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外記者觀北京中軸線感受古都風貌

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外記者觀北京中軸線感受古都風貌

9月2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註冊記者參觀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俯瞰北京城市規劃模型(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千龍網記者 鄂曉穎攝

千龍網北京9月3日訊(記者 鄂曉穎)9月2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新聞中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聯合舉辦“城市採訪”系列活動之“北京古都風貌”,來自19個國家的31家媒體共計70餘名記者一行來到北京市規劃展覽館瞭解《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新總規”)和“四個中心”城市戰略功能定位等城市總體性規劃定位,登臨永定門城樓和景山萬春亭俯瞰北京傳統中軸線,感受北京的遠景規劃和歷史脈絡。

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記者們從四層向三層俯瞰比例為1:750的北京城市規劃模型,緊接著下樓置身於立體的城市模型建築群之中,身臨其境地感受北京的古城風韻和現代化風采,清晰地瞭解了北京中軸線概貌。

北京以古皇城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門到鐘樓長7.8公里的城市中軸線,是世界城市建設歷史上最傑出的城市設計範例之一。中國建築大師梁思成曾說:“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前後起伏、左右對稱的體形或空間的分配都是以這中軸線為依據的;氣魄之雄偉就在這個南北延伸、一貫到底的規模。”

“北京古都風貌”的第二站,記者團來到了北京中軸線的南端起點——永定門,登上城樓向北眺望,一條筆直的軸線向北延伸。北京市袁崇煥祠文物保管所所長李巖帶領記者團參觀了城樓上《中軸線的故事》圖片展,並向大家詳細地講解了北京中軸線的歷史由來和深刻含義。中外記者們紛紛被博大精深且與時俱進的中國傳統文化所吸引。

當天最後一站,是北京城中軸線上最大的宮苑園林——景山,記者們興致勃勃地登上了中軸線制高點。站在萬春亭飽覽南北中軸美景,俯瞰北京城全貌,才能體會到中軸線作為城市的文化脊樑凝聚著北京歷史文化發展的精髓。大家紛紛舉起手機、相機記錄著眼前的古都風貌。景山公園副園長宋愷在山頂為記者們講述了景山的歷史並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

返程途中,中軸線的美景令記者們意猶未盡,很多記者表示有機會想再多看看北京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大都市。

隨著當天活動的結束,圍繞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舉辦的“城市採訪”:北京高端製造、走近魅力京劇、中國高鐵建設、北京攜手非洲、傾聽京城京韻、北京科技創新、北京文化創新、觀看中華雜技、北京美麗鄉村、北京古都風貌十個主題的系列活動圓滿收官。十條參訪線路讓中外記者在短短几天時間裡,從不同側面近距離接觸北京,感知並發現北京古都的發展之美。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外记者观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风貌

9月2日上午,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註冊記者登景山萬春亭俯瞰北京傳統中軸線(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千龍網記者 鄂曉穎攝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外记者观北京中轴线感受古都风貌

9月2日上午,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註冊記者在永定門城樓自拍(圖片來源:tuku.qianlong.com)。千龍網記者 鄂曉穎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