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0-1岁宝宝的“口欲期”,如何让宝宝拥有幸福感?

邪恶小羊羊


题主的提的这个问题,可以看出题主是个注重孩子心理发展的家长,点赞!

一:儿童性心理发展要经历5个阶段,其中0-1岁半是宝宝的口欲期也成为口唇期。这段时间宝宝主要的口腔活动是,摄入,撕咬,含住,吐出,紧闭。成年人的接吻就是这个时期留下的嗜好。

二:表现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宝宝在吃饱的状态下仍然习惯吮吸手指,有的甚至看到什么吃什么,这是因为


1:宝宝通过口腔来认识这个物体的温度,软硬,味道等

2:同时获得满足和愉快的心理感受

三:对成年后的影响

1:如果宝宝在口唇期获得足够的满足,那么宝宝长大后会形成正面的“口唇期人格”比如,乐观开朗,善于表达

2:如果宝宝在口唇期吃手,吃东西被过分的限制,宝宝口腔无法满足,长大后会形成“负面口唇期人格”


①3-6时,会不自觉的咬人,咬东西,咬拇指,咬指甲,啃铅笔等习惯。有的孩子会把指甲都咬变形了。

②:成年后,容易有烟瘾,酗酒,贪吃等不能控制的行为,压力越大越明显。

二:如何做能让宝宝充分满足口欲

1:尽量母乳喂养,如果宝宝长牙期会乳头时候,妈妈要随时观察宝宝,如果下巴有用力的感觉,抱紧宝宝,把奶嘴往她嘴巴送,她就咬不到了。我家闺女每次想咬我,就是用这个方法。


2:准备好东西让宝宝咬,只要宝宝触手可及的东西都洗干净,每天两次。也可以买牙胶,磨牙棒等。

爸爸妈妈放手让宝宝咬的足够了,宝宝的兴趣就会转移。那时候宝宝的肛欲期又到了。


郭郭亲子



前几天带孩子去医院,看到一个妈妈抱着一个3,4个月的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专注的要将手放到嘴里,试了好几次,成功了,顺利的吃着手。她妈妈看见了笑着对他说“不要吃手,不讲卫生。”一边说一遍把孩子的手从他嘴巴里拿了出来。

孩子哭了,妈妈还在说,“宝宝怎么了,不舒服了吗?”然后抱起孩子边走边颠,嘴里说着宝宝不哭了。


我想说,这位妈妈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幸福感!孩子到了口腔敏感期,顺利的通过,就会让孩子产生愉悦和满足。

提醒各位妈妈们,当孩子开始用嘴的时候,就为孩子提供干净无毒的牙咬,磨牙棒,安抚奶嘴…就可以。


大悦悦麻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难事,宝宝出生后也是如此,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宝宝会很难带,有时候哭的厉害,家人也没有办法,宝宝也是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有几个时间段是很难熬的,宝宝的口欲期也是如此,那么宝宝的口欲期怎么度过?

宝宝口欲期怎么度过

1、宝宝到了口欲期,特别容易吞咽异物。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坚果、药丸等物品被宝宝误食。宝宝爱咬东西与口欲期和口腔发育有关,妈妈们大可不必惊慌,只要满足宝宝的小欲望就可以。

2、宝妈们还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牙咬胶,提前把宝宝的手指和物品擦干净。所谓牙咬胶,是为刚长牙的宝宝专门设计的物品,可以缓解因宝宝长牙而牙龈发痒、肿痛所带来的不适。

宝宝口欲期是怎么形成的

1、1岁以前的宝宝,除了吃奶外,还会用嘴巴去探索世界。宝宝的手、身上穿的衣服、身边的玩具等,他们都爱用嘴巴去舔,去尝,并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事物。这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过程。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吃手、舔玩具等,怕不卫生,就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阻止。

2、一岁以前的口欲期现象并不是偶然现象,更不是不良习惯。一般情况下一岁半左右,幼儿的发育快速,活动范围加大,兴趣转移就可以自行纠正。如果在这期间婴儿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和满足,则会让口欲期过度延长。

宝宝成长的每一段时期都是值得纪念的,很多家人也都这样做了,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讲给宝宝听是一件趣事。宝宝口欲期持续的时间不一定,如果早早加以控制的话,应该很快就能够度过,但是有的家人不太在意,那么宝宝的口欲期就会持续很长时间。

听大家说,宝宝三岁就应该开始学习汉字,所以我最近也开始让他识字,认字。平常由于工作太忙也没啥时间陪宝宝,更别说教他学习了,大部分时间都是爷爷奶奶在带。买了一些卡片、故事集,但是两位老人家地方口音重,就怕宝宝也跟着学,以后不好改(那段时间真是愁死本宝妈了)。

然后用手机给宝宝安装了一些教学软件,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是用到后面都要钱钱。(只能各种吐槽,然后放弃不用)

然后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她用的【猫小帅学汉字】,不说别的,就完全无收费这项就非常的良心。APP也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险故事,宝宝特别爱听,现在我下班回来还会说:“麻麻,我给你讲故事”。还有一些简单的小游戏,不仅加深宝宝汉字的记忆,还让我家好动的宝宝,乖乖的自己玩(自带滑稽)。


用户2775419033915


0-1岁的宝宝口欲期最主要的表现是:吃手,吃能拿到手的任何东西。

于是父母就开始想法设法的阻止孩子吃手,吃玩具等。主要原因是担心吃手或者玩具,不卫生,担心孩子生病。

其实孩子吃手,是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你会发现,孩子吃手,刚刚开始是吃整个拳头,慢慢的,他能准确的将大拇指放进嘴里,当他能抓取玩具时,他的能力又提高了,他可以将玩具递进嘴里,妈妈是不是该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呢!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口欲期呢?

1.勤洗手,摆放干净的玩具在宝宝能够着的地方。

2.不要粗鲁的打断孩子,可以用替代法温柔对待孩子吃手行为。

比如,宝宝吃手,可以用牙胶,磨牙棒替代。

粗鲁的阻止孩子会破坏孩子口欲期的需求,还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一种缺失,容易造成孩子紧张不安的情绪。

长大后有些孩子紧张不安,情绪低落时会有咬手的习惯,很大程度上就是小时候口欲期没有度过好。


放开那孩子让我来


当宝宝进入口欲期后,常常会有吃手、吃脚、打人等行为,很多妈妈表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今天育姐就来说一说在宝宝口欲期妈妈该怎么做。

0-4个月:宝宝喜欢“玩”舌头

这个时期的宝宝吃奶时,习惯含着乳头吃几口,接着又吐出来,喜欢用舌头去舔各种东西,而且总是喜欢把手或手上的东西往嘴里塞。

妈妈怎么做:

宝宝有这些表现,表明他的大脑正在不断发育,大家不但不需要感到担忧,还应尽可能满足他探索世界的需求。

4-12个月:什么东西都想“尝一尝”

宝宝4个月后就能够将手和手里的东西准确无误地放进口腔里了。宝宝看到自己的手,然后将手放进嘴里让舌头舔,这个过程就是手眼协调动作的过程,标志着宝宝智力发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妈妈怎么做:

这一时期的宝宝口腔变得更敏感,探索欲望更强烈,大家要鼓励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探索世界,满足心理需求,保持情绪上的稳定。

4-12个月除了是口腔敏感期外,还是宝宝的出牙期,宝宝长牙后对啃和咬有十分旺盛的需求,如果大家喂奶时被宝宝咬乳头,千万别责怪他哟!另外,大家要把宝宝的小手、奶瓶奶嘴、玩具等清洗干净,避免病从口入导致宝宝患病。

1岁以后:引导宝宝慢慢脱离口腔敏感

1岁后的宝宝,虽然走路越来越稳当,身体大运动和精细运动都得到了发展,但仍然习惯于用嘴巴来探索和认知世界。此时,大家就要为宝宝慢慢脱离口腔敏感期做好准备了。

若宝宝的口欲在此之前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他的口欲期通常会在1岁半到2岁之间全部结束;若宝宝没有充分得到满足,口欲期会延长到2岁以后,甚至到了年龄较大时依旧存在。宝宝口欲期延迟,往往会有爱吐口水、爱咬人等不良表现。

妈妈怎么做:

宝宝2岁后还喜欢吃手,有可能会导致牙齿咬合发生问题,出现龅牙、地包天等问题,大家要及时矫正宝宝这一不良行为。当宝宝想要吃手或者有其他不良表现时,可以用游戏、玩具等吸引他的注意力,从而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


育儿网


口欲期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正常阶段,多表现为不停的吃手、舔嘴边的东西、吃能拿到的东西等等,这个阶段,父母可以:

1.多拥抱抚摸安慰孩子,让他有安全感和愉快感,不要粗暴的恐吓制止正在啃手啃玩具的孩子。

2.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带出去玩,不要一直强调提醒他“不要吃手不要啃东西”,越强调越强化。

3.提供3、4个可以咬的东西,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比如牙胶、磨牙环、咬咬乐等,经常清洁消毒。

4.喜欢烘焙的麻麻,可以自制磨牙饼干,营养可口,还能给孩子磨牙。

5.一定要把家里的危险物品收起来,每天收拾房间的时候,把小部件东西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防万一。孩子找东西的技能很厉害了,犄角旮旯的东西都能翻出来。

随着幼儿的发育,口欲期大多会持续到1岁或1.5岁,父母正确了解对待,孩子就能平稳顺利的度过口欲期。

如果家长仅是简单粗暴的制止孩子吃手啃东西,口欲期得不到满足和引导,极有可能会让口欲期延长,孩子好几岁甚至成年后,都还有吃指甲和吃手的不良习惯。


甜甜圈伐木累


企鹅故事国际早教www.penguinbaby.com为您解答:

当宝宝进入口欲期后,常常会有吃手、吃脚、打人等行为,很多妈妈表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今天小编就来说一说在宝宝口欲期妈妈该怎么做。这个时期的宝宝吃奶时,习惯含着乳头吃几口,接着又吐出来,喜欢用舌头去舔各种东西,而且总是喜欢把手或手上的东西往嘴里塞。


前几天带孩子去医院,看到一个妈妈抱着一个3,4个月的孩子,躺在妈妈的怀里,专注的要将手放到嘴里,试了好几次,成功了,顺利的吃着手。她妈妈看见了笑着对他说“不要吃手,不讲卫生。”一边说一遍把孩子的手从他嘴巴里拿了出来。孩子哭了,妈妈还在说,“宝宝怎么了,不舒服了吗?”然后抱起孩子边走边颠,嘴里说着宝宝不哭了。我想说,这位妈妈就是破坏了孩子的幸福感!

安抚奶嘴、牙胶都是满足宝宝口欲期的物件。特别是市面上的牙胶都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挑选几个,不要一次性拿给宝宝。因为宝宝对同一种牙胶或玩具的兴趣比较短暂,隔一段时间拿出一个交替使用,可以保持宝宝的兴趣。母乳的好处非常多,母乳的营养成分是配方奶无法比拟的,还可增加母婴之间的感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母乳喂养是满足婴儿口欲的重要方式!

当然,宝宝吃手的原因不止于口欲敏感期,还有的宝宝因为出牙期感觉硬和痒,需要一些外界刺激来缓解牙龈不适而吃手;还有的宝宝因为紧张、没有安全感而吃手;还有的宝宝因为缺锌而吃手……大多数宝宝都会自己顺利地度过这段口欲敏感期的,所以麻麻无需因宝宝吃手而担忧,如果想要提升宝宝吃手过程的幸福感,那我觉得应该从注意宝宝手部卫生开始。毕竟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麻麻要给宝宝勤加洗手,以免宝宝将细菌吃到肚子里去。

为了让宝宝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成长阶段,在0~1岁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成为懂得宝宝的心理需要、被宝宝信任的好妈妈。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不要对宝宝的口欲期发展进行干涉。


企鹅故事


关注“paopaoyuleyuan”公众号,或者加入“泡泡育儿群”,那里有专业的老师和热情的妈妈们,大家一起来为宝宝的成长加油!

说道口欲期,大家都知道宝宝是通过嘴来认识周围的环境,探索世界。但是,为什么是先用嘴来探索,而不是用手去抚摸呢?那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身体神经发育的顺序问题,人的神经发育是从内而外的,而我们的嘴部的神经要不四肢或是手部的蛇精发育更早更快,因而我们总是从嘴开始对外的探索认知。

小月龄的宝宝喜欢吐舌头或是吐泡泡

1-2个月的宝宝,口腔内的唾液腺开始分泌唾液,最里面的舌头非常的活跃,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到宝宝会经常的吐舌头,吐唾液,有时候甚至能够吐出泡泡来。

然后就是吃手

最初的时候,宝宝还不能确定自己身体以及四肢的关系,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也是从吃手开始的。通过吃手,宝宝逐渐认识到了手指手臂以及自己身体之间的关系,同事吃手也可以得到心理安慰。当宝宝安静的吃手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打断他,保护宝宝专注的吃手,是最早的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开始了小嘴尝万物

宝宝到了大月龄,手的灵活性逐渐的增强,可以自己拿住物体。无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拿在手里,首先就会往嘴里放。不仅是玩具、餐具、或是故事书,哪怕是垃圾桶、脏鞋子或是小石头,宝宝拿起来也会放在嘴里尝一尝,他才不管什么是能吃还是不能吃。

在宝宝1岁之前的嘴的探索的时候,如果不想让宝宝吃到不该吃的东西,那么妈妈要把这些东西收拾好,别让宝宝抓到了。但是有些时候,让他尝一下“百味”也不是什么坏事,宝宝通过尝试知道了不好吃,就学会了一个认知。

到了1岁左右,宝宝的四肢功能已经不断的完善,吐舌头吃手就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爬行走路的探索了。

只要顺应宝宝成长的规律,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情去探索,保护他的专注力,鼓励宝宝大胆去探索,对于宝宝的成长,就是非常有益的。


泡泡育乐园


口欲期的概念源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个性和情感发展是由“性欲本能”推动的,具体包括口欲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等,在每个阶段如果基本的欲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出现心理冲突,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心理疾病;另一方面假如过度满足孩子的欲求,又会因为“固着”而令孩子沉溺于特定的事情上而不思进取。



0-1岁宝宝的幸福感根本上来源于安全感、舒适感和成就感,妈妈爸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妈妈的怀抱、吸吮和家人的及时回应可以带给宝宝安全感,及时回应和满足宝宝,多抱抱,允许宝宝吃手和啃咬,都能让他们感到安全;但是半岁以后宝宝仍然拼命啃手就要小心了,需要多跟宝宝游戏才行;

2、 舒适既包括生理感受也包括心理感受,不强求宝宝多穿、多吃,顺应孩子的生活节奏安排饮食起居,无论游戏还是生活活动都适当地放慢速度,说话的时候多用高声调,避免突然和强烈的刺激……都可以带给孩子舒适感;

3、 小宝宝也有自己的思想,也需要成就感,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可以找到藏起来的玩具,自己还能把家人逗得团团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能干,可以影响环境改变世界,从而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因而妈妈爸爸要不断搞些花样跟宝宝玩,从他的情绪表现去感知宝宝够不够“嗨皮”(HAPPY)。

最后补充一下,弗老的理论影响深远但也受到一些质疑和挑战,然而让宝宝感到安全、舒适和快乐是所有专家和父母都举双手赞同的,所以可以适当看轻所谓口欲期本身,用心呵护宝宝并积极跟他们玩耍就好。


冯国强老师谈新早教


“口欲期”的概念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一岁以内的婴儿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

胎儿在子宫内也会吸吮自己的手指;初生的婴儿便会吮吸母亲的乳房、奶嘴,这是一种最初的吸吮反射;宝宝喜欢将周围见到的任何感兴趣的东西都往嘴里塞,作为一种学习、感知、自娱和自体享受的活动。

口欲期的表现

宝宝神经发育的顺序是从中心向外围开始,小婴儿的口周神经比手的神经发育更早,“口”对于2~5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是探索世界的工具,通过口来探索和体验周围的环境。

自己的手、身上穿的衣服、身边的玩具等,他们都爱用嘴巴去舔,去尝,并通过这种方式去认识事物。

这种情况通常要持续到宝宝1岁甚至1岁半的时候。

父母应该怎么做?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口欲期是宝宝的天性,也是必经过程,并非不良习惯,对成长有利,而不能盲目制止。而父母要做的是保护这种天性,并创造安全良好的环境。

尽情地吃手

4个月前的宝宝在吃手的时候,并不知道吃的是“手”,他在用口研究这个带着五个叉的东西。

这段时间,如果他吃饱了,玩够了,睡足了,他仍然要吃手,可以让他尽情的吃,以满足他认知的欲望。

家长要注意给宝宝清洁,勤洗手,留出口水及时擦净擦干即可。

保持玩具的干净卫生

给宝宝准备稍大一些、软硬适度、安全干净的玩具。

出牙期也可以用咬咬乐、磨牙环做替代品,这样既满足了口欲期心理需求,又有助于乳牙的萌出,还有利于语言发展。

口欲期何时过渡

一般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候,随着ta的快速发育,活动范围加大和兴趣的转移,通常可以自行纠正。

这个阶段家长要给宝宝讲述他吃的玩具是什么,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有什么味道,满足ta的好奇心;并多给宝宝提供游戏、户外活动、阅读等多种探索方式进行兴趣转移,能够有助于安全过渡口欲期。

粗暴干涉会有什么影响?

宝宝口欲期阶段家长仅用粗鲁或简单的方式制止孩子吃手,就会造成孩子在口欲期过后仍然吃手,吃指甲,啃脚丫,长大后出现贪吃,抽烟,喝酒,饶舌,唠叨等现象。

突然中断哺乳,宝贝的口欲被无情地剥夺,就可能导致宝贝将来习惯性咬人、咬坏东西与口头攻击或习惯性秽语等。

还有的宝宝“口欲期”过度延长,这是心理学上称之为“过度补偿”的一种心理现象,以后一旦遇到焦虑不安,孤独无聊的情况就会不自觉的吮指、咬物、咬唇等,并进一步发展为口腔不良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