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井陉关

井陉( xíng)(山脉中断的地方)关,又名“土门关”,古九塞之一。

井陉关,背负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冀交通咽喉,为军事上所必争。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井陉关

自秦汉至明清,史书记载发生在井陉关的战争多达17次。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楚汉争霸期间,汉将军韩信指挥的“背水之战”。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井陉关

一、井陉( xíng)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井陉关,是根据其地形形状而得此名的。据史记载,河北井陉县有井陉山,四面高,中央低下如井, 故称“井陉”。井陉,不仅是沟通燕、赵、晋、秦的交通要塞,更是成为历代军事名家们排兵布阵、雌雄对决的断魂谷、生死关和名利场。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二、韩信北上开辟新战场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刘邦屡屡被项羽击败。为了摆脱不利局面,刘邦采取韩信的建议,决定对楚实施战略包围。韩信率军北上,开辟中原北线左翼外围新战场,消灭黄河以北各路诸侯后,迂回敌后,包抄、夹击项羽军团。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北上的韩信一路过关斩将,攻城拔寨,节节逼近赵国的西大门—井陉关。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三、一个致命的计谋

赵王赵歇及代王陈馀,得到情报,在井陉口聚集重兵,严密防守,号称二十万人。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赵王赵歇及代王陈馀

广武君李左车,熟悉地形地貌,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向代王陈馀贡献意见:深沟高垒、坚壁不出、后方迂回、夺其辎重、断其粮道、伺机决战的奇谋良策。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先防后攻之计,可谓天衣无缝,老道毒辣,正好击中汉军的软肋。李左车信誓旦旦地说:不出十天,韩信、张耳两颗人头,就可放在我们的军旗之下。否则,我们反而会变成俘虏。”

然而,这一建议被陈馀以“义兵不用诈谋奇计”为由而拒绝。

应当说这个计谋一旦实施,对韩信以及汉军事致命的打击,甚至会扭转战局。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韩信

四、夺取赵军军旗

韩信派出间谍探听,得知陈馀拒绝采用李左车的建议,既恐惧又高兴。他帅军直入井陉险道。将到井陉口三十里,安营扎寨,稍事休息。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半夜,下令备战行军,另行选拔精锐骑兵两千人,每人手拿一幅红色大旗,从小路爬上附近山头,埋伏在隐蔽的地方,给他们下达指令:

“赵军发现我们被击败,一定倾巢而出追击,你们要迅速冲进他们大营,拔去赵国(赵歇)军旗,插上我们军旗。”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布置完后,韩信下令:“等消灭赵军后,再行会餐(日破赵会食)”。当时,估计没有将领相信今天能够消灭赵军,但还是回答说:“是!”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五、背水列阵

韩信采取了一个出乎意料的行动,先派出一万人,渡河(桃河)之后,就在水滨列阵。赵军在营垒望见,哄堂大笑。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兵法》:背水之地是一种“绝地”,军队一旦背靠河川,就成为“废军”,绝地废军,非死不可。盖前有强敌,后无退路。陈馀素知兵法,看到敌人犯下如此重大错误,不得不笑。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等到天露出鱼肚白的时候,韩信直出井陉口。果不出所料,赵军大开辕门迎击。两军酣战,良久,韩信、张耳假装不能支持,统帅旗鼓也都抛弃,向水滨狼狈撤退,赵军果然出动大营中每一个人,一面争夺汉军抛弃的旗鼓辎重,一面进攻水滨汉军营垒。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就在这时候,韩信派出埋伏的两千名精锐骑兵,一看赵军大营已空,立即飞奔驰入,拔下赵国军旗,插上汉军红旗。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六、20万大军溃败

赵军这时突然发现自己大营已竖起汉军红旗,认为汉军已生擒赵王(赵歇),惊恐震骇,军心动摇,霎时间,四散逃命。汉军乘势夹击,可叹陈余的20万大军,如江河决堤,溃不成军,一败涂地。汉军追到泜水水滨,斩陈馀,俘虏赵王赵歇。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六、“井陉战役”影响

战后,汉军将领们对他们的统帅韩信,崇拜得如同神明,请求解开困惑,问说:“将军违反了《兵法》中背水作战的禁忌,立于必败之地。想不到却打了一个胜仗,是什么道理?”

韩信说:“我用的战术,也在《兵法》之中,《兵法》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将领们万分敬佩,一致说:“这种谋略,我们永远不会。”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韩信指挥的“背水之战”。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以少胜多、名垂千古的战例。

现在井陉关附近尚有“韩信山”,山上有凿石而成的旗杆眼和作战抛石处等多处遗迹可寻。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太行山井陉关

六、后世评价

历史学家柏杨对井陉之战感触颇多,他评论说:

再精密的作战计划,都不能保证胜利,还需要另一个因素的介入,才能成功,那就是敌人必须犯下致命的错误:错误的决策或错误的判断。对这种不能控制的因素,只好称之为“运气”。韩信的军事能力,举世无双,可是,如果他的运气不佳,碰上的对手不是迂腐的陈馀,而是天才李左车,千万汉军,势将在井陉丧生,所谓登台拜将,徒留笑柄。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短兵相接、血肉相搏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圣贤还是禽兽,是正义还是邪恶,一旦进入战场,冲锋号响,便只有智慧之师、勇敢之师,没有仁义之师。

太行井陉关 著名的“背水一战” 韩信成“战神”

拿破仑就曾说过:“上帝永远站在大炮最多的一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