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有個讀過5遍《紅樓夢》原著的人告訴我,他以為賈政寶玉是兄弟

《紅樓夢》一直被稱為是最難讀的名著,我是學漢語言文學的,可大學四年中不止一次聽身邊同學和朋友說:《紅樓夢》真的是死活讀不下去!或許情節不夠跌宕起伏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像《三國演義》和《水滸傳》、《西遊記》都有著明確的劇情發展線,而且情節很吸引人,能夠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共鳴,但是《紅樓夢》卻並不是這樣。

有個讀過5遍《紅樓夢》原著的人告訴我,他以為賈政寶玉是兄弟

說件真事,之前工作的時候我曾經遇到一位女同事,因為每天中午吃完飯我都喜歡看會兒書再午休,所以公司的人都知道我喜歡看書,這位女同事看我在讀《紅樓夢》,就很興奮地告訴我,她也讀過《紅樓夢》,而且讀過5遍原著,我一聽當時就心花怒放,這不是遇上同道中人了嘛,於是我就趁著午休和她閒聊起《紅樓夢》來,可是話不超過三句我就看出她是不懂裝懂了,很多情節我在跟她探討的時候,她幾乎是夢遊的狀態,一問三不知,最後我想試試她到底是不是真的不懂,於是就問她:你知道賈政和賈寶玉是什麼關係嗎?她歪著頭想了想,最後回答我:好像是兄弟關係,反正都是賈府裡的人嘛!我也記不太清了。

有個讀過5遍《紅樓夢》原著的人告訴我,他以為賈政寶玉是兄弟

當時心中一萬頭羊駝在我心頭奔馳而過,這TM是讀過五遍原著的人?我表示懷疑,後來再進行一番旁敲側擊的閒聊之後,終於發現,她除了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之外,《紅樓夢》中沒有幾個她能說得出名字的人物了。但是看她認真的表情,我表示相信她的確看過五遍原著,但是都是一目十行看的,根本沒有看到紅樓的精髓!讀過《紅樓夢》對她而言,似乎成了一種炫耀自己文化的手段,儘管並沒有真才實學。

有個讀過5遍《紅樓夢》原著的人告訴我,他以為賈政寶玉是兄弟

我自己還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看過《紅樓夢》了,但是是那種配圖加文字的“書”,裡面只介紹了《紅樓夢》中一些簡單的基本情節,我很坦然地說,只隱隱約約記得晴雯補雀金裘一個情節,其餘的真的是一點都沒記得,因為當時讀《紅樓夢》真的是一種煎熬,從頭到尾不知道在說什麼。

直到上大學期間再次讀《紅樓夢》才開始有點感覺,畢業工作後沒事又讀了一遍,這次讀的感受格外深刻,不再像前幾次那樣只看情節,而是用冷眼開始觀察賈府中的每一個人,心態和觀察的方向一變,這本書的韻味才開始顯露出來了,《好了歌》與甄士隱對《好了歌》的解釋真是百讀不厭,越看越覺得曹雪芹牛逼,最後在心裡給曹雪芹定了個位置——是我活到現在看到的最好的一本書!

有個讀過5遍《紅樓夢》原著的人告訴我,他以為賈政寶玉是兄弟

後來想想,之前讀《紅樓夢》讀不懂才是正常,因為那個時候並不懂生活,生活的重擔都有父母幫自己挑著,社會閱歷也不夠,見識淺薄到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自己牛,但是出了學校,進了社會,壓力、責任、角色都在改變,這個時候再看《紅樓夢》,就會發現裡面講的是人情世故和萬事萬物的規律——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劉姥姥為了生計厚著臉皮去賈府不再變得那麼搞笑,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有多純潔、多深厚也在字裡行間被發現,王熙鳳的說話藝術也是書中的一個亮點,金陵判詞值得花時間慢慢思索,真真應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副對子。

毫無疑問,《紅樓夢》是曹雪芹給我們後代留下的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