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殲20最終會換裝哪個發動機?

放眼當下回首往事


殲-20的目標型發動機,就是渦扇-15,早就計劃好的。渦扇-15是我國配套立項研製的第四代戰鬥機發動機,推比10以上,應該是矢量推力,我國的殲-10B於2018年在珠海的表演,可知,矢推技術已經獲得了重大成功。目前只看渦扇-15進度。據悉,渦扇-15,在2006年交付了驗證機,2016年工程原型機完成了高空臺實驗,現在進行的應該是實機測試。網友們可能等得心急了一點,然而在魂舞大漠看來,沒有消息就是最大的好消息,說明它在開始穩步推進之中。現在交付部隊的殲-20,使用的是俄製第三代AL-31改進型發動機,基本可以滿足主要性能需求,與中國國產第三代航空發動機,即渦扇-10“太行”,推比等同,都是8一級。可以期待的是,換髮以後的殲-20,可達到性能設計要求。

▲“太行”三十年。軍用大推,到8一級,世上只剩下三家,中美俄。“太行”的成功意味著我國正式進入航發發達國傢俱樂部。2018年,殲-10B矢推驗證機,飛得瘋狂,對岸的綠媒狂吐酸水,說“太行”終於擺脫了航展模型的醜名,說話有點不正經,慘遭大陸網友吐槽。其實這個人不專業,更不懂得航發技術的寶貴和來之不易,美俄第三代軍用大推,都經歷了近三十年的折騰,才取得了成功。當年美國F-100,一直未成,兩種三代機,F-15和F-16,十多年間落下了一個“機庫皇后”的醜名,直到擺脫了一味追求先進性的誤區,向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戰鬥力,在性能與可維修性和高可靠性之間搞平衡,很快便大獲成功。AL-31我們都知道,也是折騰得很苦。“太行”亦如此,必須邁過推比8這個坎,以後就好了。

▲“峨眉”又十年。怎麼樣了呢?魂舞大漠依據美俄兩家經驗判斷,應該近二年即會獲得成功。一款航空發動機,集多種學科、技術和工藝為一身,“太行”成功,怎麼估計都不算過份,就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已經積累了相當厚實的家底,再向前推進,到10一級,基本可與美俄比肩而立。聽到這,不少人可能要直跳起來,不可能,根本不行,請問你的依據是什麼,無非我們此前落後,多年落後,給人造成了落後的印象,現在我們就挺強的呀,除了美俄,就是咱們,你不覺得嗎?這次,一、二年內,再次完成了10一級,即追平了美俄,再向前走,即是誰快誰慢的問題,看看第五代發動機,誰能率先研製而出。現在的“峨眉”已經來到了重大時間節點,離交付已經不遠了。好飯不怕晚,不妨子姑待之。

▲山風獵獵。以前我們總是有了飛機,才上馬相關發動機型號,現在則不然,航發集團成立後,理順了研發體制和機制,重要的是研發“太行”,有了一支相當優秀的人才隊伍,建設的資金也有了可靠的保障。預研機制得了健全建立,從此結束了上馬飛機才有發動機的局面,等於說,正式結束了飛機要等發動機的歷史,這點非常重要。以後座座山山,在航發集團哪裡,會一座座提前立將起來,這才是真正可喜可賀的。


魂舞大漠


殲20目前使用的是WS-10B發動機,但這不是殲20預期的目標型號發動機,只是暫時使用而已。殲20的配套發動機應該是WS-15“峨眉”矢力發動機,最大推力18噸,超過F-119,基本達到F-135的水平。但目前尚未證實WS-15已經列裝。
WS-10B型發動機

相比16噸的F-119和18噸的F-135發動機,目前殲20裝備的WS-10B單發推力只有13噸左右,差距有點大。這個推力數值甚至比俄羅斯117S發動機的14.5噸還要弱上一籌。為了保證殲20具備穩定的超音速巡航能力,裝配WS-15是板上釘釘的事。
WS-15“峨眉”
矢力發動機

如果換裝WS-15,殲20有什麼好處?好處多多,最重要一點,那就是殲20將具備完整五代機戰力水平。殲20定位於制空重型戰機,奪取制空權是其主要任務,所以殲20具備比較大的載油,載彈量,如果沒有一款大推力發動機,就很難將其性能優勢發揮出來。只有裝備了WS-15大推力發動機,殲20面對F-22,蘇57等五代機時才有底氣。


殲20

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型號是F-135,由美國研製,單臺最大推力18噸,增推型達到22噸,是一款性能非常先進的航空發動機。WS-15以及後期改進型號應該以F-135為目標,爭取早日達到F-135的水平,助力中國克服“心臟病”難題。
F-135大推力發動機




兵者詭道也


近期公開的J20試飛照片

近日網絡上公開了幾張J20戰鬥機試飛的照片,照片上顯示這架J20的發動機採用了隱形尾噴口,和2017年9月開始試飛的2021號原型機一樣,噴口外調節片為黑色,並且末端為鋸齒形。據此有媒體稱國產太行發動機終於成熟了。然而實際上,照片上的發動機既不是太行發動機也不是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號,這臺發動機就是正在試飛中的WS15發動機。關於J20使用的發動機一直都是高度爭議的話題。很多人僅從外觀判斷,認定J20試飛和服役階段用的是AL31發動機甚至是AL31FM1發動機。然而實際上J20從試飛開始用的就是國產發動機,和AL31系列發動機沒有任何關係。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第一個問題J20試飛和服役階段用的是什麼發動機。這個問題其實很早就有官方標準答案。

J20裝備的發動機型號為WS10B

早在2011年年底,央視國防軍事頻道播出過一期叫做“世界武器裝備大盤點”的節目。節目中非常明確的講J20裝備的發動機型號為WS10B,並稱2011年全年J20完成了65次試飛。本號做過一期視頻節目,裡面有這段新聞,需要眼見為實的點後面鏈接。(J20的過渡動力)然而還是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堅持認為央視消息不可靠,說央視經常說錯。本民工覺得央視節目的軍事素養真的不怎麼樣,確實經常說錯話。但是就此徹底否定央視並不可取,因為這期節目不是比較隨意的訪談類節目,而是新聞類節目。這個新聞一定是有出處的,而且能夠說清楚一年試飛了多少架次的新聞來源,不是軍方就是廠方或者設計所,消息肯定是非常可靠的。那麼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有了,J20試飛時用的發動機型號就是WS10B。

WS10B發動機尾噴口和機身鋸齒間留有間隙 方便矢量尾噴口偏轉

第二個問題是J20發動機是否有矢量推力。很多人堅持J20試飛時用的是AL31FN發動機,唯一的一個理由就是發動機的尾噴口。因為從照片上看,J20發動機的尾噴口和AL31FN的一模一樣。但是這些人卻無法解釋J20發動機的尾噴口為何可以朝任意方向偏轉。不管AL31或者AL31FM1都做不到。

從照片上可以看到,J20發動機的尾噴口是可以朝任意方向偏轉的,而且兩個噴口偏轉方向也可以不一致,朝那個方向偏轉,哪一側與機身鋸齒的間隙就縮小,相反方向的間隙就會擴大。如果不偏轉,則各方向間隙保持一致。實際上在試飛階段,J20在2016號原型機以後WS10B就換裝了矢量噴口直到試飛結束,進入部隊服役的J20就已經裝備矢量噴口了(J20發動機的尾噴口)。

WS10B的中間狀態推力超過90千牛,加力推力為144千牛

第三個問題,WS10B的性能如何?關於這個問題也有官方標準答案。2018年4月份,深圳衛視在介紹J10C服役的新聞中曾公開過WS10B的性能,稱中間狀態推力超過90千牛,加力推力為144千牛。中國空軍的官微空軍發佈還關注了這一消息。這裡所說的中間狀態推力超過90千牛是很有藝術的,超過多少都算超過!那麼到底是超了多少呢?深圳衛視為何說得這麼模糊,是因為這個其實涉及到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那就是WS10B用的是什麼核心機,這個問題我們後面再專門討論。根據渦扇發動機的中間狀態推力和加力推力的關係計算,中間狀態推力應該在97千牛左右,也就是9.9噸左右的推力。需要看深圳衛視新聞的點後面鏈接(渦扇十五三步曲)。

F22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加高了座艙下方機身 但這會增加阻力

第四個問題,目前的J20是否有超音速巡航能力。戰鬥機能不能超巡,一方面看發動機,另一方面還要看氣動設計,主要是阻力系數。那麼J20的阻力系數如何呢?我們來和F22對比一下。先看機身,J20和F22兩架飛機的機身截面形狀相似,尺寸也差不多,但F22為了獲得更好的視野加高了座艙下方機身,這會增加阻力。而J20沒有加高座艙下的機身,只是將座艙向前移動了一點。J20機身長度在20.5米左右,F22是18.9米。J20因為採用三維軸對稱矢量噴口,所以機身尾部阻力要大於F22,總體上J20整機長寬比更大,有利於減少超音速飛行阻力。再看機翼,J20的翼展在12.88米左右,F22在13.56米,J20翼展更小,而且J20機翼後掠角度更大,這樣波阻更小。J20機翼面積約為68平米,F22機翼面積為78平米,J20鴨翼面積也比F22平尾面積小,所以就水平翼面摩擦阻力來說J20佔很大優勢。然後是垂尾,J20採用全動式垂尾,面積只有F22一半左右,雖然多出了腹鰭,但即使兩者相加面積仍然要遠小於F22的垂尾,而且,J20垂尾和腹鰭後掠角度都很大,所以無論波阻、摩擦阻力都要比F22的垂尾小的多。

J20藉助鴨翼和機身邊條實現了非常高的升力係數和非常低的阻力系數

另外站在氣動佈局的角度,鴨式氣動佈局也是有技術優勢的。首先,常規氣動佈局是有配平阻力的,而鴨式氣動佈局沒有配平阻力。因為在常規氣動佈局中重心在前,機翼產生的升力在中間,平尾產生的升力在後。整架飛機要想保持平衡,平尾產生的升力一定是負的,為了產生負升力必然就會產生配平阻力。而對鴨式氣動佈局來說完全沒有這個問題,鴨翼產生的升力是正的,重心在中間,機翼產生的升力也是正的,三者達成平衡,不存在配平阻力問題。所以站在配平阻力的角度來說鴨式氣動佈局是有優勢的。

對J20來說,鴨式氣動佈局還可以起到減小機翼載荷的作用,能夠進一步減小機翼面積,以進一步減小阻力。J20藉助鴨翼和機身邊條實現了非常高的升力係數,比F22高30%左右。因為J20有兩個渦流發生器,一個是鴨翼,另一個是鴨翼和機翼之間的機身邊條,這兩者結合能夠產生更強大的渦流,因為鴨翼的展向尺寸比F22的進氣道側邊嵴尺寸要大得多,導致鴨翼渦尺寸更大,連機身邊條產生的渦流都比F22進氣道側邊嵴產生的渦流強大。而且鴨翼下方的氣流壓力大,在鴨翼渦流經機翼和機身上方時能不斷向渦流補充能量,使渦流的強度遠遠超過F22。J20的小展弦比機翼翼根部分更長,可以更充分的利用渦流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機身也能夠獲得比F22更大的升力,相對而言J20的單位面積機翼載荷就會更小。這也是鴨式氣動佈局的升力係數要高於常規氣動佈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有了更高的升力係數就可以適當減少機翼面積以減少阻力,以平衡發動機性能的不足。實際上F22的機翼面積為78平方米,J20為68平方米,這個靠的就是更高的升力係數。J20的機翼面積更小一些,所以在氣動阻力上,採用鴨式氣動佈局的J20是有很大優勢的。在阻力系數上J20可能佔據百分之十幾的優勢。(J20發動機不如F22 但機動性為何仍能與之對抗)

J20目前裝備的矢量版WS10B推重比只有8.8左右,中間狀態推力在97千牛左右,也就是9.9噸左右的推力。這和F22發動機的105千牛中間狀態推力也就是10.7噸推力相差不大,也就相差0.8噸左右的推力。這樣的中間狀態推力再加上J20優秀的氣動設計以及更小的阻力系數,J20完全可以實現超音速巡航,而且一點都不比F22差,高空有可能達到1.8馬赫以上。

那麼這個WS10B看起來像是太行發動動機的改進型號,但性能為何又如此強悍呢?因為97千牛左右的中間狀態推力已經遠遠超出了太行核心機的改進潛力了。

最近公開照片的J20發動機和2021號原型機的發動機是同一型號的 有可能只是批次不同

上一篇文章我們談了WS10B的各方面性能。本來是討論WS15的,為何要先說一堆WS10B的事情。這是因為說不清楚WS10B的情況就沒法說清WS15的事情。2018年4月份,深圳衛視在介紹J10C服役的新聞中曾公開過WS10B的性能,稱中間狀態推力超過90千牛,加力推力為144千牛。中國空軍的官微空軍發佈還關注了這一消息。可見WS10B性能指標相當的強悍,但是看WS10B這個型號名稱又像是太行系列的改型,但是太行核心機有這麼大的改進潛力嗎?我們知道太行發動機或者AL31FN的推重比都在7.5左右,軍用推力都在7.5噸左右,加力推力都在12.5噸左右,雖然後來太行提高到了14噸左右,但那也是在J20首飛之後的事了,至於AL31FM1也好不到哪裡去。WS10B發動機中間狀態推力在97千牛左右,比太行高出32% ,性能高出這麼多。以太行的核心機是無論如何實現不了的,因為能提高25%就已經是跨代的性能提升了。很顯然WS10B用的不是太行的核心機。

實際上對於第四代戰鬥機(新標準第五代)來說,發動機必須是跨帶的高推重比發動機。對於這一點大家必須有清醒的認知,那種認為J20可以先用太行發動機或者AL31FN飛起來,然後再換WS15的想法是根本走不通的。關於這一點我們來看看國內某渦扇型號總師的觀點。這裡有這位總師最近公開發表的論文,大家一起看一下。

到現在仍然有很多人不辭辛勞的為J20裝上AL31FN、AL31FM1、WS10、WS10B、WS15,不停的換來換去。也不管每次換完都要花三四年試飛飛行包線,修改優化飛行控制率,甚至修改進氣道,修改氣動外形。也不考慮這樣換來換去,前面的做的工作還是否有意義,技術上是否能實現,花費十幾年換髮動機時間上是否可行,等等。從這位總師的觀點中我們應該清楚的知道,WS10B是不可能在太行發動機核心機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那麼WS10B要想實現高推重比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了,那就是用高推核心機。那麼從以上情況來看,這個WS10B很可能就是將我國預研的高推核心機和太行發動機的風扇和低壓渦輪串裝起來,再加上國內大修AL31發動機取得的一些技術成果,集成的一款過渡狀態動力裝置。

WS15發動機驗證機總設計師江和甫

那麼剩下的問題是用高推核心機來研製過渡動力時間上來的及嗎?首先我們知道高推核心機在研製時,江和甫總師是很有遠見的,在核心機階段就已經為核心機配套了外涵道而且也上高空臺進行了測試,等於把後邊驗證機的工作都幹了。這樣就為WS15和WS10B研製爭取了時間。實際上高推核心機測試外涵道用的就是太行的風扇和低壓渦輪。高推核心機研製在2005年年底實際上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任務,否則也不會在2006年年初啟動WS15的研製工作。而採用太行發動機成熟的風扇和低壓渦輪,也可以大大縮短WS10B的研製週期。那麼花五年時間,趕在J20首飛前,研製出來一個過渡動力為WS15爭取時間還是來得及的。這個就是WS10B作為過渡狀態動力裝置存在的意義。現在我們再來看WS10B這個型號的名稱,就很有意思。看型號像是太行系列的改型,但又用了高推的核心機。所以稱其為WS15低配版也不算錯。你說它是WS15吧,它的風扇和低壓渦輪又是太行發動機的,所以叫太行發動機的改進型號也不算錯。

WS15驗證機於2011年交付

那麼WS15的具體性能是怎樣的呢,我們前面有一篇文章是專門推測WS15性能指標的,要看的話點後面鏈接,這裡就不重複了(WS15發動機的性能推算)。關於W15的性能指標,我們再來看張照片。這是一個公開展覽的展板,在上面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WS10B的最大推力為155千牛。

多年前一個公開展覽的展板

多年前兵工科技雜誌也曾提到這臺155千牛的發動機。當時提到某太行改進型發動機推力為155千牛,推重比為9.5。

多年前兵工科技雜誌提到的太行改進型發動機

這樣看來這個WS10B就是多年前提到的那臺9.5個推重比的發動機。奇怪的是這些參數和深圳衛視提到的144千牛的加力推力並不吻合。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從媒體公開155千牛這個參數的時間來看,是在WS15研製開始之後不久,這個參數應該是原計劃要達到的參數。但是在研製階段遇到了技術困難,當時亦有傳聞WS15研製推倒重來。畢竟太行的風扇和低壓渦輪和高推核心機本來就不完全匹配,雖然高推核心機在WS15開始研製前已經經過了地面試車達到了最大工作狀態,但是當年並未實現高空臺測試達標,高空臺測試達標直到2009年年底才實現。如果高空臺測試沒有完全達標,那麼指標之外的部分參數WS10B是不能用的。直到高空臺測試完全達標,WS10B才能達到原設計指標。這中間差不多有三年多時間,而發動機的研製工作卻不能停止。

那麼如何解決問題呢?也很簡單,先降低指標,比如降低發動機最大轉速和渦輪前進氣溫度,等達標之後再改回去。這樣做可以大大降低發動機研製的技術難度,而且也能保證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WS10B的研製。如果是這樣的話,WS15的發展就可能出現三個階段,整個過程分三步走。第一步,高推核心機加太行發動機風扇和低壓渦輪,降低轉速和渦輪前進氣溫度,中間狀態推力超過90千牛,加力推力144千牛,推重比8.8左右,型號為WS10B。裝備於J20技術驗證機和原型機。這個就是J20的首飛發動機,也是給J20保底的動力,其主要任務是保證J20完成試飛裝備部隊,同時也要完成矢量噴口的裝機試飛工作。另外這臺發動機還是J10C的動力。第二步,改進風扇和低壓渦輪,轉速和渦輪前進氣溫度回到原設計指標,此時,中間狀態推力超過100千牛,加力推力155千牛,推重比9.5。這個階段指標定的比較早,現在指標可能已經有所提高,中間狀態推力應該在108KN左右,加力推力在156KN左右。這個就是目前正在J20上試飛的型號,型號名稱為WS15。

WS15已經重新研製了風扇和低壓渦輪 重新匹配了內外涵道

最後是第三步,重新研製風扇和低壓渦輪,重新匹配內外涵道,將高推核心機的性能完全發揮出來。中間狀態推力進一步提高,加力推力達到180千牛左右,推重比有可能達到11左右。這臺發動機就是WS15的完全版。(WS15三步曲)

雖說太行的風扇對高推核心機來說是小了點,影響高推核心機性能的發揮。但是也有好處,就是這臺過渡動力將來可以換到原來使用太行或者AL31FN發動機的飛機上去。性能又可以有很大幅度的提高,修改的工作量很小,因為風扇大小都差不多,空氣流量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將來J20換髮動機的時候,直接用WS15替換WS10B,不但穩妥而且修改的工作量非常小。因為WS10B用的是高推核心機和WS15是一樣的。不但推力比較接近,而且更重要的是響應曲線也非常接近,只用擴展飛行包線即可。這樣氣動外形、飛機結構都不用修改。風扇直徑也一樣,進氣道也不用改。等到WS15技術上成熟了,出了完全版就可以用到J20的改進型號上去。那時候再修改氣動就沒啥問題了。

最近公開的J20照片跟2021號原型機相比氣動外形沒有什麼變化

目前J20 2021號原型機的照片出現在網絡上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從外形上看最近公開的J20照片跟2021號原型機相比,氣動外形沒有什麼變化,這就意味著目前裝備於2021號原型機和最新的J20上用的發動機,就是加力推力156千牛的第二階段發動機。因為全新批次的原型機肯定是有重大改進的,最大的可能就是發動機的改進。如果換了18噸左右推力的發動機,那麼氣動就要做出很大修改。如果沒有看到明顯的修改,那麼可能就是換了個推力相差不是很大的發動機,從144千牛到156千牛。如果是這樣,就意味著我們可能還有機會看到2031號原型機。而2031號原型機上裝的可能就是加力推力180千牛左右的WS15完全版。到時候,2031號原型機的氣動為了匹配動力的大幅增加,將會作出比較大的調整。

最新公開的J20尾噴口和機身鋸齒間沒了間隙 因此尾噴口無法偏轉

最後一個問題是WS15的現狀。從2017年九月開始,WS15發動機在J20 2021號原型機上開始試飛,目前已經生產了三個批次。最近公開照片的J20裝備的發動機可能就是WS15最新的批次,發動機配備了鋸齒形隱身噴口,但尾噴口和機身鋸齒間沒了間隙。因此尾噴口無法偏轉,也就是說目前的WS15是基本型號沒有矢量推力。等到基本型號定型之後才有可能再上矢量尾噴口。

按照2018年劉大響院士透露的消息 WS15將在2至3年後定型

在經過小批量生產試用沒問題後,WS15兩三年之後也會完成設計定型進入大批量生產。此階段WS15中間狀態推力108千牛,加力推力156千牛,推重比9.5(WS15發動機的性能推算)。換裝WS15後,J20的性能可以進一步提升,相對於F22的技術優勢會更加明顯。至於WS15的完全版也就是加力推力18噸以上的版本目前還沒出現。

綜上所述,J20服役時裝備的是使用高推核心機的WS10B發動機,現在試飛的j20用的是WS15的基本型號,沒有矢量噴管,最終J20會裝備使用矢量噴口的WS15。


尖端防務


殲20會採用何種發動機?這是軍迷們都非常想要知道的事情,海事先鋒對此也進行了長期的跟蹤和觀察,根據海事先鋒的觀察,目前可以明確三個問題:1,殲20確實裝備了俄羅斯的AL31F,2、殲20確實也開始裝備國產的發動機了,型號就是WS10B;3、殲20未來一定會換裝WS15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5峨眉發動機。

圖為裝備渦扇10B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


殲20是我國的第五代戰鬥機,但是因為我國長期以來在發動機方面的欠賬太多,導致直到殲20服役,我國都還沒有適合第五代戰鬥機裝備的渦扇發動機,只能暫時以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來保障飛機早日完成驗證和測試,進入部隊服役,不至於被髮動機這個子系統拖延了服役日期。而後,為了減少對俄羅斯發動機的依賴,也為了進一步提高殲20戰鬥機的綜合作戰能力,我國開始為新生產的殲20戰鬥機配備國產的渦扇10B發動機。

圖為太行WS10B發動機。


但是不論是AL31F還是渦扇10B,都只能是個權宜之計,並不是最終的選擇。殲20未來必須要裝備一款可以代表我國最高水平的,適合第五代戰鬥機的發動機。這臺發動機的推力起碼要比F119大,但是體積一定不能比F135更大,推力一定要達到18噸,這是他的硬性要求。畢竟F119的推力為15.5噸,太行WS10B的推力就已經很接近了,而如果要取得更大的進步,就必須要超過F119。

圖為裝備了AL31F發動機的殲20戰鬥機。


至於為什麼這個新的18噸級推力發動機肯定是渦扇15,主要因為這個發動機已經接近浮出水面了,大量的消息和論文已經曝光出來,包括該發動機的矢量尾噴結構,以及他的超過12的推重比,都已經為人熟知了,我國已知在研的18噸級戰鬥機用渦扇發動機也就這一款,所以肯定是渦扇15,也必須是渦扇15,也只能是渦扇15。


海事先鋒


殲-20戰鬥機是中國航空工業研製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這也是一款第五代代戰鬥機,這款戰鬥機具備隱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視距打擊能力和超強的機動能力。目前殲-20戰鬥機使用的是AL31F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這款發動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



使用AL31F發動機是現階段殲-20戰鬥機的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航空發動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的一個瓶頸。之前殲-10系列戰鬥機使用的也是俄羅斯的AL31F發動機。

如今我國航空發動機的發展上已經有了部分的突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渦扇10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已經在殲-11BS和殲-16戰鬥機上普遍使用,另外具有矢量功能的型號也在殲-10B上進行了相關的測試。


就目前的狀況看殲-20戰鬥機可能長期會使用渦扇10發動機, 通過使用渦扇10發動機可以解決發動機短缺的問題,這樣可以讓部隊大批裝備殲-20戰鬥機。但是殲-20戰鬥機的最終發動機目標是渦扇15大推力矢量發動機。


航空君


殲20的發動機一直是網絡上熱議的話題。眾多軍迷都對我國殲20的發動機問題持續關注。確實,目前中國航空工業中,發動機一直是多年來制約發展的一大瓶頸。



2017年央視高調報道了我國ws15發動機的製造畫面,並介紹了一些這款發動機的細節。也提到ws15是專為殲20配套研製的發動機。但曝光的內容中並沒有提及是否換裝到殲20身上。雖然網絡上隨後出現了大量的消息,但也只是猜測。並沒有得到官方的確認。

從網絡曝光的一些圖片來看。殲20確實已經換裝的帶有矢量噴口的發動機,這應該就是ws15。這款發動機經過20多年的研製終於是開始裝備空軍。


但如果說殲20已經全面換裝ws15還為時尚早。以美俄為例。一款合格的航空發動機,從研發、原型機、地面試車、地面高空臺試驗,再到試飛,改進,再試飛,再改進,最後技術成熟定型。要經歷30年左右的時間,這還是在美俄擁有強大的發動機研發底蘊的前提下。而我國無論從發動機數據積累還是設計使用上都與美俄有較大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ws15想要真正的成熟,至少還需要經過至少3年的試飛,來驗證其可靠性和相關的技術參數。

相信最終殲20一定會在ws15的配合下,成為一代經典戰機。也相信中國航空發動機必將取得突破。


大寶視頻


仟二0應該用。太行15渦扇發動機。他不比美國的差。甚至還超過他。


石來運轉232986998


如果是最終的發動機,我覺得,最好是變循環衝壓發動機,直接把六代機的安在五代機上,渦扇15相比弱爆了,發動機實現比f22領先一代,


cbleeg


不是ws20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