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孩子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呢?

家长有时候给我们说,孩子学习特别的被动,曾经有一个初中学生,母亲告诉我们:由于小学开始一直陪读,陪着孩子做作业,到了初中也是这样;有一次她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现象,当她下楼买酱油回来,孩子一个字都没动。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妈妈陪伴督促的这个时间,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做,或者自己该做些什么?

这就是孩子学习是被动学习,而不是主动学习。被动学习的孩子,就像农村俗话“青蛙一样,戳一下,跳一下。”他不太善于自己思考,不太善于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这样的孩子,从学习未来会把不良习惯带入工作,最终在工作上也是非常被动,会影响其一生。

而主动学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那天朋友分享了一个事情:她的孩子小学了,有段时间确实太忙了,没有顾上照顾孩子,也没时间检查作业,孩子有一次考试考了八十几分。老师给她打电话说:“最近是不是疏忽了孩子的教育,他这次考了八十几分哦。” 她说:“八十几分,还可以呀。”她原想小学嘛。结果老师说是班级最后一名。

朋友就没说话了,老师告知朋友,还是要好好辅导一下。

朋友是个很会尊重和理解孩子心灵的妈妈,与孩子沟通,孩子刚开始也觉得还好,后来知道是最后一名,自己也有些不好意思,觉得很内疚,内心升起了一股荣辱感。

又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也是忙于公司事务,没有辅导孩子。而又一次考试,孩子成绩提升,并且考了班级第四名。老师给朋友打电话说:“你看嘛,你给他辅导之后,明显很多,进步多大。”朋友其实心里很想说“我啥都没做,是他自己想学。”

所以,孩子自己的内驱力足够,激发了他自己想学习的心,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提升成绩。

往往很多时候,父母只看到了孩子成绩不好的现象和行为,而忽视了背后的真正根源。

回想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是与此有关。

尽管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文化不高的朴实乡村妇女,但妈妈的精神教育,到现在都很适合。很小的时候我都记得,母亲一直激发我内心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要走出农村,成为一名教师——我有两个堂叔是教师。

同样,那时候的我从来没让父母操心过学习。我记得我在初中的时候,是我自己给自己定了个目标,要考第一,所以为了这个目标,我自己设定了自己学习的时间——每晚21:00睡觉,凌晨1:00起床,看书看到6:00,然后去上学,这个时间,坚持了两年,直到初三,变为每晚12:00睡觉,早上5:30起床。我父母没有督促过我,也没有说要这么晚,这么早起床,是我自己觉得我想要达到那个目标,必须努力。当然我并不建议许多孩子学我当年,毕竟后期我的身体确实也出了点问题,我只是想说,只要孩子愿意,很多事情都可以成为可能。

孩子学习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呢?

同时,在我的同学们都报名找老师补习时候,我为了给父母省钱,下定决心自己给自己补课。当年在班级,我的作文总是比不上班级几个教师子女同学,每一次优秀作文都没有我的上榜。我决心一定要让我的作文上榜,于是老师给同学们布置1个周记作文,我会主动要求2个,并且每一篇作文,都会把修辞手法、成语......勾勒出来,强制要求自己,必须运用修辞手法。

从刚开始的强制运用,到后期的自然运用,慢慢的坚持半年,我的作文终于上了优秀榜。

只要决心成功,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我相信,只要学生愿意学习,想学习,知识层面的东西,是最容易学习的,关键是父母要学会激发他的内驱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