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手機新華網<揭祕“網紅”:生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她有個名字叫“網紅”

手機新華網<揭秘“網紅”:生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張雨軒

2015,“網紅”是個不得不說的熱門詞。

她們佔據了雙十一和雙十二,她們中有人成了郭富城的新女友。

她們賣的是衣服,也賣趨同的女性審美。

她們是這個時代的紅人,卻有為人不知的疲憊。

本期紀實,記者走近兩位生活在杭州的“網紅”。

她們說——她們是生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她有個名字叫“網紅”

手機新華網<揭秘“網紅”:生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張雨軒與賴蒙

12:00

萬人朋友圈

在枕邊摸索了一下,把手機抓到手裡,按一記Home鍵,屏幕的燈光照亮了張雨軒的臉,也讓她不得不掙扎著把眼睛睜開。

這幾乎是她每天都重複的動作。

滑動界面,點開微信,由於新消息太多,那個通常提示消息數量的紅色小圓圈裡的數字,被半個省略號代替了。

張雨軒有兩個微信號,“大號”有5042個聯繫人,“小號”5039個。

微信的好友上限,是5050人,為了防止在社交時發生好友已滿無法添加的窘況,張雨軒會定期刪除一些聯繫人,留出“空位”。

這些空位是為她的新朋友,或者新客戶準備的。

張雨軒現在在做的生意叫做“推廣”。微信朋友圈生意好做早已不是秘密,打開朋友圈,十個人中,三個代購,五個賣東西,還有兩個可能在眾籌。但每個人的交際圈都有限,如果想把生意發展壯大,就得不斷增加你的“好友”數量。而張雨軒做的,就是“為你加人”的生意。

她點開了微信信息欄,翻了翻昨晚推廣的幾個微信號的反饋,回覆了幾條,截屏對話,存圖。這些反饋,相當於淘寶的“買家秀”。對她的“推廣生意”是很重要的口碑。她翻了個身,挑選了幾張截屏圖片發上了朋友圈,配上了這麼一段文字:

“今晚預約推廣的來,滿號幫推。昨天反饋15分鐘107人。想爆單當網紅的快來找我咯……”

杭州已經好久沒有晴天了。之前,張雨軒答應幫朋友淘寶店的上新做模特,結果因為遲遲見不到陽光,計劃一再延後,為了趕上雙12,只好調整計劃,室內拍攝了。但即使拍了,算上修圖,朋友大概又得忙幾個通宵吧。

一想到要通宵,張雨軒想起了自己那令人頭疼的畢業設計。

張雨軒,暱稱Vavioo,1993年出生,嘉興人。現在是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大四的學生。雖然學校在上海,但大四的課已經比較少,所以平時張雨軒會待在杭州,幫著開淘寶店的男朋友一起打理店鋪。儘管她給自己下了命令,在杭州的時候不想學校的事情,可三四十套方案的畢業設計就在那裡,就像她在杭州租住房子裡的服裝進貨一樣,不去動是不會少下去的。

張雨軒又拿起了剛放下沒一會兒的手機,她忽然想起昨天凌晨1點半,和朋友說過要約個下午茶的。

手機新華網<揭秘“網紅”:生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13:13

不小心就紅了

賴蒙正抱著電腦,整理著連續十天早起拍攝的照片。對一個攝影師來說,哪有什麼事比照片更重要呢?

1994年出生的賴蒙是上饒姑娘,今年夏天從四川傳媒學院攝影系畢業後來到了杭州,現在是一名攝影師兼淘寶店主。4年傳媒學院攝影系的課程,8年ps後期經驗,5年寫真客片拍攝,3年旅拍,1年商業入門攝影,這些數字是賴蒙自信的資本。上個月,她為蘑菇街冬季配件拍攝宣傳片,也為中國好聲音的夏恆、羅景文拍攝宣傳照,上上個月,她接到了為歌手嚴爵拍照的工作。但最令賴蒙難忘的,還是2014年5月,她接到了在周杰倫上海演唱會現場拍照的工作。而演唱會進行途中,她突然被喊上臺,幫周杰倫和臺下的8萬歌迷拍合影。

明星偶像不再遙不可及,就連身邊的人,一不小心就會走紅呢。

比如賴蒙的好友“管阿姨”。她與賴蒙一樣也是身在杭州,也是攝影師兼淘寶店主,更是個擁有100萬微博粉絲的網紅。

網紅,“網絡紅人”的簡稱。自互聯網社交進入人們生活之後,網紅就一直存在。他們有些是憑藉自身才華,有些則依靠搞怪作秀,但最終都吸引了大眾的眼球。

然而,在這個2015年,因為一眾男明星都找起了網紅女朋友,而使得網紅這一社會屬性忽然獲得爆炸性的關注。然而這種關注,帶來的卻是一種奇怪的打開方式。若你用圖片搜索,你會發現跳出來的相關圖片,大多是年輕漂亮面容姣好的女孩子,只是臉孔彷彿都自一個模子裡刻出,缺乏辨識度。而人們一旦搜索關鍵詞“網紅”,跳出來的盡是:“整容”、“扒皮”、“黑歷史”等聯想詞彙。

賴蒙記得,管阿姨曾無數次跟她吐槽過網紅不易做,人紅是非多。

可這個時代還真有可能一不小心就紅了呢。

比如賴蒙自己,這個扛著三腳架出去旅行自拍的少女,在今年九月被一個文藝類知名微信號相中,拉去拍攝了一段關於自拍的短片。前兩天,視頻在朋友圈裡“發酵”一晚上,立刻就達到了幾十萬的播放量,以及20000多的點贊。

賴蒙摸過來手機看一下,這一看,才想起,張雨軒說過,今天要喝下午茶來著。

敲定碰頭的時間和地點,賴蒙放下電腦,換衣服、化妝、收拾東西。臨出發前,她想了想,還是把電腦塞進了隨身的揹包裡。

15:30

在臉上動動刀

張雨軒和賴蒙坐在這間位於杭州望江東路的五星級酒店裡。

外面雨水未曾間斷,酒店裡卻乾燥溫暖。兩人默契地脫去了披在身上的長款羽絨外套,露出裡面鮮豔的內搭和光著的腿,宛如夏末初秋。

進出這裡的賓客並不多。但對於張雨軒和賴蒙來說,這裡卻熟悉得不得了——精緻華麗的裝修風格,彷彿自帶了“白富美”的特效,這裡是杭州網紅們的拍照“聖地”。

張雨軒從包裡拿出被稱為“網紅標配”的自拍神器,交到賴蒙手裡,整理妝容、擺好角度、1、2、3——

照片裡的張雨軒,有著飽滿的額頭,高挺的鼻樑,寬寬的雙眼皮,以及V字型的下巴。

如果往前倒退10年,那時候,還像個男孩子一樣玩輪滑、玩死飛、穿運動鞋的張雨軒根本想不到自己會像現在這樣女性化。更想不到這樣的女性化會為她帶來賺錢的機會。

大一升大二那一年的寒假,張雨軒去割了雙眼皮並開了眼角。這是她目前唯一對臉做過的事。其他的主要依靠化妝和修圖。所以,張雨軒的臉雖然與修圖後的容貌有些許不同,但真人看上去並沒有太大的不協調。這讓她很猶豫,畢竟,對眼睛的那番美容手術,在她的腦海裡留下了“太痛了”的深刻印象。可有時看到身邊的網紅朋友們今天打針,明天削骨地倒騰面孔,然後P出照片,收穫一大堆的粉絲追捧和點贊後,張雨軒的心裡也還是會動起“再去整整”的念頭。她知道整容價格不菲,但她也知道,在網紅的圈子裡,整容不過是一種投資。比如她的一個朋友,之前花了26萬,在韓國用自己的耳後軟骨墊高鼻子。但這樣的成本,對於一個擁有微博百萬粉絲的網紅而言,並不算什麼。

朋友圈內盛傳,今年“雙十一”網紅張大奕一天的成交額是6000萬元,而這樣的成交額只是全網排名第二。而另一位賴蒙與張雨軒都認識的朋友,一件羽絨服在“雙十一”一晚上賣出25000件。

所以對於張雨軒搖擺不定的念頭,賴蒙雖然不支持,卻也並不會反對。在她這個拍過無數網紅模特的攝影師眼裡,張雨軒的臉是自然的——她見過太多因為整容過度而讓面孔顯得很“假”的姑娘。也遇過很多每次見面,長相都跟上次不同的姑娘。

賴蒙有時會覺得,這些姑娘們不斷地整容,也許並不是因為自己真的喜歡。在這個張揚個性的年代,誰希望和別人長得一模一樣呢?但她們還是去動了這動了那。

因為她們的粉絲們喜歡。

網紅們的粉絲,大多是一些看著韓劇長大的高中生和大學生。對她們而言,“漂亮女生”,就是以韓劇裡的女明星為標準的。

這是她們被流行文化薰陶的審美。

可那有什麼辦法呢?賴蒙深切地知道,就是那磨尖的下巴,墊高的鼻樑,割出來的雙眼皮,才能讓網紅們更隨意地拍照而不用為了尋找一個角度而費盡心機。

17:25

拍照和P圖最重要

幾分鐘前,張雨軒和賴蒙還有說有笑,可是此刻突然,兩人一同安靜了下來。她們各自抱著手機,開始這邊劃劃,那邊按按。

儘管下午茶已經喝了近兩個小時,可桌上茶點卻並沒有減少很多。

並不是她們沒有吃,或許是出於對體重控制的考慮,她們吃得很少。

發胖,是漂亮的大敵。

下午茶的餐桌,慢慢地黯淡了下來。 “我P好了,發你啦。”張雨軒抬起頭來,對賴蒙一笑。

餐桌上又是一片寂靜。但這種外人眼中的尷尬,對張雨軒和賴蒙來講卻是習以為常的事。拍照、吃飯、聊天、輪番P圖,約定時間發社交網絡。這是一次聚會或者約會的標準流程,而且拍照和P圖環節的重要程度,要遠遠大於吃飯聊天。

賴蒙有時覺得,她們這一代,根本是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作為一個開著淘寶店,又自己當模特的攝影師,她太清楚那些光鮮生活背後的黯淡。

照片裡,是網紅們在機場,揹著名牌包和幾隻巨大的旅行箱,赴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實際上,那些旅行箱裡裝滿的是網店下次上新的服裝。以及為了搭配服裝而不得不帶的各種配件和化妝工具。超重的行李箱,往往要加付許多遠遠超過攜帶東西價值的託運費用。

照片裡,是網紅們坐在美如畫的夕陽裡,笑靨如花,歲月靜好。

實際上,就為了等那幾分鐘的夕陽,她們或許已經坐著乾等了2個多小時,回去發現即便塗抹了厚厚的防曬,皮膚還是被曬出了印痕。

照片裡,是美食當前,網紅們拿著精美的餐具,彷彿下一秒就要大快朵頤。

而實際上,那可能是她們一整天的唯一一餐,而這一餐也只是為了拍照,等拍完的時候,美食的滋味如何,只有網紅們自己知道。

“活在照片裡又有什麼不好呢?”賴蒙反問。

當時光逝去,容顏漸老,至少,她們還能拿出這些照片,證明她們曾經美過。

19:00

粉絲的愛

張雨軒被男友接回到了他們租住的位於城西的酒店式公寓。

或許是因為這裡快遞通達,又是可以拎包入住不用裝修,所以許多身在杭州的網紅,都會選擇租下這裡的房子。自住、攝影棚、發貨倉庫全在這裡。

推門進屋的時候,張雨軒看著從玄關一直堆到客廳,又一直堆上樓的服裝貨品,默默地嘆了一口氣。每次遇到“雙十一”、“雙十二”的節骨眼兒,她都覺得自己快要被這些服裝“趕”出家門了。由於男朋友平時還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於是,這個時段裡淘寶店的進貨、理貨和發貨,全都是靠張雨軒一個人。

每當這時,張雨軒就感謝自己從小發達的運動神經。

上小學五年級時,張雨軒曾在杭州參加一個兒童的環湖輪滑比賽,拿了第一名。她還記得當時記者採訪她時,她天真地說,自己感覺不到有人追她。第二天,報道見報,第一次登上報紙,讓張雨軒激動不已。她還小心地把報紙剪下來,壓在全家人吃飯的那張飯桌的玻璃板下,天天欣賞。

然而這種激動,隨著在互聯網社交的日益擴大,而變得越來越少。無論是自拍被淘寶店主看上,邀請她做淘寶模特,從免費幫朋友拍攝,到如今5000元一單的身價;還是現在在微信朋友圈裡做推廣,從朋友間的互推,到現在收取300-500元一條的“推廣費”。這些事情,再不能讓張雨軒感到激動,這一切不過就是互聯網提供的“商機”。纏繞在這些曝光率和好友關係之下的東西,是金錢和利益。所以,即使張雨軒兩個微信號的聯繫人多達上萬個,但這其中與她聊天的朋友卻只有寥寥數人。這也使得張雨軒的微信APP右上角,常年掛著紅點。

有時,張雨軒的男朋友會“教育”她,要多跟粉絲互動。粉絲髮來的話,有時間了就要好好回覆。

頻繁的互動,是網紅與明星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網紅除了發照片之外提升或維持人氣的重要手段。

可張雨軒有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和粉絲互動聊天,甚至有些聊天讓她覺得有些荒謬。她記得有一次,她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個自拍,不一會兒,一個在從事代購的女粉絲,忽然在微信裡給她發了一個520元的紅包,並對她說“寶寶,你要多發自拍,我就喜歡看你的照片。”張雨軒回覆說,自拍會繼續發,但紅包她不能收。但緊接著,女粉絲又發過來一個1314元的紅包,並執意要張雨軒收下。

最後,出於“不跟錢過不去”的想法,張雨軒還是把紅包收下了。但這也讓她意識到,粉絲的愛,是維繫在那些脆弱的,經過修飾的照片之上的。

時鐘的指針過了8點,張雨軒停下了手中正在打包服裝的活。她站起來,拍了拍衣服。拿起手機,坐到了沙發上。每天晚上8點到10點,是她的“推廣賺錢”時段。

選擇這個黃金時段,是她在朋友圈裡發自拍時發現的規律。下午發自拍的時候,點讚的人數最少,但一過晚上8點後,點贊數有時是下午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顯然與人們刷朋友圈的習慣和頻率有關。

她陸續點開微信,查看下午定下的單子,兩條徵友,兩條賣貨。她截了幾張圖,開始編寫推廣詞的文字內容。

張雨軒為自己定下了一個一天“1000元”的目標,每天的推廣單,接滿1000元就不發了。所以只靠推廣,一個月下來張雨軒也有至少30000元的進賬。

凌晨3:17

為什麼這麼拼

賴蒙打了個哈欠,伸了個懶腰。眼前的電腦畫面,停留在她修了一半的淘寶上新圖片上。“雙十二”的上新還沒有完成,讓賴蒙有些焦躁。但她也有些無可奈何。白天忙於攝影工作室的拍攝工作,只有夜晚能讓她有時間來打理自己的淘寶店。

有時候,賴蒙也會迷惑自己為什麼要這麼拼。然而根據淘寶平臺上的數據,如今已有超過1000家的網紅店鋪。店鋪中女性用戶佔比71%,當中,18到29歲的女性用戶又佔了76%,並多數集中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這是網紅們主要的粉絲群體,也是網紅店的主力消費人群。可要在這其中分一杯羹有多難?賴蒙說,隨便看看身邊的朋友就知道了。即便已經是有百萬粉絲的“大網紅”們,也都是一個比一個勤奮,一個比一個拼。且不論設計,打版等需要專業服裝知識的支撐,促使網紅們很多在業餘時間去補習了許多服裝課程。更多的時候,她們會把通宵拍攝,通宵修圖,甚至通宵和粉絲互動聊天都當做家常便飯。

更嚴峻的情況是,賴蒙知道,如今網絡上那些百萬粉絲的“大網紅”,有好多現在都慢慢聚集到了杭州。一是因為杭州成熟的服裝市場,二是因為網絡上也早已有網友扒出,她們都簽約了一家杭州名為“莉家”的“網紅孵化器”。而進入網紅孵化器後,你要做的就是負責紅,其他網絡店鋪的管理,客服,進貨,理貨,發貨, 甚至是一些活動的宣推,都有專人替你打理。而“孵化器”則以網店股份或利潤分紅的方式,加入到網紅淘寶店運營之中,通過這種流水線化的操作,不僅彌補了網紅們自己開店所存在的諸如缺乏供應鏈支持、團隊管理不規範的短板,更通過幾名網紅的合作互推,將粉絲的消費能力最大化。

之前有人鼓吹說,即便是路人,“網紅孵化器”也能把你包裝成網紅,但從目前的實際操作上來看,他們簽約的大多都是些“已成氣候”的網紅們,所以,與其說是“網紅孵化器”,倒不如說是“網紅店孵化器”來得更準確一些。

賴蒙揉了揉眼睛,振作了一下精神,決定在凌晨5點前,把要上新的圖給修完。

手機新華網<揭秘“網紅”:生活在照片裡的一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