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是什麼?會給美國帶來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

隔壁老周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最明顯的應該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減稅,第二個是扶持製造業和傳統行業,第三個是給別的國家收關稅來扭轉貿易逆差的現狀。


減稅的好處我們不用過多解釋。減稅的結果是不但企業家手裡錢變多了,普通老百姓手裡也有錢了。老百姓有錢了會去消費,從而提高內需。企業家有錢了會擴大投資,提高就業率。這兩樣對整體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這種效應已經在美國出現了。


但是減稅的壞處也很明顯,那就是會大大降低政府的收入。我們知道政府的最主要收入是來自稅收的,美國聯邦政府本來就赤字很嚴重,現在大幅度減稅降稅的話,將來的工作在很多方面就面臨經費不足問題。


特朗普的競選的時候,他的支持者裡面有很多來自傳統制造行業,比如鋼鐵行業和石油行業。所以他上臺之後,為了兌現承諾就要大力扶持這些行業。無論是利用他個人的影響力還是總統的權力,甚至是給其他國家的競爭者收關稅,都是在扶持這些行業。


特朗普最擔心的問題是貿易逆差。如今美國聯邦政府本身負債嚴重,如果任由現在這種貿易逆差的狀態持續下去的話,美元會繼續流出美國政府的赤字和債務問題會更加嚴重。所以特朗普非常在乎貿易逆差這件事,他通過提高關稅降低對某些國家商品的進口來達到進出口貿易平衡的目的。


但是無緣無故對其他國家的商品徵稅,會讓其他國家相關產業出現商品積壓、工人下崗的不利局面。所以其他國家也會給美國某些行業收關稅,形成彼此之間的貿易戰。最終給美國的某些行業也造成商品積壓工人失業的損失,尤其是農業方面。


特朗普給其他國家的商品收稅,導致進入美國的這些商品價格大大提高,使得普通美國人的生活成本增加,這就損害了普通消費者的利益。另外和其他國家打貿易戰,又損害了美國國內某些行業的發展和出口。


因此,特朗普的這一系列經濟政策是非常有爭議的。其實他並不是特別懂經濟,他只是按照自己簡單的認識和強大的執行力和總統權力,在任性地推動這些事情。


局勢君


特郎普刺激經濟的三板斧是:減稅、貿易保護和產業回遷、增加軍費和基建投資。

特郎普的這些政策會給美國帶來哪些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其實這對於經濟學家來說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因為經濟學畢竟是一門社會科學,雖然它是社會科學中最為嚴謹的一門學科,但與自然科學相比,它含有較多“藝術的成分”。

一、減稅對美國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大蕭條”以後,羅斯福上任實施新政,使美國經濟得到振興,羅斯福的新政包括增稅。然而一些經濟學認為羅斯福增稅的政策是失敗的,聯邦政府的擴張政策被增稅政策所抵消,使大蕭條的情況惡化。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和其他學者合寫的一篇論文指出,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中,最高稅率和高增長有著正相關性,即最高稅率越高,經濟增長越快。”

“美國自上世紀30年代的歷史事實也印證了這一點:高稅率的年代經濟增長率遠較低稅率年代要高,民主黨總統任上的經濟增長率遠比共和黨人當總統時要高。最大的例外也許是里根任上,特別是1984年,美國確實在減稅的同時經歷了高增長。這似乎給減稅刺激經濟發展提供了支持。但是,這種增長是以聯邦債臺高築為代價的,很難持久。這也是為什麼被視為里根門徒的老布什當選後,不得不違背自己“絕不增稅”的競選諾言。”

為何高稅率與高增長能夠長期正相關?為何里根減稅又能促進經濟快速增長?社會的生產與消費必須適度均衡,才能保障社會經濟的健康運行。生產過度大於消費,或消費過度大於生產都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大蕭條”是因社會經濟生產相對過剩的矛盾尖銳化導致的。社會福利相對不足,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便會導致生產相對過剩。增稅可以減少政府財政赤字,有利於增加社會福利支出,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在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建立起了現代社會保障制度,“二戰”後福利國家建設的推進更是大幅提高了社會保障水平,社會經濟生產大於消費的矛盾得到有效緩解。因而美國能夠從“大蕭條”的泥潭中拔了出來,“二戰”後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經濟能夠保持二十多年的快速平穩增長。

然而社會保障水平經過連續二十多年快於經濟增長速度的快速提高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已經出現“福利相對過度”,此時社會經濟出現了消費大於生產的矛盾。石油價格突然大幅上漲後,消費大於生產的矛盾被激化了,引發了“石油危機”,此後美國經濟深陷“滯脹”。里根政府採納了“供給學派”和“貨幣主義”的政策主張,通過實施減稅,大幅削減社會福利等政策措施,從“滯脹”的泥潭中拔了出來。

自里根以來的歷界美國政府都提出了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政策,美國社會的貧富差距一直在擴大,目前已經與“大蕭條”前夕的情況相似。因而筆者認為特郎普的減稅政策不會像里根減稅一樣對美國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二、貿易戰一般都兩敗俱傷的,特別是對於美國來說。作為一個發達國家,其可以憑藉科技領先的優勢,在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中,從發展中國家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和低廉的原材料價格中獲益。但筆者不得不說特郎普政府的貿易戰是有利於美國經濟的。

特郎普打貿易戰的主要意圖是促進一般製造業迴歸美國本土,改善本國經濟結構,提高社會經濟的生產率,降低藍領階層的失業率。這些都是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美國社會當前的貧富差距很懸殊,當前美國10%最富有的人掌握的財富等於剩餘90%的人掌握的財富。社會的貧富差距越大,越容易導致社會經濟生產相對過剩,導致經濟危機。貿易戰所造成的損失,實際上有利於緩解社會經濟生產大於消費的矛盾,促進經濟增長。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水平具有一定剛性,貿易戰造成進口商品價格上升,更多的將會是由資本來承擔損失。

然而貿易戰並不能真正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所以貿易戰對美國經濟的有利影響只能是短期的。


三、增加軍費和基建投資這是凱恩斯主義的“需求管理”政策。在長期,科學和技術進步,創新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動力之源。通過增加軍費和基建投資,以及其它“需求管理”手段來拉動經濟增長只是能將社會經濟發展的潛力快速充分發揮出來。美國的科技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它無法像發展中國家一樣,通過增加“有效需求”來刺激經濟快速增長。它的經濟發展速度越快,經濟就越容易見頂。刺激的結果只能是最終導致通貨膨脹率飆升,甚至經濟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