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自战国初期以来,关东逐渐形成齐、楚、魏、赵、燕、韩六大强国,其中以齐、楚、魏、赵的实力最强,皆足以同秦国相抗衡。但是,六国的封建改革都远不如秦国彻底,内政不善,外交不力,长期相互混战,到战国末期时,基本情况如下。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一、魏国

其变法革新最早,在战国初期曾是称霸中原的强国,也是秦军东进的最大障碍。后因与齐国互争中原霸权,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都被齐国打败,元气大伤,从此无力抵抗秦军的进攻,经秦国近百年的打击和蚕食,损失了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到战国末期,仅保有大梁南北数十城邑,被迫不断向秦国割地求和。

魏安僖王在位34年,始终昏庸无为,一再排斥在诸侯中,颇有威望的信陵君魏无忌。信陵君曾率合众联军打败过秦国,但被安僖王解除了兵权,忧郁而死,致使魏国的政治更加昏暗。此后魏国的几个继承人也是依旧如故,苟延残喘而已。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二、韩国

韩国历来是七雄中较弱的一个,无力独自抗秦,几次配合魏军作战,都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到战国末期,仅保有都城阳翟及其附近的数十座城邑,处于秦国三面包围之中,没有什么实力可言。韩恒惠王长期在位,毫无作为,于公元前254年向秦国称臣,其后韩王安即位,亦唯仰秦的鼻息而已,其存亡的命运,完全取决于秦国对它的态度和秦国战略决策的需要。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三、赵国

拥有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西,内蒙古的部分地方,是战国末期关东最强的一国。军事上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后,战斗力很强,出现过赵奢、廉颇、乐乘、李牧等许多名将,曾多次挫败燕、齐、魏、秦和匈奴的军队。

但赵国的政治情况长期不佳,国君多昏庸,亲小人远贤臣,有良将却不能善用。赵孝成王时统御无方,长平之战临敌换将,四十余万赵军被奸,赵国元气大伤。接着又陷入同燕国的长期战争,几乎置秦国的危机于不顾,以至于大片领土被秦国占领。

悼襄王时,继续同燕国作战,并将名将廉颇赶走,使赵国更加衰弱。赵王迁时,仍继续同燕国作战,连名将李牧也被离间杀害,从而完全失去抵抗秦国的能力。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四、楚国

楚国自春秋时代,就是南方一大强国,常常争霸于中原。进入战国以后,进一步发展壮大,号称带甲百万。但其封建改革最不彻底,社会矛盾复杂,旧贵族势力占优势,政治腐败,因此国势不振。

楚怀王时期,受纵横家张仪欺骗,齐楚联盟被破坏,楚国陷于孤立。公元前312年两次攻打秦国,均遭惨败。公元前301年,齐、韩、魏、秦联军打破楚军于垂沙,从此楚国更加无所作为。公元前278年楚都郢被秦军占领,被迫不断东迁,国力越来越削弱。

到战国末期,仍据有江淮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是关东六国中,实力最雄厚的一个,但政治情况逾益不佳。考烈王时期,春申君黄歇专权二十余年,无奋斗自强之志,一再屈服于秦国,迁都于寿春,苟且偷安。幽王时期,时局动荡,春申君被杀。幽王死了以后,哀王即位,仅仅两个多月,就被自己的兄弟杀害而夺取王位。这时秦国,已经灭掉了赵魏韩等国,兵临楚国城下。而楚国毫无准备,处于涣散孤弱的状态。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五、齐国

齐国据有今山东地区,在战国中期很强,曾取得中原霸权,差点把燕国给灭了,又吞并宋国,是秦国在东方的一个劲敌。公元前284年,被燕、赵、魏、韩、秦五国联军打败,几乎亡国,从此一蹶不振。

到战国末期,在齐王建的长期统治下,政治极其腐败,重臣跟贵族不断被秦国收买,放弃合纵抗秦政策,大力与秦交好,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坐视五国被秦国一一消灭,束手待降。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六、燕国

燕国据有今河北北部和辽宁大部分地方。虽然土地辽阔,但远离中原,地贫瘠人稀少,一向为七雄中的弱者。到战国末期,在燕王喜的长期统治下,既不励精图治,又不合纵抗秦,而陷于同赵国无休止的战争,经常损兵折将,割城陪地。以致秦灭赵韩而兵临燕国国境时,燕国已经毫无抵抗能力。

战国末期,六国衰败到什么程度,秦灭六国已成定局

总之,战国末期形式的基本特点是,

六国皆弱,唯秦独强,秦灭六国而统一已成定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