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阅读的好处都明白,不过每天照本宣科地读绘本,孩子不买账怎么办?

孩子不爱看书,其实根源症状无非两个,

要不是书没选对,要么是阅读方法不对。

书没选对

事实上,许多孩子不爱看书要怪家长。这样说,可能许多宝爸宝妈感到冤枉。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许多家长在初期培养孩子阅读的时候带有太多的功利性,让孩子读一些远远超过他们理解之外的一些书,如三字经、古诗文等等。

然而,对孩子来说,那些书上花花绿绿的花草、活波可爱的动物远比大人更看重的1、2、3、4和“人之初、性本善”要有趣多了。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STEP1

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要精挑细选书籍,不要带有功利性,让孩子凭借天性去翻阅自己喜爱的书籍。

STEP2

遵循“i+1”原则

“i+1”中的 i 表示孩子当前的水平, 1 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即语言的就近发展区。遵循这个原则,孩子们的阅读属于可理解性阅读,才是最有效的。

现在,我给我家小宝挑选书目,都会适度拔高一点,以爬缓坡的方式,让他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能力,一点一点上去。

PS: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孩子不太爱看书,这时候建议是看适龄的。不然难度太大的话,孩子很容易打退堂鼓,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不对

STEP1 朗读也有技巧

美国著名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就强调,给孩子朗读,最好从婴幼儿开始,长大后也要继续朗读,这样可以在孩子心中播下渴望阅读的种子。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很多宝妈曾一脸懵逼地问我,为什么自己陪读时,三本书下去孩子就不耐烦了......

其实,差别在于朗读时投入的感情,辅助的语速语调,以及变化的表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给小宝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时,语速放慢,一字一句清晰地念着,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语调就会发生变化,时而高昂,时而低沉。

我的表情也会随着故事情节的推动而发生变化。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长期养成的朗读习惯中,孩子会慢慢地注意到语言中所蕴涵的逻辑性与语法结构,特别是那些有韵律感的文章,同时配有简单明快的插图,最适合宝宝倾听和观赏。

孩子的阅读,就像学习说话一样,并非一蹴而就,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STEP2 别急着发表自己的观点

儿童阅读与写作指导专家袁坚老师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有次,她和助教一起去给孩子读绘本,读完后助教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结果一个小女孩急得哭了,后来通过询问才明白,小女孩与助教老师有不一样的感受,她的想法与老师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所以,在给孩子阅读时,一定要把事实和观点区分开来。

事实性的东西(比如飞机,有客机和直升机等),清楚明白地说出来没有问题。

观点则不同,你觉得客机漂亮,孩子觉得直升机酷,这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了。

如果大人很快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就会把大人的观点默认为是自己的,久而久之就不会思考了,总等着大人给“标准答案”,这等于扼杀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⒈父母可以在读完绘本后,引导孩子在事实的基础上,展开思考,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⒉我们就安静地聆听,肯定孩子的观点并回应:“嗯,这很有道理,还有吗?”

⒊鼓励孩子继续表达,即便你觉得孩子有点走偏了也不要着急,也可以这样引导:“哇,你的想法好棒,不过我跟你好像有点不一样,你要听听我的吗?”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我想,父母唯有尊重孩子,肯定孩子的观点,再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延展和扩散,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独立思考的兴趣,形成辩证思维能力。

STEP3 情景表演

在《游戏力》一书中,作者认为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如果我们想要告诉孩子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玩给他们看”,而不是“说给他听。”

阅读是大量的输入,而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则引导孩子揣摩不同角色的特征,并大量输出,加深对绘本的理解。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现在有些幼儿园会组织孩子进行绘本剧表演,通常会通过角色扮演、言语对话、音乐律动、表情动作等方式展开,全方位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

其实,绘本剧表演的方式同样可以迁移到家庭亲子活动中。

我家最近在玩一个简单的家庭情景剧表演《拔萝卜》,

“ 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

小宝是小白兔,我是小花猫,先生反串老太婆,弓着腰,“咳咳咳”慢吞吞地走来帮忙,家里的枕头就是那个大萝卜。

这场面,一家人全是戏精。

让孩子爱上阅读,你只需做好这两件事情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借用诗人叶芝的一句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亲子阅读路上,再好的技巧也不能功利地利用,我们要做的是,在孩子心中播下渴望阅读的种子,让其快乐的生根、发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