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果美国公布F-135发动机图纸,有几个国家能仿制?

兵者诡道也


现代美国f35战斗机因为其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各国追捧,俗话说,好引擎才能有好飞机。那么,如若美国公布其五代机航发F-135的发动机图纸,又有几个国家能够做到仿制呢?有很多人肯定会想:连图纸都给你了,直接仿制岂不是板上钉钉,十拿九稳?然而事实会让那些人集体傻眼:五代机的发动机真的没那么好仿制,就算把图纸给你你都不一定能仿制生产出原本规格的F-135。

笔者强调了无数次:航发是飞机综合工业生产能力的保障,是一个国家工业生产冠冕上的明珠。同时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国家工业水准在后面支撑,即使给你了发动机的图纸,你要么就是无法看懂,要么就是迫于实力不够,无法进行仿制。即使你充分理解某个部位的用途,很可能会因为无法生产那个部件而导致拖了整个发动机仿制项目的后腿。例如,发动机扇叶需要承受高温高压,上千度的极高温度之下普通的合金根本承受不住,这需要极其先进的冶金技术和工业水平才能开始着手仿制。

同样,发动机生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时代的进步以及整个以国家为单位的优秀工业体系。而像F-135如此优秀的发动机更是需要先进技术来进行仿制的。事实上,仿制装备也是需要技术的,我国曾经仿制过美国出售我们的黑鹰直升机,但是拆开一看之后傻眼了:连同样标准的零件都无法制造,更别谈仿制了。


紫龙防务观察


对于不太精通某个领域的人来说,就算把材料都给你,你都未必做得出来,还记得那个笑话吗?小明把家里的电视机拆了,妈妈告诉他,你不要把里面的零件弄丢了,小明说放心吧妈妈,不会的。结果在装的时候,小明却告诉妈妈,零件没有少,反而还多了几个……



不光是这个,我见过有的物理老师,自己加的灯线都接不起来, 接起来要么是灯泡不亮,要么是烧线,还要问从来没学过什么电力知识的电工,当然问的时候也比较尴尬,还不忘说自己曾经在学校里,接线成绩是第一名………



F-135发动机不像制造原子弹,炸那一下就没事了,他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技术,也就是高尖端的技术,当然,如果说时间无限制的话,那还是很有可能造出来的,这个题目应该是说拿到图纸立刻就可以造出来,显然这个是不太可能的。



不过说到这里,可能有点抬杠了有个妈妈问,如果孩子从小就听英语节目,会不会自然而然说英语,(本身这位妈妈不会说)然后有人就说,我听了我们家狗二十多年前的叫声,到现在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虽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也说明了许多技术不是光有理论就可以了,有些东西明白但是做不到,只能干瞪眼,我国发动机寿命其实和俄罗斯差不多,和美国还是有相当多的距离。

我国著名的航空专家说过,航空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技术积累,几年,几十年都有可能,我国的基础比较薄弱,想用几十年的时间赶超美国百年的技术,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也不是给张图纸就能做出来的。



工业制造比较好的国家,就是美国,日本,德国,但是在材料,精度方面,又不是普通工业水平可以做到的,拿了图纸,没有时间钻研,是没可能立刻造出来的,否则完全可以制造出可以和F-135相媲美的发动机。


琅琊利剑


这东西吧,其实啊,给工程加工图纸的话,大部分国家都可以造出来,但是问题是没有原料。当然了要注意的是上面不是加工图纸仅仅是一个剖面图。

航空发动机是就是给图也造不出来的。主要原因是是航空发动机是动态的机器,所有的元件都在高温下会进行不断的扩展和收缩。在大部分情况下决定航空发动机稳定性的不是图纸而是——材料。

即便是按照图纸来做、用的材料不对,哪怕是合金中各种元素差了百分之几甚至在最后热加工的时候加工温度不在规定的范围内那么这个航空发动机也是废品。


另外在F-35B上这台发动机通过离合器接驳了一个升力涡轮风扇。整体的发动机核心没有变化。

从工厂现场施工照片中看即便是安装在非垂直起降的F-35型号上面的F135发动机也是保留了旁路歧管的,只不过用圆形的盖子进行了简单封闭。从这一点看F135发动机的通用性是相当强悍的。

发动机最主要的技术有两点第一是轻量化,第二就是燃烧效率。

先说轻量化,用于F-35A战斗机上的F135-PW-100发动机仅仅重1.71吨,就可以提供191.35千牛的推动力。推重比达到了11.46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据。相对于当年用在F-14、F-15、F-16上面的F-110发动机(最大推力142千牛、1.84吨、推重比7.9)来说就是一个质的飞跃了。飞机发动机的轻量化在于减小结构重量用更薄更轻的材料,但问题来了在高温高压下工作的发动机叶片和喷管能不能承受住发动机的上千度高温和巨大的压力就是一个挑战。而且在常温状态下的叶片和喷管加热到高温状态下热膨胀和离心力的造成的变形是一个没有发动机制造经验的企业所不能掌握的数据。众泰皮尺部不能在高温高速下进行测量的。

因此即便是将发动机拆成静态的零件也无法进行准确的复制。

第二点燃烧效率,刚刚提到了F135-PW发动机可以达到191千牛的推力,但是这台发动机并不费油,可以做到250克·千牛/秒的油耗,也就是说在最大推力的工作状况下每秒才会消耗47.75千克的燃料。以F-35A战斗机8.3吨的载油量来说,可以维持3分多钟的最大推力。对比F-14的F110发动机来说,在F-14开到最大加力推力的时候仅仅35秒就会耗光所有7.3吨的机内燃料。

发动机的油耗控制和发动机结构相关,但更多的在于软件控制,F135发动机配套的控油软件也是极其强悍的。但军用软件的破解难度不像我们破解一个软件加密的序列号那么简单,也是像重新编写一样困难的存在。

因此即便是拿到了F135发动机对于普通的国家来说如果复制还不如重新制作一款发动机来得实在。至于性能能不能达到F135那么彪悍就全靠禅意了。


军武数据库


如果美国公布-全球最强的f135发动机的图纸。有几个国家能仿制?

这么说吧,能仿制出来的国家也就一个,他就叫美国。甚至于如果美国没做点准备,你直接把图纸扔给美国,美国自己都做不出来。


英国不行法国不行,俄罗斯不行,咱们也不行,至于日本和德国?这两和喷气式发动机都没多大关系。想都别想。

因为喷气式发动机,那可是工业皇冠上是最耀眼的那颗宝石。

这么说吧。不同的国家国情也不一样。比如说我的材料学比较好,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能够产生更大的推力。但是因为我的设计能力不咋地,所以最大的发动机推力才五吨。(对,没错,我就是在说日本)

再比如说,另一个国家的加工精度够高。所以在其他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它的发动机可以做得更好,能拥有更长的耐久。但是配合上一个糟糕的装配。那依旧是一个渣渣

所以哪怕你就是把f135发动机的图纸给了其他国家,那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有能力仿制的,人家为什么要抄你的,而不是自己做个更好的?

另一种情况就是的材料比你好,但是精度不如你,所以必须做出一定程度上的取舍。所以会有很大的差别。

所以工业方面别老说抄的,基本上设计指标一定的就那几个模板了。迟早出现重复,但是要说抄袭手把手教都不好造的(emmmmal31)

就靠一张设计图就想抄出来,想啥呢?


啸鹰评


这个问题是个好问题。以我的了解,如果美国公布了F-135发动机的图纸,那么很有可能只有英法、日本这样的老牌强国才能够生产出类似的发动机。

1,材料的制造问题。

任何一个机械的制造基础就是材料了。而航空发动机作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自然也是运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比如说下图中的碳纤维还有陶瓷基复合材料,这些新材料实际上是这些先进航空发动机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材料性质发生了变化,或者说生产出来的材料性质虽然差不多,但是产量根本就够不上,那么自然的,这些先进发动机也就仿制不了了。

2,加工技术问题。

有了一定的材料之后,还需要有相对应的加工技术,才能够把这些材料加工成需要的零件。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并且需要非常专业的机械配合,比如说多轴数控机床。下图就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最新3D打印加工技术,所以就算是把图纸和原材料送到你面前,你没有这些对应的设备,也是没办法加工出来想要的零件。

3,装配工艺问题。

实际上美国已经公布过了F-135的图纸,比如说下图就是。但是此图纸非彼图纸也,如果有在生产一线工作过的人就会知道,下面这种图纸根本就是骗骗外行人的,根本就没有办法根据这样的图纸生产航空发动机。

真正的机械制造的图纸应该是下面这个样子的,不仅仅要告诉你这个零件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还要标明里面需要控制的一些参数,比如说这个零件一些面该有多光滑、这些面与其他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能够容许多大的误差,另外就是对于这个零件的加工要求、处理要求都要一并写清楚了。否则加工出来的零件根本就不是现代工业中可以使用的。

而就算是美国彻底疯了,把这些工艺图都拿出来了,但是你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装配,每个螺丝应该拧多紧,应该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重量的配平,应该怎么检验这个装置合格不合格……等等,这些问题你不知道,那你还是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要想生产出来合格的发动机。

4,生产管理和后续测试的问题。

航空发动机的生产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涉及到成千上万的零件,并且这些零件即便是一模一样,也不可以随便替换的。所以如何把成百上千台发动机管理好,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涉及到庞大的管理团队和成熟高效的管理体制。


别说这么复杂的航空发动机了,随便三五个人搭个积木玩具,可能搞不好就丢掉一两个零件的。所以没有成熟的工业管理经验,是没办法生产复杂的航空发动机的。

最后,一台发动机不是说生产出来了就完事儿了,还需要进行复杂的调试和测试,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没有问题——而这也是需要一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比如说下图就是发动机的试车台,用来测试装配好的发动机是否符合要求的。

5,为什么是英法和日本?

简单来说,这几个国家都有比较成熟的工业体系【日本差点儿】,特别是英法,分别拥有罗罗公司和斯奈克玛公司两个能够设计、生产现代先进航空发动机的企业,而且本身就在F-135发动机的生产环节中有一定的参与,所以对于这个级别的发动机有一定的产生经验和潜力。

所以,如果美国可以给他们提供全部的设计图纸、工艺流程和相关设施的使用方法、测试要求,那么他们是可以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成产出合格的发动机。事实上,美国曾经多次授权这些国家生产相关的航空发动机。

中俄两国我认为也是有潜力可以生产的,但是目前来说,工业基础不足、生产体系跟欧美存在区别还是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的,尤其是中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业水平,努力达到航空发动机设计生产强国的水平。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我觉得就算美国公布F-135发动机的图纸,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防制,这也是美国大胆出口搭载F-135发动机的F-35战斗机的原因。目前世界上能够制造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国家屈指可数,能够制造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国家更少,只有目前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如果要按照实力进行排名的话,美国第一,俄罗斯次之,英国第三,法国第四,中国垫底。航空工业被称为“工业的皇冠”,航空发动机则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



如果美国F-135发动机的图纸公布,这五个国家无疑是最有可能进行防制的国家,但是这五个国家真的能够做到吗?我觉得不行。

首先来看看F-135发动机是一台怎样的发动机。F-135发动机经美国航空发动机巨头普惠公司精心升级之后,其推力突破20吨,达到了恐怖的22吨,是世界上推理最大的小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也是人类历史上首台推力超过220KN的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代表着人类航空发动机工业的最高水平。


如果F-135发动机图纸公布,俄罗斯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拿到所有相关材料,并进一步开展分析防制工作,但是就算是实力第二的俄罗斯也做不到!美国的装备素来以精密著称,而俄罗斯走的却是傻大黑粗,大力出奇迹的路子。俄罗斯很多零件的加工标准都达不到美国的要求,如果呆板地进行防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失败。但是按照俄罗斯工程师的脑回路以F-135为基础进行改进,那造出来的早已经不是原来的F-135发动机,而是一款有着俄罗斯自己毛子血统的新型大推力发动机。

俄罗斯行不通,英国和法国更不行,英国虽然有着大名鼎鼎的罗罗公司,但是以罗罗公司目前的研发水平,还无法达到F-135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法国虽然有着整个欧洲最完善的国防工业体系,干啥都要自己趟出一条道,航空发动机也不例外。但是法国人从骨子里的浪漫就决定了这些杀人的玩意儿,他们不会出色,就和法国车,法国军舰设计走的奇葩之路一样,法国的航空发动机也是走的奇葩之路。或许正因为国防工业体系较为完善,国力不够支撑,广度有了却丢了深度。所以以法国目前的航空发动机水平,也只能看着图纸做梦流口水。

接下来是中国,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在五大国中垫底,技术基础是最薄弱的,但是防制能力特别出众。但是航空发动机不同于其他,航空发动机叶片要在高温高压下高速旋转,不能出现任何裂纹,或者形变,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苛。而材料科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积累的科学,我国在近代时就已经落后人家一步,所以在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上和西方强国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是航空发动机落后于人的最大原因之一。


虽然2016年,国家注资500亿,将航空发动机从中航工业中脱离出来成立了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并且在南昌航空大学等一众航空院校中独立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大力支持航空发动机发展。但是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两年来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依然水平有限,唯一一款能够称得上世界级航空发动机的涡扇-10也问题不断。所以就目前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水平,也只能看着F-135的一堆图纸流眼泪。


真的不得不佩服美帝的技术,F-135是真的强,有了这颗强有力的心脏,F-35简直可以用飞行板砖来形容。

以上是军事哒哒哒的观点,见识浅薄,欢迎各位留言讨论,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波关注。


赤焰哒哒哒


除了美国自己之外,顶天了就是英国有这个能力,其他的包括法国和俄罗斯略微差点,而中国只能说需要继续努力。发动机这种东西可不是有了设计图就能搞定的,它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广泛了,仅仅一个材料就足够把大家都卡死。要不说这么大的一个世界只有五常具备独立的航发研发制造能力,要是一堆图纸就能搞定那么大家都能生产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下图为F35B装备的F135-PW-600发动机

先说下F135发动机,F135是目前装备在美国F35系列战斗机的发动机,是世界上现役推力最大的小涵道加力涡扇发动机。目前的量产型为推力为12.5吨,加力推力达到19吨,推重比达到逆天的11.46:1。而普惠公司又推出了增推型F135发动机,加力推力进一步增加至22吨,这个推力足够让他国家再奋斗至少10年。对比世界上其他主流的发动机:美国F-119-PW-100推力17.2吨、俄罗斯AL-31F推力12.3吨、AL-41F-1S推力14.2吨、中国WS10B推力14吨、WS15未来可能到18吨。还有个关键问题,就是发动机寿命,这个对中俄来说目前还是个硬伤。有人可能瞧不起F35这个小家伙的体量,觉得他一台发动机顶多就是个带隐身的中型甚至轻型战斗机。但是得益于那台F135发动机,F35C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1.7吨,载弹达到8吨以上,这个数据已经符合重型战斗机的要求了,而双发的F18E/F超级大黄蜂最大起飞重量也不过29.8吨。下图为F35C技术指标,

关于发动机问题,说实话这个真没什么捷径可走,整天光想着弯道超车这都是网络上某些自媒体自己给自己打鸡血。我们最近的发动机之所以发展比较快是因为付出比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换来的,但是该走的路还是要走的。设计经验是个很大的硬伤,发动机的水平的不行仅仅仅是材料一个因素。早些年仿制英国斯贝的WS9秦岭就磕磕绊绊,之后的WS10太行虽然在05年就定型,但是中间也是小毛病不断,真正完全成熟也是13年的事情了。

航空发动机的好坏可不仅仅有图纸就能解决一切,它还涉及到加工经验、材料、加工水平和工艺等等一些列问题,而且这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就拿材料来说,有些零部件直接处在上千度的高温下工作,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寿命。而材料则需要一点点研究,一点点尝试,材料中成分的不同影响材料性能、每种成分的多少也影响材料性能、每种成分在冶炼的不同阶段加入还是影响性能。总之,材料这个东西即便告诉你成分也未必能完全复制,想要好材料除非只能自己慢慢搞。还有加工水平问题,有了材料但是没有足够的加工能力也白搭。总之发动机这个东西光有图纸根本没法完全仿制,涡扇发动机可不是以前的活塞发动机。

再说一下谁能造F135的问题,在发动机领域内有个三巨头:美国普惠、美国通用、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抛开美国之外,英国罗尔斯罗伊斯是很有希望仿制F135的(如果你不知道罗罗那么总该知道劳斯莱斯吧,他们的英文是Rolls-Royce,只是拆分后在汽车领域内翻译成劳斯莱斯)。罗罗有非常丰富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和制造经验,可以说积累了非常深厚的功底,无论在材料还是加工能力方面可以说基本不需要质疑。而且F35B的F135-PW-600还集成了罗罗的升力系统。

其次就是俄罗斯,俄罗斯有礼炮航空发动机联合体和留里卡-土星航空发动机联合体,他们就是生产各种发动机的,包括AL-31、AL-41、D-30发动机(轰6K用的就是D-30KP-2)。但是俄罗斯的发动机无论在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上都比较一般,以前歼10就是用AL31F发动机,出过几次事故。所以说,俄罗斯应该有能力仿制出来,但是实际寿命和稳定性达不到F135的水平。下图为礼炮公司内某型发动机

还有就是法国,法国有赛蜂集团,专门生产各种各种航空航天设备,甚至还设计过阿丽亚娜火箭助推器。在航发领域内,赛蜂生产过大涵道的通用CFM56发动机,还有透博梅卡的直升机发动机,应该说算是有一定生产经验。但是跟俄罗斯一样,像F135这种发动机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是否达到,这恐怕就不行了。


雏菊西瓜Peterpan


这问题很有趣,要真发生这事最想仿制的首当其冲是苏俄和中国,作为军事化集权国家,军队一直是这些国家立国之本重中之重,军事需求也比较接近 都追求高速重型,而技术是其软肋,有此求之不得机会肯定是要做,经过漫长时间后不伦不类的产品会有但效果肯定差强人意,特别对中国难度是巨大、时间是漫长的。就西方体系而言仿制可能性反而比较小,基本不太符合建军要求,以他们决策体系绝对不会像某些国家买了涡轮机、包括制造工艺却放在仓库落灰的情况发生。就单纯技术而言,世界涡轮机产业供应链上各个供应商国家都有制造能力,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典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南韩,其中法国加拿大是有自产民用整机产品,瑞典有引进技术的自制军用产品,其它的民用航空涡轮机产业供应商制造起来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就连中华民国曾仿制过美国提供军用型号涡轮机高温部件,使用寿命大大超过苏俄军用产品,达到西方8、90年代水平。而涡轮机鼻祖大英帝国在这事上就很难预测了,也许直接仿造可以省钱,可不符合工艺体系可能更费钱费力,又或改进了比原产品更强,更或者瞧不上而研发更先进变循环涡轮发动机,对大英帝国来说一切都不是问题,无非是看需求找一个最佳方案而已



温暖一夜的落寞


有三个国家可以仿制出来,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英国,还一个中国。

图为俄罗斯的117S发动机,唯一现役的三维矢量发动机。


俄罗斯本身也就能研发出世界一流水平的航空发动机,比如产品30和准一流的117S发动机,产品30的推力达到了18吨,而117S也达到了14.5吨,他们还都是三维矢量发动机,所以俄罗斯如果还能够得到F135的图纸,那么发动机制造水平还会更高,不要说仿制了,都能造出来更好的了。

图为我国的太行WS10发动机。


其次是英国。英国著名的罗罗公司在涡扇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有着数十年的研发经验,其研发的产品覆盖了民用和军用领域,欧洲大量的运输机和战斗机、客机都用了英国罗罗的发动机,他们研发的EJ200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高的发动机之一,制造非常精良,性能可靠稳定,堪称是一款优秀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如果给英国F135的图纸,英国也能作出来更好的发动机。

图为歼20使用太行发动机。


最后是我国,我国可以说在发动机的机械设计和结构上没有任何问题了,涡扇15的推力也能达到18吨,WS10B的推力也达到了14吨级,但是我国发动机最大的问题在于材料的选择上,如果能够突破了材料关,那么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潜力和耐高温能力都会提高,故障率会减少,也就能够研发出和F135一样的发动机了。


海事先锋



F135可以说是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先进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在经过“普惠”的阶段升级后,其目前推力已经达到了204.12千牛(20.4吨),而增推计划的第二阶段将有可能使F135的推力达到216.37千牛(21.45吨),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个突破20吨级推力大关的“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了”。


但是F135这种巨大的性能的优势,觉不单单仅是“设计”这一个因素造成的,它是设计、材料、加工工艺、制造窍门等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造成的,说的直白一点将,光有设计图纸,但没有操作手册、工艺流程手册、材料结构图纸,就算白给你个F135的“实物”你拆解都拆解不下来。

先进航空发动机为什么称之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全世界满打满算只有少数屈指可数的国家能造,而其它绝大多数国家都造不了/造不好?

这不是因为设计的问题,而是其余国家全行业工业制造水平、工艺加工水平、材料学技术的综合因素影响的原因,航空发动机它不是汽车发动机,它的工作条件极其严苛,涡轮前温度都在上千摄氏度以上,涡轮叶片的工作每分钟都在上万转以上,整个航发的进气流量都在公斤/每秒来计算,而航发的“特殊”使用环境又要求航发整体工作必须始终保持高“可靠性”,这是极其困难的。

我们的航发为什么始终“不好”?很多人归结于我们材料的原因,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而是设计、加工工艺等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图注:WS10/太行从2005年设计定型后,一直问题不断,直到2013年左右才逐渐稳定,其关键原因就在于用CFM56/F110核心机匹配自己的低压级时,采用了毛系AL31的反向旋转轴系方案,造成了吹入压气机的气流紊乱,“喘振”的问题来回发生,同时大量的“小毛病”也不断发生,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设计先进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经验、国内工业加工工艺能力低下造成的,根本不是材料的问题,如果是材料的问题,要么根本就造不出来、要么直接就是性能大幅落后,根本不会有WSB今天的样子。

所以有能力制造/复制先进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必须是有强大工业基础、同时对研发先进小涵道比航空发动机有深远技术累积的国家的才行,而仅凭图纸就想复制目前全世界最先进的F135。


最有可能的就是拥有现代航发三巨头之一,“罗罗”的英国,它拥有极强的工业加工能力和技术累积基础,不会犯类似我们“太行”这种因经验缺失而犯的错误,同时它的加工工艺能也完全可以满足制造F135这种,需要顶级加工工艺才能制造的航发要求。


另外半个可能是拥有“赛峰”的法国,但是“赛峰”相比航发三巨头差了不是一星半点,看阵风上的M88研发过程就可以清楚了,但是法国的大涵道比航发还是不错的,而大涵道比航发与小涵道比航发原理大同小异,关键还在于加工工艺和技术窍门,所以法国只能算“半个”


再另外的半个就是拥有“土星”的俄罗斯,俄罗斯的航发起源其实都是跟法国学的,它自己的航发关键在于“可靠性”太差(以前歼十的事故大部分都是“三姨夫”的原因),使用寿命和维修间隔与欧美相差巨大,去年俄罗斯对外公布的“产品30”(苏57的终极航发),尽管数据很诱人,但实际和F135的有异曲同工的原因,那就是通过扩大涵道比来实现大推力,同时降低使用寿命和维修间隔,并损失一定的“高速性能”,但俄罗斯毕竟有研制四代航发的经验,但至于能不能仅凭图纸仿制出F135?


图注:俄罗斯/前苏联与法国在航发起源与合作的关系图。

“天真”看撑死也只能是55开,至于我们嘛……先把我们自己的“核心机”系列搞出来在说吧,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