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現在養豬隻劁公豬不劁母豬?

寂照10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這個問題讓年輕人看到應該不是很瞭解,畢竟現在農村家裡面不像是過去都會養上幾頭豬,幾隻羊,現在人們很少在家中養豬了,所以一些關於養豬的東西也不是很瞭解。

劁豬是什麼意思?

劁(讀作“敲”音)豬其實是很多豬都必須經歷的一次“豬生”的大手術。劁豬也就是對豬進行的閹割手術,聽到這裡你是不是隻認為劁豬隻會給公豬進行,母豬就可以倖免這一刀了?如果這樣認為你就錯了,換位思考一下,其實人類也有“劁人”的,也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推行的“結紮”為了從根本上解決超生問題,來一刀自然是一勞永逸了。結紮可是男女都能夠進行,自然劁豬也是公豬母豬都要進行的。

劁豬有什麼好處?

小時候村子經常會有一些騎著破自行車腰間帶著一把劁豬刀的人,在村子裡吆喝“劁豬的來了”,然後家中有合適的該進行劁豬的農戶就會叫住劁豬的先生,進行劁豬。劁豬先生的到非常鋒利,進行劁豬的都是不大的小豬,也就是五個月左右的豬仔。

劁豬匠一般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老人,一般一個手術下來也就五分鐘就能夠解決了,劁豬匠能夠準確的找到要劁的部位,迅速的取出小豬仔的搞完或者卵巢,將取出的東西有的放進碗裡然後當下酒菜吃了,說是以形補形,是大補之物,有的直接扔到房頂,扔房頂說是可以高升。劁好之後的豬有的會進行簡單的包紮,有的直接敷上一些草木灰了事。小豬的回覆能力很強,一般幾天就能夠好了。

雖然是一個小手術,但是聽著就感覺挺疼的啊,不過生而為豬總是逃避不了這一關的。

那麼劁豬有什麼好處呢?

劁豬的存在說明它是有好處存在的,不然這項收益也不可能流傳幾千年。首先就是育肥的豬都要經過劁豬這一步,因為劁豬能夠讓豬更好的育肥。劁豬之後豬的生殖系統就會停止發育了,這樣就能夠避免豬將養分供給給生殖器官,這樣更有利於豬育肥。豬的育肥時間縮短了,自然能夠給養殖戶節省一部分的開支。

其次就是便於管理,沒有進行劁豬的豬都會有發情期,進入發情期的豬性情暴躁,不便於管理,不過劁過的豬性情就會比較溫和,這樣更便於養殖戶進行管理。

還有就是不知道大家是否瞭解種豬,種豬的豬肉味道非常不好,有一股羶騷之氣,因為沒有經過劁的豬生殖系統會分泌很多的性激素,造成豬身上具有一股強烈的體臭,這種豬肉非常不好賣。

母豬為何可以不用劁了?

劁豬是母豬和公豬都能夠進行的一項手術,但為什麼現在母豬可以不用劁了呢?其實現在很多大型的養豬場已經不怎麼對母豬進行閹割了,這主要是因為劁母豬的步驟比劁公豬要費時費力一些,所以有些養殖戶為了節省時間就不給母豬進行閹割了。另外就是目前育肥豬的時間比較快,但小母豬一般六個月左右才會進入發情期,而養殖場一般在豬五個月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出欄了,所以沒有等到發情期就出來了,自然是不要劁豬了。(三)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劁豬是養殖場的日常工作,劁豬學名叫去勢,是個技術活,尤其是母豬去勢,一般人還真幹不了,最早以前是公母豬都閹割,有專業的工具,專業的劁豬老師。


但現在多數只給公豬去勢,母豬不劁,原因有三個。

一:品種。以前老品種,豬長勢慢,發情早,母豬四個月就開始發情,每次發情會有十天左右吃料少其至不吃料,耽誤長豬,現在多數是外三元,長勢快,五個半月一六個月出欄。發情晚,六個月之後才開始發情,幾乎不影響長勢。

二:術後感染。母豬去勢時,時間長,應激大,感染幾率大,很多時候會造成應激死亡或術後感染死亡。

三:技術。母豬去勢比公豬去勢技術難度高,不通過專業學習,大量實踐是出不了徒的,而實踐又會死豬,所以多數養殖戶不會閹割母豬,只會劁公豬。以前劁豬,一窩十塊,現在劁窩豬三十塊,所以劁母豬費錢傷豬,大多豬場只劁公豬不劁母豬。

但也有例外,有些地區或養殖戶,喜壓欄養四五百斤的大豬,這種情況就需要公母豬都劁。

曾經做過試驗,去勢母豬比不去勢的母豬,出欄時體重要重,耗料要少,每頭豬有20元左右差距。(不算去勢錢和死亡率)。


唐哥養豬


劁豬,又叫閹割豬。

目前來講,大部分的養豬場都只閹割公豬。當然,也有的地方仍然是閹割母豬。因為母豬閹割後,生長速度也是有所提高的。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豬場只閹割公豬,而不閹割母豬的?

【右上角點擊“關注”瞭解更多養豬事】

【和養豬人做朋友,不但能吃豬肉,還能看豬跑。】



品種

因為現在養殖的品種和原來不一樣了,現在養殖的育肥豬以內三元和外三元為主,這兩個品種,生長速度都比原來的土豬要快。所以不等著發情,基本就出欄了。

對於母豬來講,這些瘦肉型豬的初情期一般為七個月左右,但是出欄時間一般為六個月。所以,母豬還沒有發情,不會影響生長,也就沒有閹割的必要了。

但是對於公豬來講,那就不同了,雖然公豬使用日齡也是七個月到八個月左右,但小公豬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爬欄了,沒有閹割的話,這個時候的小公豬就會開始自我學習,趴胯其他豬隻。嚴重的影響了自己和其它豬的生長髮育。所以。必須閹割。

肉質

無論怎麼樣,到最後,育肥豬都是肉品的提供者。而肉品的品質,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果宰殺後的豬肉不好吃,自然會影響銷售。

而,沒有閹割的公豬肉就會自帶一種異味,讓人們無法接受,導致整個肉品下降。所以。閹割成了最佳的一種手段。

而母豬是不會有這種異味的。

所以,為了能夠讓豬更好的生長,能夠讓肉質沒有異味。豬場的公豬,在小時候,必須接受閹割。而母豬因為出欄時間早於發情時間,所以沒有必要閹割。也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閹割後感染風險,減少損失率。


村行者


要了解劁豬(養豬專業稱之為去勢)的情況,大家要明白劁豬的目的:

  • 1、劁豬是為了將用於生殖系統發育的營養提供給豬肉生長,提高豬的生長速度和養豬人的利益。
  • 2、劁豬可以讓豬肉品質更好,尤其是公豬不閹割味道很大。
  • 3、不劁豬到了豬300斤左右性成熟時會有性行為,影響生長。

劁豬不劁母豬隻劁公豬也不是肯定,只有肥豬在二百三四十斤就出欄的規模化豬場只劁公豬,而農村散養戶或肥豬三四百斤出欄的還是要劁拇指。


為何規模化豬場不劁母豬隻劁公豬?

瞭解上面的劁豬目的後就好理解,公豬不閹割會影響其生長,還會影響肉的口感。不閹割母豬是因為有時候豬場要留種不能閹割,再就是規模化豬場的肥豬多在230多斤時已經出欄,此時豬還沒有性成熟,不會發情影響豬生長。

散養戶要公母豬都劁!

劁豬後豬會把營養都用於身體的生長,而不需要分出一部分用於生殖器官的發育,這樣豬會長得更快,創造利潤更高。

再就是一些散養戶喜歡把豬養到幾百斤再賣,若不劁豬,後期母豬會發情,不僅自身生長受影響還會爬跨其它豬影響其它豬的生長。

總結:養豬人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讓豬可以創造更大的利潤!


果然悠


這個問題有失偏頗。事實是規模養殖場養殖的瘦肉型生豬隻劁公豬崽不劁母豬崽,而散戶養殖的生豬,無論品種,以及規模養殖場養殖的土豬,都是要全部閹割的。

大約在明代,我國掌握了豬隻的閹割技術,改良了肉質,同時由於人口大增,豬肉才首次取代羊肉,成為國人的主要肉食來源。

豬崽出生即分公母。本世紀之前,全國各地基本養殖本地品種,即土豬,它們長得慢,生長週期長,倘不留作種豬,都需要閹割。公豬崽摘除睪丸,行話叫“去勢”;母豬崽割掉輸卵管或卵巢,俗稱“小挑花”或“大挑花”。閹割後的豬崽變成太監豬,停止性發育,公的不再跨騎其它豬隻,母的不再發情跑圈子,均變得性情溫順,很少撕咬,能吃肯長,肉質亦少了騷味,變得香醇可口。

現在,規模養殖場由於品種改良、使用配方飼料、養殖技術提高等原因,豬的養殖週期縮短為半年左右,母豬尚未發情或剛剛發情即到了出槽時刻,故僅須閹割公豬崽。這也是許多消費者經常吐槽現在的豬肉有腥味的原因。


但是,散養豬、土豬由於長勢慢,生長週期長,無論公母,若不留作種豬,豬崽均要閹割。否則,生長期超過半年,性就會成熟,母豬跑圈子、公豬跨騎其它生豬,性情變得煩躁,不易管理,料肉比下降,肉質變差。


北大屠夫陸步軒


以前在農村的時候有人“走挑”,老是喜歡跑過去看熱鬧。“走挑”豬又稱“茬高”豬,俗稱“走花”豬。其實就是給母豬閹割的,把母豬的雙側卵巢摘除。被閹割的母豬,不會發情,每天就全心全意投入到吃喝睡這兩件事裡,長膘特別快。越小的豬越好操作,但是恢復不方便。大的豬恢復度高但是又不好操作。多數“走挑”的人都是自學成才的,死亡率很高的。慢慢就被摒棄了。

現在無論是個人養豬,還是工廠裡的標準化養豬都是隻對公豬進行閹割。一些祖代場在出售商品豬的時候會給母豬往子宮內注射高錳酸鉀,來保證不被複制。至於公豬被閹割的習慣為什麼保留了?我想主要是好操作,康復率高,確實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料肉比。人們只會有有意義的事情。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點贊和關注哦!


畜牧大集網


看到這個問題,我是有一點親切感的,因為老父親曾是村裡的“割豬匠”。在8,90年代的農村,手藝人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劁豬是技術活,一般這些活計在鄉村鄰里間又是免費的。那時候無論公母,只要不是用來產仔的一律都劁。

然而,隨著現代化養殖的普及,規模化、專業化和標準化的提升,養豬較以前農村的傳統“餵豬”有了很大的改變。如題主所說現在養豬隻劁公豬不劁母豬這種現象是普遍存在的,當然,也有劁母豬的。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都只劁公豬了呢?在我看來,原因有一下幾點:

  1. 公豬生性好鬥,稍微長大一點會出現公豬之間打架,同時也會“撩”母豬,導致豬的生長受到影響和提早發情,增加餵養成本和影響價格。我們都知道,豬吃了睡才能更快的長肉。

  2. 公豬不劁的話,肉質會受到影響。尤其是配過種的豬,在我們這邊是沒有人買的,賣這樣的肉的人也被認為是缺德。這種豬不但肉難吃,而且傳說吃了還會生病。

  3. 劁母豬很麻煩,不像公豬那樣,在屁股上掉兩個明晃晃的大蛋,割取下來比較簡單,劁母豬需要在肚子靠後退的地方割開一個小口,然後伸一個手指頭進去摸卵巢,豬是相當痛苦的。

  4. 現在養的商品豬,一般4個月左右就出欄,加上飼料催化劑的作用,肯定是還沒有到發情期的,所以也不是必須要劁,能省就省了。

母豬什麼時候會劁呢?就是有人專門餵養育肥大豬的時候,母豬發情會影響漲勢和肉質的。還有一種情況,有人專門下鄉賣給農戶小豬仔,因為現在農村人沒有了所謂的“劁豬匠”,一般賣豬的人會統一找人把小豬劁後再賣給農戶,劁過的豬價格也會貴一點哦。

山輝


這個問題好回答,我有餵豬的歷史和經驗。首先,先搞清楚只劁公豬不劁母豬的原因,由於公豬性成熟早,在豬群裡常常有巴爬跨現象,吃的多長的慢,還嚴重影響了其它豬的生長速度,所認,要及時劁割,時間應該在二十天後和一個月之前。

不劁母豬的時間應該有十年之久,過去除後備母豬外,其餘一律劁割。因為,過去餵豬以青草菜葉泔水為主要飼枓,生長週期長,好的七八個月,賴的一年多,小母豬生長慢,四五個月就發情,嚴重障礙了它的生長速度個,因此要劁它。

隨著科技的發達,有了濃縮枓、預混枓、添加劑、膨化枓,豬的生長速度非常快,從出生到出欄只需四五個月時間,加上品種豬的不斷進化,母豬的發情時間推遲到五六個月以後,甚至七八個月一年以後,也就是說,母豬不到發情時就已經出欄了,不影響母豬的正常生長。既省力省錢,又省得豬疼和刀口惑染,何需劁豬,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農家大伯聊三農


5o年代不管公豬母都要賤。那時一年養一頭,有的兩年養一頭。母豬半月發一會情。發情不吃食三天到五天。所以賤公豬兩月就……,現l幾個月就出攔,也可能有喂肥食裡邊加了段生散了。


用戶113199433044


劁,顧名思義,就是閹割的意思,為什麼以前有閹割師傅,現在沒有了。為什麼現在只閹割公豬不劁母豬呢?

在上世紀七十、八十年代,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一般的養個一至兩頭,多了喂不起。豬嵬都是從集市上買回來,餵了一段時間後,去鄉里(那時叫人民公社)找曽醫或等專門做閹割的外地師父。那個時候管閹割叫zhe豬,公豬母豬都閹割。因為那時喂一頭豬,差不多得十個月左右,公母豬都要經歷性成熟期影響生長,所以必須閹割。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由原來的家家戶戶養殖,發展成規模化養殖。一頭肉豬從出生到出欄也就六個月左右時間。公豬的性成熟比較早,四、五個月就出現跨趴現象,為了不影響生長,在吃乳期間就對公豬進行去勢。母豬性成熟比較晚,一般的在七、八個月左右,所以不用對母豬進行去勢。 公豬去勢比較簡單易操作,一般的都會。這就是隻劁公豬不劁母豬的直接原因啦。

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有很多過去有的,現在卻不存在了。養豬如此,其它也是如此。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