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李隆基是如何成为皇帝的?为何有人说三个女人的皇帝梦成就了李隆基?

高雅婷s


三个女人应该指的就是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其实还可以加上一个安乐公主)。确实,如果没有这三个女人对皇权的渴望,以李隆基的出身,无论如何做不上皇帝。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第三子,而且是庶出。睿宗李旦又是高宗李治第八子,即使母亲武则天这边算也是第四子,最小的儿子。原本连李旦都没机会做皇帝,不要说李隆基了。所以,李隆基这种出身最多也就是个王爷,而且第一级亲王都难,可能只好做个郡王。但是,因为那三个女人的皇帝梦,加上李隆基自己的努力,偏偏就当上了皇帝。


首先是武则天,原本她是高宗李治的父亲太宗李世民身边的才人,因为不甘心在太宗后宫默默无闻度过,在李世民病重,太子李治侍奉身边时与之交好。并在李世民死后自己进入感业寺出家后高宗李治前往感业寺祭拜时与之旧情复燃,终于回到宫中,被李治封为昭仪。又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终于如愿坐上皇后宝座。因为李治身体差,武则天得以逐步参与朝政,而其长子李弘、次子李贤都颇有治国之才,面对儿子的威胁,为了权力,武则天不惜舍弃亲情。最终李弘暴毙(一般史书认为是武则天毒杀),李贤被扣上谋反帽子流放,后被武则天派人杀死。三子李显是个纨绔子弟,登上皇位不久即因为说出“即使把江山让给韦后之父又如何”的话被武则天废掉,最后让小儿子李旦做了皇帝,实为傀儡,不过因为李旦是皇帝,李隆基才以皇子身份成为亲王。


后武则天自行称帝,李旦退为“皇嗣”。武则天关于立储问题产生分歧,经过长期斗争最终决定立儿子,不过李旦生性淡泊,主动辞让,最终李显被复立为太子。武则天晚年宠幸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二张大权独揽,最后迫使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神龙政变,中宗李显复位。按照正常情况,之后的皇帝应该是李显的子孙,李隆基作为李旦的儿子显然又不能有机会了。但是,李显的皇后韦氏为了自己的女皇梦,让这一切产生了变化。


韦后在李显患难之时的陪伴让李显对她百依百顺。李显复位后,韦后垂帘听政。此后更是与女儿安乐公主一起大肆卖官鬻爵,越过三省六部封了一批“斜封官”,安乐公主还一直蛊惑父亲封自己为皇太女。最终,韦后、安乐公主逼反了太子李重俊(非韦后所生),最终太子失败被杀。而李显对她则是百般纵容,结果韦后和安乐公主用一碗汤饼毒死了李显,立李显幼子李重茂为新君,韦后大权独揽。而由于相王李旦原本为皇帝,太平公主又在母亲武则天调教下精于权术。二人地位超然,并且在神龙政变后封邑大肆提高,太平公主又有无数亲信党羽遍布朝野。此二人便成为韦后眼中钉。李旦生性不争,儿子李隆基却等不了了。时为临淄王的他当时没有官职,往来打点关系,联合了一群“万骑”(皇帝亲兵卫队)中的武将。最终,李隆基获得太平公主的支持,在宫中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其亲族、党羽。之后,太平公主做主,废李重茂,群臣拥立相王李旦复位,睿宗李旦二次登位。因此,没有韦后(及安乐公主)的皇帝梦,李显不能这么快死,原太子李重俊也不能谋反被杀,李旦不能再次做皇帝,李隆基也就当不成皇帝。

之后,李旦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认为唐隆政变李隆基功劳居首,应该做太子。于是,刚刚被加封平王的李隆基晋升太子。之后不可避免的,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产生了。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的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太平公主从小最像母亲武则天,武则天也一直与其商讨政务,故而她对权力的渴望一点不次于韦后。韦后死后,太平公主将其未死的党羽尽数收揽,而李隆基展现出的一派雄心勃勃让她感受到了危机。固然,推哥哥李旦上位符合自己当时的利益,但随着时日久了,矛盾自然爆发。因为李旦淡泊名利,对皇位并不热衷,对权力也没有很大的渴求。所以,他遇事总是先问李隆基,再问太平公主。一旦二人意见相左,李旦左右为难,姑侄矛盾加剧。最终,为了避免麻烦,李旦主动退位,但又在太平公主坚持下保留了三品以上官员任免权和重要生杀大权。李旦的退位没有让姑侄矛盾缓和,反而抽掉了隔在中间的板,让他们正面交锋。最终太平公主准备联合亲信党羽发动政变试图废掉李隆基,另立新君。结果事情泄露,李隆基先下手为强,提前一天发动政变,控制睿宗李旦,宣布太平公主亲信们谋反,尽杀其党羽。太平公主逃亡终南山几天后走投无路回到长安,李隆基赐死太平公主,李旦也彻底放权。所以,没有太平公主的权欲,她不支持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就未必能让李旦坐上皇帝宝座进而封李隆基太子以及传位。而如果没有他进一步的与李隆基争权,李旦未必会这么快退位。没有她发狠意图推翻李隆基,李隆基也未必能先下手杀姑姑,李旦也不会彻底放权,让李隆基做一个真正大权独揽的皇帝。


伊耆角木


人说三个女人的皇帝梦成就了李隆基!此言非虚啊!三个女人分别是:武则天李治女儿太平公主,中宗李显皇后韦后,中宗女儿安乐公主,有唐一代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这三位女性,一位是女皇女儿,一位是女皇儿媳妇,一位是孙女,登基称帝是许多男人不敢想象的,但三位女人因为都是皇家贵戚,身处最高阶层,都想效法则天皇帝做一个名垂千古,光耀青史的第二女皇,韦后和安乐公主处心积虑,耍尽手段,不故亲情,杀害老公,父亲中宗皇帝,排兵布阵,阴谋夺权,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李治的爱女,从小宠爱有加,太平公主聪明,果断,谋略甚深,内心深处很想继承母位,君临天下,所以她是不会同意嫂子,侄女夺权的,利用她早已经培植的力量,和联合以李隆基为代表的李氏男儿势力,以为哥哥中宗报仇之名一举拿下韦后,安乐公主,产除了她们的势力,扶植另一个哥哥,武则天最小的儿子,也就是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基,李旦性格软弱,心地善良,亲情浓厚,对妹妹宠爱放纵,太平公主的势力更加强大,野心也更加显露,李隆基是李旦的三儿子,也是最出色的皇室后人了,有文有武,风流倜傥,谋略高深,刚开始的时候跟姑姑合作愉快,后来慢慢的矛盾越来越深,渐渐的水火不容了,越来越闹,搞得皇帝李旦心痛不已,本来太子之位不是属于李隆基的,李隆基的哥哥自觉不如弟弟,也不想兄弟相残,把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太平公主更加脑怒,多次在哥哥处说侄子的坏话,李旦焦头烂额,索性把帝位让给了儿子,自己当太上皇,李隆基上位第一件事就是铲除姑姑势力,李隆基英明神武,太平公主不得人心,很快就平定了公主的势力,这段历史也称“三女乱唐”,所以说李隆基顺利上位也确实是拜她们三个所赐,但他本身的才华能力才是关键所在!谢谢!


陈一逛


这三个想当皇帝的女人,分别是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进入后武则天时代,朝堂名义上是中宗的朝堂,其实已被韦后及其女安乐公主操控,当时武则天放逐迫害李氏宗亲时,韦氏曾跟着中宗李显遭过很多罪,正因如此,在神龙政变自己当上皇后之后,这个女人便开始了对自己青春岁月的疯狂补偿,她纳男宠,她卖官鬻爵,当时中宗朝出现的众多"斜封官",皆因这个女人的疯狂敛财所致,当然,这些欲求都不及韦后日趋膨胀的政治欲求一一她要当女皇,成为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个女皇!

和韦后一样,从小深受李显疼爱的安乐公主也有着强烈的政治野心,为了补偿女儿在自己落难时丧失的口体之养,中宗对安乐公主听之任之,不仅在生活用度上让其极尽奢侈,对其与韦后的卖官敛财也视而不见,而安乐公主觊觎的同样是炙手的皇权,她要当的是皇太女,最终的梦想同样是成为女皇!

韦氏母女的野心激怒的是在大明宫里的另一支势力一一太平公主。身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早早就参与政治,女皇之梦同样也是这个女人的梦。然而,神龙之后,她发现自己的面前已经有了两个对手,那就是韦后和安乐公主。面对势单力弧的局面,她找来了时为临淄王的皇弟李旦之子李隆基,而李隆基事实证明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刀子。韦后和安乐公主鸩杀中宗后,距女皇之梦看似只一步之遥,然而,这最后一步最终被李隆基阻断,当韦后和安乐公主在唐隆政变中身首异处,她们不会想到,她们的对手太平公主找来的这个边缘小王,出手竟如此凌厉!

同样沒有意识到李隆基的果决的,是太平公主,斩杀诸韦,太平公主本以为距女皇之梦更近了,但她和韦后、安乐公主一样,都不具备武则天的政治韬略,在和李隆基的数次斗法中,最终败下阵来,倒在一片血泊之中。

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这三个特别的大唐女人,有武则天榜样在前,都有着一个女皇之梦,然而,皇座的争夺历来就充满了刀光剑影,更何况在男权社会,能当上一代女皇更是难上加难!此三人死后,中国历史上如此集中的女皇争夺战再不复出现,而男权社会将继续存在一千年⋯⋯





唐诗宋词有风云


这三个女人的皇帝梦应该分别是武则天、太平公主和韦后。只不过武则天不能称为是皇帝梦,她成功登基,并改国号为周,成为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的一代女帝。她的女儿太平公主则差了很多,无论是政治谋略还是手腕都不及她母亲,虽然他是唐明皇李隆基登基前的最大敌人。但最后胜利的是李隆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