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不要一見面就加微信

自從有了微信,我們不僅有了朋友圈,還有了活在朋友圈的朋友、點贊之交、以及死在朋友圈的朋友。但好像也讓我們漸漸忘記了,人際圈和朋友圈真正意義上的區別?——阿寶


不要一見面就加微信

01

京城路,豫園茶館。

小丁、老徐、唐朝我們幾個在喝茶。

冬日午後的陽光,懶洋洋地灑在古色古香的茶桌上,淡黃色的普洱茶湯升騰著香茗,伴著輕音樂,愜意而溫暖。喝茶是藉口,沒事找個理由大家聚聚,可以聊得火熱朝天,也可以靜靜地扣著手機,無論怎樣,都不覺得尷尬,朋友之間這樣最好。唐朝接了個電話,跟電話那頭說在喝茶,沒事你也過來吧。沒多久,對方就來了,唐朝簡單介紹,這是他的表弟A,做保險的。

A入座。三杯茶後,A就站起來給大家發名片,邊發邊說,今後有需要買保險的找我,我給大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名片高大上:區域經理、野狼隊長、家庭財產顧問等一大批頭銜。五盞茶後,A說,這樣吧,我加一下各位的微信,方便我們今後聯繫。氣氛突然怪怪的。很顯然我們都不想加他。可是,礙於面子,糾結遲疑了幾秒後,還是老徐開口了,好,好,好,多個朋友多條路,都加下,都加下。於是,我們都不約而同地拿出了手機,A逐個掃描了二維碼,然後,我們幾個就很快接到了相同的微信:您好,我是A,是XXX公司的業務經理,如果您有財產保險方面需要諮詢的,我願意為您提供服務,我的聯繫電話是135……。很快,我們又都心有靈犀地放下了手機,開始專心致志地喝茶,那氣氛估計是我們認識以來最凝重的一次。沒多久,唐朝就把這哥們支走了,A走後,唐朝就給我們道歉,不好意思,我這表弟,才進入社會,不懂規矩,回頭你們把他刪除就行。晚上吃飯,原本是老徐買單的,唐朝提前偷偷把單買了。臨睡前,我翻看朋友圈,A不斷地刷屏,信息全都是保險。對不起,哥們,我先屏蔽了你,未來,有可能刪除你。我始終相信,是朋友,早晚還會再遇見,不是朋友,無論怎麼創造條件都不行,因為,朋友是不能勉強,不能刻意,要順其自然的。


不要一見面就加微信

01

老徐的一個朋友董超凡就特別讓人喜歡。董超凡為人謙遜低調,說話辦事極其到位,他有一個廣告公司。有次小丁請客,老徐帶了一個新朋友去,就是董超凡,老徐一介紹,大家相互寒暄算是認識,飯後小丁去結賬,發現單已經被董超凡買過了。小丁說,感謝董總。

老徐說,都是朋友,叫什麼董總,今後大家叫凡哥就行。我們就都改口叫凡哥。席散,豫園小坐,那晚,我們聊了許多,有茶,有酒,有故事,有人生,唯獨沒有聊到我們添加微信好友或是留個聯繫方式吧。因為我們知道,凡哥是老徐的好友,我們不必刻意地加快與這個朋友的鏈接,時候到了,我們自然會成為好友。認識凡哥後的幾個月,我們幾個又一起吃過幾次飯,他話不多,總是低調地坐在門口,還總是充當服務員的角色,偷著搶著去買單的毛病總是改不了。飯吃了好幾次,茶喝了好幾回,但我們和凡哥仍然沒有刻意地去加微信好友。小丁接手了一個工地,圍擋上需要大塊廣告,小丁問老徐,看凡哥能做不?凡哥來後說,咱就是專門做這個的。這時,小丁才和凡哥加了微信,成了好友。有了生意來往,我們和凡哥之間的交往就更多了。工程結束,凡哥說,常聽老徐說起你們的普力聯益,資助孤寡老人,幫助貧困兒童,我也想貢獻一份力量,我先捐一萬元吧。

就此,凡哥加入了我們公益團隊,我們這才成了微信好友。好朋友是用真心和真誠換來的,好朋友是有共同語言和共同愛好的,像凡哥這樣先用心對待朋友,再用心做事的哥們,我們早晚都會成為知己好友,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哥們、好兄弟。
不要一見面就加微信

03

成為好友,不在一時,而是必須要經過時間考驗的。微信發展到今天,好友早已變了味道,加微信似乎成了社交禮儀的第一步,但不是加了微信你們就是朋友了,只不過是認識而已。很多人初次見面加了微信,然後成了殭屍好友,如果不修改備註,時間久了,壓根想不起來是誰了。

與其把時間浪費在那些無用的社交上,不如把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上。 不要一見面就加人微信,這樣有失禮貌,也有失格調,有失身份,也有失面子。刻意去追求什麼,也許到最後什麼也追不到。

交朋友要順其自然,而不要刻意強求。如果我們三觀不同,如果你的目的性太強,那麼,對不起,即使我現在加了你的微信好友,然而,我也有可能在將來的某個時候把你悄悄刪除。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我們能成為朋友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兩小無猜,比如棋逢對手,比如志同道合,比如風雨同舟。

朋友是最美的遇見,也是我們一生最幸運的相伴。你是我的好友,我會好好珍惜,直到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