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下鄉小分隊:雕塑系一工作室

下鄉地點:陝西、四川、重慶

帶隊教師:李展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四川線考察路線圖

“褒衣博帶”與“曹衣出水”

在制定路線之初,我希望同學們能夠將四川境內的歷代造像樣式與北方樣式做個比較,以便弄清楚四川樣式的由來以及影響。唐宋時期,兩京地區(即洛陽、西安)的造像樣式經漢中、廣元傳入四川,在廣元、巴中一帶可見很多具有兩京地區風格的造像遺存,於是我想可以將考察的第一站定在西安,考察幾個博物館和陵墓,對長安樣式大致有個瞭解後再進川,實際上這跟當年的“明皇幸蜀”是一條路。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在西安碑林現場臨摹的同學們

誠然,唐宋時期的四川樣式深受都城的影響,但最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在四川省博看到的一批“萬佛寺造像”,這批東西揭示出南朝佛像與笈多藝術的密切關聯,對照紀年可以看到它早於北齊,這似乎印證了北齊的“曹衣出水”樣式是由南朝引入,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樣式特點。我們以往熟識的“鄴城樣式”、“青州樣式”成熟且獨特,與北魏東魏樣式大相徑庭,它的由來似乎缺少一個過渡的環節,這一環在“萬佛寺造像”這裡接上了。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西安碑林的北周及隋代造像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四川省博的“曹衣出水”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四川省博的“褒衣博帶”

實際上,有專家指出,萬佛寺出土的這批造像中有一批是典型“褒衣博帶”的樣式,同樣,對照造像上明確的紀年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出現早於北魏的“褒衣博帶”,這種“漢化”風格同樣在北魏、東魏發展的極為成熟高妙,但它們的確源自南朝的影響,南朝是這種高貴風格的原創者。

這些發現對第一次去四川考察的我們來講是很新鮮的,它完整了我們的知識鏈,補全了我們對早期造像樣式演變的認識空白,讓我們看到了一種風格的出現、發展以及成熟的整個過程,我們三年來的(山西、河北地區,山東、河南地區以及西北地區)、對於早期造像樣式的考察,在四川得到了初步的圓滿。

“經變圖”的立體呈現——唐代的全息3D技術

我曾在前年、去年先後兩次來到大足觀看石刻,北山石刻中晚唐的“觀無量壽佛經變圖”一窟曾引起我的極大興趣。它與我們前年考察西北時在敦煌莫高窟與榆林窟所見的一些唐代壁畫極為類似(如榆林窟第25窟的中唐壁畫)。這無疑源自唐代繪畫的高度發展,又是與平面繪畫不同的“立體呈現”。這種“立體呈現”使觀者獲得了空前的視覺體驗,紛繁熱鬧的盛世場面被多層次、綜合性、立體化的雕鑿出來,層層遞進的空間關係將視線引向畫面的中心位置,四周由眾多飛天、脅侍菩薩、供養人甚至是建築、祥雲、飄帶等元素裝點的空間以有機的佈局展開鋪陳,營造出密集且有序的視效,無異於當今的全息3D技術,有著極強的視覺代入感。在形體處理中,工匠運用高浮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手段區分層次;在構圖中,工匠運用以身份高低區分人物比例大小,以佈局需要安排佈景道具的非邏輯手段填充畫面,營造出自由且合理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果,自然、舒服,讓人頗受啟發。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夾江千佛崖經變圖石刻 唐

隨著考察的推進,我們看到的同類窟龕越來越多,這無疑成為四川境內唐代石刻的類型代表,在重龍山石窟、夾江千佛巖、樂山大佛等地均有類似處理手法的窟龕存在,且樣式有別,處理自由隨性、別開生面。遺憾的是,位於邛崍的石筍山石窟因時間安排原因,我們未能到訪,那裡有此種類型石刻的最典型也是最大規模的代表存世,此次未能得見讓人惋惜。這種窟龕類型讓同學們對浮雕表現語言的豐富性有了新的認識。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巴中水寧寺唐代摩崖石刻

在長期以來的學院訓練中,我們移植了西方美術學院的教學系統,浮雕訓練講究“等比例壓縮”的科學性, 恪守透視、比例等客觀現實的規律。這種建立在科學實證主義基礎上的造型訓練方法使同學們無視傳統藝術中的“自由”法則,限制了表達的可能性和想象力。為此,我們工作室在近年新增一門“浮雕語言表現”課程,旨在打破以往浮雕訓練中“等比壓縮”的限制,以更加自由的方式介入浮雕的表現方式,傳統藝術中的“散點透視”、“見縫插針”、“非邏輯的邏輯”以及“形式自律”等特點就成為我們學習的重點,這正是這批窟龕所能夠帶給我們的營養。

此外,通過這種類型的窟龕我們可以推斷它對後世的影響,這種全息視效的立體呈現,在此後的寺廟雕塑中被運用至極。明代山西地區產鐵,拉制鐵絲技術成熟,眾多寺院泥塑均採用鐵絲支撐泥塑的方式營造層層疊壓的懸塑效果,加之山巒、廟宇、雲氣水紋的配合,營造出立體的、繁複的、華麗的視效,滿壁生輝,令人目眩。此次我們到訪的水陸庵雖地處西安,但寺中泥塑即為山西面貌,滿壁懸塑令人目不暇接,山西境內的長治觀音堂、平遙雙林寺、小西天等寺院泥塑均為此種風格,這是否與唐代的“經變圖”石刻有關聯呢?

盡釋前嫌——宋代石刻印象

此前,由於大多數同學沒有過考察山西寺觀的經歷 ,因此對宋代雕刻的印象基本來自於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的宋代造像很多是後世重塑,大多比較拙劣。有些主尊是在原有北朝造像基礎上敷泥重塑,夾在兩邊的北朝脅侍中間更顯的臃腫醜陋。133窟的釋迦牟尼與羅睺羅本屬宋代精品,但前次我們考察麥積時因洞窟維護,未能得見,因此同學們對宋代造像瞭解不深甚至頗有嫌棄。這次的四川之行讓我們對宋代石刻有了全新且較為深入的認識,可謂“盡釋前嫌,刮目相看”。

四川境內的宋代石刻遺存規模大,數量多,保存完好,大足、資陽、安嶽一帶頗為集中,是我們考察路上的高潮階段。在聯繫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後,我們獲准進入一些非開放洞窟進行觀摩,如石門山石窟的“三皇洞”、“觀音洞”,大足北山石窟的“轉輪經藏窟”,資陽華嚴洞的“華嚴三聖殿”等等。這些特窟均保存完好,彰顯出宋代雕刻的最高水平。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大足石門山石刻“三皇洞” 南宋

在大足附近的板倉溝村深藏著三尊宋代大佛,僅存頭部,身體大部分已經垮塌,讓我們得以近距離的、以工匠的製作視角觀看造像;在淶灘二佛寺,我們獲准爬上腳手架,近距離的觀看正在維修的主尊大佛,對於我們實踐者來講,這些經驗是不可多得的,可以輕易的獲悉工匠雕鑿佛像時採用的方法手段。

板倉溝大佛地處偏僻,即使當地人也不甚瞭解它的具體位置;高升大佛位於山間鄉道旁,路面坎坷,極為顛簸;資陽的茗山寺處在虎頭山山巔,道路狹窄,車不能行;眉山的冒水村拈花大佛更是藏在山村深處,這些地點都需我們徒步前往,往返數公里甚至十公里山路,野外的實地勘察是這次四川之旅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身體勞頓,但探尋與發現也正是田野調查的意義所在,它能讓我們將造像與實地環境將結合,洞悉造像開鑿的整體思路,這是與博物館觀摩完全不同的體驗,讓我們的精神獲得極大的滿足。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板倉溝三世佛 宋

宋代造像上承唐、五代,下啟元、明,應該說是佛教形象徹底世俗化、本土化的產物。與唐代的華麗、張揚相比,宋代造像簡約、溫婉,收分有度,透著宋人的樸素、含蓄與典雅,與宋代的繪畫、陶瓷在品味和審美上保持高度一致。如果說唐代藝術更具西域的外來文化特點,顯得嫵媚、誇張,那麼宋代造像則盡顯東方哲學韻味,莊重自持,看起來親切自然。宋代的菩薩造型沒有媚態,親和中透著威嚴,資陽孔雀洞的孔雀明王是其典型代表;宋代的文官形象簡潔樸素,石門山石窟三皇洞裡的天官形象是其代表;宋代造像有真實的人的味道在裡面,雖真實但亦是工匠高度概括造型的結果,顯得真誠深刻。這些特點需要面對原作細細品味,它不像唐代造像初看便引人入勝,卻是經得起品味和推敲的,這些特點對我們的日常學習都有很大的啟發意義。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考察渠縣漢闕村

雕與塑——加與減

我們在制定路線計劃時,會在一些重要的地點停留相對長的時間做一些現場臨摹,這是我們工作室考查課程的保留項目,雖路途遙遠,但也儘可能的帶全工具材料,一有機會便動手。一般情況下,博物館是比較理想的臨摹點,但因展館的展陳限制(往往光線較暗),尤其是射燈投射在造像上所形成的大量陰影,使我們無法準確判斷形體的起伏高低,造成臨摹障礙。實際上,中國古代造像大多開鑿於或擺放在寺院石窟中,光線往往從正面進來,平射在造像(尤其是主尊造像)身上,這種光線使我們在洞察造像體積張力的同時,亦可以清晰的看到“線”在造型上的作用。這種作用讓我們在造像的“立體呈現”與粉本的“平面呈現”之間建立起聯繫,更可以體會工匠的立體造型意識。此次四川考察多為野外作業,我們將臨摹日大多安排在宋代石窟進行,在自然環境下的臨摹使我們獲得了與在博物館內不同的體驗。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考察雅安王暉石棺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在資陽毗盧洞現場臨摹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在大足寶頂山現場臨摹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在資陽茗山寺現場臨摹

我們的臨摹材料還是以泥為主,泥是同學們最熟悉的、也最易駕馭的材料。但問題是,四川境內的造像遺存全部為石刻,泥塑與石雕在方法意識上存在較大差異,“加”與“減”完全是相反的兩種思維。如果我們用泥塑的加法意識拷貝石雕,則無法窺探工匠的造型方法,臨摹則成為表面抄摹的無意義行為。因此在臨摹之初,我不斷強調石雕的造型意識,讓同學們揣測工匠的製作方法和雕鑿過程。在途中我們看到了一些尚未完成的,處在“大荒”階段的石刻,這些石刻顯示了造像在雕鑿之初的狀態,給我們的臨摹帶來很大的提示。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同學們的臨摹作品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同學們的石膏減法臨摹作品

對於“減法”而言,外圍的“大型”是最重要的,一個恰當的基本型決定了細節雕刻的成敗,這個基本型就像是包裹在細節之外的殼,在臨摹之初就要呈現出來。大家達成共識,如果我們臨摹三個小時,那麼我們至少要用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去建立這個基本型。古代匠人是極其智慧的,在石雕的開鑿中,他們巧妙的利用石材原有的體積,適當的、剋制的去料以創造形象,這種巧思與經驗隱含在技巧背後,有待於我們深入的研究。

在工作室的日常教學中,我們在三、四年級安排了“直接材料造型”課程,其中的減法訓練正是幫助同學們建立這種造型意識,這次實地臨摹應該說與課上的內容建立了直接的聯繫。有部分同學在日常學習中已經習慣了減法雕刻的方式,他們將事先翻好的石膏塊帶到四川,這種“減法”對“減法”的臨摹方式更加直接有效,獲得了不錯的體驗。

結語

本次考察歷時二十一天,考察西安、四川境內的古代遺存及博物館共37處,一路上我們禮佛、懷古、賞美景、品美食,雖舟車勞頓但收穫滿滿。路途中大家各自分工,衣食住行事事配合默契,安排妥當,保證了我們考察的順利進行,快樂的時光總覺短暫,期待我們下一次的出征。

寫生路上——川渝懷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