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01

想必妈妈们都发现自己家的宝宝有过这样的经历:

喜欢反复的往地面上扔东西,爸爸妈妈帮忙捡起来了,他就又扔下去了,有时候还伴随着宝宝的笑声,仿佛这件事情很好玩似的。

喜欢把手边的东西都扔到地面上,还必须爸爸妈妈帮忙捡起来,如果没能够及时捡起来甚至会生气的大喊大叫......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那么孩子的这个行为到底是成长的必经阶段还仅仅的只是孩子淘气的一个举动?

爸爸妈妈是该科学的加以引导还是教育孩子东西不要随便乱扔?

前段时间也有不少读者朋友们在头条私信开心爸爸,说过类似的事情。这位妈妈表示,孩子简直就是抓到什么扔什么,不让扔的话就生气的大喊大叫要不就是嚎啕大哭,而且扔掉如果捡起来不及时的话孩子也会很生气。简直是让妈妈太苦恼了。到底该怎么办呢?

02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喜欢反复的扔东西和捡东西这个行为是孩子动作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是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一般来说,在孩子10个月左右能够站起来的时候,就会有类似的行为发生。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对周围的东西产生了浓重的好奇心,开始有很多想知道很多想明白的事情,开始想靠自己去探索一下到底周围有什么。

很多孩子的这个探索的方式就是扔东西,在儿童发展学科中叫做“重复连锁动作”,当然在蒙台梭利的《儿童心理学》中还有一种叫法是“空间敏感期”。其实开心爸爸觉得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说的都是孩子喜欢扔东西捡东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学习的一个阶段。

03

其次,这种行为对孩子来说有什么用处呢?换而言之,从这个行为中他们能够学到什么呢?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可以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一般来说1~3岁婴幼儿他们的神经系统发展迅速,手臂肌肉发育速度也很快。而反复扔东西就是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孩子的手指更加灵活,手臂更加有力,手眼更加协调,配合更加精准。

可以在多次重复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自己探索。作为一个孩子其实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周围的一切在他们眼中都是很有吸引力的,他们都想要去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能够怎么玩等。对于反复扔东西这件事情,从表面上面看是孩子很无聊,一个东西反反复复的仍好多次还乐此不疲的。实际上呢,这正是孩子的一个尝试过程,他们可以一次次的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比如用不同的力气来扔玩具结果会怎么样?这个玩具为什么扔下去再捡起来还是原来的形状?怎么样才能够扔的更远一些扔的更准确一些?如果把玩具扔的高一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等等,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过程孩子可以从其中学到的东西着实不会很少。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另外,这个过程是一个孩子与爸爸妈妈的良性互动过程。孩子扔下去爸爸妈妈捡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和谐的亲子互动活动,而且在这个活动中不仅仅有动作的传递,还有眼神与表情的交流。一次一次的重复,孩子还可以从中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以及爱护。这些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到孩子,从而体现在她们日后的世纪交往实践过程中。

04

最后,这个行为本身既然是一个很好地良性的,就需要爸爸妈妈来合理的引导。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最好还是能够合理的引导,利用孩子的这个动作有意识的让孩子获得一些知识,寓教于玩,在玩中学到东西。

比如,可以给孩子准备几个不同重量的玩具,分别送到孩子的手中,让他自己去体会有什么区别。扔的远近不同,掉在地上的声音不同,花费的力气不同等,如果孩子没有自己发现的话爸爸妈妈可以适当的提醒一下,当然能够再次重复一下再次验证一下会效果更加的好。

就算是孩子没有记住原因,但这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会一直存储在孩子的记忆深处,在日后需要的时候会及时的出现,成为孩子对待生活的一个有利的臂助。不要认为孩子是在折腾你,这是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一次好机会。

05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孩子本身每一次的不寻常行为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如果爸爸妈妈不是合理的引导而是一味不耐烦的训斥,就会让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以后如果还有机会的话也不会继续选择体验。从心理上会让孩子开始畏惧,不敢去探索,重则打击自信心,给日后的学习造成心理阴影。

那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遇上开心爸爸说的这种情况呢?你们都是怎样解决的呢?评论区留下您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

孩子反复扔东西只是在捣蛋?这个阶段很重要,妈妈们都应该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