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股市低迷,制约A股的因素有哪些?金融股又将如何把握?(收藏)

股市低迷,制约A股的因素有哪些?金融股又将如何把握?(收藏)

年初至今,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趋势性”的完全转向,大部分时间处于“预调、微调”的阶段,主要的约束因子在于“新兴市场汇率压力”。今年国内资金相对是宽松的(年内已实施过2次定向降准),但资金迟迟不进入权益类市场或实体经济,主要的原因在于外围市场预期的不稳定性。

A股存量消耗行情依旧,存量资金在“周期、成长、消费、金融”四者之间快速轮动,并无显著的风格一边倒的特征。站在当前,我们仍不建议投资者过重仓位来参与这轮 A 股超跌后的“反弹”。

制约A股市场的因素主要归结于四类:

①美国处于缩表周期,新兴市场资金流向上承压;

②外围因素仍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③在国内经济景气度平淡(PPI 下行),控房价决心不减,且大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预计A 股三季报盈利依旧回落;

④“沪伦通业务”再进一步,若实质性正式启动,资金面短期内承压。若以上四类因素持续存在,A 股风险偏好就很难持续回升市场超跌后必有阶段性反弹,当负面信息逐步被市场消化,市场估值泡沫得到一定消化后,市场会有资金博取一轮反弹,时间点我们倾向于9月下旬是个重要时间窗口期。

股市低迷,制约A股的因素有哪些?金融股又将如何把握?(收藏)

对于金融股在近期的强劲走势来说,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两个较为清晰的因素。

一是低估值。目前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击穿了以往熊市的所有低点,也就是说,8月中下旬的银行股的估值数据是历史最低。而且,银行股的估值数据诱人,不仅是市盈率、市净率数据,并且还在于股息率。随着股价的下移,大多数银行股拥有4%以上的股息率。这绝对是足够诱人的。

二是新增资金,尤其是北上资金。今年以来,已有2000多亿元的北上资金净买入额。近期,北上资金仍然处于净买入状态,既包括实实在在的,因为MSCI指数因子从2.5%提升至5%所带来的配置资金,也包括预期中的富时罗素资金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将A股纳入到指数因子中,从而带来新增资金的强劲预期。

这些信息的叠加,就意味着处于全球估值洼地的A股,尤其是金融股,不仅是目前有着源源不断的净买入资金支撑,并且预期中的后续买盘力量仍然在聚集中。因此,金融股的股价重心上移。其中,2018年半年报数据突出、未来业绩成长势头尚可的金融股更是受宠,平安银行、中国平安等个股的领涨表现就是最好的说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