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環江老百姓口袋鼓起來,生活樂起來

1月29日,河池日報第01版:要聞一版刊登題為《環江推行“文化活縣”系列報道之惠民篇——口袋鼓起來 生活樂起來》的文章,文中講述了環江文化惠民的點點滴滴,展現環江文化自信新風貌。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環江推行“文化活縣”系列報道之惠民篇——

口袋鼓起來 生活樂起來

本報記者 王月華 通訊員 覃靖庭 譚峰

春節臨近,好戲連臺。連日來,環江毛南山鄉成了歌的海洋。截至1月29日,7個鄉鎮辦了春晚,5個村辦了春晚。春節期間,還有30多個村屯老百姓也要辦自己的春晚。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雙樂屯,村民平時下田幹活,週末洗腳上田,穿上節日盛裝,載歌載舞,接待遊客,拿表演收入。在村前的荒地上,建起了戲臺、籃球場、文化中心,村口還有農家樂、停車場。68歲的老隊長韋金固見證了屯裡百姓從以前過“年關”到現在過“年節”的心態轉變。“以前過的是苦日子,只有到豐收時節,才會跳蘆笙舞;現在過上了好日子,文化娛樂成了生活常態。”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老百姓的口袋“鼓”了起來,文化需求自然愈發強烈。讓文化惠及更多老百姓,成為環江縣推行“文化活縣”戰略的著力點和落腳點。

文化設施不斷完善。在環江縣城區,民族文化廣場、毛南族新博物館、新建文化館、圖書館等一批展示毛南族品牌的文化場館投入使用,江濱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體育館、非遺展示館、毛南劇院等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預計今年初將全部投入使用;在鄉鎮基層,全縣12個鄉鎮已有10個鄉鎮建成了300平方米以上的鄉鎮文化站,共有農家書屋146個、屯級籃球場300多個;全縣148個行政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實現全覆蓋,各屯群眾自籌資金共1500多萬元建成屯級文化廣場51個。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文化人才枝繁葉茂。為進一步扶持民族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文化人才隊伍,環江從縣財政資金中劃撥經費,對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各類技藝傳承人每月發放8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補助金,激發各類文化人才的創新和創作活力。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文化志願者隊伍25支、業餘文藝隊196支、業餘體育隊106支、農村龍獅隊30多支,文化骨幹人才1500多人。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及元旦、國慶等傳統和法定的重大節慶日,環江縣各部門單位以及各鄉鎮、村屯積極開展文藝晚會、遊園活動、競技比賽等特色民族文體活動,精彩節目輪番上演。近年來,環江縣非遺中心每年深入鄉鎮、村屯、企業演出120多場,各文藝隊每年深入鄉村演出或到兄弟縣市開展交流活動60多場,毛南民歌演唱比賽、大型廣場民族歌舞表演、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民俗巡遊展演等活動也頻繁開展,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既活躍又豐富。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文化精品碩果累累。環江推動文藝創作精品化,貼切群眾生活,讓群眾喜愛,把文化戰線“出精品”與“出人才”有機結合起來,重點鼓勵和引導基層文化能人、民間文藝團隊成長,有意識地為基層文化人才提供鍛鍊和成長的平臺,著力培育基層文藝活動骨幹和帶頭人。該縣打造的基層群眾文藝匯演、廣場民族健身舞展示大賽等一批賽事活動,不僅是名副其實的百姓大舞臺,更是基層精品文藝節目的孵化器。

环江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生活乐起来

文化扶貧普惠百姓。環江採取“結對子、種文化”的形式,融合文化發展鄉村旅遊,力促貧困群眾增收脫貧。環江“五香”美食文化節、苗家摸魚節、蘆笙開封節、苗家篝火會等一批鄉村旅遊文化活動,成為提升鄉村旅遊品牌產業、助力群眾就業創業和經濟發展的引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