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灵是同一种药吗?

MM的想说话


阿司匹林是一种德国拜耳公司原研的,历史悠久的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诞生于1899年,大约是二战时期了。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是德国人霍夫曼,但是犹太化学家艾兴格林对于阿司匹林的发明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阿司匹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治疗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小剂量口服还能有抗栓的作用,用来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拜阿司匹林现阶段,我国民众能够最常看到的是100mg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因为是小剂量剂型,主要用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对于那些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来说也是最常用的药物。

可以说阿司匹林有很多剂型,被用在不同的疾病里。但是,拜阿司匹林肠溶片一般是用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中。阿司匹林包括拜阿司匹林,而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是诸多阿司匹林中的一种。这么说,您清楚了吗?


张之瀛大夫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告诉您,什么叫阿司匹林。其实,这个名字是音译而来的,外文名称为“aspirin”。

阿司匹林的历史渊源是这样的。

早在百余年前,阿司匹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处方药物之一,它与青霉素、安定两者并驾齐驱,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三大经典药物。

在数千年前,人们发现将柳树磨成粉末后能轻微缓解头痛。直至十九世纪初,医学家发现柳树皮能缓解疼痛的原因在于它含有一种叫做“水杨苷(Salicin)”的活性成分。1828年,法国和意大利科学家成功将其分离提纯,因为它的酸味,亦被称为水杨酸。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给水杨酸分子加了一个乙酰基,即乙酰水杨酸,这就是现在的阿司匹林。

1899年3月6日,阿司匹林通过了发明专利申请。

真正改变阿司匹林在防治心脏病领域地位的里程碑式研究,是由NIH在1983年开始组织的内科医师研究。该研究原本定为8年的时间,但却在第5年时被提前终止,原因是阿司匹林卓越的心脏保护作用。当时的结论证明:阿司匹林能降低44%的心肌梗死风险,首次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6%,糖尿病人群首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61%。1988年,该研究发表在美国《新闻周刊》上,轰动了整个医学界。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阿司匹林,基本都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因为普通的阿司匹林能让人发生明显的胃部不适的症状。研制成“肠溶片”后,会胃的刺激性明显减弱。而拜阿司匹灵,其实是商品名,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惠大夫在江湖


看到好几个类似的问题,回答一下。

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是有区别的,严格地说来,是不能等同的。

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的原料药都是阿司匹林,这点一样。但制剂剂型和用途不一样,药物在体内的崩解吸收有不同,疗效不同,用药的治疗目的也不同,所以不能等同。

阿司匹林是个百年老药,又叫“乙酰水杨酸”,是包括拜阿司匹林在内的所有这类药物的基本成分,也可以说是这类药物的统称。阿司匹林有较大剂量(300~500mg/片)的水溶片剂,也有泡腾片、复方制剂,还有注射用的复合制剂;而拜阿司匹林,则是拜耳公司生产的小剂量肠溶型的阿司匹林制剂(把阿司匹林包在肠溶骨架中)。

阿司匹林早先是用来解热镇痛、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那种治疗用量都比较大。我国上世纪60到80年代应用比较多,后来有了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双氯芬酸(扶他林)以及塞来昔布等,阿司匹林就用来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就少多了。现在用于解热镇痛的药物(多是复方制剂)中含有阿司匹林,也是水溶制剂,并且阿司匹林剂量比较大。

在阿司匹林应用中,人们发现小剂量(75-325mg/日)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以后又发现每日75-150mg的剂量比较合适,于是就有了小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临床应用。而为了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拜耳公司研制了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商品名就叫“拜阿司匹林”,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这种肠溶片制剂,每片100mg,服药后在胃内酸性环境下(胃液是很酸的)不溶解,在进入肠道碱性环境下(肠液是碱性的)才溶解。这样,就减少了对胃黏膜的刺激,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

水溶性的阿司匹林在胃内即可溶解吸收,所以吸收快,起效快;肠溶制剂因为要到肠道才溶解,所以吸收慢,起效也慢。因此,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发病前若是没有服过阿司匹林,又需要阿司匹林快速起效时,医生会让病人嚼服300mg肠溶片,以利于药物快速吸收起效。(注意,确定是急性心肌梗死再服药,而不是网传的一发胸痛就服药)


心血管内科侯晓平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经典药,历史悠久。但是临床上很多人对于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的异同并不清楚,甚至有时会导致错误用药。

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属于一类药,但是其对于人体的副作用不同。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的口服药一般都为肠溶片,正是由于该药在胃肠道内分解,所以不可避免的是该药对于胃肠道粘膜的损伤比较大。

拜阿司匹林是一种进口药,价格相对较阿司匹林要高。但是拜阿司匹林的优点是能够精确肠溶,也就是说,相对于许多国产的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能够在肠道内精确溶解,大幅度减少了在药物在胃酸下的快速溶解(有研究表明,2小时内,在模拟胃酸的实验环境下,阿司匹林的溶解度为6%~10%,而拜阿司匹林在模拟胃酸的实验环境下溶解度为0%。)也就是说,拜阿司匹林比阿司匹林对于胃粘膜的损伤要小的多。

拜阿司匹林具有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胃酸分泌增多本身对于胃粘膜是一种损伤,所以拜阿司匹林的服药时间应放在餐后1小时左右,以此避免增大胃酸分泌的高峰。而阿司匹林则可以在进食的时候服用。

总的来说,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林在价格、使用方法和副作用方面有所不同,所以不能等同,临床上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使用。

本期答主:魏俊芳 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生命召集令,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生命召集令


这个问题是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有时候医生说阿司匹林,有时候开的药是拜阿司匹灵,到底是不是一种药呢?让很多人不容易分辨。

一种药物,通常会有通用名称,也会有商品名称,同一种药物,可能会有不同厂家生产,就会有不同的商品名,但药物的通用名称和主药成分是相同的:正如阿司匹林就是药物的通用名称,而拜阿司匹灵,是阿司匹林的原研品公司拜耳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商品名,因此,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灵确实指的是同一种药。

市面上的阿司匹林除了拜耳公司的“拜阿司匹灵”以外,还有很多国产品种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那么是不是这些药物都完全一样呢?也并不是的,虽然都是阿司匹林肠溶片,国产阿司匹林和拜阿司匹灵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1. 拜耳公司的产品,目前在国内上市的规格只有100mg的,而国内产品则有25mg,40mg,50mg,75mg,80mg,100mg等多种规格,因为对于肠溶片来说,掰开服用会破坏肠溶片的肠溶包衣,加大阿司匹林的胃黏膜刺激性,因此是不能掰开服用的,所以在口服日剂量的灵活选择上,国产阿司匹林的选择性要优于只有100mg规格的拜阿司匹灵。

2. 拜阿司匹灵质量上,优于国产肠溶片。作为阿司匹林这个药物的原研公司,拜耳公司对于阿司匹林制剂的研究应该说是最全面,最深入的。阿司匹林之所以制作成肠溶片服用,就是为了让药物在肠道中溶出吸收,减少阿司匹林这个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在肠溶包衣质量方面,拜阿司匹灵比起国内的肠溶片来,要略胜一筹。根据《中国药典》规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模拟胃液中应尽量的少溶出,溶出量应少于10%就算合格,而拜阿司匹灵可以在模拟胃液中做到2小时内零溶出,因此,从肠溶片的质量上来说,服用拜阿司匹灵,更能够有效的减少阿司匹林对胃黏膜形成的直接刺激。

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首先明确一点,对于是否需要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要进行适应症的充分评估,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或者仅仅是有一定的高血压或高血脂问题,就一定要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只有符合评估要求,具有相关适应症的患者才考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另一方面,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还要进行胃肠道出血风险的评估。如果有胃肠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应当充分的评估服用阿司匹林的健康获益和导致胃出血的风险对比,才能确认是否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对于选国产还是选进口的拜阿司匹灵,对于没有胃肠道出血风险的朋友,其实差别并不大,如果从用药经济性和用药剂量选择灵活性上来说,国产的阿司匹林则是更好的选择,价格便宜,用药剂量可选择性高;而如果是对于有一定胃肠道出血风险的朋友,又确实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一方面可以在服药初期,服用奥美拉唑等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另一方面,选择治疗更好的拜阿司匹灵肠溶片,也是更好的选择。


李药师谈健康


段医生答疑在线🔑了解阿司匹林🔑

“拜阿司匹灵”,全称阿司匹林肠溶片,它的成分就是阿司匹林,用来预防血栓形成,当然阿司匹林还有别的种类和作用。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不同阿司匹林,具体作用和治疗的疾病。



阿司匹林因剂量不同,作用机制不同,治疗的疾病也不同:

(1)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150mg,100mg最常用。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用来预防血栓疾病的发生,如心梗、脑梗等,因为血栓形成的时间是不能确定的,所以必须长期服用。拜阿司匹灵就是应用阿司匹林的这一作用,它的通用名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只是它的生产厂家给它起了个“艺名”,让人更容易记住,每片100mg,每天一次,长期服用。



这类阿司匹林既有普通片剂,也有肠溶片。因为阿司匹林能直接损伤胃黏膜,所以用于这一目的的阿司匹林,最好选择肠溶片,减轻对胃黏膜的损伤。如果现在还有谁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片剂预防血栓的,建议换成肠溶片。

(2)大剂量的阿司匹林,≥300mg

①抑制下丘脑(大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来解热镇痛,目前单独用阿司匹林解热镇痛已经比较少用,常用和其它药的复方制剂;②抑制外周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镇痛、抗炎、抗风湿。

因为阿司匹林用来解热镇痛需要快速起效,所以通常用普通片剂,起效迅速,短期服用。

段医生特别提醒:

(1)如果你要购买阿司匹林,或者医生给你开的阿司匹林,你可以根据自己所患的疾病,或者药品的剂量,就知道为什么医生给你开这个药,这个药的作用

(2)给大家总结一下阿司匹林的作用:阿司匹林作用多,防栓长期小肠溶,热痛短期大片剂。意思就是说:阿司匹林预防血栓长期用小剂量的肠溶片,解热镇痛短期用大剂量的片剂。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药物的成分都是一样的,都是乙酰水杨酸,也大多用于冠心病、脑梗的防治,如果说有区别的话就是厂家的区别了。拜阿司匹灵是进口于德国的拜尔公司,我们都知道,德国是一个工业强国,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而你展示给看的奥吉娜是原产于沈阳的国产药物,规格、成分跟德国拜尔公司的拜阿司匹灵一样,也都是肠溶制剂。

拜阿司匹灵毕竟是进口药,而且是进口于德国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工艺强国,质量还是有保障的,但是价格也比国产的贵很多。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制药水平也在突飞猛进,疗效也得到了肯定,原产于沈阳的奥吉娜对于经济水平不是很好的患者来说,是可以替代拜阿司匹灵的,毕竟疗效确切,价格也便宜。


全科吴医生


阿司匹林肠溶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心脑血管疾病常用的处方量最大的药物治疗。

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使得其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长期抗血小板聚集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等等。

药品通常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通用名,也就是我们的药典上国家规定的某种药物的具体名称,在全国范围内,该药物的名称都是这一个名字,其实也是这一类药物名称的统称。

而生产这一种药品的厂家非常多,所以各个厂家所生产的同一种这类药品,其厂子还会再给他起另外一个名字——商品名。

商品名是制药企业为其生产的该种药品所起的名字,这样有助于和其他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相区别。

也就是说,药品的通用名是全国通用的,只要你生产的是这样的一种产品,无论什么包装都是这个名字。而商品名是药企为了区别其他厂家生产的同“通用名”的药品而自己另起的一个名字。

所以,同样成分的药物它们的通用名是一样的,但其商品名则因为不同企业生产的而商品名不一样。

阿司匹林与拜阿司匹灵,即为药物通用名与商品名之间的关系。

阿司匹林是通用名,只要化学成分一样的此类药品都称之为阿司匹林,而拜阿司匹灵则为商品名,是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也就是说只有德国拜耳生产的叫拜阿司匹灵。

不仅仅拜阿司匹灵是德国拜耳生产的叫阿司匹林,其他厂家生产的该类产品也叫阿司匹林。

所以,拜阿司匹灵肯定是阿司匹林,但不是所有的阿司匹林都是拜阿司匹灵。


心健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拜阿司匹灵就是阿司匹林,只不过它是拜耳公司生产的,又是音译过来的,所以叫“拜阿司匹灵”。实际上它的成分还是乙酰水杨酸,是一样的。


不管阿司匹林还是拜阿司匹灵,服用的时候都要看目的。如果用于解热镇痛,要服用500mg的片剂,如果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则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或拜阿司匹灵。最好还是肠溶片,因为要长期服用,肠溶片对胃的刺激少一些。

在我国,小剂量拜阿司匹灵通常是100mg一片,用于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一天一片就可以了。如果有国外的朋友曾经给你带过美国的拜阿司匹灵,那个是81mg一片,效果是一样的。

其他的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我国有两个规格,一种也是100mg一片,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一天一片就可以。另一种是25mg一片,一天需要服用3-4片,饭前一次服用。

因此,不管是叫阿司匹林还是叫拜阿司匹灵,成分是一样的,如果剂量也一样,完全可以等同。


李博士和你谈健康


阿司匹林属于水杨酸类药物,通过抑制COX-1和COX-2(环氧化酶1和2)而减少局部前列腺素(PG)的合成,起到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用于治疗发热、疟疾、疼痛、风湿等疾病;还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COX,减少血小板上TXA2(血栓素A2)的合成,起到抗血小板进而抗血栓;也可以用于川崎病的治疗。另外,还发现了阿司匹林抗癌等各种神奇的作用。

其实阿司匹林(aspirin)起源于柳树皮。在西方十八世纪初,德国科学家从柳树皮中提取了水杨苷;后来意大利的科学家发现水杨苷可以分解为水杨酸;最后的赢家是法国科学家,人家将柳树皮直接制备成了水杨酸。

而霍夫曼为了治疗父亲的风湿性关节炎,利用拜耳公司出的钱(当时拜耳公司是主营染料的)做起来实验。结果十分给力:给水杨酸加了个乙酰基,形成了乙酰水杨酸,申请了专利并命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不仅副作用小,而且抗风湿效果很好。

当初拜耳公司投的钱并申请的专利,也是拜耳公司做阿司匹林这种药最早,所以拜耳公司生产的“拜阿司匹灵”早已广泛深入人心。拜阿司匹灵是拜耳公司生产阿司匹林这种药物的商品名,它是肠溶片剂型,就是在肠道里溶解发挥药效以避免影响胃的黏膜屏障。其实,由于阿司匹林的专利保护期早已经到期,现在阿司匹林的生产厂家有北京曙光药业、亚宝药业、山东新华药业等等。但是它们生产的就不叫做“拜阿司匹灵”了。

本期答主:吴苏 医学硕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