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真誠的讚揚和欣賞是一種美妙的人際交往技巧

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人都有隻願認知與己有利事實的傾向。即認知的防衛心理。

心理學家在小孩身上做了實驗。比如找一群美國小孩,每人發一分錢人民幣,給他們拿在手上把玩十幾分鍾,然後讓每個小孩寫出人民幣一分錢在中國能買什麼東西。結果幾乎所有小孩都將這一分錢看大了。本來一分錢只能買一顆糖,但有些小孩寫一分錢能買二顆糖,十顆糖,有的甚至認為,一分錢能買一臺彩電。不僅小孩有這種心理,成人也有,大家都喜歡把事情朝對自己好的方面看。這就導致古語所說:千穿萬穿,惟有馬屁不穿。

既然人人在潛意識中,都有把事情朝向自己好的方面看的傾向,那我們要贏得別人的友誼,就要善於表現真誠的讚揚和欣賞。

美國曆史上第一個年薪過百萬的管理人員叫史考伯,美國鋼鐵公司總經理。記者曾問他:“你的老闆為什麼願意一年付你超過100萬的薪金,你到底有什麼本事?”

史考伯回答:“我對鋼鐵懂得並不多,我的最大本事是我能使員工鼓舞起來。而鼓舞員工的最好方法,就是表現真誠的讚賞和鼓勵。”

說穿了,史考伯就是憑他會讚揚人,而年薪超過100萬。

史考伯到死都不忘讚揚人。他在給自己的墓誌銘上寫道:這裡躺著一個善於與那些比他更聰明的下屬打交道的人。

一個人即使別的方面不強,但只要真正掌握了讚揚方法,在人際交往中就一定能如魚得水。

我認識一位女士,某美容院老闆。有次我們一起外出,途經一銀行,她叫學生去取錢。但取錢的人很多,那位學生等了很久也沒取到。這時,她走了過去。我還記得那天銀行出納小姐,穿了一件藕色連衣裙,胸前繡了一朵花。只見她看著那位出納小姐,然後說:“小姐,你這件連衣裙真漂亮,與你白晰的皮膚很相襯,特別是胸前這朵花繡得很別緻,哪裡買的呀?”

出納小姐抬起頭來,看著她說:“別人從外面帶進來的!”

“我說嘛!難怪這麼漂亮。”她接著又說:“小姐,我是來取錢的。”

結果,這位出納小姐就將她的錢先給取了。

人人都樂意聽讚揚,當我們讚揚人時,我們就正是在滿足他尊重的需要,化解他人性的飢渴,我們施捨了他,幫助了他,那麼他也一定會回報於我們。

我的一位同事也談了她試用讚揚方法的效果。

“那天上班,見到一位同事穿著一套西服,我以前曾聽人談論他買了一套名牌西服。於是我說:‘你的西服真漂亮!是名牌嗎?’他得意地問答:‘當然是!’我馬上接道:‘到底是名牌,穿上去就是不一樣,有形有款!’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他以前從沒叫過我,那天卻主動跑來問我:‘到吃飯時間了,一起去打飯吧?’當我告訴他還有點事,要等一下才能去。他就說:‘我幫你打上來吧。’

“太划算了!我只是誇獎他西服漂亮,卻換來一餐飯。”

一個培訓中心的報名小姐,也精通讚揚之道。有次一位小姐來報名,問:“報名這個班的,都是些怎樣的人啊?”報名小姐回答:“他們都跟你一樣,氣質很好的!”彷彿在誇獎班上學員,實際上間接地讚揚了那位小姐。那位小姐一聽果然很高興,很爽快地就報了名。

李宗吾先生曾介紹過做人的八字真訣:“見人短命,遇貨添錢。”見到一個人四十多歲,就問:“你三十幾了?”他回答:“不止,四十多了。”你趕緊說:“怎麼會,看上去這麼年輕的,至多也只有三十幾歲?”青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人人都希望自己看上去年輕。“見人短命”就是指將人的實際年齡儘量說小一些,以贏得別人歡心。“遇貨添錢”則是滿足別人的一種虛榮心理,將他用的東西價錢誇大。比如別人穿了一件二百元的衣服,你就說:“你這件衣服三百幾啊?”對方說:“沒有,才二百多。”你裝出驚奇地說:“怎麼會!這麼好的衣服肯定要三百多。”對方說:“真的只要二百多。”你再感嘆:“你真會買衣服,這麼漂亮的衣服才花二百多!”

讚揚的確是一條很有效的技巧。下次別人罵你罵得正凶的時候,你突然說:“哎,我發現你的牙齒很漂亮!”你看對方還罵不罵得下去。

我是年輕人,自然有些不拘小節,時常犯些小錯誤。以前在教學的時候,有次校長正式下了一個通知。要我去他辦公室,促膝談心。意即要嚴嚴肅肅地批評我。本來我和校長關係很隨便的。校長很嚴肅地批評了我,以後相處不免就會有些尷尬。我也願意改正錯誤,但不想被校長嚴肅地批評。

怎麼辦呢?設計了一番後,我就去到校長室。見校長板著面孔坐在那裡,我就故意不看他,而裝出打量他的辦公室,說:“到底是校長大人的辦公室,就是不同,又有沙發,又有鮮花,佈置得這麼漂亮!不像我們辦公室,來了客人,就是幾張硬板凳。”

校長像沒聽見似的,仍板著面孔要我坐到他對面。過去後,我仍不看校長的臉,而在辦公檯上東看西瞧,然後指著臺上的一張照片問校長:“嘿,這張照片拍得真漂亮!是黃山拍的吧?又有怪石,又有奇松,連流雲都拍進來了,拍攝角度選得真好!我也在這裡拍過照片,但換了很多角度,都拍得不理想,您怎麼選出這樣好的角度的呢?”

校長一本正經地坐在那裡,我卻在這裡不停地左誇獎,右表揚,弄得校長沒法嚴肅,最後他終於板不住臉了,說:“拿你這傢伙沒辦法。但以後要注意,隨便時要隨便,該嚴肅時,也要嚴肅,可不能老是不拘小節。”我一聽立即表示堅決改正。

本來一次嚴肅的談話,被我運用讚揚方法,終於弄得輕鬆下來。校長仍然批評了我,但這樣的批評不會導致以後的尷尬。

有些人說,讚揚對於陌生人有效,對於很熟的人卻沒多大必要。

以前我每次回老家,母親見我大老遠回來,總是忙著做些好菜我吃。但我為了表明見多識廣,今不同昔,總是炫耀地告訴母親,這個菜應該怎麼做才好吃,那個菜應該配什麼作料才有味。弄得母親只好無奈地說:“你走南闖北吃得多了,我也沒辦法滿足你了。”

我發現母親這樣說時,總有種失落感。做母親的都希望對子女表達她的母愛,也希望這份愛能被子女接受,如果子女沒接受,她內心深處會產生失望,會有一絲悲哀。我一年才從深圳回老家一次,母親見到我自然要表達她的關懷,她怎麼表達呢?錢還沒我多,我母親又沒有多少文化,也無法與我深入交談。惟一能做的就是弄些好菜我吃,希望我能吃得滿意。可我偏又說菜做得不好,這該令她老人家多難受呵!

以後回家我就改變了方法,要母親做些家常的特色菜,吃著菜時,我就說:“這個菜惟有您才做得出來,回到家就是不同,在外面總是想吃卻吃不到。”母親聽我這樣說時,總是叫我:“多吃點,多吃點。”在她的這種語氣中,我發現了她的滿足,她的快樂。

對熟人讚揚不是不必要,而是很有必要。有位友人40多歲了,與夫人離了婚。與夫人都處不好關係,怎麼與別人相處呢?這種想法令他陷於深深的自卑中。通過學習讚揚技巧後,他終於找到了失敗的根源——不懂運用讚揚,從而恢復了信心。他這樣述說他的教訓:

“每次我夫人做了好菜,穿了漂亮衣服,內心希望我誇獎時,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你越想我讚揚,我就越不讚揚。夫人見我如此,她也如此。有時我在公司乾得很出色,回家講給她聽,就在我講得正得意時,她卻突然來一句:這有什麼了不起!對我的志得意滿有意表現出不屑一顧。

開始還只是好玩,可時間長了,我們倒真的不像夫妻,反而像敵人了。彼此挑對方的碴,故意不滿足對方的期待心理。結果融洽的夫妻關係倒真的給破壞了。”

人就是這樣,所以心理學強調要滿足別人的期待心理。如果你女朋友買了一件漂亮的衣服。你看了是否無所表示呢?我想小姐買衣服一定不會隨隨便便,可能她轉了好幾條街,精心挑選、比較,好不容易找到合意的。可你看到卻像沒見一樣,無動於衷,小姐心裡該多難受呵!她買衣服給誰看?自然是給你看。如果給別人看,那倒有麻煩了。但你看到卻恍如沒見,那豈不是對她的打擊嗎?

讚揚也正是幫助你俘獲芳心的妙方。朋友,如果你正處在戀愛的浪漫中,或者正有意於某位小姐,那麼我教你一個秘訣:請不吝於纏綿的情話,請經常讓對方處在你精心構築的暖融融的讚揚之中。不要覺得俗氣,不要認為假惺惺,情話就是出於戀人之口的最美妙的讚揚和欣賞,情話說一千遍也不多,而情人的讚揚則更令人陶醉了。

真誠的讚揚和欣賞是一種美妙的人際交往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