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农夫也疯狂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在农村并不是所有农户都会给逝去的家人坟前立碑,这个可能与家庭富裕程度会有一定关系,一般村里有钱人就会有立碑讲究,而普通农户往往并不注重,只有坟头而已!而关于立碑时间,一般需要守孝三年之后才能进行立碑工作,三年内是不能扫墓添土的!而关于在坟前墓碑上会写哪些内容,一般会事先刻好坟墓中去世者的名字、身份和生卒年月日,以及立碑后人名字、安葬和立碑时的年月日等内容。由于立墓碑会有很多讲究,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至于题主说到的这几个墓碑上常见字眼,下面就结合我们这边农村的情况简单聊一下:



关于墓碑文字“故”:就是指逝世、离去的意思,也就是指坟墓里安葬之人!

关于墓碑文字“显”:也可以为“先”或“顯”,这其实是对去世之人是敬辞。例如“显考”是指先父,是对于去世父亲的美称,而“显妣”则是指先母,是对于去世母亲的美称!

关于墓碑文字“考”:也可以用“父”,一般是指坟墓中安葬的父亲。由于去世之人多为长辈,一般在墓碑上会加一些尊敬之语,以表后人尊敬长辈之意,因而,如果农户家的父亲去世后,往往就会在墓碑上称呼为“考”或“显考”。另外,亡故的男子也会加“公”或“府君”,这可能与传统观念中男人是一家之主有关系!

关于墓碑文字“妣”:也可以用“母”,一般是指坟墓中安葬的母亲。同样原理,为表示敬重亡故的长辈,如果农户的母亲也已经去世,这时墓碑上就会称呼为“妣”或“显妣”,同时,一般对于坟墓中的女子也会加“氏”或“孺人”。

如果一户人家的父母都已经过世,这时在墓碑上书写就会遵循传统夫妻关系中的“男左女右”,也就左尊右卑来进行排序!而对于逝者的生卒年月日,一般会刻在墓碑中榜的两侧,也会依照男左女右顺序排序,大多会将年月日都写齐全,以便后人能及时了解先人的情况,以便更好的写清家谱或家族传承!


而最后关于立碑人,一般会刻在墓碑的右边,也称为“虎边”,按理说坟墓主人的子女都应该写上,也会按照长幼尊卑以左尊右卑排序,如果子女中已有去世之人,应该要在名字上加框标注,以便后人能更好的识别了解!不过,有时候子女过多或有些后人不愿镌刻自己姓名,这时就可以刻上“子女敬立”、“叩立”或“百拜敬立”等文字方式也是可行的!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最近这些年,农村确实流行给先人墓前立碑。我爷爷奶奶是1994年去世的,前些年也立了碑。碑上用的是“显”。

如果你仔细看一下坟地的这些墓碑,确实如题目所说,有的写着“显”有的写的“先”,还有的写着“慈”。此外,还有“考”“妣”“讳”等字。这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规制,非常讲究,是不能乱用的。

碑文能透漏出很多的信息,懂得的人能根据碑文直到墓里埋葬之人的姓名、生卒年、家庭情况,去世时族人情况,立碑人与埋葬之人的关系等。

各地风俗不同,墓碑上所刻内容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同的字在不同地区代表的意思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南北差别大。

下面我们按照题目一个一个来说。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故去的意思。在古代“故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老朋友,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指死人。


这是对先人的一种敬称。后面一般会跟着父或母字,显父,显母。根据清朝学者的记载,这个“显”字在以前是写成“皇”字的,也就皇父,皇木。这并不是说其父母是皇帝皇后,而是古人对故去的先人的美誉,以示死者的尊贵。后来因为规定“士庶不得称皇”,就改为了显字。

我们会看到,有的墓碑用的是显字,有的用的是先字。这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先字是对逝者的尊称,显字则是对死者的美称。在有的地方,死者去世是父母、岳父母戒亡,且下有子孙才配用显字,一般的人只能用先字。


考/妣

这个也简单,考,指的是父亲,妣,指母亲。也就是说这个坟墓里埋的是立碑人的父亲或母亲。

除了考和妣,有些地方也会用严和慈二字,意思差不多。严指父亲,慈指母亲。严父慈母嘛。

此外还提现大家注意区别使用“讳”和“智”字。古人讲究忌讳,尤其是晚辈不能直呼长辈的名字,所以在立碑时提到长辈的名字也要作讳避处理。提到男性长辈名字时用“讳”,提到女性长辈名字时用“智”。如,公刘讳XX。


南京老張


别的地方我就不懂,我们这我就知道,显考,说明是老人好命,上面没有父母,下面儿孙满堂!死者男性,考!女性妣!至于故考,视为夭寿命,就是死者上面还有父母或者更大长辈的人还活着!女性为故妣,其他的也就不是很懂了!比如我爷爷墓碑写着显考21世文水郑公之墓!我奶奶写着显妣刘挽郑母之墓!我父亲去世时候因为爷爷还在世,墓碑写着故考22世建家郑公之墓!因为我当时我不懂,为啥上面不一样,有一天,问族里长老,才告诉我,也就是我上面所说!至于21世,是我们谱系传承,我们族谱从闽南郑氏开支鼻祖算下来,到我这40世!后来家族差点被灭族,跑出去三个,后来三个人又重新开枝散叶,我们称为二世祖,到我这23世!



野狼207


“故、显、考、妣”一般用于农村人的丧葬文化中,是对逝去祖先的一种尊称,体现出子孙后代对逝去祖先的一种尊敬和怀恋之情。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故”:指逝去的老人,农村人在墓碑和农历七月半给逝去的祖先烧纸钱的时候,一定是用“故”作为开头,这是一种尊称。这种民间的丧葬文化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祖祖辈辈就这样传承了下来,基本上全国统一。

♦“显”:在农村丧葬文化中代表“父辈”,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儿子或女儿给自己逝去的父母立墓碑或者烧纸钱,“【故】的后面就要用【显】”,这是一个辈分关系。如果孙子孙女给爷爷奶奶立墓碑或者烧纸钱,“【故】的后面就不能用【显】”,这又是另外一种说法,暂且不表。



♦“考”:指男性逝去的祖先,凡是男性祖先,在农村的丧葬文化中一律用“考”,这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的,代代相传,一直沿用至今。“考”在现代新华字典里可没有解释成性别,但在农村人的丧葬文化中,大家都默认了是对逝去祖先性别的区别。

♦“妣”:在农村的丧葬文化中,“妣”代表女性,不管是辈分高低,只要是女性一律用“妣”。在荣哥老家农村有这样一种说法,阳间男女分雌雄,阴间男女分考妣,“考”和“妣”就是用于对逝去祖先男女性别的区别,也是一种尊称。


农村的丧葬文化中不光有“故、显、考、妣”,还有一些特定的字词用于对逝去祖先的尊称,比如“曾、高、祖、岳”等等,这里就不再多讲了,那是题外话,在多说就和题目无关,跑题了。


山里优果


故、显、考、妣,就是代表:故去、显赫、先父、先母的意思。

古人之所以这样规定,之所以对故去的亲人如此称呼,而这种说法并非心血来潮,当然也不是无稽之谈,只要你耐心看完就会明白古人的大智慧与良苦用心。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丧葬礼仪永远是以逝者为尊,主流文化看齐,一个人无论身前功绩如何,死后儿女子孙总会尽力办一场风光的葬礼。

逝者的葬礼,但却是活人的盛宴,半亩方田,一块墓碑,叙写一生的故事,尽管是面子工程,但却不妨碍子孙们前赴后继,寻求祖先庇佑。殊不知自从他们离开那一刻,就与这个世界再无瓜葛。

一块墓碑,也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功名薄

  • “故”

有“故人”,也有“故事”,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曾经存在过,现在仅仅停留在记忆中,墓碑上的“故”,其实兼具两者的含义,既代表了逝者,也代表了逝者生平事迹,一切都随着他们的故去停留在终点。

这也是对死者死亡的至衷含蓄表达,远比“死”“亡”等字眼更受人欢迎。

  • “显”

显然,“显”比起“故”,要更有特殊性和深刻含义,毕竟逝者如斯,皆可用“故”,但故者并非皆可用“显”。

活着时人有高低贵贱之分,死后自然也有“故”、“显”之别,显更多代表“显赫”、“显贵”之意,以表示对逝者的尊称和敬称,有对死者生前功绩的肯定,和社会地位的认同。

就如同阴阳轮回,古人认为:生前的行为决定着死后的待遇级别,死后的世界也反作用于活人世界。当然常人并非不可用,而是由“先”谐音代替,但是它却与接下来的俩字密切相关。

  • “考”

单独说“考”,很多人不明所以,现如今大多被用来组合“考察”、“考究”、“考试”,但是在先前,祖先却用它代表“父亲”之意,而且历史悠久,足够追溯到《尔雅·释亲》一书中:“父曰考,母曰妣”。

这下有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呢,先别激动,其实除了“考”、“妣”,对于逝去的亡妻子,则由“嫔”称之。

  • “妣”

在这里代表逝去母亲的意思,当然为了更加明确的区分,古人通常会加前缀“先”字,“先父”、“先母”就是原型“先考”“先妣”演化而来,简单明了,当然根据这样的字眼,我们也可以直接判定立碑人的身份,与其逝去先祖,或者是亲人的关系。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后辈对于先祖的孝道,形式多种多样。

除了丧葬礼仪,但同时也忘不了对祖先颂德,无论生前是否显赫,但死后力求风光,当然因为贫富差距,也导致了丧葬礼仪,最终因社会资源多少,千差万别,但无一例外,都是表达了对先祖的深深敬意。

现如今物质生活的丰富,也让丧葬制度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为了节省土地资源,土葬已经逐渐被火葬、冰葬取而代之。

即使墓地在缩小,但是墓碑的空间还是足够,所以为了表达对先祖的思念,墓碑上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尽管可能不太明白墓碑上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含义,但也尽可能会花费代价,让整块墓碑看起来端庄肃穆,在具有高颜值的同时,也不失深厚的文化底蕴。


大国布衣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首先,这四个单字刻在墓碑上,都是一种对过世人的“尊称”,同样也是一种区分“称谓”的方法,刻什么,主要还是在于“主祭人”是谁,也就是主要是谁刻的碑的一种“主权”显示。

1.先说“故”:

这个应该挺好懂的,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意思是“已故”,通常放在最前面,比如“故先考,故先妣”等等,虽然,看起来有点“重意”,因为既然刻在碑上了,当然是已故了,其实没必要再加一个“故”字,但是,一般来说,加这个字,更显尊称。

2.再来说“显”:

这个“显”,其实是从古代的“先”,慢慢化用到现在,变成了“显”。

首先,“先”其实和“故”的意思也差不多,主要表示“先逝”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表示此人已经“去世”了。

但后来慢慢发展为“显”,则是类似一种后代对过世人的“尊崇”,像是宣传其的德行优秀,荫蔽后代等等,常见的就是刻“德显考、行显著”此类。

古代人讲究的是三不朽,大概的意思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三次立言”。

而一般家族,通常是难以“沾”上前两不朽的,所以,为了突显先辈的“功绩”,一般在“三次立言”上下功夫,比如宣传其“德行”,所以用“显”来赞颂先辈的德行“好”。

(其实,在古代,阶层等级极为森严,这个“显”字是不能乱用的,什么人,是什么身份,做了什么事,只有得到家族的认可,才能刻上什么样的前缀的,而现代,通常没这么严格,为了“面子”上好看,刻个“显”,显得有文化。)

3.最后说“考、妣”:

首先,这个两个字,其实说的是“父、母”,但其实在不同地方的说法,是不太一样的。

比如,通常大部分地方都会依循当地“规矩”,在墓碑上刻“先考、先妣”,或者是“显考”、“显妣”等,其实两种都可以;

但也有某地认为,如果父母先去了一位,墓碑上刻的就该是“先考”或“先妣”;

而如果父母双亡的话,墓碑上就应该刻“显考”、“显妣”。

再来,还有地方认为,如果父母一方在世,一方去世,是不可以立碑的,而有些地方则认为可以立碑,总之,还是因地制宜为好。

总结: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的意思分别是“故”:显示故去、逝去;“显”:表示德行,威望等;“考、妣”:就是“父、母”。

区别在于后代对先辈刻在墓碑上的尊称,称谓,以及“美好愿望”,比如宣传德行等。


长了鹿角的兔子


第一: “故”就是指去世的意思,也就是墓碑上常见的“已故”,表示子女对已故父母的尊敬。这个是罪常见的从古至今一直在延续使用的,而且农民在举行丧礼时都是比较注重讲究的,都会严格按照老一辈的传统进行,所以这也算是一种传统的延续吧!


第二: “显”,一般也会用“先”来替代,这个也是地区不同用法不一,而且不同地区所表示的含义也有区别。比如有的地区,如果木府当中有一位先去世,那么在墓碑上就会用“先”,如果两位两位老人都去世了,就会在墓碑上用“显”。在有的地区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显”字和“先”字分别代表美称和尊称,不过主要目的是颂扬自己父母的美好德行。在我国古代就有“德显考,行显著”的说法,因为一般家庭的父母是很少能写出出名的著作或为国建功,所以这样写,也只是为了能表达对父母德行的尊敬。而还有一种说法,在以前没有用“显”字前,用的是“皇”字。元代以后,因为考虑到只有皇族才可用“皇”字,所以在民间就不允许再使用“皇”字,但百姓又想表达对父母的敬意,所以就改用“显”字。


第三点: “考”和“妣”,在墓碑上还会经常出现“先考”和“先妣”,这分别是农民朋友为了表达对自己父亲或母亲的怀念之情。其实在我国,墓葬文化已经传承了2千多年,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受各个时期文化的影响,墓葬文化也经历了很多发展变化,而且地区不同,其文化也有差异。希望大家能了解这一民间文化,不要弄错。除此之外,大家也要清楚,说到底,这也是大家怀念亲人的一种表达方式,不要把它当成封建迷信来传播。


DinosaurVideo


这个问题其实是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单就人老去后,民间对逝者用的故,显,先,讳,考,妣等几字,不单是光用在墓碑上的。除了故字以外,其它几字均可用于卜告,请柬,文书,司程,牌位上的。加上故可用于墓碑上,其它地方均不可用故。

故:是指老人长辈逝者的尊称并早已安葬有年。显:可用于墓碑和牌位上,显字适用于老茔地,有先人在,父辈不可用先。是说明辈份亲疏的关系的。先:是指已逝去的所有长辈的讳称,如先祖,先祖父,先考,先考妣等,先是用于新茔地单称已逝父或母的。讳:是对逝者名字和称谓的避忌而而改称讳字。而用讳字必须右出一格方可。考者:指已逝的父亲之讳称。妣者:是指已逝的母亲之讳称。无论牌位与墓碑,若父逝可用先考,母逝可用先妣。父母同逝可称呼先考妣。墓碑同理,单用考与妣,合用先考妣。书写必是:

妣考

xⅹ讳

。考必在人的右首,妣在下首。

左边落字,必是孤子,哀子,或孤哀子泣拜或典立,父逝称孤子,母逝称哀孑,父母俱丧称孤哀子。冷丧也可以称大德望称呼儿辈。请柬称泣血,牌位称供奉,墓碑称哀立或敬祀。丧事与碑,儿女均为不孝男或不孝子。

余不再论。


福自福地來wjf


在农村,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有什么区别吗?

在农村的墓地中,我们常常在墓碑上看到“故显考某公讳某某、故显妣某门某太君之墓”这样的字眼。也有的没有“故”字,称为先考先妣或者显考显妣。其实,墓碑上的故、先、显等用法非常讲究,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要随意解读。下面,晏子就从这些字的意思及来历,说明一下用法上的讲究。

“考妣的词意及用法”

“故”也好,“先”也好,“显”也好,都是加在“考妣”之前的,是对“考妣”的一种修饰。所以,我们先要知道考妣的意思。

考妣,原指父亲和母亲,不论是否健在。《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成语有“如丧考妣”,说明考妣愿意即为父母,和去世无关。后来演变为专称去世的父母。《礼记·曲礼下》称:“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嫔,妇人有法度者之称也。”也就是说,父母去世称考妣,妻子去世称嫔。汉朝郑玄注释,“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於考也。 ” 意思是说,父亲抚养教育之女之德成,母亲相夫教子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相媲美,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时期家庭中父母的分工和地位,也反映了古人对父母的尊敬。

考妣词意的转换,应该和古人的谥法制度有关。古代达官贵人去世后常用一个字来评定其一生,称为谥号,普通的老百姓没有资格受谥。但是父母对于子女都是有功德的,出于对父母的感念,父母去世后,普通百姓也想模仿达官贵人们给父母弄一个谥号,于是“考妣”做为对父母的赞扬,就成了普通老百姓对父母的通谥,专指去世的父母了。

“故、先、显”的意思及来历

“故”,即故去之意,是对去世之人的一种讳称,直接说“亡”或者“死”,显得不雅和不庄重,所以,才会用“故”字代替。不过,墓碑都是给去世之人立的,所以这个故字用不用是不要紧的,加上这个字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大部分的墓碑中,直接说先考妣或者显考妣。而明清以前的老墓碑中,常常会发现这个字,说明古人树碑更讲究庄重,宁愿意思重复,也会加上这个字。

“先”,指先人,已经去世的人,在考、妣之前加一“先”字,也表示父母已去世。《简明古汉语词典》对“先”的解释中:“已故的,例:思厥先祖父”。所以,加先,直接证明是已经去世的前辈。古人用词讲究庄重和雅,“先” 是“亡”的讳称,又是一个敬词,所以在墓碑上加个先字,也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怀念和和哀痛之情。先考妣,是对已故父母的敬称。

“显”,有显示、显赫之意,用在墓碑上,取声名远播之意,是对去世之人的一种溢美之词。而显字用在墓碑上,是从皇字演变而来的。

根据清朝徐乾学 的《读礼通考》,古人在祖、考及妣之上,都加一个“皇”字,但元大德年间皇帝诏书改为“显”字,因为普通百姓不能称“皇”,虽然墓碑上的“皇”字的取义是美和大,但是皇帝身份显赫,不让普通百姓用“皇”,那么普通百姓只能改用“显”字。由此可见,墓碑上用“显”字,是因为皇帝干预,由“皇”字演变而来,“显考妣”,也是对已故父母的一种赞美,说明已故父母“德行昭著,声名远播”。

“先”和“显”不得乱用

先和显,一个是对已故父母的尊称,一个是对已故父母的美称,按说用哪个都是可以的。但是,古人其实是非常讲究的,因为古人的树碑方式和我们不一样,古人去世即可以树碑,而我们现在一般的规矩是父母都去世,且最后一个烧了三年,方可立碑。

古人对先和显的用法,最基本的讲究,就是看去世之人的亲人情况。如果去世之人前面没有尚在世的长辈,下面已经有了孙子辈,这种情况可以算做德行圆满,可以溢美了,所以用美称,称为“显考妣”。但是,如果去世之人去世时还年轻,前面尚有长辈在世,后面又只有儿子辈尚无孙辈,那德行还不圆满,立碑时只能称为“先考妣”。

现在,我们通行的一般是孙子为爷爷立碑,就是说给先人立碑时,去世的人已经有了孙子辈,这种情况下,去世的人前面一般已经没有了长辈,就不必用敬称,完全可以用美称了。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墓碑,一般都称为“显考妣”,只有在老墓碑上才会看到“先考妣”的字样。


齐东晏子


我是乡村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墓碑上刻字有着严格的规定,但现在的一些碑有些乱来。不过,就算是乱来,没有脱离大范围内的规矩。题主问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咱们就不扯太多碑文规矩了,只一下这四个字单纯的含意。

一、故和显是什么意思

我们在一些墓碑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组合:故显考、故显妣这类的。

我们想知道这样组合的意思,就先要知道单字代表的是什么。

首先,“故”这个字并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已故,而是亲近的意思。说明墓碑下埋着一位和立碑者非常亲近的人,这是个尊称前的形容字。

显的意思其实更类似于一种敬语,古代通假字也可以用“先”来写。比如很多人在墓碑下面一侧会用小字刻出墓中人生平所做事迹,这其实就是“显”的一种表示。

有人显示立功,比如那些国家重臣,他们有这个资格,也攀登到过那个高度。有人显示立言,这些大部分适用于那些文官和大学者,他们出过这样的著作。那普通人是无法立功和立言的,就只能去立德。

所以,农村墓碑上“显”的大多是主人生平一些琐碎事迹。

二、考和妣的意思

我们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某个人气急败坏和悲伤欲绝,这个成语叫“如丧考妣”。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就是看把这个人气什么样了,跟死了爹娘差不多。

考妣代表爹娘。

考是爹,妣是娘。

这下我们就能理解有些墓碑上的组合了,比如:故显考的意思就是亲近而有德的爹。故显妣的意思跟前面类似,只不过一个是爹,一个是娘。

我们仔细看这三个字的组合就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形容字,一个敬语,一个尊称。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来,墓碑可不是刻着玩的,这里面的讲究大了去了。

当然了,墓碑上字的组合非常多,代表的意思也各不相同,但跟题主的问题不符,咱们就不在这里展开说了。

总结:墓碑做为一种特殊的东西,里面有着深切的纪念意义,而且墓碑并不是只有现在的农村有,古代也有,城市也有,国外也有。总而言之,墓碑的意思就是介绍一下墓中人的生平,尽量用尊敬的词和尽量显示墓中人有德行的一生。

我是乡村黑嫂,一个有态度的农村观察者。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