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5 斬殺李密的唐朝名將,身陷敵營誓死不降,為何被李淵殺了?

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荒淫殘暴,朝政崩壞,民不聊生,群雄四起。雖然隋煬帝派大軍征討叛逆,但天下苦隋已久,義軍除之不盡,成了燎原之勢,愈演愈烈,烽火燃遍九州。

唐國公李淵,與隋煬帝是姨表兄弟,鎮守在太原晉陽。李淵之子李世民,志向遠大,見天下群雄並起,知隋朝氣數已盡,於是勸李淵起兵,希望成就宏圖霸業。李淵起兵後,打算直取京城長安,扼制天下諸侯。

宋州虞城人(今河南虞城)盛彥師,是隋朝的一個縣長。李淵軍隊來到汾陰時,盛彥師率賓客千餘人渡河去拜見李淵,被任命為行軍總管,跟隨唐軍一起平定京城,然後和史萬寶一起鎮守宜陽。


斬殺李密的唐朝名將,身陷敵營誓死不降,為何被李淵殺了?


當時,瓦崗寨首領李密敗於王世充,落魄無奈下歸順了李淵。李密認為自己曾經是叱吒風雲的諸侯,歸順後能得到器重與榮寵,結果受到冷遇,於是心有不平,和舊部王伯當等人密謀反叛,企圖東山再起。

史萬寶得知李密的陰謀後,因為害怕李密的威名,不敢去阻止李密。史萬寶對盛彥師說:“李密,是驍勇之人,又得王伯當輔助,他的兵士都想東歸,若非計謀萬全,他不會這樣做。我們大概無法阻擋他們。”

盛彥師笑著說:“請給我幾千兵馬,我必將其斬首。”

史萬寶好奇地問:“你想用什麼辦法?”

盛彥師回答:“兵法講究詭詐,我不能告訴你。”

盛彥師於是帶著幾千士兵來到熊耳山,在路邊設下埋伏,下令說:“等到敵人渡河到了河中央,大家一起行動,弓兵居高臨下射擊,步兵持刀盾趁機收割人頭。”

有人問盛彥師:“聽說李密要去洛州,將軍您為何在這裡埋伏?”盛彥師說:“李密揚言去洛州,其實是去襄城投奔他的舊部張善相,此地是必經之路,我搶先佔據,李密必死無疑。”

李密自以為計謀萬全,不慌不忙地行軍,果然來到熊耳山,進了盛彥師的埋伏圈。盛彥師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帶眾人衝殺過去。李密部隊首尾斷絕,不得相救,於是盛彥師斬殺了李密與王伯當。


斬殺李密的唐朝名將,身陷敵營誓死不降,為何被李淵殺了?


當初,王世充的部將陳寶遇為宋州刺史,陳寶遇對盛彥師的家人不以禮相待。後來平定王世充,陳寶遇歸降李唐。盛彥師為宋州總管,找理由擅自殺了陳寶遇,並且殺了幾十戶自己厭惡的人家,搞得宋州人心惶惶。

這時徐圓朗反叛,李淵任命盛彥師為安撫大使,本意是想讓盛彥師安撫招降徐圓朗。盛彥師性子剛烈,不會說好聽的話,便與徐圓朗交戰,戰敗被俘。

徐圓朗厚待盛彥師,讓他寫信勸弟弟獻城投降。盛彥師卻在信中給弟弟說:“我辜負了朝廷的使命,被賊所擒,為臣不忠,發誓以死贖罪。你應該好好孝敬老母,不要為我掛念。”

徐圓朗裝作惱怒要殺人的樣子,而盛彥師鎮定自若。徐圓朗於是笑著說:“盛將軍真的有節操,不可殺。”於是依舊厚待盛彥師。唐軍平定徐圓朗後,盛彥師竟以罪被李淵賜死。


斬殺李密的唐朝名將,身陷敵營誓死不降,為何被李淵殺了?


噫!可嘆盛彥師,忠心為國,在敵營中誓死不屈,感動了敵人而因此活命,沒想到無罪卻被自己人所殺,真是諷刺啊!

史書參考:《舊唐書·卷六十九·列傳第十九》

簷雨墜珠,轉瞬流年千秋;階苔行蟻,方寸浮世萬象。我是作者【簷雨階苔】,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