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碗名字很洋氣的小吃,十塊錢一大碗,吃過的人不多


在河南寶豐縣一家臨街老飯店裡,今年45歲的趙師傅正在製作一種當地獨有的風味小吃,這道不起眼的小吃有一個很洋氣的名字,叫琥珀饃。別看趙師傅的店面不大,這做琥珀饃的手藝可是已經傳承到第三代了。

這是他剛剛做好的琥珀饃,看起來和平常吃的炒餅絲很像,但是用料和做法還是略有不同。炒餅的流行範圍很廣,而琥珀饃只在寶豐大營一帶才能吃到,相傳由古代拉煤、冶鐵的苦力勞動者發明。

琥珀饃先由白麵烙成一張大饃,然後下刀切成細絲,饃絲顏色較淺並且晶瑩剔透,這一點和炒餅用的餅絲區別很大,感覺烙出來的饃更接近平常吃的蒸饃。

案子上擺的是趙師傅做琥珀饃用的配菜,有豆角、杏鮑菇、蒜薹、黑木耳,兩邊盆子裡的肉有羊肉和豬肉,根據食客的喜好搭配不同的食材。

趙師傅將油鍋燒熱,依次倒入豬肉、豆角、蒜薹和木耳,待肉炒至變色後加入少量高湯。民間還有一種美食叫“摻饃”,是利用炒菜後剩餘的湯汁來炒幹饃,味道也是非常好吃。

菜和湯在鐵鍋裡咕嘟片刻,趙師傅端來饃絲放進了鍋裡,這種小吃之所以受歡迎,大概還跟做法簡便有關,點完飯一會兒就能上桌。

琥珀饃還有一種重要配菜就是時令青菜,現在是吃小白菜的季節,夏天的選擇會更多,碗裡有了這幾片青菜葉,增色又加味兒。

饃絲在菜湯裡咕嘟,充分吸收了湯汁,加入醬油後顏色逐漸變成了琥珀色,並且饃絲愈加透明,不知道琥珀饃名字的由來是否與這顏色和透明度有關。

吃琥珀饃離不開這碗紫菜湯,一碗饃加一碗湯一共是十塊錢,所以湯自然很簡便,紫菜、蔥花、芫荽加幾滴香油,噎口的時候喝兩嘴也很美。

琥珀饃作為一種獨特的麵食,入口清爽,滑而不膩,如果吃慣了這種味道,幾天不吃就想得慌,尤其是夏季,來一大碗饃,外加兩顆大蒜和一瓶啤酒,吃完真叫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