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前快的联创再次创业,做互联网车险融资1200万美元

2016年年初,李祖闽创立互联网车险服务平台——四叶草车险。运营10个月,四叶草车险签约2万家终端代理,对接平洋保险等16家保险公司,成交保单金额2亿元,2B业务已实现盈利。

2015年2月,李祖闽与快的打车其他元老共同主导了快的和滴滴的合并。在留下与离开之间,他选择后者。

他曾尝试过搭建汽车融资租赁业务,但 “那时也不知道具体做什么项目。”直到一篇报道给了李祖闽启发,“做保险。”

前快的联创再次创业,做互联网车险融资1200万美元

李祖闽倾向于发挥互联网优势。通过他的分析,众多保险品类中,车险是刚需,并且相对标准化,“符合互联网属性”。他定下下一个创业方向:互联网车险。

2015年10月,李祖闽开始梳理新项目思路,进行调研。他发现,车险主要通过3个渠道销售:电话销售、网络销售和线下代理销售。其中,50%以上的车险由线下代理售出。

由于不懂车险,2015年年底李祖闽定下目标,计划用半年时间摸透三条渠道的属性及成本结构。与此同时,他拿到1200万美元A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经纬创投跟投。

2016年1月,李祖闽在上海创立互联网车险平台——四叶草车险。

前快的联创再次创业,做互联网车险融资1200万美元

他把团队按照计划一分为三,分别从电话销售、网络销售和中介渠道销售开展车险业务。前两个渠道是自营;第三个渠道则类似平台,连接上游代理商和终端销售中介。

为了推广平台,2016年3月,他建起一支20人左右的地推团队。每天出发前,团队拿出地图按街道划分扫街区域,“每个人扫8条街”。3个月后,8000家店全部覆盖。同期,电销和网销渠道也各自推进。

6个月之后,四叶草车险签约保单金额约2亿元,后来居上成为上海最大互联网车险代理商。

这时,李祖闽渐渐摸清三个渠道情况,最终总结中介渠道中,人员零散,规模大,用互联网聚合的价值很高。从战略角度考虑,车后店能将车险与车后服务市场连接起来,业务延伸性好。发力中介渠道,服务终端销售人员成为不二选择。

前快的联创再次创业,做互联网车险融资1200万美元

第一个发力点是简化交易流程。团队上线了车险经纪移动平台“又一单”,将平台与保险公司系统打通,并接入第三方车辆数据,终端销售人员可以在线完成一键报价、投保、核保、追踪订单状态,“当天可完成打单”。

同时,地推人员发现部分店主不懂车险销售,而电销团队培养出了不少优秀销售。由此,李祖闽计划让电销团队找出一套方法,培训车后店主销售能力。

之后,李祖闽又在武汉继续验证模式,现已成当地最大互联网车险服务平台。下一步,他打算迅速开城,覆盖全国市场,目前正在部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