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現在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

張楠


過年期間是什麼東西都漲價,而牛肉在過年也是漲價了,這可就讓不少人都有了養牛的想法了。那麼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呢,老王就是養牛了,就為大家好好說說。

現在回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

在農村養牛其實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牛養得少利潤多,養得越多反而越不賺錢,如果你只是養一兩頭牛的話,一年賺個8000一萬塊錢都是可能的了。然而如果你想養個十頭八頭的,這個時候反而倒不怎麼賺錢了。

要說原因就是養兩頭牛的話,完全可以拉出去放牛,那樣在外面吃飽了再回去喂點糧食的話,也是可以了。現在就有不少的農村老人直接就是買很小的牛犢回來,也就是三四千塊錢的小牛,養了兩年後也是養大可以賣了。

平時的飼料錢都是省了,也就是要買一些糧食回來喂一下而已,雖然長得慢但是成本還是比較低的。養個兩年下來也可以賣個一萬多塊錢了,這利潤還是挺可觀的。

但是如果你想批量養殖的話,那可能就是不行了,因為批量養殖的話只能夠搞飼料養殖了,是無法再放養了,這就導致一頭牛的利潤一年也就是三四千塊錢了。回去一般也就是養個十頭牛而已,一年下來也就是三四萬塊錢而已。

所以說很多時候在農村養牛,養個十頭牛也就是三四萬塊錢,而農村老人養個兩頭牛,一年下來也有近萬塊錢的,差距還是不太明顯的。再加上養得太多了牛生病也多,一旦死了一兩頭牛的話,根本就是賺不到錢的。

總之,回農村養牛賺錢不容易,投資大風險大,想創業養牛的話還是需要想想的,想清楚了再決定去養牛吧。


老王談養牛


現在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



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看一組豬、牛肉價格的變化情況,這是一個國家級商品牛基地縣的資料,

1983年豬肉2元/公斤,牛肉0.8元/公斤。1991年豬肉7.43元/公斤、 牛肉6.7元/公斤。

2002年豬肉10.7元/公斤、牛肉14元/公斤。2008年豬肉18元/公斤、牛肉28元/公斤。

2010年豬肉22元/公斤、牛肉32元/公斤。2018豬肉26元/公斤、牛肉66元/公斤。

牛肉價格是逐年上升的,牛肉價格上升的速度比豬肉快。記得八十年代上學時,老師說國外的肉價格的比例問題時,一公斤牛肉=3公斤豬肉=5公斤雞肉,大家都不相信,非常驚訝。當時的情況恰恰相反,雞肉最貴,其次是豬肉,牛肉最便宜。


牛肉價格快速上升,主要是兩方面的問題。


一是吃牛肉的消費者增加了,現在男女老少人人都喜歡吃牛肉,過去女同志一般是不吃牛肉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牛是耕地的勞動力,是不能屠宰吃肉的,只能吃的是不能耕地的老殘牛,並且要經過審批才能屠宰。八十年代後就作為肉牛養殖

二是牛的繁殖率低,不如豬,一頭母豬一般每年提供育肥仔豬22頭,很快就能發展起來。每個本地雞每年產蛋110—130個,可以作種蛋的在50個以上,雞的發展速度最快。牛就不行了,一般單胎,母牛妊娠期一般為275天至285天,平均為283天。農村牛犢是一年斷奶,現在一般3~4月齡斷奶,也就是說要一年多才能產一胎牛犢,農村是三年產兩胎,牛的發展速度是相當的緩慢。


因此在農村養牛很有出路,前途相當好,只要抓好疫病的防治,養牛將會給你帶來豐厚的利潤。


老周說三農


我家以前在農村養牛,按照近幾年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村養牛的人越來越少了。實話實說,現在我並不看好農村養牛,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養牛需要的前期投入成本高。

我們這邊好一點的4月齡母牛犢價格在3500~5000之間,成年母牛的售價為1萬多到2萬元。再加上牧草飼料價格也不便宜,如此高的養殖成本,沒有一定資金支持的養殖戶想養牛也只能是想想罷了。

二、牛的生長髮育週期太過漫長。

一頭4月齡的母牛牛犢長成大牛至少還需要兩年左右時間。在這段時間之內,牛犢的牧草精飼料費用、人工水電防疫消毒等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也就是說養母牛牛犢前三年甚至前四年看不到一分錢利潤,養殖戶很受煎熬。

三、養牛戶並不懂專業育肥技術。

個人認為養牛最能賺錢的方法就是犢牛育肥。農村的大多數養殖戶並不懂育肥牛技術,如果僅憑自然生長和母牛繁殖小牛的利潤,等養牛獲取利潤的那天還遙遙無期。

四、牛的繁殖能力相對來說很低。

牛的繁殖能力低,這點所有的養殖戶都知道。一般的母牛品種,一年能繁殖一頭牛犢都算不錯,至於有專家提出的“三年五個頭”理論,究竟能不能實現具體還有待證明。



總結:我是這樣認為的,散養戶現在選擇農村養牛沒有多大出路,至於原因上面說的很清楚,前期投資大、見利週期長、繁殖能力低;如果是規模養殖戶,可以進行自繁自育,這種發展模式前景還是不錯的。(圖片來自網絡,侵權速刪)


西北郭郭


目前回農村養牛還有出路麼?

養牛有沒有出路,先看肉牛的市場行情。當前,牛肉的價格還處於較高價位水平,截止於15日,牛肉的市場平均售價為38.97元/斤。活牛的價格還保持在12~14元/斤之間。按照這樣的市場價格,養殖肉牛是可以賺到錢的,是一條非常不錯的養殖出路。

當然,養牛“有出路”不僅僅是因為當前的市場價格好,更是因為牛肉的需求量無法滿足。



牛肉的市場需求量

國內的牛肉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量,市場潛力非常大。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的時候,全國牛肉的消費量達到794萬噸,同比增長3.5%,預計2018年消費總量將達到814萬噸。然而,預計的2018年國內牛肉總產量是729萬噸,產需缺口85萬噸。除了產需不均衡,存在缺口之外,有兩個方面,足以說明牛肉市場發展前景廣闊,如下:

  1. 國內人均牛肉消費量4.92kg,而這與世界人均消費量10kg相比,存在約1倍的差距。這個差距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而縮短,也就是國內人均消費牛肉的量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國內的總需求量還會不斷上漲。
  2. 國內養牛場還不夠發達。根據201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內年出欄肉牛100頭以上的場戶,僅佔15%;年出欄肉牛1000頭以上的場戶僅佔2%;年出欄肉牛51~100頭的場戶,僅佔4%;年出欄肉牛11~50頭的場戶僅佔22%;年出欄肉牛10頭以內的場戶佔59%。由此可見,國內肉牛飼養規模化水平仍然很低。也就是說肉牛的供應趕不上需求。

從以上分析就可以說明,當前國內的肉牛市場行情是非常有利於養殖戶的,養殖的前景很廣闊。那麼,在養殖肉牛的過程之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呢?下面,有些個人對於肉牛養殖的建議,僅供參考。



肉牛養殖的建議

總體的市場行情是好,並不代表任何一個人,隨便養殖幾頭牛就可以賺個盆滿缽滿。養牛要專業化,不能夠按照以前農村家庭式散養兩三頭牛的模式,要學會飼料搭配、育肥技術、防疫防病等方面知識,還需要對當地肉牛市場行情有充分了解,不做無頭蒼蠅。總之,養牛專業化,要“技術”+“市場”一起掌握。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市場行情大好的情況之下,抓住機會,養牛才有出路。



好了,以上關於目前回農村養牛還有出路麼?這個問題,就分享到此,歡迎評論探討交流。


終歸農村


"現在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現在在農村養牛是有前景的。這裡說的是總體形勢是好的,但是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人就需要具體分析。國內肉牛每年都存在缺口,從今年牛肉價格上漲的力度可以看得出來,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狀態,牛魔王都出來了。那麼,能不能把握好機會,要看養殖戶自己怎麼去養,去具體操作。

下面,針對肉牛養殖有幾點個人看法和建議,歡迎探討。



肉牛養殖效益高

從目前的肉牛市場行情來看,活牛一斤的價格在12~14元。按照這個價格幅度計算,一頭1200斤的肉牛出欄,都應該有2000元以上的利潤。一年能夠出欄20頭,總利潤能夠達到40000元以上。這個盈利水平在農村算是很高了。如果是在山區,以放養的模式進行養殖,牧草的成本能夠降低不少,最後的盈利水平能夠被提高不少。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養殖肉牛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下:

要形成一定的規模

為什麼要說形成一定的規模呢?這個跟現實的養殖出售情況有關。在農村裡面養殖肉牛,總共才有兩三頭牛,經過精心育肥之後,達到了出欄標準。然而,在與買家商討出售事宜的時候,會發現數量太少,買家大老遠開車過來才運回3頭牛,導致綜合的運費成本太高,划不來。最終買家即便是有購買意願,卻不願意過來。所以,養殖肉牛要形成一定的規模,每年都能夠出欄10頭肉牛以上,至少夠裝一車。



選擇適合當地的肉牛品種

大型的肉牛品種,比如西門塔爾牛、安格斯牛以及夏洛萊牛等,都是非常優秀的肉牛品種。但是,卻不太適合在山區放牧養殖。因為體型太大,走山路不方便,容易傷蹄。所以,不要盲目追求那些大型的肉牛品種。其實,咱們國內的肉牛也是不錯,比如五大優良黃種牛,即秦川牛、魯西牛、南陽牛、延邊牛和晉南牛。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作為一個農村人,對於養牛這件事是再熟悉不過了。養牛到底能不能掙錢,或者說養牛有沒有長久的發展遠景,怎麼養殖才會有不錯的收入,這也問題是我們比較關心的,也是最重要的,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這個問題需要從不同角度看,如果是散養的話,根本毫無出路可言。因為即使你養的再好,頂多就賣一萬多塊錢,還得投入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很明顯是入不敷出的。那麼規模養殖又如何呢?對於要實現規模養殖的農戶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還有就是要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和長遠的規劃,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

其次,養牛是需要技術的。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養。況且現在年輕人寧願打工也不願待在農村生活,他們認為農村是沒有掙錢的路子的。養牛的技術還是需要一些有經驗的老農去傳授,或者去農業大學裡面學習。對於老人來說學習就很吃力了,年輕人則不同,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和活力來學習。所以如果有年輕人願意來做或者幫助他們做,出路是非常廣的。



最後要解決的是養殖場地和飼料的問題。隨著政府對土地管理的嚴格,想要有地方建一個養牛場已經不是容易的事了。除非是通過向政府申請自留地用作建廠,通過申請以後就可以施工了。再就是飼料問題,農村散養的一般都是用玉米作為飼料混著草料去餵養,規模化養殖顯然不行,只有用人工飼料去養殖了。這也需要是大部分資金的。


所以,想要知道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我們可以去認真分析,做調查,先做一個基本的眼前的計劃,再取分析計劃是否具有執行力。其實,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可以有出路,缺的就是有切實可行的計劃和持久的堅持,有了這些,一定可以有出路,賺到錢。


農事小助手


同行不同利,創業這種事情,有沒有出路,不在於你幹什麼,而在於你擅長什麼,如果你不明白這個道理,很難有未來。

養牛有出路嗎?有的人養牛賠錢,有的人賺錢,你說有沒有出路?別人能賺錢不代表自己也能賺錢。下面我概括分析下養牛行業,供你參考。

1、\t養牛是個微利行業,如果想賺大錢別來。除非能打造出高端牛肉的品牌來,但這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事情。

2、\t養牛是個投入大、風險高的行業,誰讓它帶毛呢。圈舍、牛犢、飼料等等,沒有大幾十萬的資金別玩。趕上行情低谷或者疫病,小打小鬧的養戶就會被清洗出局。

3、\t現在養殖業環環保很嚴,想找一塊適合養牛的土地並不容易,至於環保成本大幅上升都是小事,如果你不重視,就沒辦法養。

4、\t養牛是和生命打交道,新手上路風險較大,除非你有足夠的資金交學費,百鍊成鋼後變成養牛達人,再從頭來過。

總之,養牛不是創業的好方向,不但沒有各種“二代”們佔據地盤,就連農村養牛的人也越來越少。其實,一個行當若有礦,各種二代們早就蜂擁而來了,哪有普通人的機會。


畜牧大集網


就現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我認為是非常有發展前景的,養牛的回報率也還是可以的!

首先就農民個人養牛來說,一般的農戶人家,養殖兩三頭牛是很正常的,從小牛犢到出欄,基本也就10個月時間,基本飼養方式就是靠地裡種植農作物秸稈為主,然後參雜一些飼料養殖。這樣的種植規模對於一般的農戶人家是比較不錯的。一頭牛出欄可以賣到8000~10000元不等,一年養殖兩頭就可以收入接近20000元,相當於十幾畝地一年的收入。這個收入也是相當可觀的!

再就是專業養殖戶,需要有專業的飼養條件,比如場地、技術、人員、防疫等等,這樣的養殖方式就要形成一定的規模化養殖,一頭兩頭甚至十頭都是不夠的。從養殖方式上就不同於普通農戶人家,需要準備和配備專業的飼養飼料,準備專業的飼養設備。一年四季,尤其是冬季養殖,充足的飼料供應。還要有專業的技術,從小牛犢就要做好預防防疫工作,因為一頭牛的損失,就可能造成幾頭牛的賠錢。像這樣的養殖模式,例如養殖100頭牛的話,管理養殖都到位,一年帶來接近500000元的利潤是沒有問題的。

不論是養殖專業戶,還是普通農戶個人養殖,都應該有專業的技術支持,專業的管理體制,合理的分銷渠道。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出路,更好的發展前景。

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您有更好的建議,更好的養殖經驗歡迎評論區討論留言!







鄉村三弟兒


農村養牛是有出路的,尤其是散養,放牧的牛,一個農民如果沒有錢,沒技術,就從母牛慢慢繁殖,幾年後就會有一群牛,農村老話:母牛見母牛,三年五個頭,散養的牛,是靠時間掙錢的。

在農村養牛與養羊都是有

出路的,只是大多數農民都貪心,求多求貴,一盈點小利就盲目擴大規模,以為未來一定能大賺,豈不知價格已經到了頂峰,馬上就要回落了。

在養殖裡,掙錢的永遠都是販子,他們來回收購,知道那裡價高,哪裡好賣,什麼牛在哪裡賣值錢,低買高賣是所有販子的秘籍。

年輕人想在農村養牛,就要信息化,與網絡結合,牛的買賣可以在網上進行,把牛與自己的日常生活捆綁在一起,發發視頻,講講自己養牛的日常,不是為了賣出多少牛,而是讓大家看到你是一個真實的養牛者,大家信任你之後,才能信任你的牛,我現在就是經常發一些視頻,把水稻與自己結合,給大家展現最真實的自己,讓大家知道水稻怎麼種,怎麼收,打什麼藥,揚什麼肥,最後有喜歡你的,自然而然找你購買,信任是最好的廣告。


年紀大的,想在農村養牛,我認為還是要做販子,年紀大社會經驗豐富,收購回來的牛,賺錢就賣,不掙錢就自己養,來回買賣牛,還能知道牛的準確價格信息,一般在農村養牛的,都是五十多歲的人,年紀大的好交流,也更容易獲得信任。

其實再農村有三種牛可以養:散養,育肥,奶牛。

育肥牛與奶牛,我們這都養過,育肥牛的成本太高,賠錢的概率也大,許多農民基本不碰,至於奶牛,我們這更是賠的無法言表,我們這有奶站,天天有車來收牛奶,開始養奶牛的時候,一頭奶牛一年都能剩兩到三萬,冬天奶牛都喝溫水,後來漸漸就不行了,奶站的牛奶沒人收,說是牛奶不合格,奶站一停,所有牛奶都賣不動,時間一長就都壞了,都倒村邊的坑裡了。


在農村養殖都有出路,就看你怎麼經營,我們這有一個孵小雞小鴨的,僱五個工人給大家拿雞崽,鴨崽,一個雞崽5元,一個鴨崽10元,公的,母的,隨你挑,回家後也不用打針吃藥,保證成活率,公的裡出一個母的,不要錢,現在大家天天排隊買,連接電話的時間都沒有。農村養牛,一定有出路,只不過就看你如何結合當地的資源。我是田俊超白,喜歡請關注哦!


田俊超白


現在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

現在農村田地荒廢是普遍現象,尤其是山地,基本上都已經被人頭一樣高的野草覆蓋了,牛又是草食性動物,所以在農村養牛還是可以的,不像以前到處都種滿莊稼,養幾頭牛時時都擔心會糟蹋別人家的農作物。


但是創業養殖牛,性質就不一樣了。雖然現在很多農村養牛隻要早上把它們趕上山,傍晚趕回來就好了,從飼養成本上看,不再需要購買飼料了,只需投資牛犢的錢。但是牛的飼養週期太長了,飼養風險也會隨之增大,加上小牛犢的價錢也不便宜。

雖然現在農村養牛方便了很多,牛肉的市場價格也不錯,但是養牛的利潤算起來真的不高。出售價格好時一頭牛的利潤可能有7、8千塊錢,可是也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來養,這段時間之內全程沒有收入,這可不是一般農民能承擔的。


創業養牛本身就是個投資大,風險大的行業,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人最好還是不要盲目投資。小蘭在另一個回答中提到過,本地一個養牛的專業戶,如今也已經宣告虧本退出了。他是無所謂,反正投資的是他女婿,而且非常有錢。

至於說現在農村養牛有沒有出路?這個還真不好說,畢竟什麼行業都有人賺錢,有人虧錢。但是對於剛剛開始的創業者,沒有實戰經驗,不建議做這種投資大風險大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