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浒传中的“水浒”究竟是什么意思?

岁月都江堰


御史通鉴今天为大家分享《水浒传》。《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家喻户晓。而“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却不是谁都能很清楚的事情。中国人都无法做到人人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因此在国外学者把它翻译成外国文学时,住住常词不达意,无法真正表达《水浒传》的含义。

中国文化博大高深,凡名著一般都有出处,必须先了解这些,再来理解《水浒传》,才有恍然大悟之感。小书中描写的好汉代表人物,如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好汉,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无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正常谋生,人生的出路被生生地斩断。世上没有公平光明以及真理存在,小山头不能长治久安,唯有“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可以成为众好汉唯一安身之所。

故事发展的高潮是,而当“108八将”成功聚首梁山之后,如何发展又成为新的问题,于是大头领宋江为了兄弟寻找人生最好的出路而想到了招安,一步步走了灭亡。

施耐庵做过官,反过元,拒绝过张士诚也同样不待近朱元璋。可以说他的人生经历中看遍了这官府与草莽的种种丑态。在他著《水浒》时张士诚曾上门招揽却并无效果,甚至事后又避迁他处。那么说鲁智深坐化时的“今日方知我是我”,倒不如反观此前他说的“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

这样来看,他写《水浒》便是在言对当时现状的不满,在描述理想国,而水浒也就成了乌托邦。可是说到乌托邦,缘何会有“杀人放火不修善果”的心态?这边让我想到了一种消极。他应该是不认可脱离现实的,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已是人人可见的悲哀,不可能有什么其乐融融的乐观幻想。所以水浒二字,或许体现的便是民主革命的思想萌芽。

百零八个星宿或许是人,但也可能是作者的化身。李逵的死或可见自去杀心,但宋江的死或可言梦醒,那再说“一腔义血元同有,岂忍田横独丧亡?”这样的话。怕就是作者彻底看淡了世事彻底放下那番心思吧。

况且,早在宋元之间,水浒,梁山之名就已经出现在各种形式之中,民间水浒英雄好汉口口相传,各种剧目也纷纷涌现。如:无名氏所撰的大宋宣和遗呈,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双献功杂剧,康进之: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杂剧,李致远:鲁智深喜赏黄花峪杂剧等,元杂剧家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里的唱词说: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小偻,威镇梁山。寨名水浒,泊号梁山。

可见,水浒之名在早己存在剧本之中。学者汪远本在:水浒拾趣中说,水浒不一定有什么特指的意思,它只是泛指宋江一伙在水泊附近所发生的故事。这个说法就比较实际,即没有夸张过度解读作者的作品,也是比较能令人接受的。水浒之真实寓意是什么,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作者不明示,读者大可不必去深猜妄测。现代一些所谓的学者,搞学术不行,玩弄前人作品,那是花样百出的。往往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者却挖空心思地挖掘了出来。

以上就是御史通鉴为大家分享的历史史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来现在就是开始


水浒一词原意指水边,典出诗经,大雅,绵,第二节。

古公dan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歧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

大意是:周人先祖古公dan父,清早策马驰行。从邠西水滨进发,到达那边歧山下。他偕同妻子太姜,察看环境准备立家。

这里的水浒是指途经陕西邠县的漆,沮两水的旁边。

诗的尾句: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通篇至尾都是对周代发祥史的歌颂,与水泊梁山起义造反没有半毛钱的相连关系。

若说作者以小说家身份用水浒之名弘扬革命意识造反精神,恐怕作者当时还真没那个胆子和思想境界。

况且,早在宋元之间,水浒,梁山之名就已经出现在各种形式之中,民间水浒英雄好汉口口相传,各种剧目也纷纷涌现。如:无名氏所撰的大宋宣和遗呈,李文蔚:同乐院燕青双献功杂剧,康进之:梁山泊黑旋风负荆杂剧,李致远:鲁智深喜赏黄花峪杂剧等,元杂剧家高文秀的:黑旋风双献功里的唱词说: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小偻,威镇梁山。寨名水浒,泊号梁山。。。

可见,水浒之名在早己存在剧本之中。

学者汪远本在:水浒拾趣中说,水浒不一定有什么特指的意思,它只是泛指宋江一伙在水泊附近所发生的故事。

这个说法就比较实际,即没有夸张过度解读作者的作品,也是比较能令人接受的。

水浒之真实寓意是什么,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作者不明示,读者大可不必去深猜妄测。

现代一些所谓的学者,搞学术不行,玩弄前人作品,那是花样百出的。往往是作者没有想到的,读者却挖空心思地挖掘了出来。

如果让标题党给这本书命名,那一定会写成:

一,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那些事儿

二,一伙男人和几个女人发生在水边的故事

三,男女水边求生记

。。。。。


汉卿一一一一


我觉得主要是水浒中的“浒”字比较少见,浒字面意思就是“水边”。如果用现代汉语直译的话,水浒传只能是“发生在水边的故事”。作者其实刚开始也是很矛盾的,因为《水浒传》的原名就是《江湖豪客传》,从字面上来说其实后面题目更能清楚表达出小说的内容。不过到最后,作者还是改成了《水浒传》,其实必定是有一些他自己的考虑在里面的。对于为什么书名为《水浒传》,通常来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根据《诗经》中的典故,水浒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不过是指水边发生的故事而已。


二是金圣叹认为“水浒”的含义其实就是指宋江等人虽然很讲义气,但是他们都是不为天下所容,为官府所压迫,被逼上梁山,如同水边的弃物一样,是天下凶器,乱臣贼子。因为“王土之演则有水,又在水外则曰浒, 远之也,远之也者,天下之凶物,天下之所共击也; 天下之恶物,天下之所共弃也”。

三是由于《水浒传》原意就是《江湖豪客传》,因此“水浒”其实就是指的江湖。这里的江湖并不是具体的江海湖泊,而是文化意义上与“朝廷”相对,处于政治中心以外,王化所及之地。范仲淹不是有句很有名的话“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四是结合作者施耐庵的个人经历,因为据说施耐庵曾经参加过张士诚的义军,有平定天下的抱负。施耐庵本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人,而不幸的是张士诚独断专行、居功自傲。因而施耐庵十分气愤,最后只得离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邻种树书”,最后他将自己的这段经历、写成了《水浒传》。


历史是什么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而严肃的问题。《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家喻户晓。而“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却不是谁都能很清楚的事情。中国人都无法做到人人了解其真正的含义,因此在国外学者把它翻译成外国文学时,住住常词不达意,无法真正表达《水浒传》的含义。

据记载,西方文学届首个翻译《水浒传》的赛珍珠就将书名译为“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中文意为四海之内皆兄弟:猎豹的血。这种鬼翻译完全歪曲水浒本意,相距十万八千里,鲁迅狠狠批评了那位赛珍珠!

对于水浒的正确翻译,至今都有很大的争议,确实太难了。目前主流的翻译是“Outlaws of the Marsh”,意为:水泊中的不法之徒或者“Water Margin(水边)”。可以说,“水浒”在字面上的意思的确是“水边”,或“水的彼岸”。但这样翻译显然过于流于表面,不能很好表现水浒的特殊意义。而至于像众所周知的诸如“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先做强盗,后做士兵”之类译法,更是令中国“水迷”哭笑不得。只当他们开个玩笑而已。

其实,翻阅中国更早的文学史书,“水浒”最早出自于《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具体什么意思呢?是周的先祖亶父的故事。那个时候,正是中国的商朝鼎盛时期,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陲上生活着一个名为“周”的华夏部族。由于周边的戎狄民族经常前来侵扰,周部族每日都在恐惧与危险之中煎熬。

而大约到了商朝武丁盛世时,周部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领袖:周太王古公亶父。亶父英勇无敌,而且智谋过人,在他的率领下,周部族历尽艰难险阻,迁徙到了周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在这里周部族摆脱了戎狄的侵扰,再慢慢地开始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颇为深远的周王朝。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纪念和歌颂亶父对周部族发展贡献的诗歌,诗中的“水浒”一词指的就是周部族居住发展的周原。因此可见“水浒”一词的根本含义是“出路”、“安身之地”之意。

中国文化博大高深,凡名著一般都有出处,必须先了解这些,再来理解《水浒传》,才有恍然大悟之感。小书中描写的好汉代表人物,如宋江、武松、林冲、鲁智深等好汉,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无法在当时的社会中正常谋生,人生的出路被生生地斩断。世上没有公平光明以及真理存在,小山头不能长治久安,唯有“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可以成为众好汉唯一安身之所。

故事发展的高潮是,而当“108八将”成功聚首梁山之后,如何发展又成为新的问题,于是大头领宋江为了兄弟寻找人生最好的出路而想到了招安,一步步走了灭亡……

简单概况,《水浒传》的主题就是讲述那些无法在当时社会中正常生存的“好汉”寻找出路、安身立命的故事,“八百里梁山泊”就是他们最佳安身之地,即“水浒”。每次看《水浒传》电视剧,都认为无论哪个版本都有对文学原著的理解偏颇之处,最怕青少年只看电视不看原著,那样必然有所误解。


萩龙观世界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水浒那些事儿。(约450字,阅读需2分)

读过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都知道,水浒这个称号,除了在书名中出现之外,在正文中并没有涉及。

文中涉及最多的就是八百里梁山泊。

那么“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水浒既然不是小说中的一个具体事物,那就是抽象意义的词汇了。

《诗经》是我国古代流传甚广的一部诗歌总集,就像现在的唐诗一样,人人都会北上几首。孔子曾说过:不读诗,无以言。意思就是不好好读读《诗经》,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在《诗经》中,有一首关于“水浒”的诗文:“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讲的是周祖亶父,带领周人迁徙远方,离开原来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到了周原这片肥美的土地。

晋代郭璞的观点也很有意思,水浒就是大水溢出之小水,水浒的意思就是化外之地,王权管不到的地方。

知道了“水浒”的这些古老意思,再去看《水浒传》,可以知道,本书讲的就是一群来自五湖四海之无法生存之人,聚到水泊梁山这片王权管不到的地方,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行侠仗义,替天行道。

“水浒”就是八百里梁山泊,这里就是众英雄的安身之地,就是一片属于不甘压迫,揭竿而起者的江湖。

相对《水浒传》这个名字来说,其英文译名All Men Are Brothers(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没有“水浒”这样丰富的内涵了。

更多历史文化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也欢迎私信交流~

历史宝藏


我们读《水浒传》的时候,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水浒‘’除了这是一个书名之外,整本书从开始到结束,再也没有出现过“水浒”这两个字了。我们都知道,书名囊括本书一切,读者一看书名就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比如什么英雄传,什么演义等等。据说《水浒传》在翻译成外文时,老外都不知水浒是什么意思。



那么,“水浒”到底啥意思呢?其实,我们中国人写文章有一种惯用手法叫“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直白或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

“水浒”就是用典,我们来看一下其最早出处,它来自《诗经·大雅·緜》中的“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这句话记载的是,商朝鼎盛时代,“周”部族生存的黄土高原和西北边陲,那里土地贫瘠,周边彪悍的戎狄民族和各部落又经常骚扰,周部族经常是食不果腹和面临各种危险。商朝武丁时期,周部族的领袖——周王古公亶父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寻找新的生存之地。在亶父的带领下,周部族历经艰险,迁徙到了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这里不但土地相对肥沃,而且摆脱了戎狄侵扰,周部族在周原开始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周王朝。

《诗经·大雅·緜》就是周人用来纪念和歌颂亶父对周部族发展贡献的诗歌,诗中的“水浒”一词指的就是后来供周部族居住发展的周原。因此,后世将“水浒”一词引申为“出路”、“安身之地”的意思。

知道了“水浒”的这个典故,再来看《水浒传》,是不是就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众好汉由于不能在正常的社会中生活,没有了活路,被逼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便成了他们的安身之地,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家。我们知道作者意味深长,用心良苦了吧!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时期,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贪官恶吏横征暴敛,匪徒四起,盗贼白日不避于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老百姓流离失所,从上至下道德尽丧殆尽。深受忠孝仁义等儒家思想影响的施耐庵,既对贪官恶吏深恶痛绝,又对市井底层的人性迷失痛心疾首。

《水浒传》体现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这一必然规律,但并不是为了歌颂农民起义敢于造反、敢于反抗的精神。施耐庵也没有把这些人当英雄豪杰来描绘,他最主要还是在揭露各阶层的丑陋人性,从皇帝,各级官僚小吏,商贾妓女,市井百姓,土匪盗贼等等都囊括在小说里。



《水浒传》更像一部心经,小说里描绘的一百零八将,与其说一百零八将各有性格特征,还不如说他们就是一百多种最具代表性的人性的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难道这些丑陋人性还会少吗?

刚开始一百零八将是被压住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没有被放出来恐怕是永世不得翻身的了,既然投胎来到了人间,那当然要经受人间的一番劫难。他们的出身,经历,所受的教育等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殊途同归,被逼上梁山。

这些人什么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道不同则不相为谋,这些参差不齐的各阶层人物,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各异,要叫他们坐下来聊到一块,我看基本不可能。想想都明白,他们在一起既不是在“替天行道”,也不是为了“杀富济贫”的革命目标从五湖四海来到一起的。他们在一起就是抱团取暖,就是共同出力抢一块地盘,让自己有一个住的地方,仅仅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凑到了一块。

施耐庵在小说中不仅对统治阶级进行了批判,对这些底层人群的丑陋人性也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可以说是各打五十大板。作者好像更倾向于企盼统治高层能过重新构建“忠孝仁义”的民族文化,以构建君贤臣忠,百姓有孝义信等三纲五常的社会。




我们来看一下《水浒传》鲁智深最后坐化前颂: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这好像是一种人生顿悟。


都市闲人读史


水浒,就是水边的意思,而“水浒传”,其实最贴切的还真是外文版的翻译:发生在水边的故事。整个水浒传说的其实,就是水泊梁山108将如何落草为寇,又如何大口喝酒大口吃肉,又如何被用计策所迫,逐渐陨落的故事。

话说这“水浒传”最其实,施耐庵写完之后,最初的名字叫做:江湖豪客传。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一帮子英雄豪杰的故事,朴素却直抵故事本质。但是施耐庵总觉得这名字虽然通俗,却缺乏一定的艺术气息,所以反复不能定。


施耐庵的弟子罗贯中(别说你不认识他,三国演义啊三国演义),这一天看到老师的手稿之后,觉得故事甚好,只是名字有些土里土气,于是找到老师,建议将名字改为:水浒传。施耐庵也是文化人啊,一听这建议,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好, 好,好!这个名字太好了,水浒就是水边的意思,而且有“在野”的含义,正好符合故事中主人公的情形,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名字正好合了《诗经》中“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实在是妙哉,妙哉。就这样,书的名字就更名为:水浒传了。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再来看一下: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这段话的确切含义,这段话大体说的是,大周时期,古公亶父总觉得自己部族的生活不够美好,于是做出了一个英明的决定,带领众族人开始寻找新的生存之地。最终在亶父的带领下,部族人们历经千辛万苦,迁徙到了岐山脚下,开始了一段美好的生活。


也就是说,这段话代表着一种寻找美好生活的深刻历史典故的含义,不正切合了水泊梁山108好汉聚义的最起始目的?所以,这个名字相对来说,还是很切合的。让老麦来起名,说实话,想破脑袋也起不出这样的名字,至多起个:3个女人和105个男人 的故事。呵呵。

说明:本文原创老麦,首发今日头条,图片来自网络,如需转载请联系老麦。敬请关注:老麦说说,与老麦一起去探寻那些未知的人和事。


老麦说说


《水浒传》可以说是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小说之一了,说家喻户晓一点不算夸张,我们都知道《水浒传》的内容,可很少有人细品书名,“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水浒传》不同于另外几部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等其书名相对直白有的在内容里还有点题,所以一看就明白。《水浒传》这本书中,施耐庵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水浒”二字,“水浒”这一词语在我们生活里又不常见,虽然有人解释为“水边陆地”,但这只是字面意思,绝非施耐庵取这个书名的本意。

“水浒”二字最早在《诗经 大雅》中出现,用来歌颂了一个开疆拓土转型发展的故事。说的是在商朝时期周还是个小部落,其位置靠近蛮族土地也不肥沃,经常被蛮族侵扰。后来在一个叫亶父的人带领下,举族迁到一个叫周原的地方,从此在这里发展壮大,后来有了周朝。

《诗经》中将周部落的新家周原就在岐山下不远处的水浒,也就是水边陆地。因此水浒也被引申出新出路的意思。

据说,施耐庵在写这本书时,一开始名字叫《江湖豪客传》,这个名字很直白也很烂大街,所以施耐庵不太满意换成了《水浒传》。

仔细推敲一下,你会觉得施耐庵用水浒这个名字,是很有讲究的。也隐含了他的一种寄托和迷茫在里面。

《水浒传》不同于《三国演义》,三国明显带着尊刘抑曹的立场,水浒则是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揭露人性。在《水浒传》里有统治阶级的丑恶贪婪,也有草莽好汉们的嗜血嗜杀草菅人命,甚至多次描写人吃人。

这可能跟施耐庵生活的时代有关,他生活的元末明初就是书中描写的这样一个时代,统治阶级腐朽贪婪,官吏横征暴敛,民间不断有起义却又逐渐演变成为祸一方。百姓的出路在哪里,中华民族的出路在哪里?这或许就是让施耐庵纠结百思不得解的问题。他写这本《水浒传》要表达的不仅是官逼民反的出路,更是他对这个乱世未来出路的一种探索。


南京老張


关于“水浒”两个字的来历,很多人都提到了《诗经》,《诗经·大雅·緜》:“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所谓水浒,本意当然就是指河边,水边的平地。但是如果深究诗经里面这几句古诗的含义,就会理解作者施耐庵改名字的用意。

《诗经》里面写这一段,是介绍周国迁都的历史,在周朝还没有取代商朝的时候,只是一个西北很小的诸侯国,因为在原籍无法生存下去,古公亶父才率领周国的族人,迁徙到了水浒也就是水边的岐山,并且在这里定居,生存,发展,最后推翻商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存留时间最长的封建王朝:周朝。

那么《水浒传》呢,据说《水浒传》最初的名字叫做《江湖豪客传》,施耐庵始终对这个名字不满意,后来作者施耐庵的学生罗贯中建议改名字叫《水浒传》,施耐庵对这个新名字非常满意。

从《江湖豪客传》变身《水浒传》,究竟还在哪里了呢?

首先,名字脱俗了。《江湖豪客传》这种名字缺乏文学韵味,犹如说书人随意起的唱本名字。换了《水浒传》,马上就有脱俗之感。

其次,《水浒传》这个名字,暗合了作者施耐庵的精神寄托。大家想想看,周国先民迁居到了水浒,才获得了生活的安宁和发展,水浒岐山,不真是他们的乐土吗?

再看水泊梁山的众位好汉,哪一位不是被迫无奈,离开原来的生存环境的。他们逼上梁山,才有了容身之地,水泊梁山,不就是他们新的乐土吗?不就是周国人的水浒吗?

总结:《水浒传》这个名字,蕴含这作者施耐庵的深意。寓意水泊梁山本来应该是众位好汉最好的归宿,最后的乐土。但是最后却是大家的死亡墓地,其中的缘由,每个人都应该能品味出不同的滋味吧。


铁锤文史


表面来看,水浒是“水边”的意思;如果深究的话,其实是“安身之地”的意思。

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的书名都很容易理解,唯独《水浒传》无法直接从字面理解。浒,究竟何解?

水浒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水边,这个词在古代并不常用,以下是几个用处。

唐代王勃《九成宫颂》序“获秦餘於故兆,地拟 林光;访周旧於遗风,山连水浒。”

宋代杨万里《浯溪赋》“乃蹟故步,还至水浒。”

明代何景明《津市打鱼歌》“野人无船住水浒,织竹为梁数如罟。”

按照这个意思,翻译《水浒传》的时候就可以直译为《水边传奇》,不过这也太没内涵了,还不如叫《梁山传奇》或《梁山泊传奇》。

其实,原著作者施耐庵一开始是把这本书命名为《江湖豪客传》的,但他徒弟罗贯中觉得这书名土的掉渣儿,于是建议改叫《水浒传》。

施耐庵不解,水浒跟江湖有毛关系?罗贯中便给师傅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

《诗·大雅·緜》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毛传注解:“滸,水厓也。”

这里的亶父是周朝人的先祖,他们原本生活在西北边陲,那里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还整天被叫戎狄(对未开化少数民族的称呼)的坏家伙欺负,英明伟大的亶父率领部族,翻过高高的山,趟过深深的河,来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宝鸡),并在这里安定下来,繁衍生活,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建立周王朝。

之所以把周原叫做水浒,是因为它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北倚巍峨的岐山,南临滚滚的渭河,西有汧河,东有漆水河,一面环山,三面环水,可不就是名副其实的水浒吗?

结合这个典故,“水浒”一词就有了“寻找新出路”和“安身之地”的意思,背后隐含着一个饱受压迫和欺负活不下去,不得不寻找安身之地的故事。

现在来看《水浒传》逼上梁山的故事,你是不是能更加理解这个书名的深层次含义了?

据说施耐庵听后,也是连连拍手叫好:好好好!这名字取得好!高端大气上档次!

正是这样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逼格甚高有内涵的名字,让《水浒传》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平添了几分悲剧色彩,所以一本书火不火,名字很重要。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