没有让他干什么活儿,每天吃过了饭,就在家里玩着,看守着家,听大人的话,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水,喂鸡什么的。

蓉儿回家,就跟着母亲,学着做些家务。从割猪草,喂猪开始。逐渐的学会了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打扫屋子里外的卫生。这让母亲有了帮手,清闲些了,能腾出手来,做其他一些活儿。

蓉儿也把自己收拾的干净,漂亮。把乌黑的头发,绑了辫子,搭在剪头,额前留着发荫。穿的衣服,也洗得干净,穿得整齐。蓉儿眼睛明亮,鼻梁端直,与扁扁的嘴巴,扁圆的脸,搭配的那样完美,让蓉儿显得可爱,漂亮。

空闲的时间,蓉儿依旧喜欢和菌子在一块。在一块了,蓉儿的话,依旧比菌子多,回忆读书时的事情。更多的,是说她在家里,做了什么,父母对她如何的好。也说到对未来的梦想,长大了,要学会干各种的活儿。其他的一些梦想,也许已经在心里萌芽,却因为害羞,没有说出来。

菌子静静的听着,偶尔也说几句。和蓉儿一样,陶醉着,高兴着,脸上满是微笑,心里暖融融的。

蓉儿的父母,和菌子的父母一样,都是村庄里,憨厚而实诚的人,两个孩子喜欢在一块玩,他们不反对,见他们高兴,他们也高兴。

菌子和蓉儿,就这样快乐,亲密的在一块。伴随着流淌的岁月,两个人,一天天的长大。

蓉儿已经长成了姑娘了。菌子也长成了小伙子。

蓉儿的身子,有柔美的线条,胸部像山丘。眼睛乌黑,目光柔和,深情。头发乌黑,散落在肩头。那扁圆的脸,和扁扁的嘴巴,越发的可爱,漂亮。

蓉儿已经能离开母亲,做各种家务活了。割猪草,喂猪。喂鸡。烧水,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里外。样样会做,手脚麻利,把家里的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条。母亲不用再操心家里,就跟着丈夫一块,做一些地里的活儿。

菌子也长得老高,头发乌黑,脸上棱角分明。嘴巴上有了胡子,喉结突出,人显得魁梧,而精神。菌子要不是那只手残疾了,是一个魁梧,精神,阳光的小伙子。

尽管父亲和母亲,心疼菌子,不让菌子做什么活儿,让他能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看守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就行了,可是,菌子依旧跟着父亲,母亲去田地里,做一些活儿。

菌子用那只健全的手,握着锄把,另一只残疾的手,把锄把的头夹着,开始锄草,挖地。开始的时候,很是艰难,感到别扭,做不好活儿,拿不稳锄头,往往把草没有锄掉,把庄稼锄掉了。手也被磨破了,起了水泡,渗出了血。

父亲看着心疼,不让菌子做。

菌子就哭了,生气的说,你们能管我一时,能管我一辈子吗?不让我学着干活,将来你们死了,姐妹出嫁了,我做不了活,去要饭啊!

见菌子这样说,父亲和母亲的心里虽然难过,却只有依着菌子。

渐渐的,菌子的手,就顺了,能拿住锄头了,能薅草,挖地。那磨破了地方,结痂了,长出了厚厚的茧子,再也磨不破,也不怕疼了。

菌子慢慢的,就能干各种活儿了,虽然没有别让干得快,可是,却能把各种活儿干出来。

父亲和母亲看着,虽然心疼,却打心里高兴。

菌子的姐姐,也在这时,先后出嫁了,有得嫁到了家乡山沟儿之外,比较远的地方,有的嫁到了其他的村庄里去。家里就是菌子,父亲母亲,和妹子过着日子。

姐姐把家务活,就交给了妹子。妹子在家里,割猪草,喂猪。喂鸡。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里外。

眼看着妹子,也一天天的长大,个子老高,头发乌黑,胸部像麦穗一样,开始饱满。妹子的内心里,也有了她的梦想和渴望,在不久的将来,妹子也将是别让家的人了。

就在这时,菌子和蓉儿的心里,开始萌动,在日久的交往中,有了了解,产生了情感,在内心的情感,就像火山一样,开始萌发时,就像闪电互相碰撞,瞬间就有了火花。

菌子和蓉儿,相爱了。

菌子虽然能干各种活儿,可是,因为有只手残疾了,心里也喜欢蓉儿,对蓉儿有了感情,却因为自卑,而没有提出来。

是蓉儿的大胆,炽热,向菌子表达出来的。

5

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

村庄里,忙碌了一天的人,吃过了晚饭,早早的睡了。还没有睡的人,在村庄里,凑在一块,随意的说着话。

一天的酷热,渐渐的散去,凉爽逐渐的袭来。

天上,布满了繁华,欢快的眨着眼睛,星辉下,群山呈现出,各种好看的形状。远处高大的树木,像一团雾。村庄里,人家土墙黑瓦的房屋,在星辉中沉睡。

鸟儿归林了,在低声呢喃,草丛中,虫子唧唧的鸣叫着。

村庄里,星辉下,一片清幽。人们凑在一块,随意的说话声,给清幽的夜晚,增添了韵味。

菌子吃了饭,睡不着,也不想和人凑在一块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就离开了家,依着灰白色的泥土路,去散步。

家人吃过了饭,蓉儿收拾了锅碗,父亲去村庄里,找人聊天去了,蓉儿没有事情,也不像睡。看着满天的繁星,看着星辉下,幽静的村庄,心里涌上了莫名的激动,和隐藏的心思。就离开了家,也依着灰白色的路,去散步。

在村庄外,那片竹林旁,菌子和蓉儿,无意间相遇了。

一时间,菌子和蓉儿的心,就激动起来,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只有目光,格外深情,明亮,看着对方。彼此的眼睛里,落进了月亮,有星辉一样,清纯的目光。

好一会儿,蓉儿低声柔柔的问菌子,还没有睡啊!

菌子说,睡不着。

蓉儿说,我也睡不着,想走走。

菌子激动着,不知道说什么。

蓉儿低声说,我们去竹林里坐坐吧!菌子没有说什么,就跟着蓉儿,进了竹林。

竹林里,一片幽暗。在竹叶间气息的鸟儿,低声叽咀着,让人感到竹林里,格外温暖,带给人宁静,安逸的感觉。

蓉儿和菌子,走到了竹林深处,坐了下来。

地上的竹叶很柔软,有星辉,从竹叶的缝隙间,透进来,能看到天上,那些精灵般的星星。

幽静,瞬间包围了他们。菌子不知道说什么,只感到一股女孩子身上,特有的香味,飘了过来。也能感受到依偎这他,坐着的蓉儿身上的温暖。

蓉儿也激动着,不知道说什么,好久,好久才说,竹林里好幽静啊!

菌子说,是啊!好幽静。

蓉儿说,竹林里,幽静的就像家一样,这些鸟儿好幸福。

菌子说,你不是像这些鸟儿一样幸福吗?有完整的家。

蓉儿说,你不也一样幸福吗?

菌子说,姐姐都出嫁了,妹子再长大,出嫁了,家里就没有人做饭,做家务,母亲逐渐老了,我什么也做不了,家家残破了。

蓉儿忽然紧紧的依偎着菌子,伸出一只手,搂着菌子,对菌子说,别那样说,我的心,你难道还不明白吗?只要你愿意,我愿意永远,永远陪伴你,像你姐姐,妹子一样,给你做饭,洗衣服。

菌子说,可是,我的家里是那个样子,我的手有残疾,只有一只手,我能配得上你吗?别人有怎样看。

蓉儿捂住了菌子的嘴,说,我的心,你难得不明白吗?从小,我的心里就有你,喜欢你。在我的心里,你的完整的,健康的。我不管别人怎样说,反正我喜欢你,要嫁给你。

菌子没有再说什么,受了感动,猛得抱着蓉儿,和蓉儿倒在了幽静的竹林里。

在竹林里,菌子和蓉儿之间,那层纸被捅破了,彼此内心那份纯净,而炽热的情感,就坦露了出来。菌子和蓉儿,很快就陷入到炽热的爱情中。因为有从小以来,那份情感在心里积淀,菌子和蓉儿的爱,爱得那样炽热,深沉,进展的也那样的迅速。

6

菌子和蓉儿相爱的事情,彼此的父母知道了,村庄里的人也知道了。

菌子的父母自然很是高兴。蓉儿的父母知道后,心里有说不清的想法。蓉儿和菌子自小就在一块玩,他们不反对,都是一个村庄的,有能玩到一块的人,自然是好事。可是,当长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虽然他们知道,蓉儿和菌子一直好,菌子小伙子人也不错,稳重,诚实,厚重。可是,当想着菌子毕竟只有一只手,现在靠着父母生活,妹子支撑着家里,将来妹子出嫁,父母老去,他虽然能做一些活儿,仅仅能勉强照顾自己,又怎么能支撑起家里的日子,养活媳妇和孩子,把家里的日子过好呢!

想到这些,心里在沉重的同事,自然是不愿意蓉儿和菌子好,作为朋友可以,可是,要谈婚论嫁,却是不行的事情。

村庄里的人,知道后,也像蓉儿父母一样的忧虑着,说蓉儿和菌子,自小就在一块玩,就好,能走到一块,是好事。可是,想到现实的生活,感到菌子只有一只手,自己能勉强生活就不错了,又怎么能养活媳妇,孩子。

父亲和母亲,就乘蓉儿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把他们的担忧,说了出来。

蓉儿见她和菌子的事情,已经挑明了,父母和村里的人都知道了,也不害羞,隐瞒什么,直接就说了自己的态度。蓉儿说,我和菌子,从小就好,我愿意嫁给他,将来就是住茅房,吃粗粮我都愿意。他一只手,干不了活儿,我去干,我什么活儿都能干。

见蓉儿态度坚决,父亲没有多说什么,母亲说,男人就像树木,栽下去,就拔不动了。女人就像秧苗,一辈子还有挪动的机会,如果嫁错了人,嫁错了地方,就再挪不动了。想象是想象,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到时候感到苦了,后悔都来不及,也拔不动了。

蓉儿说,反正我喜欢菌子,我不管那么多。

见蓉儿态度如此坚决,父母也都沉默了。

蓉儿不管父母的忧虑,也不管村庄里人的谈论,依旧和菌子在一块,和菌子好。事情已经被人挑明了,都知道了,蓉儿也不隐藏什么了,反而越发大胆,炽热的和菌子在一块。有空的时候,就去菌子家,和菌子在一块。去割猪草的时候,也约上菌子。

依着小路,走出村庄。山野里,格外幽静。头上的天,碧绿,云悠悠的。阳光那样的纯净。群山连绵着,静静的立在天地下,碧绿,碧绿的,那样秀丽。

小河的水清澈,哗哗流淌。河边水草绿油油的。野柳也伸长了枝条,叶子格外茂密。芦苇和乔木,也一样茂密,夹持着小河,小河在清幽中流淌。

田地里,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地面上,草也长得蓊郁。青草间,还有野花,蝴蝶和蜜蜂,在花间飞舞。

菌子陪伴着蓉儿。蓉儿附身,在割着猪草,菌子跟在蓉儿的身旁,把割下来的猪草,装进了篮子里。

一时,蓉儿和菌子,都没有说话,感受着山野里的幽静,心里那样的甜蜜,陶醉在这样的幽静里,想象着,将来能一直这样在一块,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就在这时,菌子的妹子,已经有村庄里的人来提亲。

菌子的妹子已经知道哥哥和蓉儿好,想着将来她出嫁了,蓉儿跟了哥哥,哥哥有人照料,家里也有人做家务活了。

如果不是蓉儿的父亲,忽然出现了意外,虽然村庄里的人谈论,蓉儿的父母心里也不怎样痛快,充满了忧虑,可是,蓉儿和菌子真心相爱,最后也许能走到一块的。

可是,就在这时,蓉儿的父亲,偏偏就生病了。

开始以为是小病,在村里,乡里看。可是,吃了许多药,打了许多针,都没有效果。最后,送到城里的医院去看,把病检查出来了,蓉儿父亲,得了不好的病,要赶快治疗,手术,不然的话,会有生命危险。而要治疗,做这手术,需要的钱,是一个天文数字,以蓉儿的了解,村庄里,没有人家能拿出来,家乡山沟儿,能拿出来的人家也不会太多。

父亲知道了病情后,是惊异,是痛苦,是恐惧,然后,是面对生死的坦然,和平静,在对妻子,和蓉儿,亲人,交代着后事。说他死了,没有什么,也想得开了,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玩的玩了,也活了这样大的年龄。唯一操心的,就是蓉儿没有嫁,蓉儿母亲将来没有人照料。

说着,父亲流下了泪来。眼睛里,却充满了对生的渴望。

母亲只是哭,蓉儿也是哭,不知道有什么办法。

回到家里,把家里能搜出来的钱,都搜出来了,其他能卖钱的,也都想着办法卖。

蓉儿把这事情,说给菌子,菌子知道后,一样悲伤,焦急,就把家里的钱,都拿了出来,给了蓉儿,即将要找妹子的人家,也凑了一些钱来,给了蓉儿。蓉儿没有推脱,说,那就先拿着,算是借的,以后会还的。

可是,这些钱,面对给父亲治病的钱,就像滴水面对大海。

蓉儿是焦急,是失望。

父亲在恐惧之后,是平静。尽管坦然的面对生死,眼睛里却分明充满了求生的欲望。

蓉儿看着父亲,心里不禁回忆起,父亲为了支撑这个家,一路走来的情景,父亲为了这个家,吃的苦太多,太多了,不能让他就这样离去,要救父亲。

父亲也知道,蓉儿的奔波,是徒劳的,在村庄里,凑不到这么多钱,在村庄之外,他们没有多少熟悉的人,没有关系能弄到那么多钱。

就在这时,有村庄在山沟儿外,有亲戚的人家,对蓉儿说,我们山外亲戚那地方,有条件好的人家,能拿出这么多钱,只要你愿意跟他,他出钱给你父亲治病。

蓉儿说,真的。

那人说,真的。

蓉儿的心里,虽然深深的爱着菌子,梦想着嫁给菌子,陪伴菌子,照料菌子,像曾经一样幸福的在一块,过梦想的日子。可是,当把她的爱情,和父亲的生命放在一块比较时,蓉儿感到,父亲的生命,比他的爱情重要,如果没有了父亲,她什么都没有了,就算是拥有了那份爱情,留给她的,也会是一辈子的内疚,和痛苦。

就想着,和菌子,也许是有缘无份的人吧!命里,也只有这么长的缘分,现在缘分尽了,没有走到一块的缘分。

蓉儿去了菌子家,把钱还给了菌子。什么也没有说,转身走了,泪水,就像雨一样的落。

蓉儿就嫁给了那个山沟儿之外,那个地方的人,那个人,给蓉儿父亲治了病,蓉儿把父亲和母亲,也领到了那地方,在一块过着平静的生活。

在现实的生活里,蓉儿的心里,逐渐被现实生活的风尘掩盖,渐渐的忘却了菌子,和菌子之间梦想的爱。

7

菌子痛苦了很久。

不过,在事后明白了真想之后,他不恨蓉儿,也不恨山外边那个小伙子,反而感激那小伙子,挽救了蓉儿父亲的命。

菌子只恨自己,没有本事,有那么多的钱,救治蓉儿父亲。

村庄里的人也都夸赞着蓉儿有用,嫁了好人家,救了父亲的命。

也谈论着,蓉儿现在嫁得才对,要嫁了菌子,不但救不了父亲的命,将来有的是苦日子过。

疼过,恨过,听着村庄人的谈论之后,菌子的心里,忽然想明白了一切,也就不疼了,很快的走出了痛苦,内心里变得平静,守着和蓉儿曾经的记忆,对蓉儿充满了祝福。想着蓉儿和他,也许只有这么长的缘分,也感谢蓉儿带给他的快乐,幸福。

菌子就守着回忆,默默的收回了内心,熄灭了心里,情感的火焰,让心里,冷静下去,逐渐的封锁起来。

菌子在心里,狠狠的下了决心,从此不会再爱任何一个人,他养不活媳妇,也养育不了孩子;他也知道,没有人会爱他,这样也一个残疾人的,就这样守候这记忆,尘封着内心,过着日子。

父亲和母亲,面对菌子和蓉儿之间的情感,忽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唯有的是保持沉默。他们不恨蓉儿,知道蓉儿是真心喜欢菌子的,可是,为了救父亲的命,不得不这样做。他们也和儿子一样难过,痛苦,心里恨自己没有本事,拿出这么多钱,要不然蓉儿就会嫁给菌子。

妹子本来,想等着哥哥和蓉儿结了婚,才出嫁。可是,面对哥哥和蓉儿之间,忽然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也满是叹息。在等待了一些日子之后,在菌子心情平静下来,人走出了痛苦,振作起来,能正常生活了,就按照风俗,和来提亲的小伙子,结了婚,去过属于他的日子了。

家里,就留下了菌子和父母过着日子。菌子跟着父亲,做一些农活,母亲只好放下了农活,回到家里,操持家务,做饭,洗衣服。喂猪,喂鸡。收拾屋子里外。家里的日子,在平静中,能过下去。只是心里,再没有了菌子和蓉儿相爱时,藏在心里的那份梦想和希望。

菌子的妹子,一天早晨起来,忽然见到门前放着个篮子,篮子里有个孩子,在沉睡着。

菌子的妹子不知道孩子是谁放的,把孩子抱回家,见是个女孩子。就想着,怕是谁生了女孩子,不想要,夜里就偷偷的丢弃了。

菌子妹子肚子里,正怀着孩子,不能养孩子。去和出嫁的姐姐商量,几个姐姐感到这是好事,让菌子把这女孩子领养了。万一领养不了,他们给帮忙领着,就是等到长大了之后,要上学了,吃穿,上学的钱,菌子要负担。

这样想了之后,就偷偷的抱着孩子,回了娘家,把捡了个女孩子,想让菌子领养的事情,给说了。

父母都同意,说着是好事。

菌子开始说不想要,他连自己都养不活,怎么能养活孩子,就一个人过到老,就行了。

姐姐家对菌子说,蓉儿跟了别让,怕再没有人会跟你的了。你怕也找不到媳妇了。乘着年轻,能动,养个孩子,到老了,动不了了,孩子长大了,招个上门女婿,就能照顾你。爸妈渐渐老了,照顾不了你一辈子。

听了这话,菌子想想也是,就答应了。姐姐的孩子都大了,就让姐姐帮忙领着孩子,他给奶粉钱。到将来大了,供孩子读书,管孩子吃穿。

这样说好了之后,菌子找了村庄里,镇里,去了县里,办了领养手续。给女孩子取名字叫:星儿。他是星儿的爸爸,星儿是他的女儿。

只是,星儿是谁的孩子,谁遗弃在妹子门前的,谁也不知道。

领养了星儿之后,菌子内心的痛苦,失望不见了,人重新焕发了生机,精神起来,心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眼睛里的目光,变得明亮了。母亲操持着家,他就跟着父亲一块,去干各种农活。在空闲的时候,只要有挣钱的门道,就去挣钱。

菌子不抽烟,喝点儿酒。挣了钱了,除了买点儿酒喝,照顾家里的生活,和人情世故之外,就给星儿买新衣服,买奶粉。剩下的钱,就攒着,将来供星儿读书,照顾星儿的吃穿。

在菌子的心里,他就是星儿的亲爸爸,星儿就是他的亲女儿。当有些日子,去姐姐家,看星儿时,看着星儿乌黑的眼睛,冲他微笑,菌子的心里,那样的甜,那样的温暖。仿佛阳光,撒进了心里,照亮了前方生活的道路。

8

日子就在菌子充满的希望里,飞快流逝。

一晃,星儿会说话,能走路,在村庄里,到处跑着玩了,喊菌子爸爸了。听着星儿的喊叫,看着星儿乌黑明亮的眼睛,白皙的脸蛋,乌黑的头发,菌子的心里,那样的暖。

再一晃,星儿就背着书包,去学校里念书了。

菌子给星儿买了新衣服。还买了新书包,文具盒,铅笔。送星儿去学校里报名。星儿背着新书包,跟着菌子,特别的兴奋,眼睛里的目光,格外明亮。

星儿读书,从村庄,读到了乡里。

父亲和母亲,虽然在流淌的岁月里,日益苍老,可是,父亲和母亲的身体都还好,母亲能做各种家务,父亲依旧慢慢的,做着各种家务活。菌子跟着父亲做农活,找门道挣钱,供星儿读书,日子在平静中,又充满希望的过着。

星儿越长越可爱,扁圆的脸,小巧的嘴巴。鼻梁端直,眼睛乌黑明亮,身材苗条。

星儿性格内向,不多说话,人很羞怯,腼腆,很是温柔。

星儿书,也念得非常的好。成绩在前边,时常得到老师表扬,老师见了菌子,就说星儿是个读书的苗子,好好供应,将来能把书念出来。

星儿回到家里,有时去姑姑家,有时回菌子家,回到家里,就待在家里,哪也不去,不去村庄里逛。待在家里,最喜欢的,是看书,做作业。见到姑姑和奶奶有活儿做,就凑到跟前,当帮手。渐渐的,星儿学会了洗衣服,做饭。会喂猪,喂鸡。也会收拾屋子,把屋子里外收拾的整齐,打扫的干净。

在乡里毕业后,姐姐和妹子,包括父亲,背着星儿,对菌子说,一个女孩子,念一点书,能写自己名字,分清男女厕所。认识钱,会算账,不被人骗了,就行了。让她回来,帮忙干家务活,等长大了,找个好小伙子,当上门女婿,家里的日子,就有人支撑,菌子将来,就有了依靠了。还省下了供她念书的钱。书念多了,心就大了,就走远了,不想回来了。

菌子却陷入了沉思。

菌子知道,星儿的书念得好,念得进,老师时常表扬,说是念书的料,将来能把书念出来,要他好好供应。

菌子想,如果让星儿回来,对他和家里来说,的确是好事情,父亲和母亲,能因此得到照料,轻松一些。他也没有后顾之忧,老了有人陪伴,有人照料,有了依靠。可是,对于星儿来说,心里的梦想,和希望,因此就会破灭。回到家里,做各种家务,将来嫁人,成为家庭主妇,生儿育女,在没有希望的平静生活里,到老去,一辈子在没有梦想中,那样苍白,简单,重复着上一辈子人的生活。

菌子想到了他那段没有希望日子里的生活,心里就感到沉重,痛苦。就想,不,不能因为我和家里人的生活,而牺牲星儿的梦想,和心里的希望,那只会让她的人生过得痛苦。

尽管星儿,是弃儿,是捡来的,但是,此时,在菌子的心中,星儿就是她的亲女儿,在星儿心里,他就是亲父亲。星儿对人的柔顺,让菌子打心里喜欢,她要带给星儿有希望,梦想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而牺牲星儿一辈子的幸福。

这样想,菌子没有答应父母和姐妹的要求,对他们说,我现在还能干活,挣钱,给星儿攒得有钱,星儿能念得进书,让她念吧!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不管咋样,都能过下去的。

见菌子说得坚决,父母和姐妹,没有再说什么,让星儿依旧去念书。

星儿就去了镇子念书了。

9

星儿去镇子读书,菌子的担子,就重了。

虽然学校里,能享受政策,减免一些费用。可是,来去学校要坐车,要车费。星儿逐渐长大了,学校饭,感到油水轻,吃不饱,要在外边吃些饭,需要钱。星儿长大了,也爱美了,除了新衣服之外,也有一些女孩子喜欢的小物品。也需要一些生活用品。学习上,需要学习用品。这些,都需要钱。星儿知道爷爷奶奶老了,父亲是一只手,挣钱不容易,能省的,尽量节省。不去和别让比吃的,比穿的,把心用在学习上。可是,一些钱,还是省不下来。从家里,去学校,坐村庄里人家的面包车,车费省不下来。外边的饭可以少吃,新衣服可以不穿,一些小物品可以不买,可是,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却难以省下来。星儿每个礼拜,都需要钱,比在乡里读书,花钱多了许多。

星儿想着家里的艰难,父亲挣钱的不易,每次从父亲手上拿过钱,心里都难过。也想过,不念书了,就不用这样花钱,能把钱省下来,补贴家用,她回去,还能帮着做家务。

可是,这话有说不出口。星儿想念书,知道在念书的道路上,充满梦想,希望。如果回去,虽然能省下钱,照顾家里,人世就再没有梦想,希望了,最后就沦落为家庭主妇。星儿想着,把书念出来了,有了充满梦想和希望的生活,就把爷爷,奶奶,父亲接了去,好好的孝敬他们。

星儿知道,父亲也知道她喜欢念书,学习好,也决心供他读书。

星儿每次从父亲手里,接过钱,是愧疚,也是感激。心里就激励着自己,要好好读书,走进梦想,将来孝敬他们。

菌子因为想着要供星儿读书,多年来,挣得钱,除了维持家里的生活,人情世故,供星儿读书之外,都攒着,手里攒得有点儿钱,虽然星儿去镇子读书,比在乡里读书,花钱多了许多,家里的日子,在平静中,过得平顺,父母身体都好,于是,菌子还是能供星儿读书。也时常对星儿说,不要太节省,该花钱的地方,还是花,我有钱,还能挣钱。

菌子不会给星儿买衣服,也不知道星儿喜欢什么,就时常,给了姐姐,妹子钱,让他们给星儿买新衣服,她喜欢的东西。把星儿穿得漂漂亮亮的,打扮的像个小公主。星儿那乌黑的眼睛,格外明亮,扁圆的脸,扁扁的嘴巴,越发的可爱。

菌子就这样坚持供着星儿念书。星儿的书,也念得进,在学校里,成绩在前边,时常得到学校的表扬,拿了奖状回来。星儿高兴,菌子看着,更加的高兴。菌子想,他没有念多少书,只要星儿愿意念,念到哪,他供到哪,在星儿的身上,弥补他内心的遗憾。

菌子就对星儿说,娃有用,好好念。只要你念到哪,我供到哪,没有钱了,就是去借,也要把你供出来。

星儿听着,心里是激动,是感激。眼睛里的目光,越发的明亮,在心里下了决心,要把书念出来,同时,另外一个梦想,也在心里生根,发芽,将来书念出来了,走入梦想的生活了,一定把爷爷,奶奶,父亲,还有姑姑都接到身边。

一晃,星儿在镇子学校,就读毕了书,成绩考得很好,在前边,要去县里读书了。在县里读结束,就能带着梦想,只要能考得上,就能去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学校里,去读书了,然后,就能走进她的梦想,将来有不同的人生,和生活。也能实现她心里的愿望了。

菌子父亲,母亲日益苍老。父亲头发花白,腿行动不便,下地干活,很是艰难了。母亲眼睛也不怎样好,有些马虎,做家务活,很是吃力了。家里所有的担子,就落在了菌子的身上。菌子虽然身体强壮,可是,毕竟是一只手,是残疾人,有许多的活儿,许多的事情,他心里能想到,却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去做到。

父亲和母亲,没有多说什么,依旧默默的尽力干着活儿。菌子也下了力气干活,找门道挣钱。

姐姐妹妹回来,能帮到家里,也时常帮。

只是,在看到家里这个样子,在星儿没有在身旁的时候,就对菌子说,女孩子,念再多书,将来都是人家的人。当初把星儿给你抱回来,让你领养,就是想让她长大了,回到家里,将来招个人,能照顾爸妈,和你的生活。现在死命的供她念书,越念越远,心就越来越大,将来就不回来了,指望他照顾你们,就指望不上了。

父亲和母亲也说,是啊!我们也老了,不指望她了,哪天说死了,就死了,你们把我们埋了,就行了。可是,菌子的路还长,你要为自己想,那样死命的供一个女孩子读书干啥哟!将来走远了,我们死了,你就一个人,连照顾的人都没有,一个人咋样生活。

菌子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还是让星儿读书,将来她照不照顾,不去想那么多,人凭良心就行。万一他不照顾,我就一个人过,路上死,路下埋就行。只是,我不能因为我,而破坏星儿的梦想,影响她将来的人生,生活。只要她将来,能走进梦想,有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我也就知足了,也感到幸福了。

见菌子这样说,一心要供星儿读书,姐妹和父母,都不好说了。只是说,要供,就只能靠你了,我们是没有办法帮忙的。

菌子说,我就是借,砸锅卖铁,也要让星儿读书。

10

开学前,菌子领着星儿,去附近县城里,给星儿买了新衣服,她喜欢的的想,还给买了一个漂亮的皮箱。

开学那天,星儿穿着新衣服,东西都装在皮箱里,菌子送她去县里读书了。菌子和星儿都知道,县里读书,是星儿走进梦想的最后支点,只要她在县里,能把书读好,就能考任何一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学校,能走进她的梦想。

菌子盼望星儿,能把书念好,考进他梦想的学校。

星儿也想着,一定要把书念好,考进梦想的学校,然后实现心里的愿望。

菌子也知道,星儿去县里读书,各方面花费,将更加的大了。学校也没有什么减免的费用了,各方面都要花钱了。菌子想着,要把供星儿在县里把书读出来,仅仅考她攒的钱,是不够的,还要他下力气去挣钱。菌子感到,这将是无比艰难的几年。菌子就想,总能想到办法,熬过去的。菌子也知道,只要熬过去,星儿能读初书来,考上梦想的学校,然后就可以去借钱,让星儿去梦想的学校里读书,将来有更美好的人生。

菌子领着星儿,提着东西,坐了村庄里人家的面包车,送星儿往县里去的。

在汽车的机器声里,菌子和星儿,走得那样坚决,也那样的骄傲,自豪。

村庄人,目送他们远去。

忽然,有眼睛明亮的人发现,星儿咋越长,越像一个人。

想了许久,许久,他们忽然明白,星儿长得像蓉儿。

这,菌子的姐妹,和父母早都看出来了,可是,谁也没有说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