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叔開飯店38年,一天熬三鍋牛肉湯,牛肉燴麵一大碗八塊錢


燴麵、牛肉湯,這兩樣河南人無比鍾情的美食,在寒冷的冬季,會格外讓人想念。今年58歲的廉玉鴻是河南商丘人,可他的飯店開在河南三門峽義馬市東工地的老街道上,並且一開就是38年,這三十多年他只賣開頭兒說的那兩樣飯:牛肉湯和燴麵。

在老廉的廚房裡,有三口大小不一的鍋,這三口鍋是專門為早、中、晚,三頓飯準備的,“俺做的牛肉湯中間不兌水,早上、中午大鍋熬,晚上小鍋熬,賣著早上的熬著中午的,賣著中午的熬著晚上的,天天都是這樣輪著圈兒轉。”老廉笑著說。

30多年前背井離鄉到這裡賣牛肉湯,老廉一是看中了這裡的牛多,因為豫西山區直到今天還有很多農民養牛,二是當時這裡是礦區,可以說車多、人多、錢也多,賣飯的生意相對要好做一些。這三十多年間老廉也換了三個地方,這個地方經營的時間稍微長一些。


老廉的飯店有六個人,大家各有分工,正在切肉的是他的老伴王愛珍,老廉負責買牛、宰牛、煮肉、盛湯、下面,其他人負責盤面和一些雜活。“我們這幾個人數他活兒最重,店外他得進山買牛,店裡他得負責熬湯,這飯店五點半開門營業,他每天凌晨三點鐘就起床了,一天也不隔。”王愛珍說的時候還帶著心疼老伴的口氣。

桌子上放的是燴麵胚子,和其他飯店從外面批發燴麵胚子不同的是,老廉這麼多年來堅持自己買麵粉製作胚子,為此他還專門請了師傅過來弄。這麼做的原因,一是他覺得自己做的質量有保證,二是畢竟用量比較大,也值得自己做。

“大家都可以監督我,我沒有用過一兩凍牛肉,全部是自己宰的鮮牛肉。”老廉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底氣十足,完全可以感覺到他身上的那份自信。如今在他的店裡熟牛肉70塊錢一斤,生牛肉40塊錢一斤,雖說價位不低,可依然是門庭若市,老廉說大家的嘴都很“尖”,都能吃出來好壞。


一天三頓飯,早上賣牛肉湯最多,中午燴麵最多,晚上湯和燴麵都有,這樣的安排也很符合豫西地區的飲食習慣,不過老廉和老伴卻要付出比別人多的多的勞動,因為天天早起、晚上晚睡這一點,很多人都受不了。

老廉的牛肉燴麵分大小碗,大碗八塊錢,小碗七塊錢,在遞飯的窗口,每天都是排著長隊,人多的時候吃一碗麵要等上二十多分鐘。這些客人中間有很多是老主顧,大家都知道老廉用的是真材實料,也願意等上一會兒。

“剛來這裡賣牛肉湯的時候,是兩毛錢一碗,後來漲到八毛錢一碗,火燒饃一毛錢一個,一個人花一塊錢喝一碗湯吃倆饃,這個價位賣的時間最長,後來就慢慢往上漲,一直到了今天七八塊的價格。”老廉說到。

老廉賣飯的這個地方,過去比較繁華,現在則蕭條很多,不過這依然擋不住他的生意火爆。“俺這裡逢一和六有會,有會的話我每天都要少賣個一二百碗,為啥會這樣嘞,因為沒地方停車了,很多都是開車來吃的,沒地方停車人家就換個日子再來。”

38年的堅守,讓老廉和妻子收穫許多,孩子們上大學的上大學,工作的工作,看起來沒人願意接他們的班。賣飯的辛苦只有賣飯人知道,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歇幾天,平常工人可以休息,可老兩口從不休息,雖然很累,可看到每天這麼多人來吃飯,他們依然很高興。攝影記錄|張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