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战争打到最后,前线士兵全都牺牲了,能派未成年人上战场吗?

weiyiserg


纵观历史,未成年人上战场的例子层出不穷。别说是未成年男子,即使是超过70岁的老人,还有普通女子,必要的时候都会上战场。相比于古代,近现代时期的重大战争次数在减少,但杀伤力变大。近现代一场大战造成的伤亡可能是过去十场大战的伤亡数。如果再发生一次世界大战,死伤人数肯定会超过二战,未成年人也会被迫上战场。之所以下这个结论,主要是战争形态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超过12岁的娃娃就可能被征发。举个典型例子,汉代吴楚七国之乱时,吴王刘濞起兵对抗汉景帝刘启,为了最大程度扩军。吴王刘濞说:我今年70多岁了,还要披挂上阵,我儿子才十三岁,也拿起了刀剑。吴国国内大于13岁,小于70岁的都要来参军。在这里我要讲述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秦汉时期,中国总人口不足千万,可用青壮劳力只有四五百万。但那时候的战事很频繁,周围袭扰华夏的邦国非常多,未成年人经常面临上战场的命运。

再举个二战的例子,苏德大战时期,苏联和德国都曾经招募了大量未成年士兵。甚至还有几十万女兵上战场,这些女兵不是当医务兵,而是端起步枪作战。在中日战争中,都曾经有很多未成年人投身战场,电影《小兵张嘎》就是真实状况的写照。日本法西斯后期让很多身高只有1米多一点的孩子去战场,它们在战场上根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只是去送死罢了。直到今天,还有一部分人觉得这是日本精神的写照,对此我只能说,没去过战场的人永远不知道什么叫残酷。

回到当下,目前在非洲,中东,拉美地区,还有很多民兵组织。这些民兵组织也雇佣了大量未成年人,这些人的生命和健康得不到任何保障。即使被流弹击中了,也不过是草草埋掉(不埋可能会产生瘟疫)。总体来看,未成年当兵的历史由来已久。

现在世界范围内,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一方面是世界各国带来较大的养老压力,另一方面年轻人的负担也加重。在军事领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旦发生重大战事,常规部队人数可能不够用。预备役和普通人随时可能要征召入伍。

为了避免战争,避免未成年人上战场,除了发展经济,维护和平外。还要提升武器装备的科技水平,让武器替代人数,减少人的伤亡,才是长久办法。


兵说


这个问题十分SB,多数回答更SB,但这恰好暴露了国人战争观念的无知和荒谬。

首先,很多回答提到战争残酷,任何人都别无选择,还能举出很多未成年人被驱赶上战场的例子,但他们却忽略了这里面有很多是邪恶的政权,特别是法西斯国家,或者流氓武装。同时,他们忽略了,二战结束后全世界在文明程度上还是大有进步,包括被强迫参战在内的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利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一定的干预,比如责任者会作为国际犯罪被追究。

更重要的是,包括提问者在内,很多回答都预设了不当亡国奴的正义抵抗为前提。在现实中,中国的抗日战争的确属于倾尽国力人力的总体战,正面和敌后战场均有少年参战。这种拼至最后一人的精神当然值得赞扬,但对极为流行的逻辑——如果不抵抗,就是亡国灭种——也可以有理性思考。比如亡国也未必,很多时候是成为傀儡政府,灭种更不一定,侵略者也需要劳动力,所以代价主要是屈辱。

但如果力量悬殊,过早拼光有生力量十分愚蠢。实际上抗战中国共双方都提出了持久战思想,有的还特别善于保存实力,整个抗战的胜利也很大程度是靠坚持到国际战局的转折,即使多次血战,仍服务于保住最后防线,等待国际转折的总目标,而没有单纯地靠拼光血本。另外,只知道推崇血战到底,还往往忽略了探究中日战争的根源,以及中国何以落后等问题。

战后,人类在防止世界大战,特别是防止发生相互以占领对方为目的的全面战争上还是成就斐然。特别是全世界价值观念、发展模式和全球化的发展,使这种战争基本没有了需要和价值,战争行为讲究有限,局部,可控和止损,武力讲究理性,克制,人道和相互制衡。

当然,民族主义近年回潮十分强烈,而这方面蕴含的民族歧视、敌视和仇恨,以及推崇民族间为利益甚至尊严、荣誉之类目标而敢打敢杀,拼个你死我活,动辄鱼死网破,以不怕死光死绝为荣等心态,甚至对历史上尸山血海处之泰然,视作人类宿命,其实十分有害。

更复杂的问题是,这些心态都认为为本民族生存、利益、尊严而不计代价,不惜对方和自己的人命,就是天经地义的正义,可是这种利益甚至尊严有时完全是一种宣传力量在蛊惑,整个民族有时完全是被愚弄和利用,是一种偏执和疯狂,这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教训,不要以为教训永远只发生在别人身上。


吴戈


如果已经打到前线士兵全部伤亡,国家己经无年轻人抗击外敌,那么全国会有多少家庭会失去父亲兄弟,真正到了民族危机的时候,你就不动员未成年孩子上前线杀敌,他们也会自发组建武装力量,为自己牺牲的父辈兄弟们报仇,特殊环境下生活的孩子不但思想成熟快而且意识特别坚强。残酷的环境会启发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思考,也让他们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八十年代战斗在南疆前线的士兵,他们也是十八岁的青春,但年轻的士兵们却用青春和生命,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老虎208626539


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无论男女老幼。


珍惜66676941


战争是残酷的,战场就是屠宰场,特别是冷兵器时期,血流成河,尸体倒地像放倒的庄稼,残不忍赌。

现代战争如《上甘岭》战役,那就是人与人胶着厮杀。

今天战争,不可能打人海战。

至于未成年者也送到战场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化的战争,打的就是钱,运用的就是高科技,未成年人懂什么?战争不需要他们。

如战争打到最后需要未成年人上战场,这个国家已经沦陷了,打的是游击战了。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任何人不要轻易言战,好战!


杨祖刚


青年近卫军,前苏联卫国战争就已经有了。没有成年人了有什么办法?不能等死。即使三岁的孩子,也有求生的欲望。


孤鸿牛虻走天涯


必要时,人,不分大小,地不分南北,人人皆有抗战之义务。举国之力之人,血战到底。


於无声处听惊雷啊


只要是保家卫国打到最后,还分啥年龄成年不成年,凡是能拿动武器那怕是菜刀都可派用,全民皆兵木草皆兵[呲牙]


消防大队7777


感谢今日头条,感谢悟空问答提岀这个问题的朋友,让我有幸回答这个问题。一问百答,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我个人认为,别说战争打到前线战士都牺牲了,就是没都牺牲,未成年人也得上,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血性的民族,是个有气节的民族,是个永不言败的民族。我们大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就不畏强暴,不畏外敌,有誓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爱国爱族情怀。古有杨家小将上阵,木兰从军的故事。近代抗日战争时期,有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小英雄王二小等好多儿童抗日小英雄。解放战争时,有刘胡兰等好多未成年的小英雄,董存瑞牺时才十八岁,我的大爷和大娘,参军时都不满十四岁,太多太多,数不胜数。没有国还哪有家呀!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秋,保家卫国不分童叟,男女老幼皆有责任。在后方帮忙,上前方拿枪,跟犯我中华之敌不共戴天,直至把来犯外敌赶岀国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跟敌人打一场人民战争,军民团结如一人,誓看天下谁能敌。

大王原作:

假有外敌侵中华,

男女老少把枪拿。

不等战士都牺牲,

人民战争把敌杀。

来一个就打一个,

来三个就击毙仨。

敌人只要不投降,

坚决彻底消灭他。


大王2639


[酷拽]我就想知道你们是什么样的心态才会问这个问题的?首先战争本来就是不公平、不对等的,参考中国的近代战争史,这从来都不是愿不愿意、允不允许的问题。在败则亡国灭种的战争中,根本不存在选择的权利!有多少侵略者会因为你是未成年而不杀害你?而剩余生存的环境又能否保护未成年不受侵害?国人是和平久了,根本不清楚战争的残酷,看看中东近几年的战争,哪里又少了未成年人的身影?当秩序崩溃,一切都是空谈,战争开始,留给人们的唯一平等就是死亡!

最后,愿世界和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