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安有哪些好吃的米線?

大唐神都


老店之所以能夠留存至今,一個是留給食客的記憶,再一個就是對於味道的傳承。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款美食就是傳承的體現。

米線這種美食,在中國大部分省市都有分佈,也衍生出了不同的版本,有云南過橋米線、四川砂鍋米線、貴州羊肉米線、湖南米粉……隨著人類的遷徙,各地方獨到的食材,也就滋生出各種屬於當地的獨特美食。

今天所要講的這家“天府米線”就是四川米線的代表之一。

(天府米線吃法介紹及採訪視頻)

【天府米線】

西安新城區自強東路一片即將拆遷的小巷子內,就默默無聞地開著這樣一家正宗的四川米線。那條巷子也正因這家店的存在彷彿也有了生氣。很多曾經在此地居住的居民,因為拆遷改造,被拆散,但又因一碗並不出名的米線,再次重聚。

用很多忠實食客的話說就是

“這家米線,不僅我的父親愛吃,我也愛吃,等我有了孩子,我也會經常帶他來吃”

“天府米線”這家店在此地已經開了26年了,年份不代表什麼問題,但是也說明了很多問題。若味道不到位,這家店在餐飲行業這麼嚴酷的競爭之下,也不會存活這麼多年。這家店味道沒話說但是環境一般,這大概就是標準的蒼蠅小館吧。

一份米線,老闆為了迎合西安人的口味,改良為了三種口味:麻辣、三線和酸菜。其中麻辣和酸菜的吃的人最多。配菜也有講究,肉丁,海帶絲和油麥菜。其中肉丁個人覺得都可以叫肉塊了,油麥菜和海帶也絕對新鮮老闆每天都是早上從來菜場親自挑選的從不過夜,其實沒有隔夜的也是應該的,每天最多到晚八點就已經沒有了。

對於美食的尊重就在於——吃!

剛出爐的一碗麻辣米線,不要被表面所迷惑,看到了滿碗的肉就讓你控制不住內心,大快朵頤。應該先將所有食材及表面那層調料充分攪勻,使所有食材在碗中就著米線的熱量充分中和。大塊牛肉加上軟硬適中的米線再佐以煮的恰到好處的油麥菜海帶,不僅中和了湯中那一絲麻、辣,又能體驗到米線帶給食客的那一份嫩、香,使得麻、辣、香、嫩,四種感覺縈繞在食客口中,讓人慾罷不能。

最美妙並不在此,一碗燙嘴的米線,自然離不了在西安最為獨特的配搭飲料——冰峰、酸梅湯

作為北方的代表之一,西安的食客們,從小到大陪伴的自然離不開各式各樣的美食,自然飯量也不會小。一份麻辣米線,總讓西安食客感覺差點什麼。

作為天府米線的第二大特色,“籠籠肉夾饃”也是所有食客來之必點的美食。

【籠籠肉夾饃】

籠籠肉,在四川叫粉蒸肉(當然和西安坊上的不是一種)和西安的本地籠籠肉夾饃不一樣的是西安的粉多肉少以肥肉為主,而四川的則是粉少肉多瘦肉為主。瘦肉裡夾雜著一點肥肉,肥而不膩,一份籠籠肉可以根據個人食量和喜好選擇加一個饃或者兩個。

【荷葉餅】

和籠籠肉最合適的配搭,就是荷葉餅了,剛出鍋的荷葉餅吃起來軟、糯、香,讓籠籠肉扣在餅內,輕輕一夾,籠籠肉的肉汁逐漸和餅融合在一起,一口咬下去肥而不膩,鹹辣兼備。

彷彿這一切已經成為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每位食客進門都會說:一碗麻辣米線、一個夾饃、再開瓶冰峰。待籠籠肉夾饃和麻辣米線吃完後,將瓶中所剩無幾的冰峰一飲而盡,滿足感油然而生。

這家店不僅味道好,開的時間長,而且還特別的任性,為什麼呢?那是應為這家米線是分營業時間的!仔細瞅好了,不要因為去錯點而錯失了吃米線機會!

西安有很多家米線但好吃卻沒幾家,這家天府米線已經算是很出類拔萃的了,由於火車站和大明宮拆遷改造以前附近的老食客基本都已經搬走完了,但依然有很多人驅車趕來吃米線,為的就是在吃上家門口的味道!

後期採訪我們瞭解到這家天府米線老闆胡師傅從89年開始學做米線到92年自己開了這家店距今已將近幹了快30年,時間是考研了這家米線店歷史的最好證明。口碑相傳。味道始終如一。

雖然這家米線坐落於大明宮旁後期可能會拆遷改造面臨搬遷的問題,但是老闆說了,會在不遠處重開天府米線。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若是搬遷了苦瓜我會第一時間發文更新地址的!

【地址:西安新城區自強東路建強路8號(近老八中隊事故科)】

這期就到這裡結束了,去吃了的小夥伴記得回來點評哦,更多西安本地好吃美食,盡在(西安V巷子)

【好吃不怕巷子深】


老陝美食徵集令

西安V巷子希望各位正宗老陝食客,積極給我們推薦心目中最專業,最正宗,年份最長,味道最好的各種美食,上到高級餐廳下到街邊小攤,均可推薦給我們,我們會立即前往品嚐,然後做出最獨到的評價,然後讓更多真正老陝吃到,屬於我們老陝的味道!

【一個專注於街頭巷尾里美食的自媒體】

【好吃不怕巷子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