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有人说《相声有新人》风头盖过《笑礼相迎》,主流名家为啥不抵业余演员,对此你怎么看?

牛辰鹏


因为有些人就是不明白一个道理:不管是相声作品还是综艺节目,归根到底都是给普通观众看的;不论你想通过节目表达什么情感、输出什么观念,都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行。

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就有许多人不明白。愿意自己划一个小圈子自嗨,然后相互自吹自捧,真的一点实际意义都没有,这样只会让观众看到你们的丑陋。

拿《相声有新人》举例,郭德纲坐在召唤师的位置上,他能根据演员的现场表演说出个道理一二三来;另一位召唤师张国立虽然不是相声专业,但是他也可以凭自己丰富的表演经验做些适当的点评。不管他们说的正不正确,最起码让观众认为他们说的有点道理,这点是很关键的,大部分相声观众都是行外人,但是不妨碍他们通过节目去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

业余和专业的区别就在于:同样能感觉到相声作品的不舒服,但是业余人士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而专业人士可以清晰的表达给大家看。打个比方,业余人士好比吃货,专业人士好比美食家,两者同样都能品尝出食物是否美味,差别在于吃货未必能像美食家那样清晰的做出表达。

《笑礼相迎》的问题根结就在于:大家都感觉出某些相声作品的不舒服了,但是作为专业人士的主持人和嘉宾表现的比外行人还不如,业余都看出有些作品的不合适了,可是专业人士还在昧着良心说假话互相吹捧,这不就是当观众是傻子吗?

那么试问,一个把观众当傻子的综艺节目怎么会让观众喜欢?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准确的说,应该是主流相声不敌草根相声。单从网络同一个平台《优酷》的播放量来看,《笑礼相迎》与《相声有新人》相比差之千里。《笑礼相迎》单期播放量最高10万最低约4万,总共播放16期累计全部播放量约80多万次。那么《相声有新人》第一期播放量560多万次,相当于《笑礼相迎》16期播放量总和的7倍,几乎没有可比性。唯一可比的就是《笑礼相迎》节目大牌云集,每期都是一些知名演员表演,还有相声前辈助阵,例如:杨少华、马志明、常宝田、师胜杰、杨毅等等,相声表演也是有知名演员组成,李菁、何云伟、苗阜、高晓攀等等。

就实时收视率也差了不少,《相声有新人》一般约在0.5。《笑礼相迎》约0.1甚至更低。到底主流相声输在哪了?就连一群草根新人都不敌吗?笔者分析了一下:《相声有新人》节目中草根演员的演出环境并不乐观,有些甚至赔400多万元,赔个一两百万也有几个。他们有些完全是为了生活,所以创作很接地气。反观主流相声苗阜称:他创作很多段子都是喝酒时创作的。高晓攀称:一般就是在屋里想象的创作方式。只有受过郭德纲真传的何云伟称:创作来源于生活。
草根是为了生活而创作,主流是为了创作而创作,这就是区别。如果说主流相声能够挑起大旗的话,那就不会出现90年代至2000年的没落。《笑礼相迎》与《相声有新人》节目类似,一个是观众亮灯打分,一个是郭德纲直接点评是否晋级。笔者喜欢看《相声有新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想看看郭德纲的点评。而《笑礼相迎》两位主持人裘英俊李丁,李丁还参加过央视春晚,但笔者对李丁的表现十分不满,全程嬉皮笑脸,该严肃不严肃,该搞笑瞎扯淡。


笔者不敢说郭德纲其他类节目主持的有多好,但相声类节目,缺少了郭德纲相当于缺少了灵魂,在笔者看来是郭德纲以一人之力,力压群雄。因为《相声有新人》我看的就是郭德纲的点评,而节目组不时的还会有一些小亮点,例如:博士夫妇。那么《笑礼相迎》基本没亮点,主持人又很差“李丁”,只靠着卖情怀是不行的。

笔者两个节目都看了,不觉得草根演员基本功和段子有多好,但有郭德纲的衬托收视率平稳位居第3名。主流相声我也不觉得有多差,但看的我实在尴尬,一度收视率0.09。所以笔者认为郭德纲一人力压主流相声。在节目创作上《相声有新人》赢在以郭德纲为主量身打造。《笑礼相迎》以主流为主,卖情怀必输,相声演员互相吹捧,例如:高晓攀、何云伟、苗阜这期互相吹捧实在不好看,还没怎么着呢,全都成老师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接地气就捧谁。而不是互相吹一吹就能赢得观众认可。


明辨是非123


就这这个问题,在反问几个问题。为啥老戏骨片酬敌不过流量小鲜肉?为啥科学家收入干不过明星大腕?同理,相声绝不是主流和非主流之争,而是商业价值在作怪。老郭曾说,不买钱的相声不叫相声,商演是衡量相声的成功标准。就这一点来说,体制内相声演员创作的相声从基本价值观上就违背了商业目的。观众肯花钱买票看演出,不逗乐,题材太沉重谁愿意花钱看呢?体质内相声演员肩负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对外文化交流,意识形态导向等使命,对作品题材,内容都有严格的限制,是讨好政府的创作,而不是纯为了讨好观众。客观说,得肯定体制内相声演员的贡献,他们比体制外的演员创作一段好作品更难,而且作品只适合特定的媒体,如官方晚会,电视娱乐节目,所以出于文艺服务政治出发点,专业团体保留一定数量演员即可,编制有限,不可能大面积扩招,很多相声新人进不来,导致了学相声没饭吃的尴尬境地,导致相声行业没落。是郭德纲从新激活了相声市场,让想说相声的人有了希望,可以靠说相声作为职业养家糊口。总的来说,体质相声负责高大上,职业相声负责挣钱。


刘军易溯科技


《相声艺术,命运多舛》

相声本身就是市井艺术,建国后为了笼络艺人,就统统收编到了体制内,还赶鸭子上架进了庙堂,这是对相声艺术的第一次摧残。无意苛责那些相声大师,毕竟是时代的局限。

紧接着文革来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空气令人窒息,本来以讽刺见长的相声,更是岌岌可危,以马季为首的艺术家门为了工作和生活,不得不顺应形势,不得不牺牲相声的艺术规律,创造了“歌颂相声”,这是对相声艺术的第二次摧残。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以歌颂为主题的各种晚会的甚嚣尘上,一帮体制内的相声从业者为了活着,再次被赶鸭子上架走进电视,走向晚会,个别人虽然收获了知名度,却对相声艺术祸害不菲。这是对相声艺术的第三波摧残。

犹如一声平地炸雷,终于从小剧场里冒出了个郭德纲,不能不说这人是个相声天才!一个七零后,居然七岁学评书,九岁学相声,各种传统曲子门门感兴趣,样样学的通,我都怀疑郭德纲简直就是老天爷派来拯救相声艺术来的!无论对相声这个行业还是百姓多么大的好事儿和福分?

偏偏却招致了以姜昆为代表的体制内的一帮以此混饭吃的“相声从业人员“的激烈打压,无他!只因为动了他们的奶酪。于是,告黑状,阻拦拜师,各种的寻隙滋事,甚至以“反三俗“名义予以政治打压。这是对相声艺术的第四波摧残。

毕竟时代不同了!好在郭德纲无比坚强!更重要的是郭德纲的相声才是百姓喜闻乐见的真正相声,赢得了市场!

姜昆毕竟在那个贫瘠的年代给我们带来过一丝欢乐,而且早已功成名就,登顶庙堂,本该像当初提携赵本山一样,对郭德纲的出现,欣喜若狂,爱护有加,结果却在一旁酸溜溜的纳闷:我搞不明白人们为啥会喜欢郭德纲?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不客气的说,既不懂得真正的相声,更不懂得民间戏曲艺术规律!


秋望月22


实现明确谁是“主流名家”?谁是“业余演员”?请题主回答。

然后再说,两个节目的区别,前者是姿态节目,试想,就是姜昆之流已经把相声推倒了悬崖,他们要是正能把相声弄好,怎么会有近二十年的相声危机?其中原因罄竹难书,不必赘述。

后者,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老郭的崛起绝不是矮子里找高个,别说是在当下,纵观相声历史也没有几个可敌老郭的实力!老郭是相声界的百年奇才。这就够成了两个节目的根本不同,受欢迎程度自然可以解释。


英雄伟大哥


相声在沉默(应该说没落吧?)了很多年之后,因为郭德纲的出现,掀起来一股热潮。随之而来的就是曲艺协会领导们的不服气(好像也有点羞涩羞愧),于是曲艺协会也像惊蛰后的昆虫一样,立刻活跃起来。多少年没有动静了,现在也举办专题节目、举办循回演出、举办全国性的比赛活动。

特别是在专题电视节目中,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把多少年都被忘记了的老人们请了出来为他们站台。然而事不如人愿,这些相声节目因为作品质量和演员功底问题,没有受到观众的欢迎。于是人们在网络上开始了大讨论,当然各自都有各自的爱好和观点。这个时候,让我有了一种“相声的春天来了”的感觉。

这个让全国人民从屏幕上手机上享受到的欢乐大餐,其渊源来自哪里?

我想,人人都明白。



小路118


谁是业余相声演员?德云社每天两场,天天泡在剧场,那是专业的。反而主流的,包括这次比赛的评委,刘伟、句号、姜昆,他们一年到头说过相声吗,可能就冲刺春晚说一次,他们才是相声的业余人。


心仪秦汉


《笑礼相迎》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总结大会,一个自我埋葬的总结大会,全是好词,一点没有看到相声所处的危机时刻,出了歌颂前辈的伟大,绝口不提当代的落寞与悲哀。同时也看出了天津卫视格局的小,一个郭德纲都不愿意让他出镜,可以看出天津人的狭隘,哪来的那么多的仇与恨?

反观《相声有新人》尽管有许多的不仅如仁义的地方,但是具有包容性,全国各地地方说相声的人都有,同时也制造许多的槽点,点燃了吃瓜群众的观看欲望,评委的点评有理有据,虽然是我们听不懂的专用词汇,而这恰恰是节目的看点所在,普及相声基本的知识,说学逗唱,唱不是简单歌唱,是太平歌词,什么是摸莞儿,什么是默契,什么是节奏,什么是临场经验,什么是情形的把控。

《相声有新人》我即看表演的段子,也看评委的评述,而《笑礼相迎》我只看前辈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不看那些个名义上还叫相声演员所表演的段子,我也不懂啊!就是不喜欢,也许我就是个俗人,听不懂高雅的。


北方哪个飘雪


一、节目形式,笑礼相迎有点太规矩了,并且没有PK,打分也就是个形式,没有设置淘汰环节,节目组当个老好人。相声有新人比较活泼,有直接对抗,比较残酷,博人眼球;二、演员构成,笑礼相迎都是专业演员,相声有新人除专业演员外还有不少其他行业的参与者,好多“笑料”就是这部分人带来的,比如脱口秀和公式相声;三、嘉宾或主持人,在笑礼相迎里都是年轻的或老相声演员,而相声有新人里的是中生代相声演员(郭)和影视演员(张),不仅有实力还是网红,对年轻观众更有影响力;四、播出平台,笑礼相迎的天津卫视比相声有新人的东方卫视影响力小,受众少;五、观众,喜欢相声的两个节目每集都不落,喜欢追星赶时髦的肯定只看相声有新人。


彪子140280877


内斗啥样都跟我没关系!只要有让我听得开心的相声就够了!可惜除了德云社,其他的相声团体出镜率太少了,嘻哈包袱铺等团体的作品质量忽高忽低参差不齐,而一些所谓的主流相声听的尴尬的很!没办法呀,树大招风啊,谁叫现在德云社一家独大的感觉呢。。。不知为什么德云社段子循环听听不腻,其他的一些相声段子听几遍就觉得可以换其他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