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一些农村禁用红砖?

haaooh


"为什么一些农村禁用红砖?"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红砖被禁止使用,不仅是在农村,城市也是一样。其实,红砖被禁止用于房屋建设,不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明文规定了。那么,为什么要禁止使用红砖呢?



红砖禁止使用的原因分析

红砖被禁止使用,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红砖在制作的过程之中,会严重的消耗一些资源,比如黏土被大量消耗,严重破坏耕地资源;比如生产红砖也会用到的沙土,导致沙土被大量挖掘,造成河床被破坏;比如在红砖制作的过程之中,煤炭资源被大量消耗,还污染环境。

基于以上三点,红砖被禁止使用变得很有必要。



红砖的替代品

既然红砖被禁止使用,而农村的房子还需要建设。那么,砌墙需要哪些材料来替代红砖呢?以下,分享两个比较优秀的砖种。

  1. 水泥砖。这个毫无疑问成为了农村建房替代红砖的常见建筑材料。毕竟水泥砖具有密实性好,吸水率低,抗冻性好,强度高等优势。但是,也存在缺陷,即容易产生裂缝。而面对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施工之前,充分喷水。
  2. 多孔砖。多孔砖具有生产能耗低,施工方便,强度高,保温效果好,收缩变形小等等优点,是比较能够替代黏土红砖的品种。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有点意思的事儿


【小糖拌番茄】

红砖是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为原料,经粉碎,混合捏练后以人工或机械压制成型,经干燥后在900摄氏左右的温度下以氧化焰烧制而成的烧结型建筑砖块。


随着人们长年累月的开采,粘土资源一直在不断减少。因此国家开始禁止烧红砖,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消耗高。

数据统计城乡建设房屋,一年需要的粘土就要损毁良田70万亩,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据,70万亩良田可以供多少人吃饭。

犹记得我们家乡开采粘土的砖窑,一年下来一座不算小的山丘夷为平地。



二,污染大。

烧砖就需要用到煤,这样下来不但增加煤矿用量,城乡小型窑厂都是没有环保设施的,所以烧煤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些都是未经过处理特殊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

三,承重力。

现在都是乡村城市化,发出都在搞拆迁,低矮民房都修建成独栋高层,红砖承重力就成了最大的问题,用的多,切重量大,不适合高层。

现在都是混凝土钢材结构的房屋,论结实,无疑是钢构房更好。

所以没有红砖一样可以建造房屋,不一定非要用红砖。


小糖拌番茄


想象一下,以后每个角落都不再有绿水青山,只有严重的雾霾和环境污染(参考今天的山西和北京),如果继续肆无忌惮的用红砖,结果差不多就是这样。


其实,在漫长的人类发展里面,砖不是没带给我们过好处,只是现在时代变了,不符合持续发展,肯定要被淘汰。


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材料,拥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它带来人类文明,成为广大朴实勤劳人民避身之所的主要材料,小小的一块砖,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但就是这块砖,在当今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政府大量关停砖瓦厂,2010年政府出台通知:2010年底,中国境内的所有城市都要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毋庸置疑,砖,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砖的历史

作为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建筑材料,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广大朴实勤劳的劳动人民,而它的起源发展,更与人类从餐风饮露的原始生活迈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轨迹相吻合。

为了抵御野兽和不定期的狂风暴雨,远古时期的人类学会用泥土捏制成砖胚建造简陋的居所。

秦朝时期,中国砖块烧制水平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终于赶上中东地区的脚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更是大量用砖,兴都城,建宫殿,修驰道,建帝陵……著名的阿房宫相传就是以砖铺地。而秦始皇举全国之力修建的万里长城,全部由砖块建成,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

东汉时期,是中国砖石建筑大发展的时期,当时的地下墓室结构已经运用拱券结构和叠涩穹窿技术,贵族砖室墓均十分豪华。

古代有两种制砖方法,第一是烧制,制砖工人用模板做出砖块模型,然后放在砖窑里烧,这类砖的质量和硬度比较高,只有地主和官家才用的起。第二是

晾晒,做好的砖不用经过烧制直接晾晒成型,这类砖被称为“泥砖”,是普通家庭建造房子最主要的材料。

中国早期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砖几乎扮演着建房最重要的角色,每个地方建房都用它,尤其是中国农村,所处地理位置方便,大部分砖瓦厂为了取土方便把厂建在农村,这就造成了一个双向的便捷,砖瓦厂取材方便,居住在农村的人们建房方便;而在城市,为了达到高楼大厦的需求,更多建筑采取钢筋混泥土的材料建造房子。

不夸张的说,砖在建筑界曾经的地位,被称之为传奇也是不为过的,它曾经在人们的生活里不可或缺,非常普遍。那为什么现在政府要大量禁用它呢?


砖的危害


高损耗

红砖的原料是粘性土,需要在地下或山上挖掘到,而这样的制作环境将会导致数百万亩良田的消失,土地资源被大量的浪费。据数据统计,因城乡建房烧制粘土砖一年会直接损毁良田70万亩,500万亩耕地在“流血”。

有些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觉得建这个房子对环境又造不成多大的影响,还是偷偷用,但是他们不知道,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同理。每一份这样的侥幸加起来,最终人类就会自食其果。

我们对环境现在不是看不出来,举个例子,北京,中国的首都,常年笼罩在长安城上空的雾霾,每年危害着多少人的健康,不会是空穴来风,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持续用红砖建房,几十年之后,我们的后辈,将不会再看到花香鸟语,植被覆盖的森林,呼吸不到清新原始的空气,取而代之的是满眼被严重破坏的良田和耕地,一片空洞和荒凉。


空气污染

大家都知道,红砖的烧制必须要烧煤,而这,会严重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和空气污染,并且全国各地的许多砖窑都是小规模、分散式的作坊,几乎没有环保设施,这些砖窑把大量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这样的情况下空气中的pm2.5含量非常高,因此附近的地方就会遭殃,附近空气里的有毒气体的含量十分高,不仅对农作物的生长会产生危害,呼吸到人体中还会导致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为什么?我们知道,砖瓦厂大多建在农村,而且对空气的污染和耕地的破坏极大。这让人感到讶异,我们习以为常的砖,却在以这样悄无声息的方式无形中夺走很多人的宝贵生命。


承重能力差

红砖砖中间是空心的,不说冬冷夏热,侧面抗击能力很差,一般的高楼大厦都已经用钢筋混凝土代替了红砖。砖混结构是没有抗震等级的,只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必须满足。说白了就只是有一定的抗裂能力,但不是抗震。对于不同的结构,抗震设防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说的抗震等级,是高层及多层钢筋砼结构才有,砖混结构是没有的。

这就是为什么,每次一发生稍微大一点的地震,对人类而言就意味着灾难。《走近科学》里的专家曾经说过,基本上每一次地震、台风来临的时候,造成的伤害都是因为建筑物的破坏带来的。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两次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地震,都是因为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严重人员伤亡。


工序复杂

可能仅通过外表难以看出来,砖的烧制工艺实际上特别复杂。

取土。烧砖用的土壤俗称粘土,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风吹日晒,经过自然地侵蚀其内部分解松化,然后再进行手工粉碎、过筛,只留下细密的纯土;将纯土加水滋润,像和面一样反复和炼,当然,这里肯定不是用手,可以用牛力踩踏,

做成稠泥,人力翻泥和炼大致要5到6遍;和炼好的泥土通过制坯模塑形,塑形时泥土要压实,放砖坯的地方要铺层细沙,防止粘连;砖坯要阴干,等到砖坯完全干燥后(大约一至二个月),就可以了入窑烧制了,这是最重要的一环,一般的砖质使用煤炭作燃料,而密实度更高的滤浆砖则用麦草、松枝等燃料慢慢缓烧;经过十数天的烧制后,坯体被烧结。若此时慢慢熄火,外界空气进入窑内,出来的是我们常见的红砖。

若是想要青砖需要在高温烧结砖坯时,需要泥封窑顶透气孔,减少空气进入,使窑内温度有利于砖体成分的还原,坯体的红色高阶铁氧化物被还原为青灰色的低价铁氧化物,为防坯体内的低价铁重新被氧化,在用土密封的窑顶上铁饮水,已达到降温的目的,直到完全冷却后出窑。

工艺复杂但传统,就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大家一定见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村开了一个砖厂,村里大部分人都去上班。

这些砖厂,除了环保生产严重不达标之外,对工人的保护措施也做得极差,每年因为在砖厂上班因为安全不到位而导致意外死亡的人口只增不减。


并且,人们长期接触泥土、烧煤等,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明显高于不接触的人。

并且,由于红砖为小块材料,必须要在现场湿作业,而且砌墙体过程工序繁杂而冗长,对操作人员要求也很高。


红砖的消失

国家大量关停、整治砖瓦厂

2005年,我国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上,我党提出建立“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对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共15个省开展环保督察工作,无数企业被迫停产限产。

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组对剩下的15个省份进行环保督查全覆盖,包括湖南、新疆、西藏、贵州、安徽、四川、山西、山东、天津、海南、辽宁、吉林、浙江、上海、福建等。

从2016年3月开始,山东淄博率先迎来了“史上最严”环保整治,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几十余家淄博砖瓦企业被下达停产治理通知,19家企业甚至直接被责令停产治理6个月;随后,为配合G20峰会的召开,山东淄博、临沂以及河北多地砖瓦企业被限产或停产。

接着7月1日《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执行,砖瓦专项整治风暴开始席卷全国。7月14日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小组先后进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等8个省(自治区)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河南、江西等地相继传出砖瓦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治的消息,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

11月底第二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小组先后进入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个省(市)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广东、重庆等地相继传出砖瓦企业被责令停产整治的消息,引发了行业高度恐慌。2017年,砖瓦行业的环保大锤再度重重落下。

3月的两会召开,河北、河南等地停产限产。2017年前,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全面启动,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将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7省市开展环保督察,进驻时间约1个月。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省份,同时环保风暴即将覆盖全国范围。

如今,中国农村已经全面禁用红心实砖。

以后中国人建房用什么

有人会感到疑惑,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大量关停了砖瓦厂,那我们用什么建房?答案是环保抗震的钢结构住房。早在上个世纪,中国就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但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普及,中国政府自2015-2017,李总理连续3年强调,需要加大装配式建筑的推广,2025年整体要达到35%占比。各省份发文合计超过200个,强调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助推行业发展,部分省市还对装配式建筑予以补贴奖励!

轻钢,重新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里。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为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住房紧张问题,欧洲的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欧一些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掀起了建筑工业化高潮。上世纪60年代,住宅工业化扩展到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国家。目前,西欧5层~6层以下的住宅普遍采用装配式建筑,在混凝土结构中占比达35%~40%。

如今,世界上九个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丹麦、瑞典、加拿大、新加坡以及多震带国家日本,均已基本普及钢结构住房,这些国家人们居住所需的房屋,35~40%是钢结构。

历史的浪潮总是这样变幻无常,也许100年前的今天,我们的祖先从未想象过某一天人类会自主摒弃砖瓦建房方式,踏实安稳的住在由钢结构建成的美好家园里。如今,不符合国家环保规定的砖瓦厂正在陆续大量叫停,少量符合环保要求的砖瓦厂仍然在营业,砖价格暴涨。

砖,正在以一种声势浩大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留下浩浩荡荡的建筑,以及满天弥漫的灰尘、污染和疾病。这满目疮痍,但愿钢结构的出现能治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