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人像摄影构图之美:框景的应用

在构图中加入框景的构想

人像摄影构图之美:框景的应用

框景的加入会给人一种旁观一个事件发生的感觉,此外还可以让场景显得更有层次。

关于框景

严格来说,框景是一种特殊的前景。框景构图类似于前景构图中的遮挡式取景的方式。被遮挡的部分至少要覆盖画面周边大部分区域,形成周围被遮挡、中间空出的情况。然后将拍摄对象和后景安排在中间空出的区域来进行构图。很显然,采用框景的手法来拍摄,需要对场景中的元素更加仔细的观察。因为找到一个可以让画面周边都有遮挡的前景元素,比找到只遮挡局部的前景元素要困难的多。

这样的场景元素,可能是几片树叶的间隙、篱笆的间隔、窗框等。拍摄时,可以尝试让镜头去靠近这个前景,看看画面中的遮挡情况,在确认已经遮挡住了画面的四周后,就可以拍摄了。

框景的目的和效果

为什么要在构图中使用框景有以下几个原因

1、营造层次深度感

与透视法中其他的考虑一样,框景可以在画面中形成前、中、后景,让画面产生立体感。

2、营造梦幻的感觉

如果让镜头靠近框景元素拍摄,画面中会形成大片的色块,可以在画面中加入梦幻的元素。

 3、窥视感

框景的加入会给人一种“旁观”一个事件发生的感觉,就好像正在看一个故事一样,会让画面变得更有趣。与一般的前景相比,框景的窥视感会更加强烈。

4、神秘感和想象

有些框景可以使画面看上去更神秘,去掉框景就会少了这样的感觉,相当戏剧化。

 5、视觉集中

如果框景的元素色调比较暗,那么画面就会呈现暗角的感觉。这样可以将人们的视觉焦点引导到画面中的中央区域,让拍摄对象更加突出。

框景的拍摄原则

利用框景的技巧,拍摄时也要符合透视法的原则。

首先是用来做框景的元素,如果我们要让一个较小的框景元素在画面中显得较大一些,那么拍摄时就要让镜头靠近它。一方面这符合透视法中近大远小的规律,另一方面,请记住决定透视感的因素就是物距。

暂时不用考虑靠的那么近的前景元素能不能正常对焦,因为这个元素通常是在焦外,只要他不影响到拍摄对象的对焦即可。

对于拍摄对象,我们会根据其与场景之间的关系、场景中光线的方向、背景的形状和线条等情况。实时调整它的位置、角度和眼神的方向等。

另外不要忘了,拍摄时镜头的取景角度也是可以调整的,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拍摄情况多试一试。

框景的概念图

人像摄影构图之美:框景的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