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南渡北归》?

用户95119651696


岳南先生写的《南渡北归》三部曲是一部180万字的辉煌作品。它以宏大的叙事和细节描述了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大师的命运。



它确实对包括我在内的许多读者起到了刺激作用。但是,有很多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一些网友进一步质疑:那些嘲笑这本书的人,你认真读过这本书吗?

《南渡北归》描述了敏感历史。越是敏感和有争议,就越应该以严谨和严厉的态度写出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开云层,看到蓝天,才有真正的信誉。因此,在总结这本书时,他说有些书不应该写,有些书不应该写,《南渡北归》是一本不应该写的书。可以看出,志伟先生认为本书的主题原本是好的,但不幸的是表达是轻浮的。


正如曹永军教授所说,这本书可以使人们填补这段隐藏的历史,了解历史上优秀知识分子的命运。很尴尬;缺点是细节有很多富有想象力的东西,比如场景气氛。有时似乎诗歌比历史更重要。很容易引起真实性的怀疑和批评。这是中国世界非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它有自己的历史渊源。


玉石那些事儿


夜以继日,读完了《南渡北归》,“于心有戚戚焉”:穿荆度棘、荡气回肠,嫠纬之忧、赤胆忠心,惨绝人寰、令人发指!


十尺


史料搜罗的很广很细,但文笔太差,一个码字的师傅连最基本的文字干净,语句通顺的技术都没掌握。太丢人了。


用户948037386645


1、《南渡北归》三册作为畅销读物,闲来无事当作稗官野史,厕上读物,娱乐一下,还是很好的。

2、岳南先生确实独具慧眼,选题和制作独出机杼,别出心裁。这本书大卖,上了畅销榜,几年下来,却也挣了不少钱。

作为畅销书来看,几个元素也全了:独特的选材,吸引眼球的民国、抗战、儒林;独特的解说角度,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多处用语夸张轻佻,结论斩钉截铁,能够有效煽动读者情绪;结构上模仿水浒传式的叙事方式,以讲故事为主。不过为了显示作者功力,每一章后面附注内容较为丰富(友提:本书的真正价值是藏在附注里的那些史实)。

3、《南渡北归》三册,不是史学专著也非演义小说,类似吾国的报告文学。

且不论其语言粗鄙,逻辑跳跃性混乱,最关键的是分不清哪些是“报告”,那些是“文学”。戏说有余,精彩不足,照猫画虎,不伦不类。

对历史人物随意性的凭空臆测,乱安设各种莫须有的心理活动;用词行文粗鄙,胡乱类比或形容;叙事线索较为散乱,看了半天不知道说了谁,围绕谁,这个毛病在后面两册尤为明显。

4、《南渡北归》三册,材料详实、梳理到位(夸他了,是指每章后面的注释),正文部分却是失之于轻薄轻佻,沦落于野史演义了。有人评论:本书作者,缺史家之大视野,少史家之大悲悯,无史家之深思考,更多的是虚无主义加戏说的史观。信夫!

本来岳大师手握大好题材,不落政见窠臼,刻绘士林众彦,这是一个极好的选题,可以出几本流传久远的经典,奈何史识不够,史观缺失,下笔轻浮,臧否率意,终究变成山寨中的战斗机了。不过也好,毕竟畅销,浪得虚名,挣钱不少。

5、一言以蔽之:

烂厨子坏了好材料。

6、友情提醒:

学人如果误买此书,建议只看附注,就是只读每章后面的注释部分,正文真的不用看了。

至于腰封上的“大师远去再无大师”、“中国最后一批大师”这一类狗屁不通的话,纯粹是广告包装,历史虚无主义的说法,贩卖焦虑,属于胡说八道。


花千树之万国来朝


总的感觉不错,主观色彩浓了一些!五年前读的,不知道我的这种记录忆是否准确?当时读起来还是很顺畅的。


曳尾于涂769


南渡北归是北方人到南方越冬。冬天来了,气候变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条件到南方越冬,过个舒适的冬天,不需要受冻了,但从健 身的角度看则不然,因为北方人几千年来已适应了寒冷,南方人适应了温暖,如果反其道而行会使身体不适应气候而生病,那就不合算了。


手机用户yczq2011817


经典的"史料文学"。

史实详尽,史论新颖,无史识。大家诟病的也都是"无史识"这一点,但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这套书有个小标题:"大师之后再无大师"。我感觉是对全书内容最凝汇的归纳。

对这一点,如果哪位朋友没想通,可以再概览一番。看看我国近现代大师都是如何培养的?在两次战争中大师们都做了什么?战后大师们的命运又是怎样?

我相信,这样看下来,大家就会有新的发现。


左袂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仓大进


承认“人无完人”的观点读者。肯定认为是一本好书。反之肯定认为这本书是抹黑的作品。


梧桐树上落燕子


这书我只想说一句话评论:政治立场很危险。(好象作者还是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