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古代女子一旦成为青楼妓女,是否就再难从良了?为什么?

小小嬴政


莫说古代女子一旦为妓便难从良,即使今时女子为妓从良后东窗事发,最后结果也多以离婚收场。

中国是一个在婚姻问题上相当保守的世俗国家,同时期的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无一不继承了远古人类开放的性意识。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都是宗教氛围浓厚的国家,民俗认为女性要侍奉过神殿的祭司(实际是淫棍)才能真正成人。更有离谱的,还有要求献身金牛的说法。而古巴比伦则是日夜宣淫,导致自甘堕落,不愿意打仗,结果被看不下去的居鲁士带领大兵给灭了。

古罗马的艳情史在尚算克制的史书中,都可以当做情色小说来阅读。当时人们的性观念相当开放,为此还为特地立了一个神仙——爱之神阿芙洛忒特。

这些国家最终都归于灭亡,其原因是过于放荡的生活,使得家庭的稳定性降低,而由于家庭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其稳定性降低带来的后果是社会的根基不稳固,在遇到相对更强的势力的打击下,很容易发生社会的全方位的溃败。

但是人性本色,如果淫欲能够很容易戒掉,那么修行也不见得就是那么难的事了。凡夫俗子有色心,实为正常,也是人之常情。中国妓女供奉的祖师爷是华夏第一名相——管仲。当时正是管仲将卖淫合法化,并且纳入政府统一管理的收费项目。一者政府可以借此敛财,二者吸引其他国家的能人异士前来齐国效力,可谓一举两得。现在西方的荷兰等国的政策也是在抄袭管仲当年的做法,据说还可以开具荷兰官方的正规发票。

中国自宋代理学大兴,崇尚气节,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为官方指导思想,并在社会上予以提倡贞洁烈妇,树以牌坊碑文,由此形成社会性的贞操观。这种贞操观是单向的,因为男权社会里,对男性眠花宿柳的行为以风流雅事搪塞而过,对于女性失贞则是大加挞伐。发展到后来,凡有婚内出轨的女性,施以“浸猪笼”族刑。可饶是如此,自古十条人命九条奸,人性之情堵不如疏,刑罚惨烈也没有堵住日益蔓延开来的温情缱绻。到了封建礼教已臻极致的清朝,还发生了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清末奇案。一桩小小的通奸案,竟然引起了清末朝堂的一场人事大地震,可真是奇了。

有了这样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人们对于妓女从良的接受程度就大抵可以一观了。妓女从良除了要面临巨额的赎金之外,还要面对悠悠众口的社会偏见,自然有很大难度。

其一,赎身。

妓女是社会细分行业的一种,宋儒遗民戏言“我大元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谓其有益于国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谓其无益于国也”,可见娼妓作为一门营生,是得到社会的认可的。然而,行有行规,没有哪个人放着好生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做这营生。像北齐胡太后那般混话,不过是骗骗长安城里的北周皇帝而已。所以娼妓的来源很少有自愿,大多是战争俘虏、罪犯妻女、贫民卖女、拐卖人口等,这些来源意味着投入和预期回报。

这些娼妓被卖到青楼时,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一旦签了卖身契,就等于是主人家的一个物件了,法律意义上也不能以正常人格来看待。直到赎身后,才能恢复自由民的身份。而赎身的身价,只凭着主家的喜好,开价权在主家。

此外,虽说娼妓通常并列,但是妓与娼还不一样。歌妓、舞妓等妓女一般都是不卖身的,称为清倌人。也有两个都卖的,称为红倌人。青楼里多是卖艺不卖身的妓女,也有卖身的,但数量很少,档次也比较高,接待的都是些达官贵人,风流才子。所以苏东坡等文人雅士,常去狎妓,正为此来。在宋朝还发生过宋徽宗与周邦彦狎妓刚好碰到了,也不方便打招呼的事。

古人以青为尊,青楼指的是豪华精致的雅舍,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所以能被成为青楼妓女,级别不会很低。这就说明,主家对其投入甚大,其赎身价值也不可等闲视之。真要给碰见了,如李卫公与红拂女、韩世忠与梁红玉都算是天赐良缘,不过之所以这样的事情喜闻乐见,乃是因为太少的缘故。因为,能够开出非常价码的人物必非等闲。这些绝非等闲之人本来就极少,且家中又无河东悍妻作梗,当真是少之又少啊!赎身之事,难得难得!

其二、礼教。

古人重视名节,哪怕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小龙女和杨过相恋,也为世人所不容,最后逼得他们跳绝情谷殉情。要不是杨过抗蒙有功,成为一代大侠,想来他与小龙女也不能结成良缘,除非他们到了一个谁也不认识他们的地方隐姓埋名。小龙女生性寡淡,古墓都能待的住,可是杨过哪儿能待的了?

青楼妓女的身份,比起小龙女“师傅”的身份更是低一层了,即使侥幸赎身,她们在社会中又当如何立足?哪怕她们愿意付出所有,换得有情郎,可是这有情郎又不是孤家寡人,能够逛得起青楼的多少都有一些社会地位,从小锦衣玉食。如果脱离了家族,这样的富家公子又有多少能自食其力呢?况且,男人毕竟社会属性更强,与女人为爱情活着不一样,男人还需要得到社会认同。所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所言不虚啊。

虽然难,万一真的遇到了呢?那么,接下来就要与真正的社会舆论做斗争了。杜十娘就是遇到了混账书生的家人,以种种事物阻绊。白白积攒了百宝箱以为遇到了有情郎,结果呢?还不是宝物都沉到了江底,人也香消玉殒。所谓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青楼妓女从良,从来不易。

其三,生育。

青楼妓女要接客,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阶级、各种层次的人,不小心怀孕的几率也会大大提升。一旦怀孕,不能接客,就会被当做不良资产,除了很少的恩主没有子嗣的情况下默认事实带回家,一般都以打胎作结。打胎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一般都以寒性的麝香、藏红花为主,在宫斗剧里经常见到。这次数多了身体就越来越不好,容易多病,而且会有很大的概率不孕不育。在古代讲究多子多福,不能生育,是为一大硬伤。

青楼妓女从良是一个很美好的迷梦,也许正是这个虚无缥缈的迷梦,才给了这些人在悲惨世界生存下去的勇气吧。生活总是要过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而知而行的历史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有句俗言道:宁娶青楼女,不娶“过墙妻”。

由此可知,青楼女从良是比较常见的,而有一种女人,比青楼女还可怕。

提起“青楼”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算是比较常见的了。

需要注意的是,青楼和教坊、怡红院、妓寨、娼馆、瓦子、窑子等这些地方是不一样的,青楼里的姑娘,多是受过不少才艺方面的训练,琴棋书画都懂,所以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逛这些地方,饮酒畅聊,有美人作伴,一不小心就诗兴大发,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文字。

如大唐诗人杜牧就曾“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北宋柳永更是厉害,凭借高超的文学修养,能免费得到青楼美女们的vip服务。

在青楼中不乏一些卖艺不卖身之女,这一点和窑子这些地方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所以如果能赢得一个青楼女子的芳心,并且出钱将之赎出,女子一般会感恩戴德,好好陪着良人过日子。如杜十娘、柳如是,都是青楼里走出的忠贞女子。

那什么是“过墙妻”呢?

我们都知道“红杏出墙”的典故,是的,“过墙妻”就是指这些不守妇道,红杏出墙的女人。俗话说,留得住人,留不住心,结了婚还这样乱搞,当然是有悖人伦的。更有甚者,做出潘金莲之事,谋害亲夫,不亦悲乎。

所以说,“过墙妻”对家庭的破坏性是很大的。

故而有古语云:“宁娶从良妓,不娶过墙妻。”不得不说,古人还是很有经验的。由此可知,青楼女子是不愁嫁的,而一些生性浮荡之女,却是不能要的。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这个说法是错的!古代人得分为宋朝以前跟宋朝以后。青楼女子在宋朝以前并没有很被区别对待!当时由于没有程朱理学的贞操道德观在约束,使得女子的地位并不是那么低下。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她嫁给汉景帝的时候不仅是个二婚的还已经生完孩子了;再比如魏文帝曹丕的生母卞太后更是歌姬出身。再入到隋唐,唐朝的人之所以喜欢胖是受鲜卑草原文化影响,草原人认为能生养的女人才是最好的,所以刚生完孩子的少妇最值钱,这种独特审美直接影响了整个唐朝。所以,青楼女子在当时可能也就是个普通职业而已,虽然谈不上高大上,但是并不会被与保姆,丫鬟一样区别对待。

而宋朝以后,因为程朱理学的诞生,开始鼓吹贞操。把贞洁看得比命还重要。一旦女子婚前受到凌辱那往往会要了她们的命。甚至有的父母会自己打死自己的女儿,以示洁烈。这时候青楼女妓的地位就开始直线下跌。这时候就算是从良也很难被洗掉曾经的污点,会被谈说一辈子的。当然不管什么时候也都有开明的人,比如,和珅的很多侍妾也是和珅从青楼里赎身出来的,所以说到底越没本事的男人越嫌弃女人的出身,这是格局问题。


优己


妓女的归宿,不外乎从良、入宫、出家、做老鸨,但大多还是孤独终老,最惨的是死在

工作岗位上。

从良,妓女的毕生心愿。

青楼的生活相对农家要舒适华美一些,出入者总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

但青楼生活毕竟是社会非主流,在这里生活,总会感觉一种自卑和屈辱。

即使名妓,也对这种生活怅然若失,“虽然日逐笙歌乐, 常羡荆钗与布裙”。

能将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良家女子,这对大多妓女来说是梦寐以求的未来。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从良之路很艰难

妓院的老鸨一般也是出身妓女,心态就正常不了。

妓女在老鸨眼里就是赚钱的机器,越是名妓就越是摇钱树。

不把妓女的青春榨干,妓女休想自由而去,只能任由自己在妓院耗尽青春。

那赎身呢?赎身费太高了,一般都是巨款,即使嫖客有意也力不从心。

如果妓女自己努力赚钱自己赎自己呢?

碰到有人性的老鸨,你赚够赎身费了,会允许你走。

但大多老鸨都不是正常人,她们往往又豢养了很多打手。

这些打手,对外对付那些捣乱的嫖客,对内收拾那些“造反”的妓女。

轻则没收妓女的积蓄,重则打的你人间消失。

对于老鸨,妓女断然不敢得罪,妓女都是奴隶的身份。

得罪了老鸨,将来很可能被老鸨卖给一个社会混混,那就更悲惨了。

嫖客帮忙赎身,概率太低了,但也有。

一般的嫖客都是来寻花问柳,寻欢作乐的,他们对妓女,只是当做发泄的工具。

一般的嫖客即使有意赎买,但毕竟有父母、社会上的舆论压力,这种事情只能思考再三。

即使冲破重重障碍,侥幸被嫖客娶回家了,那就意味着好日子吗?

可惜她的出身就是卑贱的妓女,而古代一般都是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很复杂的关系。

妓女从良,到夫家,首要面临的就是被歧视问题,这个天然就会有。

等时间一久,丈夫毕竟也有三妻四妾,慢慢对妓女的新鲜劲也就过去了,也就不怎么照顾了,甚至爱理不理了。

在家里呆的很憋屈,饱受家庭成员和社会人士的歧视,丈夫对自己也不闻不问。

很多从良的妇女,最后又回到烟花柳巷去自由自在,寻欢作乐了。

每个时代,妓女从良的目的都不一样。

唐代的妓女从良,多半是为了淳朴的爱情,只要情投意合,就能厮守一生。

宋代的妓女,多半为了一个名份,一个社会地位,只要官人愿意明媒正娶,就可委身。

明代的妓女多看重男人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个好生活做保证就行。

清代么,就更现实了。

许多妓女,在多年烟柳生活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身为青楼女子,每天面临南来北往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很容易看尽人情世故。

到了离开青楼的日子后,许多妓女就会遁入空门,看破红尘。

他们在青灯古佛下忏悔赎罪,期盼来世重新做人。

表现优秀的妓女,很多退役后做起了老鸨

妓院的老鸨,几乎都出身于妓女,她们了解妓女,却不会同情她们。

老鸨,一旦成了妓女的头,只会尽可能榨取妓女的剩余价值。

老鸨是令人痛恨和不齿的,她们会诱骗更多不谐世事的小姑娘深陷卖身地狱。

总体来说,古代妓女基本上的后路都不乐观,大多数就消失在了烟花柳巷的风尘之中,极个别诸如柳如是、董小宛之流能有好的归宿,但也是极个别。


云中史记


可以从良,但并不容易。古代有少数妓女从良的记录,比如南宋时的梁红玉,就是有名的青楼妓女,后被英雄韩世忠赎出,成为一代巾帼英雄。唐朝时也有一位,著名的红拂女,跟随李靖,成为风尘三侠之一。明朝的陈圆圆,也是一代名妓,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流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也是妓女从良的故事。

古代的娼与妓是不同的。娼是专门以卖身为业,而妓分两种,一种是歌舞妓,只卖艺不卖身,被称为清倌人;一种是既卖艺又卖身,称为红倌人。大多数的妓女,是清倌人,既便是卖身的红倌人,也并非一般人所能消费得起。在古代,妓的地位并不低,苏东坡那样的名士,才有资格与妓女吟诗对赋。青楼妓女是一种职业,敬管仲为祖师爷,因为是管仲第一个将妓女这门职业官方化了。照章纳税的那一种。齐国之所以成为春秋五霸第一霸,妓女立下第一功,刺激了齐国的经济发展。

古代对妓女的要求很高,一要长得好,二要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舞也要跳得好。恰似现在的名星。妓女从良,价格不菲。因为妓女并非自由民,其人身权属于主人。所以赎她们的价格,随属于她的主人而定。而且,因为封建礼教的缘故,一般家庭不接受当过妓女,再者,妓女因为职业的原因,造成不育的情况很多,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所不容。所以妓女从良的记录并不多。


陆弃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阅尽人世沧桑,看透世间炎凉的青楼女子,其灵魂是挣扎,麻木,矛盾的。

我用最合适的相貌出现在每个灵魂面前,在遇到下一个灵魂之前,我一直保持这样的相貌。我已记不清自己遇到第一个灵魂之前是什么模样…我一直真实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你们的需要!

心已逝,无所爱。


远古玄铁


一般是这样。

从良,总得有人赎身吧?色艺双绝的,趁着自己还年轻,可以靠个地主富人,做个小妾(一般来说能当正妻的妓女不是没有,但是不多)。

而对于大多数的妓女来说,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

可能是年老色衰,然后被逐出去,孤独寂寞而死。

万恶的旧社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