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午间一览,尽知泉州9月20日教育新闻

午间一览,尽知泉州9月20日教育新闻

1、教室装空调学生每人交500元? 安溪县沼涛中学回应

安溪县沼涛中学校方和家委会回应,家委会提议,校方并未同意,将退回捐款东南网9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苏桐轩田米)前日,微博网友发微博称,安溪县沼涛中学近日召开高三年家长会,让每一位学生交500元,给教室安装空调。

该网友质疑,学校这一做法是变相收费,不仅给家长造成负担,且高三年明年5月就毕业了,即使装空调,也享受不了多久,这笔费用不应由高三年段的家长承担。

对此,沼涛中学和该校高三年家委会昨日回应称,安空调是家委会部分家长的倡议,让高三年家长们自愿乐捐,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并不是学校的做法。

2、晋江陈埭镇多所小学外地学生上小学 需缴费再入学

8月底,多名在晋江市陈埭镇务工的读者拨打96339反映,他们均为外地人,没有晋江户口,孩子9月份到江头中心小学念一年级,却被要求必须先缴纳一笔一万元的费用,否则孩子无法上学。

能否上学究竟与这一万元是否有直接关系。

读者反映每人交一万元孩子才能入学黄先生是一名来泉务工人员,他的孩子今年9月份到了念小学一年级的年龄。

3、泉州市第三届中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公布 有你的老师吗

泉州网9月20日讯(记者曾聪虹)备受关注的泉州市第三届中小学名教师遴选培养活动结果出炉。

4、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首期修缮工程推进

梧林社区拥有闽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和哥特式、古罗马式等各式各样的建筑。

晋江梧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是一项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造福子孙后代的文化保护工程,总占地约1平方公里,规划有200多亩的传统建筑核心保护区、170多亩的大师工作室休闲景观区、200多亩的花海生态景观区和约800亩的田野观光体验区,投资规模初步概算为13亿元,为省级重点项目。

2017年3月,该项目正式启动。

5、全省首个县级市急救优先调度系统年底在晋江上线

记者昨日了解到,2018年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完善120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正有序推进。

在项目工程现场,记者了解到,晋江市“120”急救指挥中心救护车停车棚改造已完成。

急救指挥调度中心业务用房改造工程正在收尾,预计10月初完成工程建设。

6、零突破!南安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南安实现国家级博物馆零的突破郑成功文化中心展馆。

(资料图片)东南网9月20日讯(海丝商报记者陈亮亮)18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第三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名单,南安市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实现了南安国家级博物馆零的突破。

南安市博物馆成立于1990年,为综合性博物馆,馆藏藏品总数1344件(套),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南安深厚文化积淀的实物见证。

7、阳彩臂金龟“落户” 泉州工艺美院学子忙保护

日前,一只巨型甲虫,呈长椭圆形,长约20厘米,墨绿色,前足长大,外观十分威武,现身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大三学生张维楚一下子就发现了它的不同寻常。

15日晚上9点多,我在宿舍的阳台上发现一个大虫趴在那一动不动。

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极有可能是稀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8、聋哑产妇临盆,医护人员20多张暖心卡片助产妇分娩

昨日,在泉州市中医院妇产科,一对聋哑夫妇抱着刚满月的孩子,用手语向这里的医生表达着谢意。

一个月前,在这个医院的产房里,一场无声的接生令人动容。

8月19日凌晨4点,产房里没有产妇声嘶力竭的喊声,也没有医生和助产士加油鼓劲的声音,有的只是一个个鼓励的手势和一张张写满关爱的纸条。

9、泉州参与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市长对话”环节

为中法文明对话贡献泉州声音泉州参与中法文化论坛“市长对话”环节本报讯(记者游怡冰通讯员翁哲伟)以“‘一带一路’:文明互鉴与创新”为主题的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9月18日在西安开幕。

10、学生公交车上赶作业 司机亮灯为他照明还帮拾回行李

小郭在公交车上做练习早报讯(记者陈小芬通讯员汪雯妮文/图)都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照亮的,9月16日,泉州五中城东分校的学生小郭带着他的父母一起到泉州公交第四分公司,感谢55路公交司机郑建山师傅为他在车厢内赶作业时照亮一盏灯,并帮他拾回遗忘在车上的行李箱。

原来9月14日18时许,小郭提着行李箱在安吉路的“埭头站”坐上郑师傅驾驶的55路公交,上车后他一直站在后门边上低头做作业。

“当时车上已没有座位了,在上下客时,我从后视镜发现他就站着看材料,挺担心没站稳,所以看到有座位,就喊他‘小帅哥,过来这边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