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漢中是漢人的老家”,這種說法有根據嗎?

來就富出行


對於這個問題,必須要先來看看漢中的地理位置,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北部通過秦嶺與寶雞市相鄰,南鄰巴山,西接甘肅。

自古以來,漢中就有“漢人老家”這一說法,那麼原因何在呢?

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其一:華夏族本自西而來

歷史上,華夏民族的主體本不是中原地區土生土長,而是自西而來;華夏族本源自古羌族群,而古羌人遊牧為生,生活在今祁連山以東的青藏高原之上!

後隨著人口規模不斷擴大,部分古羌人開始向東遷徙,這個過程中,這部分古羌人完成了從遊牧到農耕的轉型!

而這部分東遷的古羌人,最終到達了寶雞,漢中一帶,並以此為起點,再次東遷,到達中原地區而形成了華夏族!

最早的一批應當是伏羲氏族,以及炎帝部落,再後來的一批則是周人,秦人。

直到1942年,當地還有關於羌的印記,如寧強縣本名寧羌縣,1942年改為寧強縣至今!


其二:劉邦在此封王

公元前206年,項羽殺秦王子嬰,自稱西楚霸王並對各將軍進行封賞,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

後劉邦又以漢中為基地,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擊敗項羽,建立漢朝。

而漢這個稱呼,正是來自漢中,最終大家都稱自己為漢人,這個漢也來自漢中!

因此說,漢中正是漢人的的名之地,因此,稱其為“老家”也不為過!


其三:大禹及族人經此進入中原

如果按照大部分史書中大禹“興於西羌,長於石紐”的說法,那麼可以推測,大禹部族發源於今岷山一帶。

而民間傳說中,大禹治水本發生在渭河,涇河一帶,最終,大禹又在今山西陶寺一帶繼承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之位。

這個路線就很清楚了,大禹及其部族就是今岷山,漢中,寶雞,最終到達中原地區!

因此,也能夠將其看做是自漢中而來,這就成為了其後人眼中的老家。


Mr種茶家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漢中是漢人老家,這是個流傳已久的說法。

從名字上看,漢中,漢人,都帶一個漢。

難道都帶一個“漢”。就說明漢中是漢人的老家嗎?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呢?

首先就要從漢中登上歷史舞臺的一個重要事件說起了。

鴻門宴之後,項羽憑藉強大的軍力,進入了關中。一路燒殺,好不威風。這時候的劉邦尾巴夾的緊緊的。

劉邦在之後的分封諸王中,被項羽封為漢王。封地在巴蜀和漢中這塊區域,漢王之都,就在漢中的南鄭。

而劉邦正是從漢王和漢中之地,乘勢崛起,和項羽逐鹿天下,最終逼的項羽這個戰神烏江自刎,最終劉邦成了漢朝的開國之君。

大漢就是這樣發源的。

從漢王到漢中,再到漢朝,最終到億萬漢人,這都是一脈相承的。

因此說,漢中是漢人的老家,可能就是因為上述原因。

但是從標準意義的人種學來看,漢人的老家可不止漢中一個地方,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早就有先民生活,這才是真正的漢人老家。

漢中只能說是漢人老家之一,並且因為特殊的歷史淵源,可以說是漢人這個稱號的重要發源地。


更多歷史文化類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漢中市簡稱“漢”,美譽“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漢中是個奇特的地方,它兼併南北方的特點,西北小江南。漢中因漢水而得名,秦末楚漢相爭,被封為漢王的劉邦以漢中為發詳地,舉雄才、出奇兵,建帝業,其王朝以“漢”冠名,繼而有了漢人、漢民族、漢語、漢文化之稱。

劉邦進入漢中後,養精蓄銳、操練士兵,拜韓信為大將,很快轉守為攻、北定三秦,接著對項羽窮追猛打,最終奪了江山,建立西漢王朝,做了高祖皇帝。為了紀念他的發跡之地漢中,劉邦將國號定為"漢"。由此,漢中也成為泱泱大族漢民族稱謂的源頭。

《餘秋雨說漢中》:

這兩天我彌補了一個遺憾,這個遺憾就是我以前竟然沒有來過漢中,我是漢族,我講漢語,我說漢字,這是因為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就是漢中。來到漢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兒的山水全都成了歷史,而且這些歷史已經成為我們全民族的故事。所以漢中這樣的地方不能不來,不來就非常遺憾了。因此,我有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都把漢中當作自已的老家,每次來漢中當作回家😄








龍行天下HZ


首先澄清觀點: 漢中是漢人的老家,這句話是不對的。漢中只是漢人老家的很小一部分。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說說漢人是怎麼來的?也就知道漢中到底與漢人有多大的聯繫。

漢人也就是漢族人。這個民族的名稱來源於大漢朝。東西兩漢合計約400多年。繼承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漢朝所有子民基本都可以歸屬為稱為漢族。當時具體其他少數民族都有小藩國的形式出現。漢族就是漢朝子民大家族的意思。漢中人只是當時的大漢族主體的一小部分。

漢朝的來歷確實以開國皇帝劉邦在秦末農民起義後期,其曾被項羽冊封為漢王有關。劉邦漢王的封地轄漢中、巴蜀,治所設於漢中的南鄭。這可能就是題目錯誤概念提出的原因吧。可是大家是否瞭解漢中的來歷?

漢中位於漢江流域中心地帶,即發源地,得名也來源於漢江。漢江名字的來歷可就太大氣了。這名字來源,傳說張良曾經講述給劉邦聽,使其不再嫌棄漢王只是管轄一個偏僻小封地。劉邦聽後非常高興的接受了這個稱呼,並且後續用到一統天下王朝的名字上。第一個長期的大一統王朝各地漢朝子民也樂意稱自己為大漢族。

漢江古稱“漢水”。面向南方觀看星空,漢水的河流走向,與天上的銀河走向基本一致。因銀河古代稱為星漢,古人們就將地上這條與天空銀河走向一致的大河,稱作“漢水”。

我們漢族的“漢”的意思就是銀河的意思。你把漢族理解為“銀河族”也一點不錯。是不是聽起來非常高大上啊。可想兩千年前劉邦聽到自己被項羽封為偏僻小地漢王時的鬱悶心情,因張良的解釋而變得非常欣然接受,感覺這就是預示他可以走向天下的吉兆。不過張良也確實沒有撒謊。

好啦,題目的意思應該可以表達清楚了。

漢族的名字從來不俗,一向是非常高大上的民族稱呼。


秦椒夜雨


首先說一下漢族這個稱呼的由來。漢朝以後,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稱呼中原人為漢人,其本意是漢朝人,最後演變為族名。魏晉南北朝時,開始出現華夏族人自稱漢人。也就是說,漢朝以後,漢人成為了華夏人族的又一稱呼。漢朝這個名字來源於楚霸王給劉邦的封號漢中王,封地就在漢中。這就是漢人和漢中的關係。

下面說一下漢族的起源。很多人認為漢族不是一個種族的概念,只是一個文化的概念,理由是漢族融合了大量周邊民族,血統上是一個大雜燴,這種觀點似乎很有道理,從表象上能看出看,東西南北漢人的體質特徵也是相差很大。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是從西邊來的,這一點在漢人的心中是堅定不移的,主要是來源於民間相傳和古籍記載。民間相傳當然不足信,古人故紙堆裡的東西也是有問題的。比如少數民族在中原建立了一個政權,基本上都要把自己的祖先重新打扮一番,硬是跟炎黃扯上關係。

隨著科學的進步,現代分子生物學,基本搞清楚了人類遷徙和種族之間的關係。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大約在公元前3-4萬年遷徙到中國南方,他們在這裡稍做停留後繼續遷徙。一部分沿著海岸線繼續向東向北,最後到達中國東北、西伯利亞,演化成北方的少數民族,更大膽的,跨過白令海峽(那時是陸地)進入美洲,形成美洲原著民。一部分沿著雲貴高原向北遷徙,大約公元前1萬年到達陝北河套地區,這一部分演變成古羌族,也就是漢藏的共同祖先。約公元前3-4千年,距今5-6前年,也就是傳說的炎黃時期,部落中的一部分向西南遷徙,進入西藏的形成藏族,進入雲貴川的則形成藏面語系的其他民族。部落中的另一部分向東遷徙,進入黃河流域中下游,形成華夏族。這就是漢族起源和演變的過程。

再說一下漢族的血統。那麼漢族到底是不是一個純正的血統概念的呢?本來這個問題是很不重要的(醫學等除外),但是很多人糾結於此,那就向大家報告一下。在這一點上覆旦大學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們通過對大量的漢族樣本進行基因檢測發現,北方男性和女性基因的同源度達到80%,南方男性的同源度打擾80%,女性只有50%(男性通過y染色體,女性通過線粒體)。這和漢族的擴張路線是吻合的,他們沿著黃河流域向東時遇到的阻力較小,可能是那是時黃河中下游人跡較少,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混血較少。傳說中的戰爭主要是炎黃大戰,炎黃蚩尤大戰,基本都是南北大戰。這些戰爭導致了南方男性減少,或者屠殺被征服部落,留下女性繁衍後代,所以,南方男性同源度高於女性。按目前的樣本看,漢族還是一個純度較高的民族。當然,樣品可能也有侷限性,各位讀者可以到復旦大學做基因檢測,也為中國的各民族的研究做點貢獻吧。

魏晉南北朝後,還有後面的蒙元滿清,大量的少數民族湧入中原,為什麼對漢族的血統影響不大呢?首先,少數民族人口很少,建立的政權很短(滿清除外),王朝末期一般都是血腥的戰爭,不少招到報復,人口損失很大,所以對漢族血統影響很小。其次,少數民族才是大雜燴,他們一般部落較小,最缺乏的是人口,他們之間以及和漢族之間的戰爭不僅為了搶地盤財務物,最重要的是搶人,史書記載匈奴對漢朝的搶劫都有搶人的記錄,所以,少數民族尤其是北方少數民族基因組成複雜,而且人口中有大量的漢人。總而言之,少數民族對漢族血統影響很小。

分子生物學解揭示了漢族在血統上是一個比較純正的民族,跟史書的記載也是基本吻合的。漢文化上卻受到的衝擊更多,尤其是近代,一個以道德為終極關懷的思想體系收到西方普世價值的衝擊,這是個好現象,要改變,民族才有進步。


蒙村老李


“漢中是漢人的老家”,當然是有根據的 ,這個說來話有點長,請大家耐心閱讀。

漢中地處陝西最南端,和四川的巴中地區接壤。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水的源頭,漢江繞城而過,給這座陝南最大的城市帶來豐饒和靈氣。

漢中歷史積澱深厚,被國家列為歷史文化名城。古時漢中又被稱為天漢、梁州、褒城、興元、南鄭。說到褒城,就是史記裡“烽火戲諸侯”中周幽王的愛妃褒姒的故國。

漢中與漢族這一稱謂的形成有直接不可替代的關係,他是漢王朝的重要發祥地,至今漢中還存有西漢時期的三處歷史遺蹟:古漢臺、拜將壇和飲馬池。因為時間關係,我們只參觀了古漢臺和拜將壇。

古漢臺曾為漢高祖劉邦在漢中時的行宮,為漢朝基業的象徵。昔日的行宮建築早已損毀,現今只遺留下一座由三級臺地和7米高臺構成的臺基和零星散落的漢臺構件。

這些冰冷的石頭,每一塊都有著千年風雲的質感和溫度,看到它們,歷史便觸手可及。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故事盡人皆知。話說鴻門宴後,漢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分封為漢王,轄巴、蜀、漢中,定都南鄭(今漢中市漢臺區)。

四月間,劉邦率軍由子午道來到漢中,邊行邊燒絕棧道,以示無北還之意。來到漢中後,他的心情非常沮喪,終日長吁短嘆,悶悶不樂,蕭何及時勸道:漢中是大王的福地,名為天漢,其稱甚美,天上的銀河與地上的漢水相對應,是天意如此,願大王安居這裡。

於是漢王養精蓄銳,並接受蕭何的建議,拜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為大將軍。隨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北越秦嶺,消滅不可一世的項羽,從而建立了統一的封建王朝——漢朝,歷史上稱為西漢。

漢中開漢業,漢中成為西漢王朝的發跡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以及寒溪夜漲,蕭何月下追韓信等典故,傳頌數千年,漢人的稱謂也由此而來,漢族成為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延續至今。

宋代之後,古漢臺成為漢中府署的後花園。位於古漢臺最高處的望江樓,就是南宋時修建的天漢樓,它兼有南北的建築風格,現為漢中市地標式建築。

建國後,當地政府在古漢臺原址上設立了漢中博物館,其建築風格和佈局也還原了古漢臺原有的風貌。

這座“時雨亭”石碑原是明朝弘治年間漢中知府周東撰書的《漢中新建洗心亭記》碑,“時雨亭”三字則是正德年間時任駐兵明廷將領彭澤所書,字大如鬥,書法很見功力。碑陰有一題跋,為正德九年漢中知府楊一鈞記載的彭澤奉命討伐四川農民起義軍的歷史史實。“時雨亭”碑是十分珍貴的碑石文物。

漢中隸屬陝西,因其歷史和地理上的重要地位,精品文物眾多。漢中博物館屬國家二級博物館,藏有許多國家重點文物,其中最重要的館藏當屬褒斜道摩崖石刻石門十三品。

褒斜道是穿越秦嶺的持續時間最長、最為便捷的一條蜀道;石門是東漢永平年間開通的一條隧道,它在褒斜棧道南端,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穿山交通隧道,歷代文人墨客在石門隧道及其南北的山崖間鐫刻了178種題詠和記事的石刻。1970年國家因修建水庫,將淹沒區內最受推崇的13件摩崖石刻(即石門十三品)遷至漢中博物館。

石門十三品又稱漢魏十三品,它們在書法藝術上佔有重要地位,是漢代以來書和刻兩者的最高藝術結晶。其中漢魏時期作品早在唐宋時就負盛名,更為歷代考古家、書法家所推崇。

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是1961年國家第一批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石門十三品被譽為“國之瑰寶”

石門十三品也是研究漢隸的重要實物,在中外書法界和金石學界享有極高的聲譽。此十三品分別為:一品《石門》碑;二品《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三品《鄐君碑釋文》摩崖;四品《李君表》摩崖;五品《石門頌》摩崖;六品《楊淮表紀》摩崖;七品《玉盆》摩崖;八品《石虎》摩崖;九品《袞雪》摩崖;十品《李苞通閣道》摩崖;十一品《潘宗伯、韓仲元》摩崖;十二品《石門銘》摩崖;十三品《山河堰落成記》摩崖。

本人不懂書法,但那種以簡單的線條表現豐富內涵的藝術,那些蘊藏著千變萬化的文字形式,給人以美的享受,更何況這些摩崖不僅僅是書法作品,它們承載的文化和歷史才是無以倫比的藝術精華。參觀展室是上午時分,因窗戶反光厲害,大多真跡沒有拍上,留下不少遺憾。

八品《石虎》摩崖;

一品《石門》碑;


七品《玉盆》摩崖,相傳張良所書。它位於石門南褒河中,形如巨盆,色澤如玉,“浮浪玉盆”是清代褒谷二十四景之一。


九品《袞雪》摩崖,相傳是魏王曹操書寫的。“一代梟雄”曹操一生兩次來過漢中。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征討五斗米道與張魯不戰而勝;第二次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當時老將黃忠刀劈夏侯淵。這方石刻就是他第二次來漢中時書寫,當時見褒河水浪花飛濺如滾雪之狀乃書。該摩崖雖經歷有年,但字跡清楚,神韻依舊。


十三品《山河堰落成記》摩崖(局部)。此摩崖原在褒河石門南數十步河西側山崖間。文自右向左豎排16行,每行9字,字徑約六寸,隸書,共135字,全文記述了南宋年間大水沖壞山河堰,官民共修的歷史。是南宋隸書第一人晏袤所書,是宋隸的代表作。


二品《鄐君開通褒斜道》摩崖,東漢。原在石門洞南約一里的山崖間,石質為雲母片巖,碑面凸凹不平,間有溝壑,文字漫漶,書法風格隸中帶篆,頗有古韻,這種書法風格,全國只僅此一種,被譽為國寶級文物。


十二品《石門銘》,是著名的北魏石刻。於北魏永平二年鐫刻在褒河石門東壁的摩崖上,記述了北魏年間褒斜道改道的歷史,有很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石門十三品雖然只是十三種摩崖石刻,但它反映出隸書由古隸—漢隸—魏書—宋隸的演變歷程,這是其它石刻無法替代的。正因為如此,歷代書法家對它無比珍愛,且在國外享有盛譽。日本著名書法家種谷扇舟先生說:“漢中石門,日本之師”,其中的《大開通》《石門頌》《楊淮表記》和《石門銘》,被列入日本中小學生的教科書。

拜將壇遺址距離古漢臺不遠處,步行即可到達。


拜將壇始建於公元前206年,由南北兩座石臺組成,是漢高祖劉邦“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 拜韓信為大將的古壇場遺址。

北面的高臺上矗立著大將軍韓信的塑像,只見他手捧帥印,儀表堂堂,威風凜凜,旁邊,一杆“漢”字大旗迎風飄揚。

臺場平坦寬敞,臺腳下東西各樹立一石碑,東碑陽刻“拜將壇”3個字,碑陰刻《登臺對》。西碑陽刻“漢大將韓信拜將壇”8個字,碑陰刻七絕一首:“辜頁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

“楚漢相爭”之際,漢王劉邦急需良才。韓信棄楚歸漢,雖有超凡的抱負才幹,卻得不到劉邦的賞識重用。韓信一氣之下跨馬離去。幸而丞相蕭何獨具慧眼,認定了韓信是大漢建業的股肱良將,於是策馬連夜追趕。也是老天有眼,韓信跑出百里之外,來到留壩馬道鎮的寒溪,偏逢天降大雨溪水暴漲,四處沒有舟楫,韓信被阻滯河邊,蕭何才得以追上了他。二人促膝傾談引為知己,韓信才跟著蕭何回到漢營。“寒溪夜漲”的典故由此而來。

隨後,蕭何說服了劉邦,“擇良日,設壇場,具禮”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被拜為大將後,首先統率三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攻取了關中;繼而北征東進,逐鹿中原,百戰百勝,從軍事上輔佐劉邦成就了帝業,建立了西漢王朝。

因此,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古人又以“若非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之句,讚歎“寒溪夜漲“之奇功,令人感覺世事發展的奇妙,所謂“天賜良機”,往往一個細節的變化就使整個歷史改變了走向。

南臺四周用漢白玉欄杆圍砌,臺腳下東西也各樹立一石碑,東碑刻有“兵仙神帥”4個大字。

“兵仙神帥”碑

西碑為“夜影神碑”,又叫“無字碑”,碑體經兩千多年風雨剝蝕,形成了神秘的天然石刻圖案,雖其貌不揚,卻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漢十二年初,韓信被殺後,漢高祖臥榻思念韓信,為慰忠魂,欽賜地方上貢朝廷的紅色發光寶石一方。蕭何奉旨樹此碑,礙於呂后權威,未刻碑文,僅將碑石置立拜將壇。初立時,碑身夜間發光現影(碑石含多種礦物質),傳韓信魂靈附其碑,消災驅邪靈驗,故來此祭拜的人很多。


“夜影神碑”,為舊時漢中八景之一。

拜將壇歷經二千多年的風雨洗禮,得到過多次修繕,有史記載的有明代正德,清代嘉慶,民國三十二年和解放後的1985年,現在看到的景象即是2007年由政府斥資修繕的。

參觀完古漢臺和拜將壇,還有半天時間,漢中還有許多兩漢遺蹟,瞭解到它們多在距離漢中市的附近郊縣,時間來不及。通過參觀漢中博物館對褒斜石門棧道產生了很大興趣,向賓館前臺服務員打聽去那裡有多遠,告之不算遠,且賓館附近的21路公交車就可以到達。二話不說馬上出發,沒用幾分鐘就坐上了開往石門棧道的公交車。

真是不巧,1.8公里的石門棧道大部分都在水庫內側,因為褒河水庫正在加固整修,暫停遊人進入,我們只參觀了水庫外側很短的一截棧道。


進入棧道區有一段很長的景觀大道,兩旁是兩漢歷史的雕塑、仿古建築和歷史故事的牆畫。這座巨型石雕是漢高祖劉邦和他的開國元勳蕭何與韓信的雕像,氣宇軒昂,有王者風範。


漢王樓高高聳立,歷史已遠,空留遺篇。


這座大型石雕則是西漢鼎盛時期漢武帝劉徹和他的大將軍衛青與霍去病的雕像。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前141年-前87年),在位期間數次大破匈奴、吞併朝鮮、遣使出使西域。漢武帝獨尊儒術,首創年號,開拓了漢朝疆域最大版圖,功業輝煌。


這座雕像講述的則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和他的結拜兄弟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故事。歷史跨越了幾百年來到了漢末三國時期,劉備在漢中將曹操擊敗後,進位為漢中王,而諸葛亮更是將漢中作為北伐基地經略多年,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惆悵。蜀漢末年,鍾會經漢中南下,滅亡蜀漢。可以說,整個漢王朝的興衰都和漢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漢中開漢業”,這是陝西藉已故大作家陳忠實的手筆。


石門棧道的入口處。棧道是古人為了在深山峽谷中通行而在峭巖陡壁上鑿孔架木連閣形成的一種道路,能通行車馬,是古代交通史上的一個壯舉。

川陝之間的棧道始建於戰國,興盛於秦漢,其中褒斜道最負盛名。它南起漢中褒谷口,北到眉縣斜裕關,全長235公里,是古代關中通往巴蜀的主幹道,也是兵家商旅的通行官道,曾經“五里一郵,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驛”。因它在古棧道中最便捷、最平緩、使用時間最長、最具古道特徵,被稱為“蜀道之冠”。

褒斜道的開通,溝通了中原與西南地區的聯繫,推動了巴蜀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在中國古代政治、軍事、文化、交通、商貿、建築、郵驛等多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橋樑專家茅以升先生稱之為“與長城、大運河比肩的中國古代第三大建築奇蹟”。


褒斜道因年代久遠,已不復存在。由於褒河修建了水庫,原先的棧道遺址已被淹沒,如今的石門棧道是在褒斜道原址上方抬高70米修建而成,全長1.8公里,濃縮了古棧道的七種形制,以及石門、郵、亭、驛等建築。石門棧道承載了古棧道深厚的文化積澱,修建極為艱難,是古代褒斜棧道的一段再現。


游完光霧山又回到漢中,在這裡逗留了兩個半天,浮光掠影,只留下粗淺的印象。

漢中人文景觀眾多,位於漢中勉縣城西的武侯祠和勉縣城南4公里的定軍山下的武侯墓,是漢末三國曆史的遺蹟,因時間關係沒能前去拜謁,留下一個念想。

漢中自然景觀也很了得,它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形成漢中盆地,自古就有“天府漢中小江南”的美譽。因自然條件優越,境內生存有大量的國家保護動物,佛坪的大熊貓和洋縣的朱䴉,均是世界瀕危動物,是珍貴的國寶,能見上它們一面是很幸運的事。

漢中的青木川古鎮很有名氣,值得走一遭;在央視出鏡率很高的漢中油菜花,春天的時候也想去看看。

凡此種種,再加上漢中民風淳樸,交通便利,美食誘人,物價便宜,這些都是極具殺傷力的誘惑。

餘秋雨說:“我是漢族,我講漢語,我說漢字,這是因為我們曾經有過一個偉大的王朝——漢朝。而漢朝一個非常重要的重鎮,就是漢中。來到漢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兒的山水全都成了歷史,而且這些歷史已經成為我們全民族的故事。所以漢中這樣的地方不能不來,不來就非常遺憾了。因此,我有個建議,讓全體中國人都把漢中當作自已的老家,每次來漢中當作回一次老家。”

漢中是漢人的老家,每一個漢族人都別忘了要常回家看看。


淡若止水


任何事,想發展壯大,要有來頭,有歷史。你說這句話對不對


熱門趣味榜


是有根據的。

漢中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均屬於益州。


西安關中歷史上絕大多數時間均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一、漢中。

漢中講四川話,不講陝西話。

漢中是漢水發源地,屬於長江流域;西安關中屬於渭河黃河流域。

劉邦封漢王,轄地就在巴蜀(包括漢中)。

漢中古屬益州;西安關中自古屬於中原河南司州。

二、有人拿秦朝舉例,實屬賊喊捉賊。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準確說是滅七國,還有當時殺死周幽王後,佔據陝西西安(豐鎬)的犬戎一國。

只不過當時佔據陝西的並不是漢人,而是殺死周幽王這些漢人敗類的遊牧部落犬戎。

秦武公滅陝西的時候更快。

三、

至於本屬於四川(益州巴蜀)的漢中,為何會劃歸陝西。

主要與陝西的地理環境有關。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陝西多叛亂。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民國十八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大饑荒,又名“民國十八年年饉”。

陝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

實際上民國十八年年饉從民國十七年就開始了,據近代大量史志和報刊資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陝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麥歉收,秋未下種,冬麥亦無透雨下播。民國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嚴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涇、渭、漢、褒諸水斷流,多年老樹大半枯萎,春種愆期,夏季收成不過二成,秋季顆粒未登,饑荒大作,草根、樹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眾、殍滿道旁、屍腐通衢、流離逃亡,難以數計。

長安、武功、鳳翔、扶風、乾縣、岐山、眉縣、興平、咸陽、臨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陽、寶雞、隴縣、澄城、淳化、長武、褒城、禮泉等縣為重災區。全省940餘萬人口,餓死者達250萬人,逃亡者約40萬人,有20多萬婦女被賣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東等地。

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才把漢中劃給陝西。

漢中主要任務,就是給陝西西安關中供給糧食。


這也是為什麼漢中劃分在陝西,主要發展農業而不是工業,耽誤了發展的原因。


用戶67724358697


餘秋雨說:漢中是漢族的根,漢族的老家!所以我想漢中是漢人的老家肯定是對的,你說呢?還有更新的發現嗎?


來就富共享汽車17791069540


完美詮釋了以片蓋全的基本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