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光棍节马上到了,你知道中国古代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吗?

古代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很多种原因的影响着剩男剩女这个群体,如战争、价值观等因素,古称“独”。那么咱古人是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呢?

1、官府发放安排

如果碰到太平盛世一个好的皇帝,剩男剩女的婚姻问题便由官府来解决的。比如晋武帝时女子如果十七岁没有嫁人,地方官府必须充当媒人,给女子找到夫家为止。

据传唐太宗就非常关注剩男剩女的问题。他在贞观二年下诏书:希望州、县官府解决普通老百姓中没有婚嫁的剩男剩女,如果男方女方自由恋爱,官府不得阻止,对于二十岁以上男子,十五岁以上女子,妻丧到达指定时限后的男人和丧夫到达指定时限后寡妇,鼓励他们结婚,对那些因为贫穷出不起聘礼、聘金的,鼓励乡里的富人土豪资助完婚。还把这项列入官员的年度考核当中。

在清朝,还设有“官府媒人”顾名思义就是官府管分配,大量的男子被发配去边远地区,为了边远地区昌盛和繁荣,为了给许多光棍的男人娶老婆官府是费劲了心思。那些被抓的起义军的妻女、灾区逃荒的女人,他们通常会被官媒指定给某个光棍男人,让他们一起生活在一起,繁衍自己的后代。

光棍节马上到了,你知道中国古代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吗?

2、强扭的瓜不甜也要“扭”

在晋朝,女子到了17岁必须嫁人,否则官府要强制性给她找男人。《武帝纪》记载,“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意思是,女性如果到了17岁,假如自己的家人不把自己家的黄花大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官府就发挥自己的责任,强制性把黄花大闺女分配出去,你没有看错就是强制性分配出去。南北朝时候《周朗传》说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如果黄花大闺女年龄到了还是不出嫁,加上还犯法,家里人所有人都要跟着“连坐”一起坐牢。

光棍节马上到了,你知道中国古代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吗?

3、鼓励“二婚”

在古代有“好女不二嫁”的说法,讲究的是从一而终的婚嫁习俗。所以不管是民间,还是官府,鼓励再婚配是非常有难度的。在古代,男人一般视娶寡妇为低人一等,在邻里街坊会抬不起头,让人看不起,除非实在讨不到,或没钱讨不起黄花闺女了,才会选择有婚史的女人结婚成家。不止寡妇难再嫁,男子娶二婚妇女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任何事物只要看多了就好办了。习以为常之下,还会慢慢演变成一种社会风俗。在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中,便不以娶寡为耻,特别是在家族内部,弟娶嫂,嫂嫁叔成了一种常规伦理。

光棍节马上到了,你知道中国古代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吗?

4、限制地主土豪们娶妾

不管什么时候,男女性别比例肯定是协调的。我朝古代实行的是一夫多妾制,这就造成了很多黄花大闺女去给土豪当小老婆了,结果是适龄男子(多为屌丝)找不到合适年龄的女子。所以不少朝代都加以限制,并不是说你有钱就能任意讨小老婆的。如在汉代,蔡邕所着的《独断》:“卿大夫一妻二妾。功成受封,得备八妾”,有特殊贡献,才可以最多娶八个妾,有点文化和身份的人,可以娶一个妾,即“士一妻一妾”。普通老百姓是不准娶小老婆的,“庶人一夫一妇”,和现在一样,是一夫一妻制。元代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庶人老百姓不得娶妾。即使符合纳妾条件的,也不是什么时想纳就什么时纳的。如明朝,朱元璋规定,亲王一级的“许奏选一次,多者止于十人”,世子及郡王则少多了,减了一多半,“额妾四人,一生中一般就是纳妾一次,除非无后才可再纳。

光棍节马上到了,你知道中国古代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吗?

5、制造“私奔”的机会

“私奔”啥意思呢,就是私下里男女自由交流的意思,在我朝古代,有给单身男女提供交友的平台。春秋时期的“仲春会”就一个典型的“私奔”机会,为青年适婚男女、有生育能力男女的相处提供了特殊机会,提高男女婚配率。《周礼》中的《媒民》是这样说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仲春会”一般在“三月三”。除了这一天,古代可以给光棍提供择偶良机还有不少,如正月十五、七月七等。

光棍节马上到了,你知道中国古代如何解决光棍问题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