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攝影單反相機怎樣才能拍攝出豐富的逆光畫面?有哪些小技巧?

Apple-King




拍逆光片,有些時候不能完全依賴於相機,得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這裡先說個測光的土法子--“手背測光法”。這個法子在不少的90年代前玩攝影的應該都會知道的。那時的相機的測光系統多為“紅綠黃”三燈提示。而測光表貴,測光板外出創作使用起來也麻煩。這手背式就順勢的取代了。方法簡單,就是將手背放到受光處,將鏡頭(相機不要設置成手動檔就可)對準受光的手背處進行半按快門測光(對焦不實也沒關係),記下取景窗裡的對應曝光值。然後採用手動檔設置好曝光組合(通常我會做個曝光補償-1,這是我的習慣並設為機子默認),進行拍攝。

拍逆光照會遇許多不同的情況,下面就圖片說說本人實踐中的處理。

1,主體處在大面積的黑暗背景中,且又無法接近(能接近就好辦了,直接走近主體測光)。如下圖

枝條處在路的對面山坡上中間隔著條山溝。一種方法可以用長焦端以點測方式確定曝光值。另一種方法,則是用“手背式”,因相距的有一定的距離,而受光葉子又小。因而選用了“手工法”。當然,每個人可以依自己習慣而為。

2,主體背景受光情況很好,這是拍逆光片最讓人喜歡的。只要依據主體受(高)光部進行曝光組合就成。

3,HDR拍攝,是處理畫面有太陽的逆光片最好的方法。(HDR的拍攝和處理方式就不再這展開了)。包括日出日落,當空太陽等。


(人像後來極少拍了,也就沒有圖例可示。不過,方式總是相通相近的)

處理逆光曝光的方式一定很多,也一定會有許多其它巧方式。這裡只是想說明:靈活的運用測光方式,逆光拍攝並不難。這是真的。


閒人小攝fjsm


對於許多愛玩攝影的朋友來說,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是拍照的好時間,我們生活中,每一刻的光源都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每時每刻的光源都是奇妙美麗的。不光有順光,測光,還有逆光,逆光是一個大多數人接觸比較少的光位,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顯得比較神秘。它的神秘感往往是它最吸引人最美麗的地方,下面我就來詳細說說逆光下應該如何拍照。

先來說說相機的設置吧。單反相機主要需要設置的幾個選項有光圈,快門速度,感光度,白平衡。我來逐個說說。拍攝逆光照片如何選擇光圈的大小呢?我個人認為在拍攝大場景的全景逆光照片時使用小光圈,使圖片做到幾乎全清晰。在拍攝局部的逆光特寫時。用大光圈,增加景深效果。快門速度的設置在逆光拍攝時,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不要過慢,使得圖像不清晰就可以,30分之以秒以上的快門速度就可以做到影響比較實。感光度看當時的光線情況,如果光線過暗,我們要提高感光度增加快門速度。單反相機感光度在2000一下噪點都是可以接受的。白平衡可以選擇自動的。

再來說說對焦點的設置,單反相機在拍攝逆光照片時,可以手動選擇對焦在亮部還是對焦在暗部。對焦的位置不同,拍出照片的效果也不同。對焦點在亮部時,整張照片亮部細節豐富,暗部很黑,是一張剪影的效果。對焦點在暗部時,拍一張人像,拍出的效果亮部過曝,有光暈,使人有一種仙氣滿滿的感覺。對焦點的不同,拍出的效果不同,如何讓=選擇還是要根據實際的場景需要。

再來說說逆光的光源位置選擇。逆光的光源位置可以出現圖片中的任何位置,可以被主體擋住,出現光暈的效果,也可以完全獨自出現在一角,出現的位置不同,意境不同,就像上圖一樣,男孩背靠光源,給人一種陽關活力滿滿的感覺。再往上一張圖片中完整出現的光源,使得整張招牌你出現了一些厚重感。所以具體出現的位置還要自己體悟,根據實際場景應對變化。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逆光拍攝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一下我的頭條號哦,更多的攝影知識分享給大家。


攝影講習所


逆光會導致拍攝主體和背景之間出現強烈的光比,超越相機感光元件對畫面明暗度的容納能力,從而出現背景過曝或主體曝光不足的現象。

如果不是希望獲得如圖這樣類似剪影的效果,就必須對主體補光。

補光最常用的器材就是反光板:

具體到操作上,如果是拍攝人物,一般以人物臉部為主進行測光。一般選擇中央重點測光,有的情況下也可以點測光,並設置點測聯動,對焦測光一次完成。



如果是逆光拍攝風景,一般不會出現特別的曝光問題,選擇矩測光就可以,但是要特別注意畫面出現炫光:

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改變一下機位或角度,使入射光線相對角度變化一下就可以解決了。當然,如果希望保留炫光效果就另當別論了。

具體拍攝中還可能遇到一些特別的情況,但只要調整好曝光,逆光片子一般不會有大問題。

以上回答希望有所幫助。


凡客視語


逆光拍攝。一般都會理解為直接對著太陽進行拍攝,或者直接對著燈光拍攝才叫逆光。其實所謂的逆光是看光線,根據光線來拍攝,不要只是想到的物體,應該注意光線變化,可以根據光線拍攝也可以完成逆光。拍攝逆光一般都會追求帶有光斑的效果。而產生的光斑也多種多樣。基本常見的就是圓圈泡泡形還有不規則的菱形。你光一般也分為正逆光和側逆光。太陽出現在畫面當中,那就是正逆光,如果畫面中沒有太陽,那自然就是側逆光。

最簡單的拍攝手法就是直接對著太陽進行拍攝。當然在進行拍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觀察太陽的位置,因為在一天當中太陽會隨時進行變化的。如果選在正午時分提醒拍攝的話,這時候光線較硬,那麼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用俯角進行拍攝或者低角度進行拍攝。當然我們不推薦進行政府十八進行拍攝一般推薦上午或是下午在太陽斜射的時候。在進行拍攝會相對簡單許多。徹底光拍攝。不是說把太陽放到一邊就是側逆光。不管是如何拍攝,只要是不將太陽裝入鏡頭,那就是屬於側逆光。拍攝逆光要減光,不然照片一定會過曝。


濟南攝影師麥兜


逆光拍攝和鏡頭選擇沒有直接關係,要採用怎樣的拍攝技巧,主要取決於攝影師的拍攝意圖,核心是測光和補光:

一、逆光風光:矩陣測光

如果沒有需要特別強調的主體,逆光風光采用矩陣測光即可,一般不建議點測,否則很容易導致背景過曝,損失細節:

二、逆光剪影:對圖像亮部點測

如果要拍攝逆光剪影,只要對畫面亮部進行點測即可:




具體位置可以依據拍攝效果自行選擇(小-k),測光點不一定是光源本身,有時選擇光源附近較亮的部位反而有利於在確保剪影效果的前提下,保留一定的光影層次(攝-影)。

三、逆光人像:對人物面部點測

1、不補光:人物面部正常曝光、背景過曝

逆光人像光比大,容易拍出大黑臉。如果不補光或沒有補光條件,可以對人物面部進行點測,確保臉部曝光正常:



注意,這種情況下背景會過曝,當然有時攝影師也會刻意追究這種效果。

2、補光:人物背景同時正常曝光

要確保人物和背景同時正常曝光(小-k),原則上要對人物補光(攝-影),補光可以用閃光燈,也可以用led燈棒;還可以用反光板或者泡沫板:





四、小k提示和建議

1、測光和補光是拍好逆光作品的關鍵,特別是要注意點測光的應用。

2、在補光問題上,要注意控制光線的強度和硬度,如果使用閃燈,最好加裝柔光罩。如果不補光,建議使用raw合適拍攝,對後期暗部提亮有好處。

愛攝影、愛生活,致力打造最具價值的攝影自媒體。歡迎關注“小k印像”,瞭解更多攝影常識和技巧,共同學習進步🙏


小k印像


在今日頭條寫過一篇文章,文章中講過攝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在拍攝過程中會遇上一些“光位”(如:順光、側光、逆光)。不同“光位”拍攝出來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也說到了逆光拍攝的幾個小技巧。

技巧一:逆光拍攝 逆光拍攝,也可以理解為與光源正對著拍攝的方法。也就是把主體揹著光源拍,不要只想到太陽光,記住是光源喔。利用好逆光能拍出另一種味道的效果。



技巧二:拍攝影子 有光就有影,影子有時會讓整個畫面增加趣味。也給閱讀者更大的想像空間,利用光和影讓照片更加的吸引讀者。在進行逆光環境下最好試一試手動對焦。



技巧三:拍攝反光面 利用生活中例如玻璃、鏡子、水面有反光特質的東西,我們可以利用它反光的特質,把反射面充滿整個畫面,這是一個很好的拍攝手法。


技巧四:利用鏡頭的光暈 鏡頭的光暈,利用好這個“缺點”。可以替照片加上一個特別的感覺。每支鏡頭拍出的光暈也不同,拍攝時注意光的角度,拿自己的鏡頭試試看看效果,掌握它的規律了。


技巧五:利用逆光拍星芒 作品中有“星芒”效果這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了。其實在太陽下拍攝也可以。在逆光下也很常見,只需把光圈調小(F10 以上),然後利用畫面中能照射光的“縫隙”。這樣便可以利用逆光,通過這個表達手法了拍攝出“星芒”了。
以上是分享關於逆光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大家喜歡。小編碼字真的不容易,那就動動手給該文章點個贊吧。或敬請持續關注個人頭條號有不一樣的精彩文章。


手記坊


如何在逆光下拍攝清晰的照片?這是很多攝影新手都會有的問題。

下面我就來說說在逆光下怎麼拍出清晰的照片吧!

一,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是一個很重要配件,遮光罩屬於鏡頭光學系統中的一部分,我們的鏡頭是多塊鏡片組成的,每一塊鏡片有兩個反射面,貳一直鏡頭存在幾十個反射面,在逆光或者側逆光的時候多個反射面會互相干擾從而形成光暈。光暈會使畫面的色彩變的暗淡,或出現耀斑,有時候拍攝的照片會有一層薄霧,實際上就是沒有使用遮光罩造成的。


二,測光模式

我們在拍攝逆光的時候一般會把測光模式改成點測光模式。針對主題使用點測光模式,這樣就可以保證主體曝光正常。

三,補光

我們可以使用閃光燈,或者反光板,針對主體進行補光,減小光比從而保證畫面清晰。


四,避開直接拍攝

當拍攝逆光的時候我們避開陽光的直射,從側逆光進行拍攝,這樣既能讓畫面中的光比減小一些也也可以拍到更豐富的細節。


五,包圍曝光

應為在逆光的時候光比都是很大的,因此我們使用包圍曝光,(包圍曝光即拍攝多張曝光曝光不同的圖片合成一張曝光正常的圖片)



定格影像


如何在逆光下拍攝清晰的照片?

如何在逆光下拍攝清晰的照片,這個有以下幾種辦法。


第一種,對主體測光。

這種就是單張直拍的方法,用對主體測光的方法,保證主體曝光正常。


第二種,對主體補光。

這種方法就是平衡光比,可以讓主體及背景都曝光正常,用反光板或補光燈對主體補光。


第三種,用包圍曝光。

包圍曝光法就是HDR,可以機內合成,也可以後期合成。具體拍攝時打到高速連拍上,曝光補償正負一到三檔左右。然後連拍三張,欠曝一張,正常一張,過曝一張。

最後合成一張逆光完全清晰的照片。


頭條號:紫楓攝影后期教學,專注於攝影及後期教學二十年,用簡單明瞭的方式講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歡迎關注,查看大量系統化、系列化的教程!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這實際上是一個測光和補光問題,如果測光不準、曝光不準確,結果你也說到了,色彩很暗淡,而且不清晰。

逆光最大的問題就是光比大,主體在陰影裡,很容易曝光不足。

測光

逆光時,再使用平均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就不太合適了,最好的測光方式就是點測光,點測光對著哪兒?是主體嗎?NONONO,很多人都以為對著主體測光,那樣測出來的數值來曝光,背景是慘白一片呀!點測光是對著背景亮處測光,讓亮處曝光準確,而主體則是根據需要,進行補光!

點測光時,如果半透明狀的主體,可以直接對著主體測光,無視明亮的背景,但最好調整下角度,讓主體或前景進行遮擋一下。

點測光時,要以亮處為準,讓背景不至於曝光過度。但對焦肯定是要以主體為主(多說一句,像點測聯動的,要先測光,再對焦,分兩步走)。至於主體,可以像上圖拍成剪影效果,無需要採取其它補光措施。

補光

通過補光的方式提高主體亮度,是逆光拍攝的主要手段。補光方式有反光板、傘燈、閃光燈等,現在使用HDR等後期處理也很多。像人像攝影,打燈的、舉板的、化妝的、服裝的,沒幾個助理肯定搞不定,作為我們愛好者,就不討論這個了,說一下閃光燈補光吧。以前我也經常用閃光燈補光,但閃光燈即使加了柔光罩也讓人覺得光線太硬,然後又嘗試過側位引閃,效果還行,但又得需要多帶架子,總之不方便,好在俺不怎麼拍人像。HDR,一般相機有這個功能,不再多說了,最後說一下後期提亮主體。

後期提亮主體有兩種方法,一是兩次曝光,一次以亮處為準曝光,一次以暗處為準曝光,後期通過軟件合成;二是曝光時讓亮處稍過,後期再對亮處往回拉,對暗處往上拉,目的就是縮小光比,讓光影適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亮處過太多,那樣就拉不回來了,沒了層次。

逆光,還是拍成剪影好處理一些,哈。


南方之南


(《混合燈光》——平板拍攝,使用點測,對準日落時,最亮的上部的雲測光,拍攝的結果)

拍攝逆光照,大多選擇在早晨太陽剛出地平線或在日落前拍攝。拍攝逆光照,個人認為還是多以烘托被攝主體為目的。大面積使用逆光拍照,難以實現色彩層次的豐富,因為,光線的反差比較強烈。過去按膠片來說,牽涉到膠片的寬容度問題很難把控。現在的數碼相機所使用的感應器分為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和電荷耦合器件(CCD)兩種。和膠片相機所不同的時,數碼相機沒問世的時候,要想拍照,首先你需要擁有相機,然後,選擇你所需的膠捲,比如,黑白,彩色,正片,反轉片等。現在使用數碼相機,就不同於膠片相機了。你在決定購買相機時首先考慮的是數碼相機的圖像感應器。因為數碼相機的成像質量和圖像的清晰銳利也是由圖像感應器決定的。通俗的說,當你買好了數碼相機,就不會像膠片相機那樣,還有可以選擇膠捲的餘地。當然,你也可以根據光照條件,選擇提高和降低感光度,當你使用過高的感光度拍攝時,另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就會出現,那就是“噪點”。。。。。。

攝影單反相機要想拍攝出豐富的畫面,可以對被攝物體做適當的補光,大的場景,可以嘗試使用大型燈光,拍攝普通的人物攝影,反光板或閃光燈就能解決。另外,如果拍攝日出或日落的圖片,想得到一張曝光相對準確的圖片,這裡告訴大家一個不是秘密的小技巧,拍攝前,先對著太陽旁邊一點進行測光,而不是對準太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