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1

据说东京街头曾有一句广告词,意思是:“放屁时你都要看看身后有没有人,可抽烟时你却忘记了!” 以此提醒那些在公共场所不能顾及别人、害他人吸二手烟的瘾君子。

这广告语简单粗暴,话糙理不糙。当年在《读者》杂志上看到,过目不忘。这可比“禁止吸烟”、“请勿吸烟”、“吸烟有害健康”的温馨提示有效多了。

NLP理论里说,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我家以前住的小区门口有段时间没有垃圾箱,常有居民趁月黑风高悄无声息地把垃圾丢在街角,有人在墙上写“请勿乱扔垃圾!”不管用,垃圾照样堆积,再后来,墙上的温馨提示变成“乱扔垃圾者,全家死光光”,情况貌似就好了很多。

毕竟,乱扔垃圾的人,对这种咒语还是心有余悸的吧。有次我偶尔路过一条小街,看到电线杆上歪歪扭扭写的是“

在此乱扔垃圾者断子绝孙”。

这该是国人最恶毒诅咒了。最怕的是那种连咒语都不怕的人,他们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鬼不信头顶三尺有神明,毫无敬畏,做坏事也会坚持到底到没有底线。

2

近日,英国著名主持人杰里米·克拉克森发视频,抱怨中国高铁上高声打电话的人。他在中国乘高铁时,遇到身后乘客大声打电话,拿起手机拍摄一段视频,对镜头用唇语说“闭嘴(Shut up)”,并上传到了网上。在发布视频时他配文字称:这名男子在公共场所讲电话“已经持续了好几个小时”。

虽然有网友嘲笑这个外国人“又不是你家,少见多怪,看不惯别出门!”但大多数人还是“站老外”。

国人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和修养,真的需要“和国际惯例接轨”,需要反省反思,需要这样“被教育”。不然,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尊重,永远不可能“厉害”。

相信很多人能体会到这个老外的心情。多年前经常出差,有次乘大巴从济南回临沂,后排座上有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讲我一句都听不懂的方言,打了一路电话。行程近四个小时,她真的是一刻都没停。以至于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聒噪,恨不能回到从前,让她“Shut up!”

通常我们不会在公共场所提醒别人的行为,总是先选择忍耐和忍受。杰里米·克拉克森被身后打电话的男人吵到后,也只是对着自己的镜头讲“Shut up”,像我们一样拍视频“发朋友圈”。

如果是现在,我肯定会选择“提醒”。因为“你不影响别人,就会被别人影响”。最近的一、两个月,我就在飞机上提醒过旁边看视频的乘客戴上耳机,也在火车上提醒过听相声的乘客“小点声”……

事实上,不想被别人打扰,不想在公共场合忍受别人的不良行为,就需要直面,需要大声地说出你的感觉。

通常他们并无恶意,只是没有顾及到身后有人、旁边有人罢了,只是没有人教育他们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罢了,只是没有人提醒他们要注意自己“不要打扰到别人”罢了……

事实上,有人提醒,通常他们就会立刻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修养好者,或许会说一句“对不起”或“抱歉”;一般人都修正自己的行为,我在飞机上、火车上遇到“扰民”者,提醒他们戴耳机、小点声之后,都不再外放声响。

如果真的遇到“杠精”,觉得你“多管闲事”,跟你对立起来,也就算了。这种人,你不教育他,他也一定会在别的场合被别人教育,也许会是很狠的形式和方式。你只肖冷笑“当我没说”,或者暗骂一句“三季人”,就把他“当个屁放了吧”。

3

松浦弥太郎被称为“日本最懂生活的男人”,被誉为“生活美学大师”。知道他是因为他的人生信条《100个基本》,他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上厕所的时候,要想到下一个用的人。扔垃圾的时候,要想到将垃圾送到垃圾场的人、回收运输的人、处理垃圾的人。做杂志的工作,要想到校稿的人、印刷的人、装订的人、将书运到书店的人、为我们卖书的人,以及读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要忘记人的存在。我想牢记这一点做事。

有次公司保洁跟我说男洗手间经常有不冲厕所的情况发生,可能是内部员工,也可能是客户所为,让我们开会的时候“要求”一下。

通常我们在厕所看到的温馨提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或“如厕后请冲水”之类,我见过的最有笑性的提醒标语是

“拉屎不冲,老婆不忠”

保洁跟我讲如厕冲水需要提醒的事,此标语立刻上头,恨不能立刻让广告公司做块牌子,以图有“乱扔垃圾者断子绝孙”之功效。

后来牌子做了,把松浦弥太郎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做成提示牌,张贴到洗手间的每一个隔断里。希望每个上厕所的人,都能“想到下一个用的人。”

这方式足够“春风化雨”,大概也许很可能产生过效果吧。

那些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人,那些在禁止吸烟的场合抽烟的人,那些在电影院剧院演讲会课堂上、甚至是殡仪馆告别大厅都不把手机调到静音的人,那些在高铁飞机公共汽车上放视频听音乐不戴耳机的人……真的需要借助别人、老外的眼光看看自己的行为。

如果能够为别人多想一点,能够想到身后的人、身旁的人、下一个人,就会如某些男厕所里的“温馨提示”所言: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到下一个人”

相关文章:

历史文章:

谢谢喜欢,欢迎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