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夜色朦胧,灯火阑珊,横跨清水河两岸的张家口通桥实拍


明万历二十五年,即公元1597年,在张家口堡东门外清水河上,镇守宣府都督梁秀倡导、募捐、组织修建石桥。张家口的民众积极捐资、出力参与修建,三年后竣工,因该桥是当时唯一的一座过河通桥,这样人们便将其称为“通桥”。

通桥为七孔石拱桥,长25丈,宽2.2丈,高1.8丈,桥面、拱孔和桥墩都以青石条砌成,每个桥墩南北两端都筑有“分水尖”,桥上南北两面是方形石柱夹石板护栏,桥两头各建有石牌坊,上书“普济桥”三字。 张家口桥东区、桥西区的称谓就起源于此桥。

古通桥历经三百多年风吹雨打,几经修葺。民国十三年,即1924年,山洪暴发,洪水将通桥冲垮。时任察哈尔都统张之江,报请西北五省边防督办冯玉祥批准,决定在原桥之南修建新桥。

新建的通桥位于原桥南侧,为六跨下承式钢架桥,桥梁为平面双道铁桥,路面以木板铺成,桥梁两端为石砌道路连接上岸,双向两条车道。

新桥1925年初动工,第二年春竣工,桥身全部用钢结构铆接,完整坚固。桥面铺木板,分东西走向,两侧没设便道。此桥完工后,张之江以隶书题写桥名“清河桥”,并制成铜牌立于桥的东西两端。

清河桥建成后,古老残破的通桥完全被拆掉。 1941年,用钢材接出两侧人行便道,以木板铺路面,方木做护栏。 1945年,日本鬼子撤离张家口时,企图炸毁清河桥,但仅有几包炸药被引爆,桥面轻微受损,后修复。

1946年,晋察冀边区银行将清河桥作为主图案印在了1000元纸币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清河桥桥面重新铺装。 1956年,木制桥板改为钢筋混凝土板,桥梁钢架重新油漆。

1992年,清河桥断行机动车辆。 1997年,清河桥拆除,改建新桥。

大家看到的照片均为新桥照片。

原来的通桥被拆除了,现场连一丝痕迹都没有保留下来,多少张家口人对大铁桥的记忆被生生地切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