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中国有一类古物,属于小门类大喜欢。何谓小门类,是说这类古物范围非常的狭窄,在古董收藏鉴赏领域属于小品种。何谓大喜欢,是说这类古物雅俗共赏,知名度极高。

紫砂壶和宣德炉就分别是陶瓷类古董和铜器类古物之中的此类型。

宣德炉乃是一批始于明代初年宣德年间铸造的铜炉,当时属于皇帝命礼部制样,工部制器,以暹罗国进口的风磨铜为主要原料铸造的铜香炉。

由于这批铜香炉冶炼既精,款式典雅,所以从明朝开始就大量仿制。目前见到的北京首都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阿拉伯文回历景泰年的铜香炉,应当是可信度较高的最早的仿制品。此时距离宣德年不过20多年。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玩宣德炉必须读《宣德鼎彝谱》。这本书详细记录了明宣宗时期铸造宣德炉的详细过程和情况。虽说有学者认为其书可能并不是宣德本朝所著,但对于宣德炉研究而言,其内容还是相当翔实可信的。原因在于此书对于明代朝廷内部官署格局,冶金技术等各种极其专业知识的详解,非真知内幕者不能为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笔者博客寻找原文来解读。

明晚期江南文人治园的奢侈行为极盛,现在极为宝贵的黄花梨家具,就是明末万历时期开始在苏州地区流行起来的。当时叫做“小木家伙”,不叫花梨家具。伴随着文人大肆建造大屋和园林,以宣德炉为代表的文房用具极为流行,身价倍增。有证据表明,宣德炉,紫砂壶,细木家具(也就是后来的明式家具)在当时极为流行,堪称文人墨客的标准配置。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项元汴(1525—1590),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等,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监生,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工绘画,兼擅书法,精于鉴赏,辨别真赝,析及毫发,好制物。

他写的这篇《宣炉博论》也是宣德炉鉴定的重要文献了。

他说:宣庙官铸鼎彝,及今所存,真者十一,赝者十九。。。。殊不知宣炉之真者,其款式之大雅,铜质之精粹,如良金之百炼,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淡淡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理之间。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写此文的明末天启年间,宣德炉已经是真的少,假的多了。宣德炉确实属于宣德皇帝命铸的,款式极其高雅,铜质极其精粹,浑身珠光宝气,肌理之间宛若有一粒粒的金质小米和玉条痕。光泽莹润,极其雅致。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他又说:而今人不知宣炉铸铜之来历,讹以传讹,至以为宣庙时内藏火,藏中金银铜玉等物熔而为一,宣庙初命即以铸炉,此说谬也。夫金银铜玉,刚柔之质不同,其性也,则各不相入,岂能一熔即合,譬如民间偶遭回禄,或金银铜钱同熔者,付分金炉,可以各项销出,何况内府之变乎?

意思是当时的人不知道宣德炉的来历,都以为是宣德朝内府失火,内府所藏的金银珠宝等物融化成了疙瘩,所以皇帝命人拿来铸造铜炉。其实这种说法是荒谬的。金银铜玉,品性不同,民间如果遇到金银铜融在一起的,都知道拿给金匠用不同的温度可以分解开来,何况皇家内府呢?

这种说法今天还有不少一知半解的收藏者信以为真。玩古,需要格物致知。不去研究器物的本性和来历,不懂理化知识,就很容易详细一些以讹传讹的怪论,从而走入收藏误区了。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他接着说:宣庙当铸冶之时,问工匠曰:“炼铜何法,遂至精美?”工奏云:“凡铜经炼五、六,则现珠光宝色,有若良金矣。”宣庙遂敕工匠,炼必十二,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故其所铸鼎彝,特为美妙云。

听一位前朝老人说,宣德炉铸造的时候,皇帝问工匠要怎么样才能铸造得精美!工匠说,铜必须炼5-6次,才能现珠光宝气,好似黄金色。所以宣德皇帝命炼12次,一斤原矿才得铜四两,所以宣德炉特别美妙。黄铜色类黄金,乃是锌合金铜。古代又称愚人金。现在留存的部分黄铜炉,历史上就有人误以为是黄金所铸。或以为铜内掺入黄金有助于提升铜的颜色,其实铜的金色乃铜锌混合而成的颜色。

据《宣德鼎彝谱》记载,宣德炉有八炼,十炼,十二炼之分,并不是每个炉都是十二炼的。但宣德炉所用铜质极精,这是大家公认的。其实辨识宣德炉真伪,目前意义不大,什么样的宣德炉才有收藏价值,这才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按照古人的说法,款式典雅,铜质精纯,铸造极精的明清宣德炉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炉式如果能和《宣德鼎彝谱》吻合,款识接近于明宣德瓷器的款识,则收藏价值更高。

明代的宣德炉嘉靖之前,黄铜极其名贵,号称鍮石,仅次于白银。嘉靖之后,黄铜身价大跌,制钱都为黄铜所制。清代的铜钱全部都是黄铜,以雍正质量最次,铜四铅六,也就是铜的比例只占到40%,而锌和其他金属占到60%,基本上就是今天用来做灯具的锌合金了。

古代铜就是钱,钱就是铜!钱币中含铜的多少,就意味着国家法定货币的含金量。雍正时期,铜荒,皇帝下令不准使用铜器,现有的铜器都要拿来铸钱。所以,目前可见大量粗制滥造的宣德炉仿品大多是清晚期道光咸丰之后的事。融铜钱为炉是最简单也成本最低的仿制法。那些黄铜色,器表暗淡无光,多沙眼铸痕的伪器,基本上就没有多少收藏价值了。

项元汴说宣德炉!明朝人教你辨识宣德炉真伪!瓷器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分享真知识,传递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欢收藏和中国历史文化,欢迎关注瓷器鉴定真知堂!谢谢你的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历史文化和文物鉴定知识和图片,可以百度瓷器鉴定真知堂!去笔者博客寻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