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三晉定山西:韓趙魏與山西地緣關係圖-

如果按照山河方位命名,山西省是這樣一個區域:河東(黃河東岸),陰南(陰山以南),太西(太行山以西),中北(中條山以北)。但是,除了河東充當過山西代稱,其他都沒有叫起來。除了方位準確,區域命名還要考慮語音美學等複雜因素。所以一個簡單的地名並沒有那麼簡單。

作為中國人,你真的知道各省區得名的真相嗎?

比如,“山西省”為啥叫“山西”?即使是山西當地人,也存在著認識上的極大誤區,甚至以流傳的“定論”為定論,乃至成為口口相傳的“常識”。

恰有一文,名《山西省的由來》,為考古專家、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撰寫。今徵得張焯先生同意,特刊於此,以解國人不知“山西”之惑。

山西,舊稱 “山右”

作為省級行政區的稱謂《辭海》曰: “因在太行山之右 (西)得名”。但是,這僅僅屬於一種“想當然”式的結論。如若再問,那麼“山東”呢,疑竇會馬上出現,《辭海》所謂“因在太行山之左(東)得名”。明顯不妥,因為若以太行山而論,真正意義上緊鄰太行山,而堪稱“山東”者,其實是今天的河北地區。那麼,山東最終變成了今山東省,主要是行政區劃變遷所致,而非完全的地理定義。

看似簡單的名詞背後,可能隱藏著複雜而難言的信息,我們特邀學者張焯先生撰文,以正本清源。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山西在中國的地理位置-


1

山西作為地理概念,起初專指關中,

後來也被用指太行山以西地區

山西名稱的出現,大約始於戰國。

當時,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雄,秦與六國有關山之隔,關謂函谷關,山曰崤山,遂有關東、關西(關中、關內)、山東、山西之稱。《史記》卷40《楚世家》曰:“蘇秦約從山東六國共攻秦,楚懷王為從長。至函谷關,秦出兵擊六國,六國兵皆引而歸,齊獨後。”從,即“合縱”也。《史記》卷130《太史公自序》載楚漢之爭時,“蕭何填撫山西。”填,乃“鎮”也。而《漢書》卷69《趙充國傳》班固“贊曰:秦漢已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何則?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備,髙上勇力,鞍馬騎射……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

因此,清顧炎武《日知錄》卷31《河東山西》曰: “古之所謂山西,即今關中。”

山西作為太行山以西地區的稱謂,始見於北朝,偶見於隋唐。《冊府元龜》卷622《忠節》記北魏末,“裴延雋拜太常卿,時汾州山胡恃險寇竊,正平、平陽二郡尤被其害。以雋兼尚書,為山西道行臺節度、討胡將軍。”按:汾州、正平、平陽,分別即今山西離石、新絳和臨汾。《北齊書》卷22《盧文偉傳》雲:“族人勇,字季禮……爾朱滅後,乃赴晉陽。髙祖署勇丞相主簿。屬山西霜儉,運山東鄉租輸,皆令載實,違者治罪,令勇典其事。”

晉陽,亦稱幷州,即今太原,時為東魏大丞相高歡的霸府所在。《北齊書》卷11《安德王高延宗傳》曰:“後主將奔晉陽,延宗言:‘大家但在營莫動,以兵馬付臣,臣能破之。’帝不納。及至幷州,又聞周軍已入雀鼠谷,乃以延宗為相國、幷州刺史,總山西兵事。”東魏北齊都鄴(今河北臨漳),疆土跨太行兩側,山西、山東 (指今河北)遂成熟語。隋大業 “十一年,煬帝幸汾陽宮,命高祖往山西河東黜陟討捕。” (《舊唐書》卷1《高祖紀》)。 《舊唐書》卷200下《黃巢傳》雲:陳州刺史“趙犨求援於太原。四年二月,李克用率山西諸軍,由蒲、陝濟河,會關東諸侯,赴援陳州。”

需要說明的是,唐代設置河東道,以太原為首府,轄區囊括今天山西省全境,但史書中的“山西”仍多指關中。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雄關遍地的三晉大地:山西關隘分佈圖-

2

遼代,山西成為西京大同及其以北地區的稱謂

契丹建國朔漠,後得幽(今北京)雲(今大同)十六州,仿唐五京制度,將全國劃分為上京(治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京(治遼陽府)、中京(治大定府,今赤峰寧城)、南京(治析津府,今北京)和西京(治大同府)五個道。

西京道,地處西南,相當於今天雁北、張家口和內蒙古中部地區。西跨黃河,與西夏接壤;南界恆山,與北宋對峙。進而,因在大興安嶺、大馬群山、太行山一線以西,與東部四京相隔,遂有“山西”之稱。

然而當時“山西”的範圍不止西京,亦包括上京道的嶺西地區(含今蒙古國)。對此廣大區域,遼朝在西京道設立西南路招討司(治豐州,今呼和浩特東),在上京道設立西北路招討司 (治今烏蘭巴托西),統領諸部族騎兵,捍禦邊疆;遇事,設“山西兵馬都統軍司”,總統二路邊防。在財賦徵管方面,設“山西路都轉運使司”於大同。從此,賦予“山西”新的地理概念。

《遼史》卷9《景宗紀下》載保寧十一年(979)宋太宗滅北漢而引發的戰爭:三月“己丑,漢復告宋兵入境,詔左千牛衛大將軍韓侼、大同軍節度使耶律善補以本路兵南援……九月己卯,燕王韓匡嗣為都統,南府宰相耶律沙為監軍,惕隱休哥、南院大王斜軫、權奚王抹只等各率所部兵南伐;仍命大同軍節度使善補領山西兵分道以進。”

據此,知大同軍節度使所統“本路兵”即“山西兵”。

再如卷11《聖宗紀二》載統和四年(986)宋遼西京爭奪戰:“三月甲戌,于越休哥奏宋遣曹彬、崔彥進、米信由雄州道,田重進飛狐道,潘美、楊繼業雁門道來侵……庚辰,寰州刺史趙彥章以城叛,附於宋。辛巳……順義軍節度副使趙希贊以朔州叛,附於宋……丁亥,以北院樞密使耶律斜軫為山西兵馬都統……彰國軍節度使艾正、觀察判官宋雄以應州叛,附於宋……夏四月……辛丑,宋潘美陷雲州……五月……詔遣詳穩排亞率弘義宮兵及南北皮室、郎君、拽剌四軍赴應、朔二州界,與惕穩瑤升、招討韓德威等同御宋兵在山西之未退者……秋七月……宋守雲、應諸州者,聞繼業死,皆棄城遁……八月……己未,用室昉、韓徳讓言,復山西今年租賦。詔第山西諸將校功過而賞罰之……惕隱瑤升、拽剌欻烈、朔州節度使慎思、應州節度使骨只、雲州節度使化哥、軍校李元迪、蔚州節度使佛留、都監崔其、劉繼琛,皆以聞敵逃遁奪官……冬十月……政事令室昉奏山西四州自宋兵後,人民轉徙,盜賊充斥,乞下有司禁止。”

文中所謂 “山西四州”,俱屬西京,其民隨宋軍南遷,見《宋史》卷5《太宗紀二》: “五月……潘美還代州。徙雲、應、寰、朔吏民及吐渾部族,分置河東、京西。”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大同可算“山西”的源頭,你知道嗎-

3

金代及蒙古國時期,山西範疇縮小,

先則指代西京,後則專指大同

女真金朝滅遼,又滅北宋,疆域南擴至淮河一線,定都燕京(時謂中都)。承襲遼朝故實,五京依舊,但改“道”為“路”。得北宋之地,將河東路分析為二,河東北路治太原府,河東南路治平陽府;改京東東路、西路為山東東路、西路,山東行政區雛形從此確定。

較遼代而言,金代“山西”的範圍逐步縮小,一是蒙古族崛起,蒙古高原脫離所有;二是西南、西北招討司所統“山後諸部族”,均回縮至西京境內。因此,山西成為西京路的專稱。

《金史》卷46《食貨志一》記:太祖“天輔六年,既定山西諸州,以上京為內地,則移其民實之……七年,以山西諸部族近西北二邊,且遼主未獲,恐陰相結誘,覆命皇弟昂與孛堇稍喝等以兵四千護送,處之嶺東,惟西京民安堵如故”。

按:山西契丹舊部東遷後,西京的主體地位加強。此前,北宋與女真共謀攻遼,約定燕雲之地歸還宋朝。《金史》卷3《太宗紀》曰:天會“二年春正月……甲戌,西南、西北兩路都統宗翰、宗望請勿割山西郡縣與宋,上曰:‘是違先帝之命也,其速與之。閏三月,“宗翰復奏曰:‘先皇帝徵遼之初,圖宋協力夾攻,故許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後,請加幣以求山西諸鎮,先皇帝辭其加幣。盟書曰:無容匿逋逃,誘擾邊民。今宋數路招納叛亡……盟未期年,今已如此,萬世守約,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寧,割付

山西諸郡,則諸軍失屯據之所,將有經略,或難持久,請姑置勿割。’上悉如所請。”(《金史》卷74《宗翰傳》)。金朝既毀盟約,復南下伐宋,《太宗紀》載天會四年(1126)“三月癸未,銀術可圍太原,宗翰還西京。”

此事,《宗翰傳》記作:“留銀術可圍太原,宗翰乃還山西。”山西成為西京的代名詞

金代末年,蒙古成吉思汗大兵南下,金宣宗遷都汴梁(今河南開封),號稱南京。南宋謝採伯《密齋筆記》曰:“貞祐元年十一月至二年正月,韃靼殘破河東、河北、山東、山西,復一十七府,九十餘州,鎮縣二十餘處。”女真千里山河盡歸蒙古。

蒙古窩闊臺汗時,西京宣德州(治今張家口宣化)地位上升,又名“山西東路”,大同府則為“山西西路”。時中書令耶律楚材奏立十路課稅所,宣德、西京各設長官。既而,《元史》卷4《世祖紀二》載:中統四年(1263)八月,“升宣德州為宣德府,隸上都。”脫離了西京的管轄。

從此,西京路唯大同一府,獨享“山西”之名。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戰爭對地理和歷史的改變巨大:圖為山西雁門十八隘(關)-

4

元代設河東山西道,治大同,轄全晉;

明初行中書省於太原,山西省成為定名

《元史》卷91《百官志七》曰:“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佈於下,郡縣有請則為達於省。有邊陲軍旅之事,則兼都元帥府,其次則止為元帥府……每司宣慰使三員,從二品……凡六道:山東東西道,益都路置;河東山西道,大同路置……”

按:河東山西道,亦稱山西河東道;河東山西道宣慰使,亦稱山西宣慰使、西京宣慰使、西京道宣慰使、大同宣慰使,是元代河東山西道的最高軍政長官。最早任山西宣慰使的李德輝,在元世祖忽必烈中統年間(1260~1264)。

《元史》卷86《百官志二》曰:“肅政亷訪司。國初,立提刑按察司四道:曰山東東西道,曰河東陝西道,曰山北東西道,曰河北河南道。至元六年,以提刑按察司兼勸農事。八年,置河東山西道,陝西四川道……二十八年,改按察司曰肅政亷訪司……每道亷訪使二員,正三品……內道八,隸御史臺。山東東西道,濟南路置司;河東山西道,冀寧路置司……”據《世祖紀》,至元八年(1271)“三月乙丑,增置河東山西道按察司;改河東陝西道為陝西四川道”。

就是說,先有河東陝西道,此時將河東與山西合併,改組為河東山西道,總括全晉。

其河東山西道按察司,又名太原按察司、太原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四(1287)年閏二月,“省太原提刑按察司,分置西京者入太原。”五月,移“太原按察司治西京。”二十五年二月,改“西京路為大同路。”明年八月,徙“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治太原,宣慰司治大同。”也就是說,最終變動的結果:大同宣慰使(從二品)掌河東山西道軍民之政,太原肅政廉訪使(正三品)掌河東山西道監察與農事;有元一朝,河東山西道的首府在大同。

《明史》卷41《地理志二》雲:“山西,《禹貢》冀州之域。元置河東山西道宣慰司使,治大同路,直隸中書省。洪武二年四月,置山西等處行中書省,治太原路。三年十二月,置太原都衛,與行中書省同治。八年十月,改都衛為山西都指揮使司。九年六月,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由此可見,元代大同的地區行政中心地位,明代以後讓位於太原。

同時可以看到:元朝“河東山西道”,明初改稱“山西等處”,山西的地理概念、範疇擴大了,終於實現了與太行山以西的地理特徵相吻合。

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既於太原設立“山西等處行中書省”,太原遂為省城。山西省作為“山西等處行中書省”的簡稱,從此聞名於世。

我們檢校明代著作,例如明初李繼本《一山文集》、楊維楨《東維子集》、蘇伯衡《蘇平仲集》,明中期夏良勝 《東洲初稿》、王禕 《王忠文集》、何景明 《大復集》、王世貞 《弇山堂別集》、尹臺 《洞麓堂集》、髙叔嗣 《蘇門集》、崔銑《洹詞》,明後期陽瑪諾《天問略》、汪砢玉《珊瑚綱》等,均書寫有“山西省”之稱,足證明代“山西省”已經成名

現在有人講:“清為山西省”(見 《辭海》)、“清代始名山西省”(《山西省情概覽》),實在是淺陋。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航拍下的山西皇城相府城堡:整個山西地形也如城堡般封閉-

5

《辭海》對山西誤解根源是什麼?

通過上述考證,我們對山西省的形成歷史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可以判定 《辭海》“因在太行山之西得名”的解釋,似是而非。其失誤在於:忽視了“山西”由地理概念到行政區劃的漫長演化過程;不懂裝懂,強言附會。

然而,非獨辭書作者如此,我們的前輩史學大師亦迷惑不解。

例如《金史》卷108《胥鼎傳》曰:“自兵興以來,河北潰散軍兵、流亡人戶,及山西、河東老幼,俱徙河南。”這條史料記載的是:金宣宗貞祐年間(1213~1217),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南征,太行山兩側軍民避難遷徙,追隨朝廷流亡河南的史實。

而中華書局本 《校勘記》雲:“按山西與河東意復……疑‘山西’當作‘陝西’

。”其實,山西是大同府為中心的金西京路,河東指太原府、平陽府為中心的河東兩路,二者既不矛盾,也不重複。

“山西”地名從何而來?

-山西地形格局之妙-製圖:大地理館

——【END】

本文作者 張焯

1963年10月生於山西大同。1985年山西大學歷史系畢業,1988年天津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文物博物專業研究館員。現任雲岡旅遊區管委會主任、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著有《雲岡石窟編年史》等多部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