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眾所周知,朱德是中國十大元帥之一,居位榜首。也是近代史上中國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政治家和軍事家,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造和領導人之一,他的一生為新中國的創建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業。朱德也有著謎一樣的人生,他的革命事業和人生履歷。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朱德

據有關資料記載,朱德一生總共有六次婚姻,每次婚姻都不盡相同,有些甚至有著天壤之別,或平平淡淡,或風起雲湧,或笑裡藏刀,是同志,是戰友,或是伴侶,也有犧牲和甚至是背叛。這對於大多數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是無法想象的。

朱德的第一次婚姻,在1905年,19歲的朱德和劉姓農家姑娘結婚,是包辦婚姻,還是自由戀愛,現在已無法考究,也可以說這是謎一樣的初婚,在歷史當中逐漸埋沒。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1923年,朱德(前排右起)和部分留德人員賀治華,鄭太樸...

第二次婚姻在1912年,朱德和師範學校的學生蕭菊芬結了婚,蕭菊芬在當時思想進步,對維新運動和革命有著深刻的認識。這是一樁自由戀愛的婚姻,婚後蕭菊芬給朱德生下了一個男孩,但是好景不長,於第二年,不幸生病去世,留下了剛滿1年的孩子。生前朱德對她無話不談,視他為知心朋友。但由於妻子過早的離開,幼年喪母的嬰兒給朱德一個很大的人生問題,是自己撫養還是託付給朋友撫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就有了朱德的第三次婚姻。這次婚姻可以說是羅曼蒂克的初端。在蕭菊芬去世之後,朱德有一位朋友的妹妹陳玉貞,受過教育而且,思想先進,並參加過辛亥革命,為人知書達理,溫文爾雅,是典型的中國現代女性。在他的朋友朋友的撮合下,朱德和陳玉珍一見鍾情,兩人有相同的愛好,無話不說,不久便結了婚。但在1922年的夏天,朱德決心尋求革命道路,毅然投身於革命浪潮中,離開了妻子。現實的殘酷,在朱德起義後不久,他的妻子陳玉珍和年幼的兒子不幸被政敵所殺。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朱德和蕭菊芬

第四次婚姻是朱德赴德學習前,認識的一位女中教員賀治華,四川開江人。受過高等教育,擅長交際,精通英德兩種語言,又漂亮聰明。在1922年,朱德隨他赴德留學,兩人就開始了同居生涯,此後在1926年,朱德的第一個女兒朱敏在莫斯科誕生了。同年朱德為了楊森的統戰工作,被叫回國處理事務,他的妻子賀治華和女兒卻留在了蘇聯,之後賀志華又讓其妹妹把朱敏接回成都。然而在蘇聯暫居的她之後不久便於從法國赴蘇聯學習的何家興發生了關係,之後便同居,從此紅杏出牆,結結實實的給朱德扣了一個綠帽子。

之後,她們兩個回國,背叛了朱德的追求,為了自己的信仰和想要的生活方式,提出條件3000美金和去德國的護照,賀治華向租界巡鋪房告密,羅亦農不幸被鋪英勇就義,如果此時鄧小平不晚來個一分鐘,那結局就不堪想象,鄧小平就此躲過一劫。此事一出,中央決定秘密組織鋤奸隊想處死叛徒賀治華和何家興。結果何家興被當場用槍打死,賀治華因躲閃及時,只被打瞎了一隻眼睛,躲在床下逃過一劫。不過她在抗戰期間終究去世,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紅圈中為賀治華

朱德的第五次婚姻,是在朱德回國後,率領的工農革命軍第一師,攻打了來陽古城,之後佔領湖南耒陽。人們爭相報喜。其中一位女宣傳員長的高高大大,眉清目秀,又透入著好爽之氣,她就是伍若蘭。而且她寫了一手好字,被朱德相中。兩人想見頓生好感,交流之中帶有濃濃的愛慕之意。在一番接觸之後,朱德熾熱的心裡安奈不住對伍若蘭相見恨晚的好感,提出了要其做妻子的要求。伍若蘭深知於朱德為伍困難重重,而且隨時都有掉腦袋的危險,但她卻態度異常堅定的接受了。

結婚之後,伍若蘭苦練槍法,於朱德並肩作戰,不畏艱險,成為了軍中赫赫有名的“雙槍女將”。但在1929年國民堂在一次圍剿井岡山的戰役中,為了掩護朱德,不幸受傷被俘虜。在敵人的嚴刑拷打,軟硬皆施的審訊下,依然不為屈服。最終敵人在一切都無濟於事的情況下,殺害了伍若蘭,砍頭示眾,頭顱被懸掛在長沙街頭。她的死與其說是忠於革命,不如說是忠於愛情,也可以說是超乎常人想象下的最崇高偉大的革命精神。她的犧牲給朱德造成了無法想象的傷痛,但朱德是一位善於化悲憤為力量了偉人,也許只有經歷了這種切膚之痛,才給朱德造就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力量源泉。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朱德於伍若蘭

朱德的第六次婚姻,是在伍若蘭就義之後的年底,認識了比他小26歲的貧農的女兒康克清,於3月結婚。康克清小時夠被賣作童養媳,一直忍飢挨餓,在十分艱難的環境下生活,練就了她的一身強壯體魄。朱德很喜歡康克清,認為她是部隊下成長起來的革命姑娘。儘管年齡相差很大,但兩人是真誠相愛,互相照顧,以同志,戰友的方式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也從來沒有鬧過離婚。在戰士的眼中,康克清有著異常堅毅的性格,即使在艱難的長征過程中,從不叫苦叫累,甚至無微不至的照顧傷員。又因為她樸實誠懇的農民性格,很容易感染感動周圍的人,所有見過她的人無以不喜歡不信賴的。

正因為康克清這種和他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又身體結實勇於吃苦耐勞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彼此,所以康克清陪朱德走完了最後的人生。

朱德6位妻子,一位為他拋頭顱,另一位卻是朱德的奇恥大辱

朱德與康克清

朱德的人生輝煌,艱辛和耐人尋味。他的6段婚姻各有千秋,猶如一壺美酒的醞釀,從乾澀到淋漓心扉的過程中,總有不同的感受和味道。但是他帶給後人的感覺就是那種如痴如醉。同時讓我們也意識到和平年代的來之不易,多少熱血為之拋灑,多少革命先驅用手中的槍揮寫輝煌,用流逝的愛情創造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