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一统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始称皇帝的君王。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他的政绩和暴政可以从以下几点看出:

一、秦始皇政绩:

1、厉行中央集权: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负责,一切听命於皇帝。另废除世卿世禄制,自中央至地方官员均由皇帝任免,无权世袭。

2、实施严刑峻法:秦朝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础上,修订了一套严密之法律,颁行於全国。

3、修筑长城:秦始皇把战国时北方燕、赵、秦三国旧修之长城连接起来,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万余里。

4、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5、统一度量衡:以商鞅时的秦国度、量、衡器具,作为全国斗算长短、大小、轻重之标。

6、定土地私有:秦自商鞅时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即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统一全国后,秦室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占有土地之百姓呈报占田数并纳税,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之合法。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

7、修建驰道:秦在原来六国车马道路之基础上,修建宽阔一律之驰道,以首都咸阳为中心,沟通水路:秦疏浚鸿沟作为水路枢纽,又於公元前二一四年,修长达六十多里之灵渠,沟通了湘、漓二水。

8、统一文字:战国时期,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瀳、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令李斯把原来秦国之大篆整理简化而成小篆,在全国通行。后又简化小篆成隶书,亦在秦代流行於全国。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二、秦始皇暴政:

1.徵敛无度,赋税奇重:为了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与工程建设,满足穷奢极欲之生活,始皇不惜对民众课以重税,全国出现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的严重状况,以致民不聊生,百姓衣牛马之衣,食犬口之食。

2.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秦始皇急功近利、不恤民情,连年大兴土木、四处征战,为了自己之奢欲,在首都附近造阿房宫、修骊山墓,所耗民夫竟七十万人以上。据估计,当时服兵役之人数远超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如此重税苦役,实非百姓所能忍受。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3.严刑峻法,民怨鼎沸: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法令即十分严苛,一人死罪诛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百姓动辄被罚充苦役或惨遭酷刑。

4.箝制思想,焚书坑儒:秦始皇还把严刑峻法施之於思想领域,大肆统制思想,禁锢思想自由。

秦朝从兴到亡短短时间灭亡,是因为做了这些不应该做的事​由于秦始皇果断,刚毅,坚决,野心之大最后使他在政治、军事、文化上,都成就了不朽的功勋。但他残暴的个性,自以为是,自作主张,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使人民苦不堪言,最后使秦朝走向灭亡,自古不变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永恒不变的真理。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