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农村种植大户出现“退租”潮,现在种地真的不赚钱吗?

时髦丽人


点击右上角关注卖柚子的小伙子,为你分享更多三农信息!农村种植大户出现退租潮,现在种地真的不赚钱吗?



这样的情况确实存在,在小伙子的家乡,以前就有好多包地的大户,这两年都退租不种了,要不就是降低租金,比如原来的良田需要一千元一亩的,现在变成了六七百一亩,有些甚至是四五百一亩,这个价格在前几年是不敢想的!

之所以出现退租的现象,无非就是现在种地赚不到钱了,现在外面打工工资也可以,在家辛苦一年还没人家打工赚的多,你说谁还去种地!

为什么要说以前种地都是抢着种,现在叫他种也不愿意种?


大家都知道,粮食价格一直比较稳定,按道理讲目前种地收入应该是最稳定的,不怕销售没门路,不怕价格不稳定。但是也正是价格太稳定了,稳定的啥都涨价了,而粮食不涨价,就拿化肥来说,不说远的,10年的时候一包一百斤的史丹利只要105元,现在没有150你是买不了的,一季粮食一亩就按最低一包肥料来算,假如十亩地光化肥这一块就多了四五百元,这还不说农药,收割,人工等成本,本来种地就没有多大的利润,物价上涨这么快,高价租地种粮食怎么能赚到钱!

社会经济在发展,挣钱的门路越来越多!


前几年种地积极性高,除了因为种地收益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打工赚钱的门路少,那时候工厂工资比较低,大多都是一些年轻小姑娘和小伙子在工作,农村男人除了能够去工地打工挣个高工资以外,别的就业机会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工厂工资也不低,两口子出去打工,省吃俭用一年也能赚个五六万,远比在家包地种地挣得多,而且还轻松许多,不用操那么多心。所以现在农村出去打工的是越来越多,家里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种地也就是能种就种,种不了就包出去,反正又不指望它去养家糊口!

以就是我的一些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补充分享,我是卖柚子的小伙子,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谢谢大家!


卖柚子的小伙子


按道理说,种地越多,产出的粮就越多,农民也越能赚到钱,可这几年的事实表明,越种地越穷,特别在一些农场,不贷款根本就种不起地,贷了款基本就是给银行打工了,形成了怪圈,中国农业走入了死胡同。

小编经过和农民长时间了解以及对于农业发展不稳定性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处于生产链的最底层,生产资料受经销商加价,卖粮又受商贩压价,而且种植风险极大,春天种子播上了,就开始一年的祈祷,期盼今年风调雨顺吧,一直担心到秋,不到收割完毕的那一刻,都存在风险。

第二点:农产品中特别是粮食种植处在粗放型阶段,只求产量,不求质量,国家保护收储还能勉强维持,一旦进入市场检验,缺乏核心竞争力,做出口贸易更是难上加难。

第三点:如今粮价下跌,保护价下调,农民朋友变的更迷茫了。收获的时候还得看粮食价格,赶上价格好了,能多卖点,如果价格低的时候,除去成本根本不赚钱,或者说赚到钱也很难。

那么,种地不赚钱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抱团取暖来降低生产成本,也就是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现代化农业种植方式,降低成本,申请国家农业补贴等方式获取最大收益,因为毕竟补贴才是唯一的出路。





天一阁农业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种田大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在农村租几十亩上百亩地的哦也有不少,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退租”的情况,也有上涨趋势,一边是租地,一边是退租,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情况呢?

我们先了解租地的目的,一是为了自己挣钱,二是为了带动大家一起挣钱,三是带动当地的经济,当然还有其他原因,这里就不过多涉及。

而租地的种植户,主要经济来源有两点,其一靠种植作物带来收益,其二依靠补贴带来一部分收益,分别来分析:

目前种植常规大田作物,比如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一亩地的收益是有限的,以前算过一笔账,种植这些常规作物,一季一亩地能有3-400收益,就算比较不错的了,如果加上人工和租地的费用,一亩地一年也就挣一季作物的钱,如果说租100亩地,一年有5万的利润(有时也不到),算不少了吧(常规农作物),有人说,还不如去打工。

如果种植蔬菜、水果或者其他的经济作物,收益会好一些,但是要求也比较多,比如种植技术问题、种植区域问题,当地适合不适合种植,最重要的是最后的销售问题,如果都解决之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还是可以的,不过,一些种植户,往往解决不了全部的问题。

再接着就是补贴的问题,关于种地补贴,由于不同区域,可能会有所不同,申请条件也会有差别,能拿到补贴的,固然是好,但是有些拿不到补贴的,又该怎么办呢?

看到这,相信一些朋友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退租”的情况了,当种植的作物不挣钱(甚至赔钱),而补贴又申请不到时,只有退租,因为除了挣不到钱,时间也浪费了。

不过也有不退租,并且继续加大规模的情况,说明在租地方面的收益还不错,尝到了“甜头”,比如,我们村后面的上百亩地,现在已经被别人承包,说明还是有人愿意去做这件事。

综合来看,小帮手个人观点,目前当种植大户的前景还是可以的,但不是任何人都能去做,农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并不是你脑子一热,就去干,需要多方面综合考察以后,决定能入手,再去做,而那些“退租”的,如果真能挣钱的话,他会退吗?答案已经很明显。

关于此事,你是怎么样的看法?欢迎在下面评论中留言。


农民的小帮手


农村种植大户出现“退租”潮,现在种地真的不赚钱吗?

种植大户“退租”情况,的确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在发生,可是为什么以前都是抢着承包,现在反而是争着退出呢?除了种地不挣钱的原因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咱们来聊一聊!

1、的确,种地不挣钱

现在粮食的价格本身就不是特别的高,一亩地本身就挣不了多少钱。可是对于一些种植大户来说,承包的土地多了,自己人忙不过来,就只能雇人种地,可是现在的人工费用是极其昂贵的,所以就算挣钱也都搭在人工费用上了,一年忙下来真的留在手里的没有多少!

2、现在挣钱的方式多样

以前农民挣钱的方式比较单一,大多都是外出打工和在家种地。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外出务工的工作类型变得多种多样,不再是单一的建筑工人,有着更多的挣钱门路,而且现在的工资也不算很低,比起种地一年累死累活不挣钱要好很多!

3、部分人承包土地是为了挣“快钱”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土地流转,所以对于一些种植大户有很多的惠农补贴政策,这就让一部分人钻了空子,承包土地只是为了拿补贴钱,拿到了就退租。

4、种地没保障

虽然现在农业技术发达了,可是还是脱离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年景好的时候都不怎么挣钱,万一在遇上个天灾,那就更不要说了,能不赔钱就是万幸!

所以现在退租的种植大户越来越多了!

骏景——殷


骏景农业


种地真的不赚钱, 我家里有六七亩地都让我给卖了200块钱一亩,一亩地需要种子和化肥,除去那些剩的也就不多了,的也就不多了 一亩地也就挣几百块钱 不到1000块钱,不如出去打一个月 两个月的工


大发记


适合分田单干解决温保的环境己彻底改变!目前己不适应人们追求富足及农业振兴的要求!必须走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之路!国家应顺势而为,强力推进。都知道农业的振兴必须规模流转土地规模化经营,很多人己流转想流转土地,国家也鼓励土地流转,但实际土流转速度十分缓慢、质量低下、成果不尽人意!出现流不动、流不通(放任经营,弃耕等)、流而不转(亏待、跑路、弃耕等)。原因很多,现例举以下几条。

1,不计地租多少想流转的农户因夹杂小农户之间流转不出。

2,想流转但要价高的农户流不动。

3,普惠制补贴,懒种荒废仍可取,且补贴越多流转费越高。-

4,个人对个人或公司流转不放心。

5,少数不想流转土地夹杂其中使多数想流转的土地无人垂青。

6,想流转土地规模经营者因要面对众多农户逐户谈签困难重重,就算谈成潜在风险很大。从而使有意流转者望而却步!

7,流转土地价高种粮无利,便改种不宜机械化作业、不宜规模化的作物,使果蔬苗木生产过剩,再加上精耕细作不宜规模的人工成本高而亏损,出现流而不转的剧面。

8,有流转着冲着国家专项补贴盲目而流转土地而失败告终。

9,个别村基本无人,但土地仍要个人手中,这些人分散在大江南北,常生不归,无法流转!就是流转给他人也很难保证流转者能收到不足跑路钱的租金。以后这种情况还会大量存在!

10,己流转土地的农户担心承包者跑路,而跑路又使土地流转节外生枝。

解决方法

随着农业发展,大部分农村必然消失。目前国家不应普惠制振兴农村,应该是振兴中国农业,尽快走上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以前实行的国家普惠制、名目繁多的侧重鼓励制农补,不但管理成本高,执行中存在很大不公,甚至阻碍土地流转,是劳民伤财的!不宜继续。应集中支农资金先平原,再丘岭,后山地逐步推进。首先加速宜农平原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土地规模化!

1,首先集中国家支农资金适当补贴大平原宜农基本农田区放弃承包地宅基地的农民加速向城镇转移!弃宅弃田收归乡镇大集体所有(部分村消亡,再以村为单位不合适,且以乡镇发包承包人心安),然后再转包,转包收益反哺农业。放弃农田按人地补、弃民宅按处补,一刀切、成本低好执行,逐批实施,比如1人弃农田转城补1万另1亩地补1万,一处宅基地补2万,依照先少后多,逐步增加。鼓励资本下乡购买土地经营权。(适合这部分的是那些己在城镇扎根结果及想在城买房扎根之群体,弃农转户觉得亏,此群体应该有上亿人,8O年前生城中无房的农人大多不会转户了)

2,动用行政资源以乡镇为单位,用国家支农资金适当(比如50O元/亩)支付自愿流转土地者地租,加速基本农田流转给乡镇,乡镇再以廉价(甚至零价、补贴),以适当规模(百亩左右为单元,租多的也必须以単元鉴单,遇抛荒好控制)租给有能力原种田之人!中间地租差价用支农资金补贴。规模化流转的基本农田目前不允许种树种草种菜,必须种植适合机械化种植的粮油棉等!

3,低价、零价甚至不收地租另加补助得到土地的经营者,必须适当安排有劳动能力的贪困人员就业脱贪。这样在有人关照下贪困人员即可发挥能力也可持续脱贫(比政府给点钱,给点羊等有效)。

4,对不愿放弃土且有能力耕种者可将其承包地调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农补,但鼓励其种植不宜机械化生产、收益较高的的农品!(因大规模土地不种此类农品,其价格会高,不补也收益可观)。

如此推进,兼顾各方诉求,保证各方利益,易推广!望国人参与讨论。


娄一LGS


我是九五年开始在江苏无锡种田,以前种田是挣钱的,到二O一二年开始种田人多了,提高租金,每年涨,一六年种地就不行了,天气又不好,田租又高有些大户亏本,我们种田没有补贴的,今年田租6OO,再把插秧、机耕,收割、农药、化肥、人工等等,粮食今年又比去年便宜二十元一百斤,真没钱挣,很多大户,包括我、稻子收后都退出农业了。


男人的烦恼2


很多人都在说种地不赚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全国各地来说,特别是北方平原基本上还是有很多人在种植的。至于出现的退租潮小编目前来说还是没有看到的。相反就以我们南方山区来说,租地的是越来越多了。就拿我们张家界来说吧,现在只要是交通方便的,而且是平整的地方,基本上都是有人租了,都是大棚。来张家界旅游的应该都看到路两边很多的大棚。特别是这几年回农村租地的是越来越多了。相比之前是多了太多了。

现在来说种地主要还是种粮食的居多,特别是北方地区,种粮食风险小,而且便于管理。如果是种植蔬菜瓜果,或者一些药材等等经济作物的话,风险太大,投资太大,这个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种植这些的原因。但是目前粮食价格来说确实有点低了,很多种植户确实在亏本种植。导致种植户也是有所减少的。

目前来说种植粮食的成本在增大,而价格却一直上不去。很多人都有感觉好几年前水稻的价格就是一块左右了,到现在水稻的价格还是一块多一点。小麦玉米的价格都差不多。但是别的物价基本上都已经翻了很多倍了。化肥,农药,人工,机械,租地等等费用加起来基本上一亩地种粮食能够赚两三百就非常不错了,很多都是亏本。所以说种地如果单单只是种粮食,想要赚钱的话首先就是要面积大,几百亩只是一个起步。其次就是要遇上好的年份,种粮食就是靠天吃饭。然后就是要遇到粮食涨价的年份。比如说今年的玉米价格涨势还是很不错的,这样的话一年才能有点赚头。不然的话种地确实很难赚到钱。

如果是对于一些山区的朋友来说,种粮食这些肯定就不现实了,所以考虑种植一些别的作物,比如说药材,蔬菜瓜果等等。就像我们这边种植茶树的,还有油茶,药材,蔬菜瓜果的现在就有很多。现在我们这边种植野生果蔬的越来越多了,比如说八月瓜,离我这里不远的好几个地方都是大面积种植,少的都是几十亩,有几百亩的都有。

当然种植这些经济效益好的作物的话,首先就是成本,这些投资成本肯定是要比种粮食大很多的。其次就是市场,这个是非常关键的,虽然说效益好,但是前提是要卖得出去。然后就是技术,这些作为的种植条件,环境等等都是要比粮食高很多的,所以技术很关键。

不管怎么说种植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三农帝国


现在种地挣钱不挣钱每一个农民其实都知道的,一亩地平均每亩地产小麦八百斤,玉米一千斤,八百斤小麦按1.2元算玉米我们这里湿的就是四毛钱一斤,小麦基本可以卖到一千元,玉米基本可以卖到七八百最多了。再说本钱,一亩地的本钱就是旋耕今年我这里70元,秸秆还田70元,玉米收割今年由于全部倒了所以今年每亩地200元,收割小麦以前都是60元过年估计也得七十元,柴油涨价了所以机械也得涨。种小麦一亩二十元,种玉米一亩地二十元,压地一亩地十元,这些都是机械费用,还有就是化肥一亩地一年大概就是最少二百元,农药一亩地就是六十左右,还有浇地的钱一亩地一年浇五次,一次大概就是二十五元左右在加上井和潜水泵的修理费一年大概就是十元左右,这个没法计算,只能大概这么多,还有种子钱玉米一亩地的种子钱大概就是三十元左右,小麦可以种自己产的不计算在内。至于人工费用还是不算了,因为现在都是六十岁老人在家里闲着没事种的。这就是我们这里一亩地能挣的钱,不能说赔钱,但是根本就是不挣钱,如果没有老人的活年轻人根本就不会去种地。这个就是是种玉米和小麦的利润,绝对真实,上下有误差,但是不会太多。


我只想说实话其他无所


我来给你个详细的!!一直在家中地不怎么出来打工!!拿玉米来说,我家4亩地玉米!种植需要一天,打药需要一天,灌溉需要2天,收玉米需要0.5天,玉米晒干需要1天,每天出去打工150元,来出去出售需要0.5天1+1+2+0.5+1+0.5=6天,6×150=900元!4亩地玉米4000斤!每斤玉米0.85元。4000×0.85=3400.化肥600!种子300农药200.杂项1000.算下收入3400支出900+600+300+200+1000=3000.四亩地收入400元.今年收成不好的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